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空情报雷达的速写
对制空权的争夺与捍卫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一对主要矛盾。要掌握制空权,就要靠对空情报雷达。对空情报雷达是用来搜索、监视与识别空中目标并确定目标坐标和运动参数的一种雷达,它也被称为对空搜索雷达。它获取情报之后,立即向己方发布防空警报、引导歼击机起飞前去截击敌方航空器和为所有防空武器系统指示出敌方目标,也用于平时的保障飞行训练和飞行管制,它是一种现代战争中获取空中目标情报的举足轻重的技术装备。
2.对空情报雷达的分类
对空情报雷达的性能和担负的任务主要包括:探测目标的最大距离和高度,测定目标的精度和分辨率,数据率,情报容量,反干扰能力,机动性,可靠性和维修性。情报容量,是衡量对空情报雷达在单位时间内空情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原始的手工操作的雷达每分钟最多只能处理十多批空情;而现代雷达具有独特的自动录取设备,它的天线每搜索一周,就可处理数十至数百批空情。反干扰能力,是对空情报雷达的一个关键性能,通常人们都同时采用多种反干扰技术来提高雷达抑制和抵抗有源和无源干扰的能力,还可同时采用多部不同频率的雷达交错配置和对干扰源交叉定位等措施,来对抗各种敌电子干扰。
在激烈的战斗使用中,对空情报雷达常采用不同性能的多部雷达组成一个有机的雷达网,各雷达的在探测范围上互相衔接构成一种没有任何死角的对空警戒和引导空域。雷达站一旦测得目标情报,就立即上报到各级雷达情报中心。现代化雷达网一般都采用了数字通信设备和高速军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自动传递和处理各种情报,这极大地提高了雷达网的工作效能。
对空情报雷达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警戒雷达、引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三种;按同时测定目标坐标的数目不同,可以分为三坐标雷达、两坐标雷达和测高雷达三种;按照探测距离的远近不同,又可以分为远程(400千米以上)雷达、中程(200~400千米)雷达和近程(200千米以内)雷达三种。
那种在对空情报雷达中专门用于搜索各种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目标的雷达,又被人们称为低空雷达,这种雷达具有强大的抑制地面杂波干扰的能力,能够发现低空飞行的所有目标,探测距离一般不太远,当然它的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
3.警戒雷达
这种雷达是用于对空监视,及早报知目标的出现。它一般具有超大的探测距离和高度,但是它的精度和分辨率就不会太高了,数据率也较低。通常是两坐标雷达如我国的“514”警戒雷达,能够提供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两种坐标。
4.引导雷达
这种雷达主要是用于引导歼击机截击敌方航空器,它的探测范围一般低于警戒雷达,但是它的精度、分辨率、数据率却都比较高。两坐标引导雷达是不能测定目标的高度的,它所需高度参数,要由另外的测高雷达来提供。而测高雷达则是用具有水平方向宽、垂直方向窄的天线波束,在它的仰角上进行来回扫描,以测定目标具体高度。而“V型波束”引导雷达是早期出现的一种三坐标雷达,能在一次圆周扫描中同时测定出目标的全部坐标—距离、方位和高度。现在的新型三坐标雷达通常都具有多路发射接收通道和相应的多个天线波束,并且还应用电子计算机来处理繁多的目标信息,它的功能远比一部两坐标雷达和多部测高雷达配合工作先进,但是它的结构复杂,造价会比较高,如美国的AN/TPS-43型引导雷达。三坐标雷达一般采用平板阵天线,在外形上会明显不同于其它雷达。
5.目标指示雷达
这种雷达能够为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提供防区内的全部空情,并提供目标的精确坐标,使各武器系统的瞄准雷达或其他瞄准装置能迅速地捕获到空中目标。它一般为中近程雷达,具有较高的数据率和精度。为了便于转移,地面目标指示雷达一般还都具有较强的机动能力,如瑞典的“长颈鹿”目标指示雷达。
6.对空情报雷达的发展之路
前文说过,1936年,英国首次将“本土链”的20部警戒雷达全部部署在本国面向英吉利海峡的沿海地区,在二战中一战成名。到了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和英国又开始着手生产精度更高的微波雷达,它就是早期的引导雷达和目标指示雷达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空情报雷达的性能也在不断改进。其探测距离和精度成倍提高,并且发展出了反干扰技术,如当时人们研制了动目标显示雷达和采用机械跳变频技术等。60年代,人们又陆续开始研制出脉冲压缩、频率捷变、电扫描等新体制雷达,进一步提高了雷达的探测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接着从70年代以来,对空情报雷达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这时的雷达已经能够自动探测目标并记录、传递数据,自动地检查与指示雷达部件可能出现的故障,自动改变雷达的技术参数,以适应目标特性和干扰环境的瞬息万变。
未来,对空情报雷达的发展趋势将会是:进一步提高它的反干扰能力和操作自动化程度;提高它探测“隐身”飞机和其它小目标的能力;三坐标体制和相控阵技术将进一步获得广泛应用。那种抗干扰性能优越的多基地雷达,和可探测超远距离低空航空器的超视距雷达等新型的雷达,也将在未来的时间里取得难以想象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