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秦帝国2000多年前修建的这项重大工程一直成为国人心中的骄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那么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又是怎样完成这项不可思议的工程的呢?
■草马匈奴
在大秦帝国崛起的同时,另一个帝国也在中华大地上横空出世,那就是匈奴。要了解秦筑长城,不能不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北方帝国。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他们勇猛剽悍,“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士力能弯弓,尽为甲骑”,主要活动于蒙古高原南至阴山北至贝加尔湖的广袤地区。究竟匈奴帝国如何形成,为何能长期雄据北方,担任古代历史舞台的要角呢?
对于匈奴的起源和族属问题,学者们曾展开激烈的讨论,一般认为,夏商以来活跃在中国北方的“戎”、“狄”多与匈奴有关。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匈奴祖先是“夏后氏之苗裔”,这表明同为华夏一脉的匈奴由于久处大漠,其生活方式和习俗,才与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相区别。战国以前活跃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多有“荤粥”、“鬼方”、“戎”、“狄”等多种别称,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与中原华夏民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早期匈奴尚处于部落联盟之时,没有完备的政治、法律制度,多以游牧和狩猎为主业,军事与生产组织合而为一。匈奴人多擅长骑射,战斗力很强,作战方式流动性很大,“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自战国中期始,这支胡马铁骑就经常南越阴山,袭扰燕、赵、秦等国边境地区。三国经常派重兵把守,还北筑长城,以阻隔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骑兵南下。虽如此,中原总体上还是保持一定优势,三国领土还一度向北拓展。秦昭襄王时,宣太后利用美色长期与匈奴义渠王通奸并设计将其除掉,尽收陇西、北地、上郡之地。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策马阴山,置云中、雁门及代郡。燕将秦开更是拒却东胡千余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中原与匈奴的对抗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战国后期,中原兼并战火连绵,燕、赵、秦等国无暇北顾,北部边防受到削弱。匈奴人乘机大举南下,控制赵武灵王时代所筑北长城,稳据阴山(今内蒙古大青山)、北假(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水之地)、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及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这一地区依山傍水,沃野千里,水草肥美。匈奴因此势力大增,保持着对四邻的强大攻势。赵国名将李牧曾重创匈奴,但仍未能恢复赵武灵王所开辟的边界,匈奴仍日甚一日地为患中原北部诸国。始皇统一中原之际,匈奴单于头曼已经完成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的转化。一个军政合一、游牧骑射的匈奴帝国已经初具雏形。匈奴占领河南地以后,秦皇朝统治核心区首都咸阳所在地关中地区更是直接暴露在贪婪血腥、日上的匈奴帝国眼皮底下。于是,两大帝国之间的一场大战似乎在所难免了。
■北逐匈奴
统一六国,平定中原后,解决北部边患就成为秦皇朝边防的当务之急。他本想挟兼并六国之余威立即出击匈奴,但遭到李斯的反对。李斯认为匈奴“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轻举冒进,粮草补给就会跟不上。况且“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劳民伤财,强役其民,只会“靡敝中国,快心匈奴”,并非长远之策。李斯这番见解道出中原农耕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相处的两难境地。始皇或许出于建国草创的考量,暂时对匈奴采取战略防御态势。他委任蒙恬、王离、杨翁子派驻重兵,拱卫关中,还修缮长城,屯戍边防。秦朝还积极开展战前准备,修驰道,筹粮饷,巡北边,确定了“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的打击方向和战略目标。
在长期准备的基础上,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朝开始大举进攻匈奴。始皇为何选在此时进攻匈奴呢?据说,燕人卢生所献“图书”中有“亡秦者胡也”的谶语,迷信方仙的始皇才不惜大动干戈。实际上,北部边患一直是秦帝国的心腹之患。始皇已经完成一系列准备,并且刚刚出巡回到咸阳,卢生献谶充其量不过使其坚定讨伐匈奴的决心而已。
接下来的疑问就是,始皇北逐匈奴究竟动用了多少兵力呢?《史记》同一本书有30万和10万两种记载。《秦始皇本纪》和《蒙恬列传》均称30万众。比照赵国李牧率15万大军攻击匈奴,我们大致可以推测,秦朝对匈奴用兵总共动员兵力应当不少于30万,当然也不排除蒙恬首战收复河南地仅用兵10万的可能。
战争第一阶段,蒙恬趁匈奴主力分散黄河以北的阴山来不及完成大规模集结之际,攻其不备,东西并进,南北夹击,集中秦军主力和精锐,充分发挥步、骑、车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势,集中兵力,穷追猛打,速战速决,“若鸷鸟之追群雀”,很快收复河南地。匈奴首领头曼单于始料未及,陷于被动,仓皇组织部分兵力本想反扑,不料秦军稍作休整以后又迅速发起第二阶段攻势。秦军迅猛攻克高阙要塞,进而收复阳山和北假,夺取整个阴山地区和贺兰高地。头曼单于南有无懈可击的秦军,东西两翼备受东胡和月氏牵制,被迫撤退到阴山以北的漠南一带游牧。秦军连战告捷,出师顺利,实现了既定作战目标。
■修筑长城
匈奴虽被打败北撤,但是主力并未受到重创,只是人、畜、部落的北徙而已,一旦有机可乘,将会卷土重来。针对匈奴迁徙无定、出没无常的特点,始皇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北部边防的措施。修筑长城就是重要的军事国防措施之一。
始皇经略北部边疆的方略与其他边疆地区相似。主要有:设郡县,驻重兵,修道路,筑城池,置移民。秦朝在河套以北、阴山以南一带重新设置九原郡,令蒙恬30万大军就地屯戍。秦朝“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
始皇命蒙恬主持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然而,长城兴修并非自秦代始。早在战国年间,各大诸侯国都曾修筑过长城。其中,有的修在内地,如楚国为防韩、魏而筑“方城”(今南阳盆地以北);齐为防越、楚而筑齐长城(今泰沂山区);魏为防秦而沿洛水筑魏长城;秦早在简公时就曾“堑洛”,即沿洛水筑长城以防魏;惠文王时又曾筑洛河中游的长城以防赵;赵为防齐、魏,则沿漳水修赵长城。这些长城统一后都失去了作用。但是燕、赵、魏、秦等国在北方筑长城则主要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如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燕为防御东胡,“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秦昭襄王时,又在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些长城在秦统一以后继续发挥着阻止匈奴铁骑南下的重要作用。秦朝长城就是在这些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成的。
秦代修长城始于始皇三十三年(前214)。这一年,蒙恬夺得河南及榆中后,随即“城河上为塞”。在渡河夺取高阙、阳山和北假以后,又“筑亭障”,可见,这段长城就是讨伐匈奴之战的直接产物。在此以后,秦朝多次动用戍卒、刑徒修筑长城。蒙恬修筑的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长城沿壮阔的黄河,依险峻的阴山,经广袤的草原,横亘在秦帝国的北部边疆。作为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主要由关隘、城台、城墙、烽燧等部分构成。关隘、城台多处险要地段,“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城墙上每隔一定距离就设有城楼、烽火台,可供驻兵屯戍。烽燧主要用于报警,狼烟四起,则表明大规模的外敌来临。长城沿线设有重兵驻守,还有大量移民实边,军民依凭长城关防共同抗击匈奴。
秦朝修筑长城,征发劳力当不下于50万。因其多建于偏僻险要之地,劳动条件十分恶劣,因而伤亡惨重。秦人留下一首《长城歌》,其辞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虽是民间传说,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的哀愤。滥用民力似乎是对始皇修长城的共同评价,甚至有的学者还把秦朝亡国归咎于修建长城,把中华历代修筑长城归结于自闭性的文化人格,这都有失公允。这项“为祸一时”的工程却“造福百代”,不仅在秦代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起到阻拒胡马铁骑南下,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免受游牧民族践踏,对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绵延进步都起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