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
一个懂得宽恕之道的人,他的天地一定广阔,精神一定充实,心灵一定纯洁,灵魂一定美丽。
你可能听过看过,或自己有过这样的感受:朋友之间或因一句闲话争得面红耳赤,有的甚至于成为陌生人;邻里之间因为孩子打架而导致大人们大打出手,甚者老死不相往来有之;夫妻之间因鸡毛蒜皮的琐事争吵不断甚至劳燕分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诚然,发脾气很容易,但代价太大了,如同为赶走一只聒噪的乌鸦而砍掉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得不偿失。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怎样努力,都不可能符合每一个人的胃口。厨艺如此,做人亦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别人未必都合自己的胃口,而站在别人的立场上,你又何尝能符合每个人的胃口?如此,做人就应该存宽恕包容之心。难怪孔子会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讲的就是宽恕之道。
学会宽恕别人,就是学会善待自己,仇恨只能永远让我们的心灵生活在黑暗之中;而宽恕,却能让我们的心灵获得自由,获得解放。宽恕别人,可以让生活更轻松愉快。宽恕别人,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
韩国总统金大中正式就职后,公开在总统府招待了曾经迫害过他的四位前任韩国总统。他以具体行动化解了政治仇恨,展现了他伟大的恕人之道。与别人有矛盾的时候能否像张丞相那样“让他三尺”?当别人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否像金大中总统那样与仇敌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古语常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如此,面对一个人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我们为何不能宽恕呢?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宽容是一种美德。当然,宽恕伤害自己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要把怨气甚至仇恨从心里驱赶出去,的确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胸襟。有个精神病人闯进了一位医生家里,开枪射杀了他三个花样年华的女儿,可这位医生仍为那精神病人治好了病。这是何等的勇气和胸襟?记得一本书上说过,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不需要一味地、刻意地去消除仇恨,而是不断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如此仇恨自然没有容身之处。这位医生亦应如此。
爱如盏灯,照亮了别人,同时也温暖着自己,所以,捧出一颗真诚的爱心待人,同时也生活在爱中。然而宽容则是爱的崇高表现,“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也是一种如此高洁的爱。”如此隽永而富有诗意的句子,我被深深地打动。其实,爱与宽恕像是一对双胞胎,有宽恕就必然有爱,没有爱也就没有宽恕。“你们当爱你们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甚至当耶稣被人钉十字架,他依然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然后,耶稣抱憾而逝。耶稣逝世之前,他宽恕了所有害他的人,他认为这是无知的错。耶稣能够宽恕众生,是因为他对人类有着无尽的爱。后来,众生知错了,忏悔了,为了纪念耶稣这个伟大无比的神,便有了圣诞节、复活节。正是因为耶稣的忍耐、同情、受难连同爱与宽恕,才唤醒了无数人灵魂上的觉悟,进而认识自己是一个罪人,由此感动了世人,至今,我们依然怀念他。诚然,爱与宽恕,人性最高的表现,谁体会到这一点,谁就受爱戴!
宽恕别人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却也不容易,关键是,心灵是如何选择的。当一个人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黑暗中度过余生;而一个人选择了宽恕的话,那么他能将阳光洒向大地。有三位前美军士兵站在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前,其中一个问道:“你已经宽恕了那些抓你做俘虏的人吗?”第二个士兵回答:“我永远不会宽恕他们。”第三个士兵评论说:“这样,你仍然是一个囚徒!”由此看来,第二位士兵选择了仇恨,那么他将在仇恨的黑暗中度过余生。当我们的心灵为自己选择了宽恕的时候,我们便获得了应有的自由。因为我们已经放下了仇恨的包袱,无论是面对朋友还是仇人,我们都能够赠以甜美的微笑。佛教中常讲究缘分,在众生当中,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那便是缘分。当你们如果因为仇恨而相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的心里已经牢记住了对方的名字,如果你因为整天想着如何去报复对方而心事重重,内心极端压抑,那么倒不如放下仇恨,宽恕对方。或许,你就多了一个可以谈心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多一份宽恕,便能令我们多一位朋友。
不能宽恕他人,就是拆掉自己要过的桥。宽恕别人,就是解放自己,还心灵一份纯净。
有一位从日本战俘营死里逃生的人,去拜访另一个当时关在一起的难友。他问这位朋友:“你已原谅那群残暴的家伙了吗?”“是的!我早已原谅他们了。”“我可是一点都没有原谅他们,我恨透他们了,这些坏蛋害我家破人亡,至今想起仍让我咬牙切齿!恨不能将他们千刀万剐。”他的朋友听了之后,静静地应道:“若是这样,那他们仍监禁着你。”诚然,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敌人监禁你的身体,你却禁锢自己的心灵,与其愤恨不平,为难自己,不如宽宥他人,解放自己。
宽恕不是迁就,也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宽恕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