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刘荒田
在冬日淡白的阳光下,我静静地对着屏幕,读达亮的《滴水禅思》。前些天,他用电子邮件发来这本书稿,让我写点什么。序是非官方的应制体,替自家的书作,咎由自取倒也罢了;替人家的书作,难却盛情,仍旧是苦差。然而,读着读着,却真的有了感想,不能已于言了。
感想来自一个问题:平淡日子最需要什么?笼统而言,平民的生命,以平淡为基调,“平”指生活安宁,“淡”指心态平和。和平淡相对立的,是动荡,如战争,暴动,热恋,离异,决裂,阴谋,冒险,犯罪,疾病,死亡,意外事故,人处于这一类非常状态,心情亢奋如升虚火,诚然够刺激,但精神和体力的损耗太大,无法持久。高尔基在《海燕》里呐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等浪漫的宣言,应用于平时便近于滑稽——你愿到暴风雨里去送死吗?现实人生中,耐久而幸福的婚姻,并不总意味如漆如胶、死去活来的爱,而是细水长流的体贴。此所以泰戈尔讴歌“家务”中蕴藏的诗意:“妇人,你在料理家事的时候,你的手足在歌唱,正如山间的溪水,歌唱着在小石中流过。”
非常状态滋生激情,人由激情操控,能频繁地产生“巅峰体验”,是诗人求之不得的。不过,更值得我们珍视的是常态,除非偏爱折腾,喜欢自作孽,你总得承认,填在每张日历上的,无非上班下班,赶车,赶活计,一家子在灯下吃晚饭,看电视,逛街,买菜,交各种费,上网,偶尔两口子拌嘴,为了孩子的功课落后发急,为了看中已久的家具减价或者为年终奖高兴一阵子,会友,开会……你不但非得接受平淡,还得为了天天拥有平淡而充满感戴之心。因为使平淡消失的,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不测之风云”。
那么,和浪漫的恋爱最需要激情一样,平淡日子最需要什么呢?答案是:智慧,把平淡日子过得精彩、过得雅致的智慧。智慧过滤红尘,智慧提升趣味,智慧凝聚爱情、亲情与友情。达亮这本书,恰恰充满具有普遍实用意义的智慧,它谈人生的方方面面,多方取譬,无处不禅,深入浅出,言近旨远,人际关系的“圈内圈外”,感受快乐之为生活方式,交友之道,生与死的辩证,诚信,水的奥义,等待开门与拒绝开门,随太阳旋转的小花……娓娓道来,联想之广,发掘之深,教你边读边点头,边思考边感叹。
谈人生智慧,行文须具有足够的智慧,才能不变为干涩的说教。达亮的语言,圆融灵动,充满诗意,隽永幽默的警句妙语比比皆是,禅意如此亲切,直如手里冒着热气的一碗米饭。如果我没见过年轻的达亮,一定把他猜为历尽沧桑的睿智老人。
达亮在书里说:“人生其实是一幅卷起来的图画,是时间把它慢慢展开在你的面前;山也好,水也好,不就是路吗?走就是了。诚然,路必须走方能到达,事必须做才能完成,苦必须受才可消除。”
又说:“我们每天享受生命又每天丧失它,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只好追求它的高度。”此书所呈现的智慧,就是通向这“高度”的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