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是移民拼搏赚钱、享受生活的大舞台和大乐园,内地、台湾、香港都有很多人争相登上这大舞台竞技、置业。不少人因此从一文不名的打工仔跃升为腰缠万贯的富豪。秦家兄弟都是香港餐饮界资深的管理人才,深圳蓬勃发展的餐饮市场早已引起了他们的注意,2002年,他们决定辞去本身的职业经理人的工作,合伙到深圳开茶餐厅。
朋友介绍他们租用一间15层商住楼的三百多平方米的底层作餐厅。面积的大小正合他们的期望,租金也出乎意料地便宜。但问题在于马路是新开辟的,商铺和住宅都不多,人流、车流都比较稀疏。弟弟很不中意,说:“如此淡的人气,周围又没有餐馆,根本就没有做饮食生意的氛围,这可是做餐饮的大忌啊!”但出乎意料的是,哥哥却很满意,认为这里开餐馆有很多有利条件。一是租金太便宜了,而且保持两年不变,成本将大大地降低;二是马路对面正建设着一个大型的现代化购物广场,看样子顶多再过大半年就能竣工开张,到时人流就会成倍地增加,而茶餐厅正是这些逛商场的人最理想的休憩点;三是大楼的后面正在建一个居住小区,看规模居住人口起码在一万人以上,茶餐厅也是家庭客常光顾的理想消闲地方。因此从长远看,这里很有经营前景。但弟弟还是认为太冒险了,因为看眼前情况餐馆最少要守一年,一年的支出是多少呀?他简单算了一下,除去前期投人的装修费和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的购置费用,每月的租金、工资、水电、燃气至少要15万元,而看目前的周围环境,平均一天能有5千元营业额已经相当不错了,就以这水平来算,一个月的营业额也才15万元,按毛利40%算,也就是6万元,那就是说,每月至少要亏9万元。一年下来,就要亏100多万元,加上前期投入70多万元,那就是说一年内要占用180万元的流动资金。再说以后的购物广场和居住小区建成后能否就一定带旺生意,这还是一个未知数,风险太大了。
兄弟俩各持己见,相持不下。后来,弟弟为了照顾亲情还是参与了投资,不过只是20万元,自己跑到一家大型的酒店当餐饮总监,每月拿一万块钱的工资去了。
哥哥独力撑起了茶餐厅。他相信弟弟计算得一点不错,他的意见也有一定的道理,风险确实存在,但是他同时又很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自己的决策。他明白要使风险降到最低,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而且必须做好,不能做坏,那就是在餐馆开张的同时,创立品牌菜式,迅速营造起自己的品牌,利用传媒和宣传画以及口碑把招牌打出去。虽然暂时人流车流都稀少,但马路边有停车位,可以吸引一些有车的客户。
因此经营视线应该适当延伸,把经营商圈的直径伸长一点,只要自家的菜品真的有魅力,就能用品牌吸引八方的食客。而这品牌应该是既能堂吃又适合外卖的。他想起了在香港工作时的拍档——一位手艺精良的烧腊师傅,他烤制的烧鹅、叉烧、烧鸡极受市场青睐,只要把他请来干一段时间,制作本餐厅的品牌烧鹅、烧鸡和叉烧,开出一条路子,胜算便大了很多。说干就干,他马上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在开张前夕和初期,在直径400米的范围内广发宣传画,在报纸上造势,大张旗鼓地宣传本餐厅的品牌出品,并在开张三天内八折优惠。那几天,食客如云,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的烧鹅、烧鸡、叉烧以及叉烧饭、烧鹅饭、烧鸡饭以及实惠的价格却已名声在外了。
由于开张时的造势开展得有声有色,品牌产品又货真价实,外卖在营业额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比原来的估计高出很多。堂吃方面平时生意虽然还比较冷清,但是到了周六、周日却差不多满座,很多人都冲着品牌开车来一饱口福,开车来光顾外卖,餐厅每月的收支虽然还不能相抵,但是已经比老板弟弟原来的预算要好很多了,流动资金的压力大大地减少。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上天故意要考验一下老板的毅力和坚韧力,楼盘和购物广场都不能如期建成。可能一拖就要半年甚至大半年。弟弟有点耐不住了,对哥哥说:“长痛不如短痛,干脆把餐馆兑出去算了,亏一点总比继续亏下去要划算一点。”但是哥哥看到两个地方都还在开工,并了解到只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使工程放慢,而并不是烂尾工程,所以认为不应丧失信心。不过哥哥心里也明白,虽然说守,但不能消极地守,不能听天由命地守,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守,要在守的过程中挖掘所有的积极因素,要守中有攻,要主动出击,这样才能把亏损降到最低。他想,这里目前既然不是交通要道,中午时分何不吸引一些的士司机来吃快餐增加营业额呢?中午的士的短暂停车买盒饭,管理部门不会抓得那么死吧。于是,他制作了一些专门面向的士司机的宣传单,让员工广泛发送给的士司机。想不到这招真灵,到来买快餐的的士司机越来越多,当月平均每天的营业额就增加了一千多元,从而减轻了资金压力。
他们就是靠着这股进取的精神,一直熬到购物广场和居住小区建好,终于等得云开见月明。现在,餐馆已经人气鼎盛,并有了稳定的营业额和利润。兄弟俩正筹划着如何锦上添花,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经营。
评点
投资餐馆,一开张便天天爆满,那是最理想的;但不一定很现实,因为这类餐厅只是少数,多数都要经历在开张后不断地完善、修正甚至艰苦地熬、守的阶段。有些人能够熬出头,像上述案例中的老板一样,守得云开见月明,有些人却终于熬不住,被无情的市场重创一番后,带着累累伤痕,挥泪斩“缆”,黯然退出。那么“守”的决策应该怎么定呢?即究竟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该守,怎样守?什么情况下要果断放弃呢?这里大有学问。
首先,要守的话一是要有明确的好前景,这个好前景必须在不长的时间内实现,绝不能遥遥无期地等,也就是说餐馆必须有守的价值,在守的过程中产生的亏损有比较大的把握在今后的可见的短时间内得到补偿。比如说,上例所说的餐馆,因为有大型居住小区和大型购物广场在建,有望能在可预见的短期内建成,而建成后的消费结构也适合该餐厅的经营方式和方向。这就牵涉专业眼光的问题和对社会的关切度问题。而前者,没有一定的投资或经营的实践经验和总结这些经验的能力,是不可能具备的;而后者,受性格支配的因素较多,因而,必须有意识地把这种关切变成自己的职业习惯,并把这种习惯看成是职业素质之一。投资者和经营者该记住,要在市场的博弈中取得胜算,就必须对市场有前瞻性的认识。
其次要有守的条件,这条件首先是资金的充裕,就是要保证在守的过程中不至于因亏损压缩经营资金和拖欠员工工资。因为流动资金周转不灵的话一定会影响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就会降低和减少,餐厅经营就会走进恶性循环;而拖欠员工工资只能使人心涣散、大家对餐馆前途丧失信心,无心工作。除了资金充裕的条件,投资者心理素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因为守必须要有守的计划,不能走到哪里算哪里,投资者就要把计划内的亏损看做是投资的一部分,不要一个月下来,看到还在亏损就惶惶不可终日。这样的心态必然会乱了自己的方寸。概而言之,就是资金上、心理上都要输得起。不过,如果在守的过程中发现原来所期望的前景已经发生了以前预料不到的、无法逆转的、不利于餐厅的变化,或者资金来源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餐厅的正常运作,自己已经无法解决的时候,就要果断放弃,努力把餐厅转手,以及时止损,保住大部分的资金,以求今后东山再起。
最后不能被动地守,要有作为地守,守中有攻,以攻为守,也就是说,虽处于守势,但投资者经营者的心态却是进取的、积极的,而不是消极地听天由命地等待,要全方位地努力寻找经营突破口,就像上述案例中的老板那样积极地开创品牌产品和开拓新的经营路子——做的士司机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