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6300000013

第13章 曹操不称帝(1)

曹操一生未称帝,死前不久,孙权因为夺荆州、杀关羽,与蜀交恶,不得不向曹操示好。遣使上书,建议他"早正大位",曹操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章 其实,曹操不是不想当皇帝,只是前车之鉴,使他不敢登上章 汉献帝刘彻章 最高权力,也是最高的欲望和诱惑,对汉献帝来说,当然想完整地得到它,而旧政权的维护者,前如受衣带诏的董承、王子服,和伏完、穆顺之辈,后如许都暴乱的耿纪、韦晃之流,他们甚至要比刘彻更热衷于推翻曹操的统治。因为皇帝作为一个高级俘虏,尚可得到优礼有加的待遇,而等而下之的旧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则是明日黄花,自然连做梦也想恢复失去的王国,因而章 所以,拥有最高权力,却又不是九五之尊的曹操,对于任何觊觎章 因此,他的内心是充满了矛盾的。正如他给行军时拟的口令"鸡肋"一样,吃,吃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他一方面把自己的女儿曹节下嫁给汉献帝,除了政治上的笼络外,不能说曹操对于章 一方面,他不断地在诗文中表露自己,如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虽是对于周公的褒扬,实际也是在自况;如在"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中,对于西伯始终以臣事殷的赞美,其实也是在自我表扬。另一方面,却又根本不把比自己小26岁的献帝放在眼里,动不动跑去发一通脾气。吓得刘彻战战兢兢,向他恳求:"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那意思说,你高抬贵手,放我一条生路得了。

尽管汉献帝拱手要把章 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得很透彻。"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所以,他不当,谁也别妄想。

如果他要当皇帝的话,从山东进军洛阳时就可以把献帝废了。曹操一辈子不敢行此事,就因为有董卓的例子在。他知道,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蜂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要比他称帝讨伐,更加名正言顺,得天应人些。他若废帝自立,第一,诸侯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第二,即使能用武力逐个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然而,他无法使整个士族阶层服贴。章 通常,人到了晚年,慢慢地失去自我感觉,便要糊涂昏聩,贪大树功,倒行逆施,期求不朽,终于走到自己的对立面去,章 但到了他儿子曹丕手里,新的一代人,对于汉王朝往日的威仪,已不在话下,只是死狗一条。与其辅主为臣,不如篡汉自立。在诸侯大部顺服,士族基本归心的客观情势下,旧的君臣框架,已成形式,汉祚的延续,根本毫无意义,所以取而代之,也是历史的必然。若是无曹操数十年的营造,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士族阶层,由仕汉的大多数,蜕变为仕魏的大多数,曹丕是无法坐上皇帝之位,而圆了他父亲一生未做成的梦。

因此,那些攫取权力的人,若是欲望超过了罔顾现实状况的程度,冷静下来,有曹操的一份清醒,也许不至于碰壁。

大江东去

清赵翼《论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了人世更迭,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历史趋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别人当然很想了解章 刘备那里,不把小小陆逊放在眼里,认为自己打了一辈子的仗,不会栽在章 长江从他身旁悄然流过,他根本没有想到,历史从来就是章 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但使蜀国的战斗力丧亡殆尽,也使他走向生命的终点。

一支占优势的军队,败在实力并不强的对手名下,章 章 章 张飞也是章 如果说,西蜀之败,始于关羽之自大倨傲,丢掉了半壁江山,是不为错的。当刘备取得益州、汉中后,是西蜀形势最好时期。东有荆州之固,北有汉中之防,益州天府之国,物产富饶,钱粮丰足,本是可文治武备,养精蓄锐之地。但是,一错再错,无可挽救,大好形势,付之东流,从此只能龟缩于川中苟安了。

任何事业,大莫大于治国,小莫小于齐身,道理是一样的。循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之际,千万要把握住章 西蜀刘备大举伐吴的失败,证明了章 堡垒从内部攻破,陆逊懂得章 新锐之气,势不可挡,方兴未艾,未可限量。要没有章 不尽长江滚滚流,章 曾经光辉过的岁月,那已是昨天的事了。不管过去如何,应该看到老之将至,日薄西山,退出历史舞台,把位子让给后来人,不要恋栈不去,贻人笑柄,更不要尸位素餐,倒行逆施。最让人摇头的,莫过于章 刘备泪洒白帝城

孔明作八阵图,至今犹有遗址,不过,三峡大坝建成以后,就永沉江底了。

究竟是真的遗址,还是后人牵强附会,但总是有年头的景观,也就有其价值,想来该是要设法保存的了。

章 刘备已经再无颜回到蜀中去了,仇未报,恨未雪,折兵损将,败师白帝,只有死之一途了。于是,章 若从三顾茅庐那份求贤若渴,敬若神明的虔诚来看,刘备是不应该有此次大举伐吴之事。即使退一万步,如此重大战役,至少不应该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排斥,而诸葛亮也不能不负责任地听任刘备意气用事。

因此,司马徽曾说诸葛亮辅刘备是"虽得其主,不得其时"的话,实际倒应该是"虽得其时,不得其主",更准确些。章 三国纷争,自然是英雄大显身手的好机会,诸葛亮所以有"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叹,非时之罪,乃主之过也。刘备在许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对于诸葛亮并非虚怀若谷,言听计从,实质上是相悖而行的。加之儒家提倡的近乎愚忠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遂有一系列的失败。

托孤时,刘备说的心腹之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章 由此可见,蜀之败,实乃关羽启其端,刘备承其后,祸由己出,无怪于天;诸葛亮空有补天之才,而不得施展,坐待其毙,章 最后,他说:"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此时,明白了,清醒了,也悔之晚矣!不过,总算刘备有了一份觉悟,章 李卓吾的非议

《三国演义》是一部从话本形式,也就是从历代说书人的口头文学,演变而来的小说,因此章 到了诸葛亮南征,七擒孟获,正好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蛮荒夷域的机会,从八十七回,一直到九十一回,用相当于《三国演义》章 因为章 所以,在中国,小说又叫作传奇,道理也许就在章 诸葛亮六擒六纵,孟获始终不买章 当然,一个正确的理论付诸实践。还有一个过程,不是人人都能说到并能做到。生活中有许多章 诸葛亮自然认同章 明代奇人,一代文宗李卓吾先生,在评点《三国演义》章 对于拥兵百万,武将如云,粮秣丰足,雄踞中原的曹操来说,在当时,算是绝对的超级大国,具有足够的军事力量,使得边远部落臣服,轻易不敢启衅。北攻乌桓,是力取。挥师千里,乘胜追击,不容敌人有稍许喘息之时。而诸葛亮的西蜀,北有魏国存虎视眈眈之意,东有孙吴怀觊觎窥测之心,因此,他不可能长期地把相当一部分军力,被牵制在蛮夷之域,从而影响他的北进计划。所以,章 因为武力,可以征服一时,不能持久,败者总是要设法反抗的。只有真正的心悦诚服,才能出现较长时间的平稳和平静的局面。所以,诸葛亮不惮其烦地降服孟获,也是求相安无事,有一个平静而不骚扰的周边环境,建立缓冲地带,无后顾之忧罢了。

但是,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蜀国,公元222年夷陵大战,蜀败;223年刘备死,阿斗继位。短暂的休养生息,国力稍有恢复,诸葛亮就主张南征。章 人们不禁问,相对于蜀来说,孟获充其量,草寇而已,值得诸葛亮率师亲征吗?值得六擒六纵去做什么战争攻心试验么?

因为每次俘获了孟获,都是连同主帅到士兵统统予以遣返释放。所以,孟获的有生力量,并未受到蜀汉的沉重打击,以致到溃不成军的地步。只要人仍在,自然就心不死,章 章 如果诸葛亮认识到章 中国人有句俗话,"事不过三",甚至"可一可二不可三",但诸葛亮以至于七擒,章 诸葛亮难辞蜀亡咎

一个极其英明的政治家,也不可能不犯错误。诸葛亮在刘备死后主持蜀政,南征北战,多有失误,所以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章 但是,要是能够保持头脑冷静,思想清醒的话,那么可以将错误的危害性减少到最低程度。如果掺杂进感情因素,明知其可为而不为之,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势必带来很坏的后果。

诸葛亮作为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典型,我们对其人格的伟大,所产生的景仰心理,是一回事情;但从其坚持错误的北伐政策,而导致蜀国过早地败亡,来剖析他的得失,则是另外一回事情。

同类推荐
  • 古诗的艺术魅力

    古诗的艺术魅力

    本书萃选自汉魏至清季的古体诗作品近两百篇,清词丽句,在千古诗史中皆有其流传至今的美学价值。作者的解析凝练雅致,余味无穷,引领读者自行体验古典诗境所特有的美感。
  • 春风回梦记:刘云若作品精选

    春风回梦记:刘云若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草根吉庄

    草根吉庄

    本书记录了山西省朔州市吉庄村十五户普通人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命运浮沉、生存状况及精神追求,见证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底层众生面临的冲击与抉择。
  • 寻找卡拉

    寻找卡拉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它象征性地概括了二十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确实发生过的文化现象。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期,那也是短篇小说的“黄金时期”。那时的文学期刊包括诗刊,都办得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文学热”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改革大潮一浪接一浪,生活的道路越来越宽广,各路人马纷纷“下海”,一些诗人、作家也耐不住“万元户”的诱惑。潮流变了,“文学”不再是热点,多数期刊的发行量每况愈下,一些报纸的文学副刊也被砍去,代之以流行的时尚娱乐和衣食住行的专刊、专栏。为了生存,许多刊物改为时尚杂志、实用杂志,或者改版内面何小学生或中学生的杂志。
  •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

    《释迦牟尼的故事》是著者张琳和李正荣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全新的视角,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方面解析释迦牟尼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让读者在探知佛祖内心世界的同时,感悟佛教的博大精深。本书从释迦牟尼的出生、成长、修炼、悟到成佛、思想体系成形、传法旅程,到最后涅?,生动地记述了佛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刀梦狂啸

    刀梦狂啸

    36岁文武全才的商人李斌,至今未婚,交往了6个女朋友,都分手了。想起自己小时候做的一个梦,梦中一个齐腰黑发女孩牵着自己的手一直往前跑,就要进一个黑洞时,就醒了。李斌想深度催眠进入梦中看下那个女孩长什么样,是否是自己的真爱,不然这辈子恐难安心。但是深度催眠很可能醒不过来,成为植物人,而且梦中的世界是另一个现实,财富归零,一切从零开始,或者遭遇不测死在梦里。李斌能找到那个女孩吗?能获得爱情的真谛吗?能活着醒过来吗?在梦里会经受什么样的磨难和凶险?于是一场寻找真爱的人生从零开始的惊心动魄历险征程开始……
  • 樱花缘上三生劫

    樱花缘上三生劫

    他说,离别是常有的,让我不要伤心,总有一天还是会见。为了他的一句话,我幻化成紫色樱花树,等了他将近百年。没有食言,他回来了,身边却带着一个女子,还说,他不曾认识我。“阿娘,为什么百里樱花林是紫色得?”她以为,遇上他,是她最幸福得事情!可谁知,遇上他,却是她噩梦得开始!他娶她,毁她容貌,只为用她额上得紫色樱花去救另外一个女子。他说:“紫樱,世间之人,除了我谁也配不上你,也没人敢配的上你!”“我不怕,就算是为了你入了魔,下了十八层地狱,我也要把你救回来。"上古神器樱花劫,百里紫色樱花林,演绎了一场揪心得三世情缘!历尽三世磨难,看他们能否感动上苍,修成正果!
  • 黄金矿工

    黄金矿工

    柔情似水的少妇、清纯可人的小明星、冷艳如霜的警花、可爱迷人的小师妹……这些都是作为屌丝的陈兴不敢想的,可是有一天,他得到了一款黄金矿工小游戏,从此一切都不一样了……【黄金矿工游戏是苍月小时候的回忆,曾记得当年用塞班老机子玩游戏的快乐时光,让我们一起跟随主角的脚步,探寻不一样的都市黄金矿工游戏吧】
  • 邮递员搜奇簿

    邮递员搜奇簿

    秦乐山原本是一个邮递员,因为一起蹊跷恐怖的闹鬼事件,结识了神秘邻居老蔡头,得知老蔡头是个知晓风水的堪舆家。深山小镇信息闭塞,民风淳朴,怪事众多,秦乐山在送信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了一连串神秘古怪的诡异事件——小二楼井底的旗袍女尸、牛骨还魂的书生、被七座老坟包围的槐树……匪夷所思的恐怖遭遇,前所未闻的祛邪怪招,博大精深的汉学玄术,每一个可怕的故事,看是巧合,实则暗藏契机。一个普通的邮递员,从认识风水先生老蔡头那一刻,命运已经悄然改变。
  •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清圣祖康熙(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清代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是被公认的英明皇帝。他聪慧好学,知识丰富;他精明强干,勤于政务;他南征北战,叱咤风云;他事必躬亲,励精图治;他所向披靡,政绩卓著,向被史学家所称道其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尽管因为社会制度封建性的局限,使康熙大帝具有与其他封建帝王同样的阶级压迫及封建剥削,但这并不损害他作为封建君主的睿智与英明。
  • 初夏虐恋

    初夏虐恋

    一个女贼与EXO欧巴们的绝美虐恋正在展开......
  • 冥国之路

    冥国之路

    骑阳历2012年8月17日,虚空吞噬者从虚空来临。五大世家一起封印了他。1000年后,虚空吞噬者———天蝎月回来了
  • 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本书详细讲述了投资要把握好进与退的分寸、善于借力才能把生意做巧、打出筹划和算计之牌、不能小看讨价还价的技巧、切忌靠主观相象念生意经等经商不败的49个细节。
  • 宇内存之海

    宇内存之海

    从小熟知的他们,因为搬家而分离,却因为爱情又重新走到了一起,让我们一起见证他们的爱情故事吧
  • 三国虎奔

    三国虎奔

    月圆之夜,醉梦穿越东汉末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灭张纯,破乌丸,分匈奴;拒鲜卑,摄塞外,定并州;与京城四少共舞;惹百花暗许芳心;赢天下士子激赞;冠军侯之风姿,虎贲军之雄风,归宁海内,外服蛮夷涤荡贼寇、肃清宇宙,还我大汉百姓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