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9300000010

第10章 形形色色的方言字

汉字的社会应用,从早期的多种古文字并用到秦始皇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以篆书统一社会用字,命李斯作《仓颉篇》,“罢其不与秦文同者”,直到现代通行楷书、行书、草书,这中间既贯穿了语言文字应用规范化的精神,也反映了汉字发展避繁就简的总趋势。现代从识字扫盲、便利掌握的要求出发,又萌发出汉字简化的理念来,于半个多世纪前的1956年,我国开始将一部分汉字加以简化,并由政府颁布施行。这是顺应汉字发展走向、更好发挥汉字社会功能的措施。时下在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中,除中国内地使用繁体字和简化字相结合的规范汉字外,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裔较多的国家也使用中国政府公布的简化汉字,而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地区则尚未使用已为国家正式公布的简化汉字,仍然保持全部沿用传统汉字作为社会用字。目前,在整个“汉字文化圈”中,或简体字与繁体字并用,或未用简化汉字而只用传统汉字,各行其是而同样都能发挥汉字记录汉语、传承中华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汉字的社会应用中,除了存在着繁体和简体的选用问题外,在南方某些方言应用较为活跃的地区还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方言字的应用问题。汉字是超方言的,汉语的各种方言口语书面上都使用同一的汉字体系来书写。在一般方言词语极少进入书面语的情况下,通用的汉字(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也就足以应付书写上的需要,不存在方言字的问题了。只是遇到方言词语较多,跟共同语的差别又较大的方言(例如粤语,稀奇古怪的粤方言词特别多,而且经常进入书面语)时,在方言“入文”现象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出现了通用汉字难以满足所有“入文”方言词语书写需求的困境,在这一背景下,“方言字”就作为解决“有音无字”现象的工具应运而生了。据不完全统计,经常出现在书面语中的粤方言专用字,少说也有两三百个。到底在一般写作中哪些方言字可以认同、可以开绿灯,哪些方言字不宜采用、应该予以抵制,已成为港、澳中文教师评改学生作业时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先来略窥粤方言词用字的主要表现:

一是沿用古汉语中已有的古(本)字。这些古(本)字在共同语和其他方言中大都已经不用或少用,但却频频出现在粤方言日常用语中。例如“睇”(看)、“焗”(闷热、焖煮食物)、“睩”(眼睛转动)、“黐”(粘)等,其实这类字在今天的通用汉字中仍然可以看到,只是不属于常用字,而是生僻字。粤方言经常用到这些字,是保存它们原来的古词古义的。

二是自造方言俗字。为了记录那些社会上广为应用的方言词语,方言区百姓参照我国文字学造字的“六书”方式,创造了不少本方言独用的方言字,粤方言在这方面尤为突出。例如:①会意字:“乸”(母,母的)、“氹”(水塘)、“奀”(瘦小)等;②形声字:“餸”(下饭的菜)、“掹”(拔)、“煲”(锅、煮)等;③简单地用一个“口”旁加上一个表示声音的声符来组成类似形声字的新方言字。这类粤方言字的能产性很大,如“嘢”(东西)、“呖”(能干)、“啱”(对、刚好)、“呃”(骗)、“喐”(动)、“嘅”(助词“的”)、“咁”(这样、那样)等。

三是借用通用汉字中某些字的音来表示方言中该音所代表的方言词,这实际上是一种借音不借义的假借式方言词。这类情况在粤方言中用得很普遍,外地人觉得这一类汉字面熟,却未能理解这些字被假借过来后在方言中所具有的词义。例如,粤语中用“叹”的音可以表示“享受”、用“喊”的音可以表示“哭”、用“点解”的音可以表示“为什么”、用“而家”的音可以表示“现在”、用“边度”的音可以表示“哪儿”等,这类方言词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粤语假借过来后的词义的。

上述几种表达方言词语的用字方式,其中在粤语中用得最多的是运用“六书”理念自造的粤方言俗字。借音不借义的假借方式也用得相当多。这反映出在寻求摆脱方言词语有音无字、难以书写的困境时,广大方言词语的使用者首先就想到要充分利用汉字原有的造字理论与造字方式,尽量在不打破汉字原有体系的前提下来解决问题。其实,有些现行的粤方言俗字甚至可以追溯到百年以上的历史。如500年前明代的木鱼书《花笺记》、《二荷花史》等都是用粤方言写的文学作品,其后流行于粤方言通行地区的大量民间说唱艺术作品,包括南音、龙舟、咸水歌、粤讴等,都是研究岭南文艺的珍贵财富,而时下出现在粤语地区报刊、影视、传媒乃至社会广告中的方言俗字,有很多也都是由来已久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粤语词汇不断丰富,随之也自然会不断产生新的粤语俗字,以适应方言“入文”书写上的需求。例如,当前用得很普遍的一个粤方言新字“”(电梯),就是一个利用“六书”体系创造出来的典型新字。取“立着的车”来表示“电梯”,语音上又接近英文原名lift,十分贴切。

方言用字不管取自何种方式,一旦在社会上广为流行,就会得到广大用字者的认可,成为约定俗成的方言用字。即使有个别字不大符合汉字传统的造字原理,作为方言地区记录方言词语的专用字,也就不妨顺其自然,不必过于计较了。有些方言词语跟古代汉语存在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是可以考证出它的“本字”来的。方言词语沿用古字(本字)来表达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上方言中的口语词,并不一定要用与之相应的古字(本字)来表达,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方言口语词无时无刻不在千千万万方言使用者中传播交流,遇到没有现成通用文字可以表达时,人们自然就会想方设法来加以解决,可能语言学者们尚未考出该词语的“本字”来时,社会上早已有通行的方言俗字来表达该方言词语了。这时我们只能服从约定俗成的习惯,也用不着深究其合不合“本字”的是是非非了。有时经过学者严格考证出来的“本字”过于生僻、难写,有碍方言口语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社会功能,也是不容易为方言口语使用者所接受的。倘若方言中生动活泼的口语词,在考出“本字”来后,因为用上生僻难懂的“本字”而蒙上一层晦涩的面纱,这当然是许多在口头和通俗书面语中经常运用方言词语的人所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我们说,考“本字”的学术价值是不容抹杀的,但是如果认为考出来的“本字”就一定会被拿来作为社会用字、交际用字,那就大错特错了。

考证归考证,应用归应用,尽管记录方言词语可以适当采用“本字”,但绝非为存古而用古,倘若方言词已有普遍认可的“非本字”在社会上流行,也就不需要“本字”来“效劳”了。在当今的语言研究中,特别是像粤方言这样“入文”十分普遍的方言研究中,形形色色的方言用字确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这里不可能把方言用字的方方面面都谈透,比如方言俗字五花八门,难道就无须规范?同是一个“现在”,是写“而家”好还是写“依家”好?也还有人写成“宜家”呢!是不是让它们各行其是?诸如此类的现象还不少,都是我们考虑方言用字时不能回避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域考察国际传播具有的新特征,国际传播应采取的策略以及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重点阐述了在以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手段日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的环境下,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媒体的交互性、参与性、便捷性等特点,使国际传播的主体多元化。同时对国内外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传播的成功及失败的案例予以剖析,对国际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我国在新时期开展国际传播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与建议。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热门推荐
  • 那里有妖怪

    那里有妖怪

    龙将鸣于天下,霜将冷于九州。自千绝山始,少年东行。尊师道,行天命,斩妖诛邪。
  • 都是天使爱上了我

    都是天使爱上了我

    天使作伴,美人如云,我只想平平淡淡过一生。但是你们非要逼我,我只有送你们去见阎王......
  • 心理咨询师之离奇案例

    心理咨询师之离奇案例

    我在当心理咨询师那些年,遇到许多离奇案例,其中许多超出常理范围,我便把它记录了下来。
  • 花心少爷

    花心少爷

    一个长得不帅,个性十足,其貌不扬,天天在家里的宅男,因为自己没有女朋友,而改变自己,获得恶魔的帮助,成长为一个不再是,穷,丑,挫,一天无所事事,天天混日子的,死宅男
  • 俳谐文辑佚

    俳谐文辑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双侠

    网游之双侠

    一个求职不成郁郁寡欢的准毕业大学生,一个貌似高手实则低端的柔软胖子,两个梦想成为职业玩家的不职业青年,因为同样的前途渺茫走到一起。是一飞冲天指点江山还是痴人说梦败走麦城......尽在《网游之双侠》新书求支持
  • 永镇仙魔

    永镇仙魔

    上联:诚收八荒六合宝;下联:广纳九天十地丹。横批:非诚勿扰。沈奇的脑袋里有个系统,能够快速修复世间任何破损的法宝和丹药,然后沈奇的业余爱好就变成了收购各种二手法宝和丹药,并且还打着一副水到极致的对联。于是乎,修者们绝望的发现,当自己为了买某件法宝累得像狗一样赚钱的时候,沈奇却在为了使用哪件法宝而纠结;当自己险死还生战胜敌人的时候,沈奇已经祭出一堆法宝直接将敌人轰杀成了渣渣。可是最让修者们绝望的是,自己为了某颗丹药低三下四抱大腿跪舔某位丹师的时候,沈奇却拿着一把丹药花生米一般的吃着,并且还关切的问你一句:“吃了么?”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凰谋

    重生之凰谋

    重生两世,兜兜转转,缘是为何?他,是大司帝国权倾天下的血王殿下,邪魅如妖,暴戾如魔,邪肆狂妄。他是皇帝眼中不可不除的肉中刺,是群臣眼中闻之胆颤的杀人魔,是百姓眼中守护边疆,战功赫赫的将军王。她,前世错付,下场凄惨,再次重生,变成这凄凄深宫中柔弱小公主一枚。这一世,她决定,即使白骨铺路,也要爬上权利巅峰!令前世辱我、叛我的人付出百倍的代价!只是,为何,她却入了他的眼?!在他的眼中,她是他的宠物、奴儿,是他冷眼看风云变幻的一枚小棋子罢了……在她的眼中,他是她的劫、是她的难,是她屈辱的所在……彼此将自己裹藏在层层束缚下的两个人,又会在彼此的斗智斗勇中擦出怎样的火花………………当时光流转,风云变幻,昔年点滴是否能够抵挡这繁华天下…………*……*……*……*……*……*……*……另类宠文,爽文!欢迎跳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