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46300000001

第1章 三国启示录

《三国演义》是一本奇书。是一部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称得上是流传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历史小说。

其实,自公元184年汉灵帝黄巾之乱起,到公元280年东吴孙皓降晋的九十六年间的章 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的孙中山、蒋介石,算起来该是二十六史或是二十七史了,但哪一史也不如魏、蜀、吴为中国老百姓所熟知。要说打仗,比三国的仗打得大者,不可胜数。要说杀人,历朝历代,由古至今,何止亿万?三国死的人,顶多是个零头。要说称王称霸,大忠大邪,文韬武略,英雄美人,哪部史中找不出来呢?唯独三国,经罗贯中演义之后,三国的历史,便成了普及度最广、知名度最高的一段历史。章 章 政治家读它的权谋,军事家读它的韬略,士农工商被它的传奇故事所吸引,道学家则抓住了它的仁义道德,大做文章 在章 两千年来,天变,地变,国变,人变,沧海桑田,无不变的事物,然而构成社会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强弱转换,进步退化的关系总则,好像并未变,至少未大变,或形式变,而实质未变,或语言变口号变,而内容未变。从章 所以,做一个中国人,读一读《三国演义》,绝对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文学的生命力

中国有记史的传统,中国人有讲史的习惯。因此,从宋代的陆游那首《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里提到:"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便知道,从那个时期起,"说三分"章 于是,明代就有了《三国演义》章 有一句谚语说:"老不看三国。"生怕人学得更加老奸巨猾。因为再没有一本书,像《三国演义》中炉火纯青的权术如此透露人性之恶。还有一条谚语说:"看三国,替古人掉泪。"似乎又怕人过多关心遥远的事,为人类仅有的善良,未免太感情用事。

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部书,像《三国演义》章 自古至今,类似的演义浩若烟海,当代人写历史小说者,则更是荦荦大端。但比之《三国演义》,或是通俗敷演,拘谨而乏文采;或是向壁虚构,荒唐无足凭信;或是陈词滥调,庸俗甚至腐朽;或是泥古不化,令人不堪卒读。有的把帝王后妃写成比当代人还新潮的摩登人物,有的把起义领袖写成深谙当代游击战术的将领,有的把丑恶美化成为进步,把反动歌颂成为美行,有的把暴君写成明主,军阀写成救星,封建道德写成万世不变的纲常伦理,那老百姓自然也就写成了群氓。更有一些历史小说作家,或是跑马圈地,占山为王,把某段历史视作私家禁脔,不容他人插足;或是以史为名,变相卖春,糟蹋古人,贻笑大方;或是志大才疏,贪多求全,力不从心,难以为继;至于那些充斥地摊的粗制滥造的伪劣历史小说,则是属于打假范围的事情了。所以,在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历史小说,能比得上《三国演义》章 它不是白话小说,也不是文言小说。半文不白,自成一式。它比白话典雅,而不失平白如话的特点,它比文言浅显,可又并不艰深费解。上自满腹经纶之士,下至引车卖浆者流,居然雅俗共赏;从舞台至银幕,从地方戏到电视剧,搬演出来,也能老少咸宜。无论点头称是也罢,摇头非议也罢,章 它曾被人誉为"第一才子书",高于《庄》、《骚》、《史记》,认为"扶纲植常"、"裨益风教"而顶礼膜拜。也被人视作"野史芜秽之谈",责之以"太实而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以及"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者,也大有人在。虽确有诸多不足之处,然而无论如何,章 权谋三国(1)

拜把子,是国货。很少见外国人有什么结义兄弟的,除非勾肩搭背的同性恋,两个男人有点像契兄契弟那样亲热。正经的西方男人很忌讳同性之间过分亲昵,友情可以很深厚,但无结拜章 在中国,在旧社会,拜把子是很普遍的社会现象。上自党国大老,下至市井百姓,挺热衷章 章 契结金兰,歃血为盟,叩首发誓,生死兄弟,是属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一种独有的人际交往形式。中国人喜欢采用感情的方法,巩固和对方的关系。春秋战国时,国与国间讲究"质子",国君把自己的儿子送到邻国以示信,无非为了联络以保安全,也许后来觉得章 刘邦和项羽在举事后,就"约为兄弟"过,共同反秦的。秦亡未已,章 政治上的需要,一旦不存在,章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的"结义"二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话",成为后世几千年来,所有拜把子弟兄的榜样。连烧香磕头,三牲仪式,结盟誓词,年龄序齿,都沿袭刘、关、张模式不变。

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数得着的一本权谋教科书的话,那么,章 拜把子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尤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中间,广为流行。章 在《三国演义》中,袁绍四世三公,众望所归。曹操官宦世裔,身家显赫。孙策江东贵胄,势倾一方。章 作为单个的人来讲,处在社会生活的较低层面,人微言轻,出头无望。只有同声共气,相互援引,生死以助,不分你我地抱成一团,才能立足,才能挣扎,也才能奋斗。

刘、关、张结义的实质,不就是章 所以盟誓中必不可少的一句,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章 权谋三国(2)

章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记住章 愚昧与迷信

有一次,我和一位台湾作家谈天。她说,那边的影视界拍片前,要香烛纸马,拜天拜地的,否则,片子拍不好事小,卖不出好价钱事大,要出意外事故,死伤个把人,那就更倒霉。所以,从导演到演员,到剧组的无名之辈,都虔诚地在神的面前,磕头如捣蒜,祈求保佑。那是好多年前听说的,觉得电影艺术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文明的科技结晶,与迷信是搭不上界的,听到章 最近听说,我国的影视界,迷信之风也在炽盛起来。有的名演员,买好了机票不上机场,原因是卜了卦,那天不宜出行,便龟缩在家了。国人在向外界学习什么的时候,好东西常常学不到家,坏东西则无师自通,而且青出于蓝。

据说一些大演员、大导演,平素里很被人尊敬的,讲起革命语言,也是一套一套,拍的片子还是主旋律什么的,也要在香案前跪拜。于是,我想,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做什么和说什么,说什么和想什么,常常不是三点成一线那样笔直的。圣人如孔夫子,一会儿,"子不语怪、力、乱、神",挺唯物论的,一会儿"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了。好像中国人脑子里很难摆脱唯心论的影响,那是很根深蒂固的。

菩萨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春秋时代,孔夫子供的神,想来便属于原始崇拜。他说:"吾不与祭,如不祭。"把神相当地当回事的。我有一个编辑朋友,平素思想新锐,病了一场以后,休息在家。有一次,我问他在家是不是还干点什么与文学有关的事情。他告诉我,两三个月来,他一直在练香功,还劝我:"老李,你也应该练一练。"

我是实用主义者,反问他:"灵吗?"

他想了想:"你信,就灵;你不信,大概就不灵!"章 也许人要是硬相信什么的话,没准真能精神变物质的。他认为灵,也未细究是药的疗效,还是功的成果,看那意思,练对了。章 所以,翻开中国历史,皇帝自称天子,是代表天,也就是神来进行统治的。农民革命领袖,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也以神的名义,来反抗统治的。汉末的黄巾起义,章 《水浒传》里的宋江,被众兄弟推为梁山水泊的领袖以后,他深知一个押司,是个小角色,不足以和什么八十万禁军教头抗衡。所以,他一是想方设法,把知名人士玉麒麟卢俊义弄到山上来,当他的副手,提高声望。二便是宣布他拥有一本九天玄女娘娘赐给他的,而别人看不懂的蝌蚪文的天书。也是依靠神的力量,来增强自己的领袖权威。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索性搬来了一位外国神,他,还有东王杨秀清,装神弄鬼,成了天父的代言人,接受众人的膜拜,发号施令。

几乎所有成事或不成事的农民起义领袖,都无师自通地懂得造神。因为吃准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老百姓,无不普遍的文化低下,而文化低下,正是孳生迷信的精神和物质的基础。连圣人孔夫子都摆脱不了唯心论,何况那些黎民百姓,总是需要一个神的。而且,也吃准了中国人的有迷信而无信仰的泛神论观点,容易迷信上当,绝无坚定信仰,能够接受任何一个崇奉膜拜的对象。所以,不管是天上的,地上的,还是外邦的,总得请来一位填补老百姓的灵魂真空,此收?占据大清王朝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后来失败了,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他们所请来的神,是高鼻子蓝眼睛的耶和华,怕也是败因之一吧?在中国章 所以,造神运动在中国鲜能绝迹,大概一是中国的统治者需要章 好像章 五千年来,中国人的灾难根子,恐怕就在章 邪教与造神

三国成了热门话题,众说纷纭。在中国,只有章 汉王朝到了灵帝,已腐朽衰败,民不聊生,张角、张梁、张宝兄弟,率领头裹黄巾的四五十万农民起来造反,也是社会矛盾到了无法解决的极限,只有诉诸武力了。从此天下大乱,分封割据,杀伐征战,群雄并立。在章 不过,休要小看章 凡农民起义,十之八九要凭借"妖法",鼓吹迷信的,从黄巾到太平天国、义和团,从未终止过。刀枪不入,装神弄鬼,经咒符水,奇功异术,章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索性改造了一位外国神,来装门面。天父天兄之后,就是他,让他的信徒顶礼膜拜。据说,当时洋教会都不敢认同章 由此可以看到,造神在我们章 那些起义领袖,造反头目,从陈胜、吴广起,无非草莽英雄、不第秀才、囚犯刑徒、兵匪流寇之辈,都是些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铤而走险者。反正死罪一条,就豁出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了。最后虽然成为燎原之势,但终究缺乏登高一呼而天下回应的向心力、感召力,也十分缺乏领袖群伦的人格魅力。而且在未成正统前,由于反抗朝廷,反抗正统,那种免不了的心理弱势所形成的心理障碍,免不了像一只刚脱壳的螃蟹,不那么胆气十足。唯一能给自己章 于是,造神,以神的名义进行统治,然后自己也成了神。

翻一翻中国历史,便常常是这样一个个人迷信恶性循环的过程了。

同类推荐
  • 小说编余

    小说编余

    我生于1936年12月,生肖属鼠,今年算是我“本命年”。鼠跟了我近60年,我却一直不理解鼠和我有什么关系:虽然本人不算漂亮,但也非“獐头鼠目”之辈,气量虽不算大,也非“鼠肚鸡肠”的人,我的外形和性格有哪点像鼠呢?鼠怎样在冥冥中决定我的命运呢?
  • 普希金诗选(经典世界名著)

    普希金诗选(经典世界名著)

    普希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近代文学语言的创造者,他不仅在俄罗斯享有崇高的声望,而且也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大诗人。《普希金诗选》收录了《我的肖像》、《我的墓志铭》、《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暴风雨》、《小说家和诗人》、《黄金和宝剑》等120首抒情诗;《茨冈人》、《铜骑士》2首叙事诗;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本《普希金诗选》是创美文学馆世界经典名著系列之一。
  •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间百味(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打开文学之门

    打开文学之门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激发了怎样的想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风格有什么不同?如何理解“无言谁会凭栏意”……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艺术构筑了异彩纷呈的世界。让我们打开文学之门,由一个个具体生动的例子,深入理解文学的内涵,认识文学的功用和审美特性,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
  •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7)(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描述的是这里是一九三○年与三一年两年间的杂文的结集。
热门推荐
  •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

    蔡元培、居里夫人、德彪西、西贝柳斯、托斯卡尼尼、达芬奇、德拉克洛瓦、莫奈、黑格尔、密茨凯维奇、大仲马、乔治·桑、涅克拉索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凡尔纳……《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将带领读者认识25位已故世界文化名人,并参观他们的故居,以便帮助读者熟悉了解他们的生平及思想艺术。《世界文化名人故居巡礼》由胡志翔编写。
  • 处世规则(一)

    处世规则(一)

    本书内容包括:做人的规则、做事的规则、交往的规则、成败的规则、得失的规则、处事的规则、平衡的规则。
  • 在哈佛听讲座Ⅱ

    在哈佛听讲座Ⅱ

    本书是“在哈佛听讲座”书系的第二辑,编选的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近期在哈佛的精彩纷呈的27个讲座,内容涉及经济、社会、人文、管理等诸多领域。详尽地记录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
  • 仙神战纪

    仙神战纪

    深受传统武侠影响的仙侠小说,江湖变成了多元世界、门派化为神仙妖魔。
  • 归界

    归界

    万界初始,唯武独尊。这是一个道来决定一切的地方,其它的任何存在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这好像就是一个常规一样,一切的事物因此都成为了有限的存在。异变在此时崛起了,是偶然也是必然。如何才能打破这个常规?这里到底发生过什么?无尽的变数接踵而至......为人所不知的是,一切的变数同样也都是定律,何种定律?人们大声地说道:“这是来自万界的定律!”异变如期而至了!界,无声无息地成长着。无论是谁,他们最后的命运将会是什么?王卿冷哼一声,笑道:“归界吧!”
  • 萤火虫历险记

    萤火虫历险记

    本作品的女主人公出身于贫穷事境,她此生最大的快乐是在读书时的快乐回忆,虽然有打打闹闹,悲痛欲绝过,绝望过,但她还是觉得自己要坚强,她一步一步努力的把困难化解掉,直到毕业后,再次与她们的好朋友见面时,她们都变了,只是过了5年的时间,就变得那样了,她们把她伤的伤痕累累,但她还是那样像萤火虫坚强,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光亮,也要把它照亮,最后,她努力的坚强的从困境中爬出来,她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找到了她真正的友情,她觉得此生,再也无怨无悔了
  • 太子跟我学泡妞

    太子跟我学泡妞

    某女穿越成郡主,将是未来太子妃;本想捞了好身份,岂料太子是草包。罢了——不就胖了点吗?爷帮你瘦就是了!不就追妹子吗?爷帮你追就是了!谁知——说好的哄骗太子,怎么骗着骗着自己被骗了呢?说好的追求美人,怎么追着追着变成追她了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花妖

    倾城花妖

    她是受南海观世音菩萨用玉净瓶中仙脂露点化的一朵桃花,粉嫩芬芳;在人界生活了千年后终于转世成为了一只花妖,容颜绝世,倾国倾城,生性狡黠,最爱的就是眨巴着那双看似灵动无害的翦瞳骗人;偏生这次骗到妖界至尊的头上,他回眸一刹,天地失色,至此,一眼万年。
  • 我爱你永远不说再见

    我爱你永远不说再见

    她,在应无忧无虑的年纪因仇恨变的成熟了,冷漠了,凶残了;他,玩世不恭的他,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再次遇到了她;一个个误会,一次次纠缠,许许多多的仇恨,让他们在未知的爱情之路上渐行渐远,在他们诀别的时候,他却说:“雪,我爱你,我们永远不说再见好吗?”当爱情,亲情,友情,错乱交织在一个时空,她,又该怎样抉择......————————————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梦儿,谢谢你们阅读梦儿的文文,喜欢的加个收藏呀~梦儿的QQ:891467992,欢迎加哦~~~梦儿的读者群群号:467126818,欢迎加~~~~~
  •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

    黑鱼千岁:叶广芩中篇小说新作

    《黑鱼千岁》包括黑鱼千岁、第二篇老虎大福、第三篇山鬼木客、第四篇雨、第五篇雾、第六篇风、第七篇上镜、第八篇寂宽尼玛路、第九篇菜子坪手记、第十篇醒也无聊、第十一篇醉也无聊、第十二篇瘦尽灯花又一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