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月”、“镜中花”,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是一些虚幻的空中楼阁,存在很大的诱惑性与欺骗性。
伊索寓言:
这天,一个捕鸟人打算捕捉一些鸟儿,就带着捕鸟网,来到了一片树林子里。
捕鸟人在树林子里寻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经过精心设置,终于布好了捕鸟网。一只冠雀老远就看见了那张捕鸟网,马上飞了过来。这是它第一次看见捕鸟网这种东西,感到非常好奇,就向捕鸟人询问:“那是什么东西啊?”
捕鸟人对冠雀的无知非常高兴。他不露声色地告诉冠雀说:“这是一座非常漂亮、非常适合鸟类居住的城市。”说完,狡猾的捕鸟人不声不响地跑到远处,找了个地方躲藏了起来,等着那只冠雀自投罗网。
幼稚的冠雀听了捕鸟人的话后,信以为真,禁不住诱惑,扑扇着翅膀,毫不犹豫地飞进了捕鸟网内,结果被困在了里面,怎么也飞不出来了。
捕鸟人目睹了冠雀被捕获的过程,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准备捉拿冠雀。这时候,冠雀彻底醒悟了,伤心地对捕鸟人说:“哎,我真不该轻信你的谎言!不过,我也提醒你:愚蠢的朋友,你所苦心建造的虚幻的城市,一定不会太长久!”
白领攻略:
有些企业为了一己之利,在招聘的过程中,向求职者所做的承诺,在很多时候往往是“水中月”、“镜中花”。这些“水中月”、“镜中花”,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是一些虚幻的空中楼阁,存在很大的诱惑性与欺骗性。我们不妨将其称为捕获人才的“捕鸟网”。
从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不同的身份特点来分析,用人单位拥有录用求职者的决定权,属于强势一方;求职者处于职位谋求侧,属于弱势一方。这种差异较大的角色定位,再加上求职者过于急切的求职心理,往往导致求职者很难识破那些带有欺诈性的虚假承诺。
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只有当进入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发现当初企业向自己所做的承诺根本无法兑现,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钻进了企业精心搭建的“捕鸟网”。而这时,求职者已处于非常不利、非常被动的局面。
用“捕鸟网”网罗人才,表面上看是企业获得了胜利,其实这种胜利只是暂时的,求职者早晚会看穿那些“水中月”、“镜中花”。那时,最终损害的将企业的声誉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