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是这样定义“巡狩”的,“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在家国大事“惟祭与戎”的时代,巡狩作为一种兼军事、行政、祭祀、游历为一体的统治行为,历来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要政务。始皇向来勤于政事,他热衷巡狩,在统一后的10余年里,就曾先后沿驰道、直道五次大规模巡行各地,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巡狩皇帝。
■第一次巡行
秦朝建立次年,即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刚刚横扫六国的始皇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远巡。他把视线投向了帝国西陲的陇西故地,那是嬴秦先祖披荆斩棘,奋起建国的发祥地。
始皇一行由咸阳出发,“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即沿着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溯渭水而上达其发源地陇西郡(今甘肃临洮一带),又沿泾水至北地郡(今甘肃宁县西北),直达泾水上游的鸡头山(今甘肃平凉西),然后转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沿泾水回咸阳。
陇西、北地两郡,原是西戎族属游牧区域,属秦朝西部边陲。秦国多年以来实行东迁之策,主要精力用于向东开拓,与山东六国的长期兼并战争更使其无暇西顾。始皇来此主要目的当是视察边地政务,安定西部边疆。除此以外,还有宣扬皇威,炫耀武功,震慑域外之意。因为再向西便是西域,可以走向中亚,是当时中外联系最密切的路线,也即成就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始皇来西部边郡耀武扬威,再通过游徙不定的“戎”人,将秦朝的威德散布西方列国,进一步加深了自秦先祖以来对西方的影响。西陲故地,抚今追昔,始皇想必感慨万千,很可能在此举行隆重祭祀,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或许,他得到12巨人现身临洮的消息,决意铸造“十二金人”以象天命。
■第二次巡行
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即治驰道的次年,他又把视线投向东方和南方的齐、楚故地,率领群臣开始第二次巡行。这次巡行主要是通过祭天告成及刻石纪功等活动,全面确立皇帝权威。
由于要行“岱宗之礼”,在
泰山举行最隆重的封禅大典,
因此这次巡行的随从多为军国
要员,且规模宏
大。随行伴驾东游
的主要有:列侯武
城侯王离,列侯通
武侯王贲,伦侯建
成侯赵亥,伦侯昌
武侯成、伦侯武信
侯冯毋择,丞相隗
林、丞相王绾,卿
李斯,卿王戊,五
大夫赵婴,五大夫
杨等。车驾浩浩
荡荡,从咸阳出发,沿渭水南岸的“华阴平舒道”东行,出函谷关(今陕西灵宝东北),经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定陶(今山东定陶),直抵邹峄山(今山东邹县南)。
峄山之行是其封禅泰山的序曲。历来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说,东山即峄山,始皇君臣一行在此“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峄山刻石》是始皇东巡途中立下的第一块纪功刻石,其辞称:“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也努力为其一统江山寻找合法性。
始皇一行东巡既是为了“东抚东土”,也是为了在泰山行封禅大典。始皇接受了齐鲁封禅之说,远道而来泰山脚下,70位博士集体上奏,称颂始皇帝“上承天意,下得民望,平定海内,放逐蛮夷,莫不宾服”,认为“今既登极,尚望按照古制,行封禅之礼”。始皇召集齐鲁儒生、博士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由于与这些儒生的意见不合,始皇遂贬退诸儒士而不用,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封禅了却了始皇的一番心愿,快意之感,溢于言表。他在梁父山刻石中宣称“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封禅后,始皇一行继续东行,经临淄,过黄(今山东黄县东南)、睡(今山东福山东南),穷成山(今山东成山角),登芝罘(今山东芝罘半岛),立石颂秦德,然后南行至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此行,始皇先后拜祭过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等等,凡名山大川,各路神明,他都一一虔诚致祭。
琅琊地处东海之濒,海天一色,风光秀丽,始皇迷恋人间仙境,流连忘返,足足呆了三月之久。他整修琅琊台,“徙黔首三万户琅琊台下,复十二岁”。遥想当年,越王勾践铸台于此,会盟天下诸侯,怎可比得今日。始皇抚今追昔,志得意满,思潮澎湃,“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琅琊台刻石》宣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徙流沙,南尽北户,东有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里记下秦朝疆域四至,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东游琅琊期间,始皇还听信齐国方士“海中三神山”之说,确信“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于是派遣方士徐福等人率3000童男、童女入海寻仙,求取长生不老之药,无果而终。始皇索性南下进入故楚之地。
自琅琊向西南,经东海郡治郯县,始皇一行路过彭城(今江苏徐州)。相传象征天子权威的周鼎沉没于泗水,始皇“斋戒祷祠”,令千人下泗水求周鼎,毫无所获,只得怏怏上路。他南渡淮水,“过安陆”(今湖北云梦一带),抵衡山(郡治邾城,今湖北黄冈北)、南郡,浮江而下,至湘山(今洞庭湖君山)。始皇一行渡江经过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他从随行博士那里得知湘君就是尧女舜妻,便勃然大怒,令刑徒三千“皆伐湘山树,赭其山”,并纵火焚毁湘山祠,狂妄暴虐,骄横跋扈,滥施淫威,这充分暴露了横扫六合、祭天告成后的始皇扭曲的心态。在此以后,始皇一行取道汉水流域,经南阳、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而归咸阳。
此次出巡主要是封禅纪功,慑服齐、楚故地,一路上也上演了求仙问药、水里捞鼎、烧祠欺神等丑剧。
■第三次巡行
回到咸阳的次年,即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时在中春,阳和方起”,他再次率队东巡,依然选择芝罘、琅琊作为目的地。这很可能与寻访长生不老之药有关,但更可能是对东部放心不下。秦朝对东部地区控制不够牢固,反秦势力仍很强大。这次出巡,始皇就遇到了博浪沙(今河南中牟县北)遇刺的惊险一幕,还险些丧命。
始皇车驾前呼后拥,出函谷关,行至阳武博浪沙,突遇张良等人伏击。张良是韩国公子,祖父张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亲张平“相厘王、悼惠王”。他家“五世相韩”,是韩国的达官显贵。秦灭韩,少年张良“未宦事韩”,却对秦深怀大恨。为报国恨家仇,张良“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他觅得一力士,又打造重120斤的大铁锤,早埋伏于博浪沙中。待始皇大驾一到,便突袭车驾,谁知却“误中副车”。始皇惊恐不已,下令“大索天下”10日。张良却早已逃走,从此隐姓埋名,以待时日。
始皇有惊无险,继续东进。到达芝罘以后,补刻上年所立之石,刻石纪功,这就是《之罘刻石》。声称:“烹灭强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随后又在芝罘的东观刻石纪功,称《东观刻石》。旋即赴琅琊,然后北上至恒山(郡治东垣,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转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治市西南),后回咸阳。
■第四次巡行
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始皇开始了第四次巡行。此次巡行主要目的地是碣石(今河北昌黎北)和北部边塞。
秦始皇北渡黄河,途经韩、
魏、赵、燕故地。这里关塞横阻,川防壅塞,水患无穷。它们不仅妨碍交通和社会生产与生活,而且很有可能被反秦势力所利用。为此,始皇下令“坏城郭,决通堤防”。当他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就自豪地为自己刻石纪功,称颂道:“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
这就是《碣石刻石》。
始皇到碣石后,曾派遣燕人卢生求访羡门、高誓两位仙人。他还派遣韩终、侯公、石生等人求长生不死之药。不久,始皇便北巡北边,大抵自碣石向西,经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雁门、云中诸郡,主要意图在加强北部边防,为北击匈奴作战略准备。当他自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回咸阳后,不久卢生返回咸阳,报告寻仙进展。卢生编造“图书”呈报始皇,书中预言“亡秦者胡也”,这更坚定了迷信神仙的始皇北伐匈奴的决心。他当即下令蒙恬发兵30万,夺取匈奴占据的河南地。
■第五次巡行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始皇忙于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移民徙边,扩建陵墓,“焚书坑儒”,这几乎耗尽他毕生精力,加之自己步入晚年,社会矛盾迅速激化,他实在无心继续巡狩天下。始皇三十六年(前211),一系列神秘化的自然和人事现象将这个晚年天子再次推上了巡狩东南的车驾。
这一年“荧惑(即火星)守心”及“坠星(即陨石)下东郡”的天象,“东南有天子气”的占卜,以及“今年祖龙死”的传言,足以让“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的暴君始皇不寒而栗。太卜求神祷告,“卦得游徙吉”,始皇更得惟命是从。他一面“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应对卦中“徙”字,一面筹划出巡东南,以应“游”字。实际上,最让始皇放心不下的还是东南之地,秦朝一直到末年都没有很好地控制该地区。
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是在三十七年(前210)十月。随同出巡的主要有: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少子胡亥。一行人等从咸阳出发,出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沿丹水、汉水流域南下至云梦(今汉水、长江交汇处至洞庭湖一带湖泊区),望祭虞舜于九嶷山(今湖南宁远南)。然后顺江东下,过丹阳(今安徽当涂县东),抵钱塘(今浙江杭州),临浙江。原本打算从此渡江上会稽(今浙江绍兴市南),终因“水波恶”,改由狭中(今浙江富阳附近)渡水,上会稽山,拜祭大禹,立石刻以颂秦德,即著名的《会稽刻石》。除了追述始皇“平一宇内”、“兼听万事”的集权统一之功,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朝末年社会动荡及“淫”风习。
始皇一路搜求“天子之气”、“王者之势”,并消解完“东南天子气”,通令整饬风俗。从会稽返回后,自江乘(江苏镇江市北)渡江,乘船北上至琅琊。始皇故地重游,无非是想再次搜求不老仙药。求药心切的始皇听信徐福谎言,亲自“以连弩候大鱼出射之”,从琅琊北至荣成山,直至芝罘,才“见巨鱼,射杀一鱼”,方肯罢休。于是取道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抵平原(今山东平原南)。车驾抵达平原津,酷暑难耐,始皇病死沙丘。
始皇的出巡继承了历代巡狩制度,“亲巡天下,周览远方”,祭祀天地,歌功颂德,耀武扬威,慑服四方,督察政治,整饬风俗,有利于确立权威,巩固统一,增强边防。但是,毫无节制地出巡确实弊病很多。好大喜功,兴师动众,糜费财力,拜祭鬼神,求仙问药,寻厌王气,实在劳民伤财,害国败家,损人灭己,教训颇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