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8400000023

第23章 火器的全盛时代

明代是中国火器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经过明代劳动人民的不懈探索,不仅发明和仿制了各种各样的火器,如火铳、鸟铳、火绳枪以及各种规格的先进火炮,同时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火器理论和战略性的火器发展观念,在火器的运用和战术理论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明中后期西方先进火器的传入,火器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开始转向重视科学实验和定量研究的新轨道,设计思想趋于科学化,造炮方法也得到大力改进,火器品种和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各种火器的涌现

伴随着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政府开始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战争的准备。为了对付剽悍的蒙古人,明朝十分注意发展火器,因而这一时期火器得到很快的发展,传统的火铳得到改进,西方的佛郎机火炮、红衣大炮都迅速在中国被仿制、投入使用,形成中国火器发展的一个高峰。

1.火铳的改进

火铳早在元末的战争中就得到大规模应用,在明代前期,火铳的制造技术和使用技术有较大发展。

明初设立各级火铳制造机构,为明军制造了数量众多、质量上乘的火铳,形成中国火器发展史上第一个造铳高潮。据史书记载,至洪武七年(1374),明廷已经在全国设有13个冶铁所,仅平阳府(治今山西临汾)的两个冶铁所每年炼铁就达22.1万斤,为铸造大型铁炮提供了丰富材料。洪武年间的火铳按体形大小、构造特点和作战用途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装备单兵的手铳,二是装备战船和关隘的中型碗口铳,三是专用于城防要塞的大型铳炮。火铳的结构大体有前膛、药室和尾銎,铳炮还有特制的炮口部位,大型铳炮还有炮箍和提柄。与元代火铳相比,洪武火铳有了很大改进,洪武时期的火铳表面和膛壁光滑,铳壁厚度均匀,尺寸误差小,炮箍增多,前膛加长(一般为铳长三分之二),结构更加合理,威力更强。

明代中后期,火铳尤其是手铳有了较大的改进,其中以手铳最为明显,这一时期的手铳前膛不再是简单的直筒形,而是自铳口至药室逐渐增大,这样的结构表明火铳研制者认识到了火药在药室燃烧后产生的压力从后至前逐渐递减;另外,药室的火门外加装了一个活动铁盖,保证火药不受风雨侵蚀;还有一个重要的改进就是增配了专门的装药匙,固定规格的装药匙不仅使装药过程更加安全规范,还保证了装药量的合理性。永乐至正德时期火铳结构的改进、品种的增加、数量的增多、使用的扩大,对于明军装备和边海防设施的改善、神机营的创建、作战方式的进一步改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新式火器:佛郎机、鸟铳

随着东西方世界交流的密切,尤其西方殖民者到东方的扩张,西方先进的火炮技术也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包括当时西方流行的佛朗机火炮以及鸟铳。

嘉靖元年(1522),明朝和葡萄牙在广东新会展开了一场小规模战争。这场战争中明军缴获两艘军舰和20余门舰炮。这些火炮被称作佛朗机。

佛朗机是欧洲15世纪末至16世纪前期流行的炮种之一。和当时明军装备的火铳相比,佛朗机在构造上有根本性的改变,优势明显。佛朗机使用类似于子弹的子铳,减少了装弹时间,提高了射速;炮管壁厚,安全性能好;安装了照门、准星等瞄准装置,命中精度远远超过传统火铳。佛朗机还安装了转动装置,射击范围大,良好的闭气性能大大提高了发射威力。

早在正德十六年(1521),白沙巡检何儒在同葡萄牙人的接触中了解到佛朗机制造技术,并联络了一些有经验的技师,为仿制创造了条件。嘉靖元年(1522)八月,广东新会的中葡之战以后,很多官员提出改善明军装备,建议仿制佛朗机,并在嘉靖三年(1524)制成首批佛朗机32副。此后,明军开始大规模仿制佛朗机,广泛配置在北方边关要隘和沿海地区。几十年间,佛朗机的种类增加到10余种,分别适用于各种战争样式,其中有重达1000余斤的大型佛朗机炮,炮弹杀伤半径20余丈。佛朗机逐渐成为嘉靖到万历年间(1522~1620)明军装备的主要轻重型火炮与单兵枪。

另一种从外国传入的先进武器是鸟铳。这种火枪在构造上更科学,由铳管、瞄准装置、扳机、铳床、弯形铳托构成。与传统火铳相比,它射程更远,精确度更高,由于铳管细长,火药推力大,杀伤力也更强。另外,鸟铳的引火装置可以连续使用而不熄灭,所以发射频率和发射速度大大提高。明廷结合西洋鸟铳和日本鸟铳的优点,进行了仿制和改进,在嘉靖三十七年(1558)仿制了第一批鸟铳1万支,并陆续研制出各种更先进的鸟铳。如结合佛朗机技术制造的子母铳,可以连续发射上百次,并可以插上短剑,同敌人肉搏。经过不断改进,它发展成为各种类型的单管、多管火绳枪。

3.神秘火器:二级火箭

传统火器—火箭在明代也得到长足发展。这个时期的火箭除了弓弩式火箭和单级喷射动力火箭,还出现了二级火箭,堪称现代多级火箭的先声,是中国人对火箭发射原理的最初应用,在火箭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火箭之外还有喷射火焰、毒药杀敌的喷筒类火器,其中一种叫做飞天喷筒的火器,喷射距离达数十丈。另一种“毒龙神火喷筒”,由毛竹制成,内装毒性火药,攻城时士兵持之至城上垛口,乘风喷火,毒烟熏灼守城官兵面目,使其中毒,丧失战斗力。爆炸性火器技术在这个时期突飞猛进,其制品有石炮、慢炮、石榴炮和万人敌等。其中慢炮类似于定时炸弹,引信点燃后可延迟2~4个小时爆炸。石榴炮相当于手榴弹,爆炸威力极强且轻便易携。值得注意的是,地雷和水雷在这个时期也得到应用,并且工艺复杂,技术含量极高。这些爆炸性火器在中国和世界火器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4.西方的魔鬼:红夷大炮明中期虽然形成了中国古代火器科学技术的理论体系,但很多实际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而欧洲在16世纪中叶以后科学突飞猛进,火器技术发生突破性变革。通过传教士和我国的火器专家,中国又一次开始大量引进西洋火炮。这时候,中国才发现西方成为可怕的魔鬼,其标志就是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天启元年(1621),明廷向澳门葡萄牙当局购买了第一批西洋大炮,这就是红夷大炮。这些红夷炮实际上是英国制造的,属于16世纪后期经过火炮改革和统一炮制后产生的一种早期加农炮。它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具有管身长、管壁厚、弹道低伸、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安全可靠等优越性,是击杀密集进攻之敌的锐利火炮。在天启三年(1623)著名的宁远之战中,袁崇焕就是依靠11门红夷大炮给予后金军队重大杀伤,而获得大捷的。此后,明廷积极向从澳门定购大炮,选练炮兵,并积极仿制红夷大炮,这些大炮在对后金的作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自崇祯三年(1630)二月至八月,徐光启组织仿制西洋火炮400余门。此时的造炮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已经开始采用模铸法浇铸火炮,这种方法造出的火炮整体性好,没有铸缝,坚固耐用、承压力强,发射威力大。这个时候的火炮铸造规格,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定制,开始以口径的尺寸为基数设计火炮各个部分,进而以口径为基数设计炮车的各个部分。各种部件的设计都有固定的比例,大大提高了火炮的技术含量和质量。

成熟的火器科学理论体系火器经过宋元两代战场上300多年的使用和明代20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过明代的火器研制家和将领的总结整理,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并形成论著,刊行于世。其中包括郑若曾的《筹海图编》、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何良臣的《阵纪》、赵士桢的《神器谱》、茅元仪的《武备志》等等。这些论著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火器制造与使用的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诸如钢材冶炼、火药配制、制器用器、练兵教战、布阵设防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探讨,形成了中国古代火器科学技术的系统理论。

在钢材冶炼方面,经过长期实践,人们获得了脱炭法炼铁和砂炼法炼钢的工艺,并使用灌钢法炼得高强度钢材,逐渐形成了高度发达的炼钢技术和炼钢理论。

同时,火器研制者和将领们十分重视火药研制和实践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到17世纪初,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火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专家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火药发展的某些客观规律,论述了硝、硫、炭在火药中的特性和作用,并阐发了空气湿度对火药组配比率的影响。他们对火药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对火药发射、爆炸、燃烧等基本性质的认识,已经开始接近近代火药化学的门径。

火器技术的发展必然带动火器使用理论的发展。著名的火器专家赵士祯和军事将领戚继光都主张应该把发展火器制造同保卫国家的长远大计结合起来,制定战略性的火器发展计划,坚持不断创新。他们自己的著作中在制定出保证火器质量的具体严格的要求,提出应该讲究制造之法,精益求精,不断制成精良的新式武器,应付强敌。同时,统兵将领在长期的火器使用实践中总结出了多种火器战术理论,例如火器因时因地而变的使用方式、火器布阵和车铳结合的战术理论等等。明代火器专家和将领们的理论、独特见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火器科学技术的理论体系,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火器的一个辉煌时代,但是这一时期,西方就已经显出某种超越的迹象。到了工业革命时代,西方火器的发展更是有了质的飞跃;而中国火器和火器使用理论则由于种种原因长期徘徊不前,终于在鸦片战争时期出现了双方武器水平的巨大差距。

同类推荐
  • 中国秘史

    中国秘史

    本书分秦汉秘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秘史、隋唐秘史、宋元秘史、明代秘史。
  • 新编世界五千年(四)

    新编世界五千年(四)

    德国是垄断组织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05年共有卡特尔385家,1911年就增加到556家。1893年,德国采煤业已有86%—87%的统一组织在莱茵一威斯特伐利亚煤业辛迪加中,到1910年,加入辛迪加的超过了 96%;生铁辛迪加在1896年创立,到1910年成立德意志协会,过了两年,几乎掌握了全部的德国生铁工业。德国的电气工业由“西门子一哈尔斯克公司”和“电气总公司”控制,后来,两大公司联合为康采恩,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电气业部瓜分世界市场^化学工业最初有六个垄断组织,后来发展成两个托拉斯,统治着整个化学工业。
  • 中国春秋史说

    中国春秋史说

    一部以《左传》、《吴越春秋》为主要内容,描述春秋时期郑、楚、齐、宋、晋、吴、越等主要诸侯国争霸的原始资料历史小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趟将

    趟将

    他,是民国时代的趟将,也叫土匪!他,是一个嫉恶如仇的汉子,他,曾经是白朗手下的猛将,为了白朗报仇,他勇猛无畏!他,是孙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为了这个破碎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张得胜,河南的传奇,河南趟将的代表人物!一个草莽英雄,斗恶霸,战军阀,杀鬼子,对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他厉声回绝。他也曾迷茫,也曾彷徨,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这个勇猛,正直的汉子看到了希望。而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却和他张得胜有着高度的契合,这也是张得胜刻意靠近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原因。于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那一份执着,张得胜义无反顾的投入了为国家,为人民,驱逐鞑虏日寇的斗争中去。
  • 南明演义

    南明演义

    “日月崩鼎负苍生,四足立鹿入谁手?昭昭明玉兮碎裂,楚楚汉衣兮迹绝”、“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是一幕幕戏剧的重新演绎,只是悲剧、喜剧的性质在不断颠倒!本书以史实为依据阐述党争最为激烈、矛盾最为尖锐的南明时期,即以甲申年丁未日(1644年3月19日)大顺军攻克北京城为起点、1683年郑克爽投降为终点。采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传统叙述方式和新型演义体“章回节”为体裁,从明朝、清朝、大顺、大西四个政权角度分别叙述历史,由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为明末清初的君王帝候、文臣武将、英雄豪杰、侠客民仕撰写一记悼词,奏响一曲哀歌,剖析王朝兴衰之因、党争权术之道、捭阖纵横之谋等。
热门推荐
  • 炮灰崛起

    炮灰崛起

    天生炮灰的命,不死小强的路。本书原身为《炮灰传说》,为参加“2016星创奖之二次元”征文重新整理。
  • 宁来负相忘

    宁来负相忘

    赵陌陌和杜亦然在高中时就相互倾心,大学后成为异地恋人,不料杜亦然家庭变故之时,闺蜜陶娉婷精心策划一场误会令原本真心相爱的两人冲动分手。因为杜亦然的骄傲和不够坚定,赵陌陌心生绝望。在经历刻骨铭心的初恋后,赵陌陌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她被身边默默守护的许岳寒感动,接受许岳寒并答应了许家的订婚,婚约却在双方父母见面后意外解除。单身几年,杜亦然不舍旧爱,绝情绝欲,全心投入到事业中。偶然重逢的故友告诉了赵陌陌当初杜亦然与其分手真相,一边是痴心不变的初恋,一边是深情不悔的未婚夫,父辈的爱恨情缘更是将她的爱情拉向不可挽回的深渊,到底女孩的真命天子是谁?她能否找到命运的出口,通往幸福的征途?
  • 无上迷途

    无上迷途

    路漫漫其远矣,汝将上下而求之!雾重重其迷矣,汝当前后而顾之!摘自——《无上迷途》
  • 重生之龙套进化论

    重生之龙套进化论

    一辈子挣扎,却因为长相只能是万年龙套。意外重生,却得到另一种人生。有了好的硬件,我是不是就能站在聚光灯下面呢?且看女主一步步从龙套,到担当主演的励志故事。
  • 曾许流年不相负

    曾许流年不相负

    一个好勇斗狠,所向披靡,却因失去挚爱而痛改前非的不良少年,一个生来运气爆棚,却甘愿未来被一个心爱的女孩所绑住的自来熟话痨,一名背负着沉默重罪,欲寄身于新生活中寻求解脱的年轻女教师,一个具有强大统率力和惨淡异性缘,追寻一段不可捉摸恋情的女汉子,一个害羞内向却不失坚韧,甘愿默默为所爱奉献的暖男,以及,一名被环境所排斥,却不肯为环境所改变的留学生。这是他们的故事。也许他们终将老去,也许他们终将成长,但不管结局会如何,他们都不会后悔,在他们最应奋不顾身,最不应瞻前顾后的那个年代,曾许流年不相负。
  • 王子的温柔女校草

    王子的温柔女校草

    他,是宁顿高级学院的帅气的王子,也是冷酷霸道的王子。她,是来自平民区的普通女孩,长得极其漂亮,以优越的成绩考入这所学校,却以另一种形式进入这所学校。当两人在同一个宿舍时,又将发生怎样的火花.......
  • 超级修罗系统

    超级修罗系统

    修罗在手,天下我有。地球屌丝赵一鸣,穿越成异界废材。开启逆天修罗系统,纵横无边。
  • 殇易泪墨

    殇易泪墨

    那年的她,清纯可人,那年的他,温暖迷人。可是,现实一直都在不断的摧毁着现实,他和她也没能幸免。分开六年,心能否修复,能否彼此原谅?他的出现再次打破宁静,他又是谁!
  • 苍澜神话

    苍澜神话

    万物有始,天地有主。主危在旦夕,天地万物皆系于一肩之上,在巨大的压力和迷茫的未来中我们的主人公会何如何从。六界无主,万物凋零,在这场浩劫中唯有一人打破迷茫。前路坎坷却又不失色彩,九死一生却又祸中得福,他究竟能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日本国志

    日本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