周游讲学并没有达到梁漱溟预期的效果。他虽然大力宣扬,但应者寥寥,使他不免有曲高和寡的失落感。这不由唤起了他对政治问题的关注。于是,在讨论文化、人生问题之余,他再度热衷于政治。
他继承了历代先儒的观点,认为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各司其职,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既不能在政治清明之时一拥而上,刺激政治过于急速地发展,也不能因形势突变而对政治敬而远之,过和不及都是中国知识分子应极力避免的毛病。
针对当时军阀割据、内战不断的政治局面,梁漱溟认为除了国民不争这一最大过错外,主要在于军人干预政治,他认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军人必须远离政治,政治家也不能凭借武力和军队去维持法律和秩序,更不能以军队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1922年直奉战争爆发。看到民不聊生的局面,梁漱溟痛心不已,便和李大钊,蔡元培等人发起裁兵运动,并由蒋方震草拟了《裁兵计划》呼吁全面停止内战、废督裁兵、化兵为工、重建和平。
1922年5月21日,胡适、梁漱溟等十多人又共同发表了《我们的政治主张》,提出组建一个好政府,为社会谋福利。
梁漱溟等人的政治主张虽然不无道理,却不足以感动手握兵权的军阀。这种温和的改良主义想在不触动军阀政权的基础上建立“好政府”、正当机关,宪政政府,无疑是以虎谋皮,无法产生实际有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