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4600000053

第53章 格言

一夫守隘,万夫莫当。——《元和郡县图志·缑氏县》

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魏书·武帝纪》引《汉纪》

非知之难,其在行之。——《魏书·武帝纪》裴松之语

史之记言,既多润色。——《魏书·武帝纪》裴松之语

明旦鉴于镜,此益不忘人。——《魏书·武帝纪》引《曹瞒传》

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以白为黑,欺天罔君。——《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疾雷不及掩耳。——《魏书·武帝纪》

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魏书·武帝纪》引《九州春秋》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魏书·武帝纪》引《魏书》

狱者,天下性命也。——《魏书·明帝纪》

世乱而多买宝物,匹夫无罪,怀璧为罪。——《魏书·甄皇后传》

功济生民,德盈宇宙。——《魏书·甄皇后传》

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魏书·董卓传》引《续汉书》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魏书·董卓传》引《汉纪》

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魏书·董卓传》引《汉书》

一栖不二雄。——《魏书·董卓》传引《典略》

一过为过,再为过,三面弗改,灭其顶,凶。——《魏书·董卓传》引《献帝起居注》

事留变生,后机祸至。——《魏书·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秦失其鹿,先得者王。——《魏书·袁绍传》引《汉帝春秋》

一免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分定故也。——《魏书·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魏书·袁绍传》引《献帝传》

士死知己,怀此无忘。——《魏书·武帝纪》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魏书·武帝纪》

世之质文,随教而变。——《魏书·明帝纪》

夫用兵者,贵以绝待机,以逸击劳,师不欲久,行不欲远,守少则固,力专则强。——《魏书·三少帝纪》引《汉晋春秋》

善为国者必先治其身,治其身者慎其所习。——《魏书·三少帝纪》

贤人者,君子之望也。不礼贤,是失君子之望也。——《魏书·袁绍传》引《九州春秋》

兵义无敌,骄者先灭。——《魏书·袁绍传》引《世语》

夫兴大事,当立大义。——《魏书·袁绍传》

奢淫不终。——《魏书·刘表传》裴松之语

喜为大言以拯天下,天下之人安可尽诬?——《魏书·吕布传》

全威养德,以道制胜。——《魏书·武帝纪》

有行之人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魏书·武帝纪》

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魏书·武帝纪》

自古以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也,即民主也。——《魏书·武帝纪》引《魏氏春秋》

广开四聪,使贤愚各建所规。——《魏书·文帝纪》引《魏略》

礼不忘其本。——《魏书·文帝纪》引《魏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魏书·文帝纪》引《献帝传》

天命不可拒,民望不可违。——《魏书·文帝纪》引《献帝传》

定基之本,在地与人。——《魏书·董昭传》

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魏书·刘晔传》

夫钓者中大鱼,则纵而随之,须可制而后牵。则无不得也。——《魏书·刘晔传》引《傅子》

天下之质,变无常也。——《魏书·刘晔传》引《傅子》

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魏书·蒋济传》

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魏书·蒋济传》

直道而上者或壅,曲附左右者反达。——《魏书·蒋济传》

神态用则竭,形太劳则弊。——《魏书·蒋济传》

上失其制,下受其弊。——《魏书·蒋济传》

民富矣,不可不教也。——《魏书·杜畿传》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魏书·杜恕传》

官得其人,则政平讼理;政平故民富贵,讼理故囹圄空虚。——《魏书·杜恕传》

世有乱人而无乱法。——《魏书·杜恕传》

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支;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魏书·杜恕传》

明主之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遗其力,而不能者不得处非其任。——《魏书·杜恕传》

选举不以实,人事之大者也。——《魏书·杜恕传》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魏书·李通传》

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以,慎乃为大。——《魏书·李通传》

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田而生,患祸无从至矣。——《魏书·李通传》

夫有其志,必做其事。——《魏书·吕虔传》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魏书·曹植传》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魏书·曹植传》

任盖隆者员益重,位益高者责益深。——《魏书·曹植传》

天高听远,情不上通。——《魏书·曹植传》

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魏书·曹植传》

但知乐,不知苦;不知苦,必将以骄奢为失也。——《魏书·曹袞传》

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祗为乱阶。——《魏书·陈琳传》

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乎!——《魏书·阮籍传》

虎啸而谷风起,龙兴而景云见。——《魏书·刘廙传》

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魏书·刘廙传》

交友之美,在于得贤,不可不详。——《魏书·刘廙传》

无能之吏,修名无益;有能之人,无名无损。——《魏书·刘廙传》

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叙。——《魏书·傅嘏传》

见理识情。——《魏书·傅嘏传》

礼弘致远,不应时务,事与制违,名实未附。——《魏书·傅嘏传》

殷誉无端则真伪失实。——《魏书·陈群传》

静则天下安,动则天下扰。——《魏书·陈群传》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魏书·徐宣传》

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干也。——《魏书·卢毓传》

法宜一正,不宜有两端。——《魏书·卢毓传》

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魏书·卢毓传》

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魏书·卢毓传》

有才而不能为善,是才不中器也。——《魏书·卢毓传》

天下大器,在位与人。——《魏书·和洽传》

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魏书·和洽传》

矫枉过正则巧伪滋生。——《魏书·和洽传》

国以民为本,民以谷为命。——《魏书·和洽传》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魏书·杜夔传》

用人不当其才,闻贤不试以事,良可垠也。——《魏书·杜夔传》

憎已不仇,爱已不褒。——《魏书·管辂传》

酒不可极,才不可尽。——《魏书·管辂传》

怀德者鲜,畏威者众,殆非小心翼翼多福之仁。——《魏书·管辂传》

位峻者颠,轻豪者亡。——《魏书·管辂传》

未有损己而不光大,行非而不伤败。——《魏书·管辂传》

老生者见不生,常谭者见不谭。——《魏书·管辂传》

夫善《易》者不论《易》也。——《魏书·管辂传》

三五盈月,请耀烛亱,可以远望,及其在昼,明不如镜。——《魏书·管辂传》

消复之术,莫大于节俭。——《魏书·和洽传》

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魏书·杜袭传》

善为国者,藏之于民。——《魏书·赵俨传》

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魏书·高柔传》

农广则谷积,用俭则财富。——《魏书·高柔传》

善治者,务俭约,重民力也。——《魏书·杨阜传》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魏书·杨阜传》

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魏书·杨阜传》

上不俭,下不节。——《魏书·杨阜传》

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魏书·高堂隆传》

夫情之所在,非好则美,而美好之集,非人力不成,非谷帛不立。——《魏书·高堂隆传》

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魏书·王昶传》

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魏书·王昶传》

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魏书·王昶传》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魏书·王昶传》

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魏书·王昶传》

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魏书·王昶传》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魏书·王昶传》

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魏书·王基传》

民逸则虑易,苦则思难。——《魏书·王基传》

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燥。——《魏书·王基传》

和运在身,定众在心。——《魏书·王基传》

人情不能不自足,则损在其中矣。——《魏书·钟会传》

君子之行,皆积小以致高大,若以小善无益而弗之,此乃小人之事耳。——《魏书·钟会传》

龙动则景云起,虎啸则谷风至。——《魏书·管辂传》

夫论难当先审其本,然后求其理。——《魏书·管辂传》

自然之道,无有远近。——《魏书·管辂传》

天有常期,道有自然。——《魏书·管辂传》

非常之事,何得循旧?——《吴书·钟离牧传》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吴书·钟离牧传》

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吴书·陆凯传》

无为而国财空。——《吴书·陆凯传》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误导之君,以乐乐身。——《吴书·陆凯传》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吴书·陆凯传》

恶不可积,过不可长;积恶长过,丧乱之源也。——《吴书·陆凯传》引《江表传》

同类推荐
  • 昆仑春雪

    昆仑春雪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丝是由一群有志于潜行西部军旅,吸吮生活之树汁液,探触西部军人情怀的军旅作家,通力合作而构成的纪实文学书系。这里有一幅幅西部地区雄奇壮美的自然风景。这里有一串串西部土地上繁茂生长的真实故事。这里有一支支西部军人绚丽的生命之歌。
  •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

    传统昕谓的“诗学”,主要指诗歌理论与批评,但是,钱志熙先生在分析了从晚唐到近代“诗学”一词的使用情况后指出,“诗学”一诃,“除了指诗歌理论与批评外,还指构成诗人创作之能力的学理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诗学是构成诗歌创作的基础,诗学的主体存在于诗歌创作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歌史即诗学史”。 《文体在活动中生成先秦诗学新论》是对先秦诗学活动有关问题的思考心得,分上、中、下三篇。
  •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很多人喜欢杜诗,杜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本书将为你讲述吴小如对于杜诗的理解。
  •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橙红年代(壹):风云乍起

    刘子光做保安的父亲在值班时被流氓打成重伤,于是他顶替父亲,成为一家物业公司的保安。他有一双所向披靡的铁拳,这注定他要生活在风头浪尖。他单枪匹马击退了来小区滋事的黑帮团伙,却被物业公司老总当成了眼中钉。
  • 说法:流行语超市

    说法:流行语超市

    本书是一本杂文集,每篇杂文都是围绕着一句近年来的流行语展开。
热门推荐
  •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覆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覆

    那一年,他来了,打破了我曾经的人生;那一天,我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本以为彼此不再相见,但是冥冥之中早已有了定数,他还是来了,只是……当昔日闺蜜,变成今日情敌;当昔日情侣,变成今日陌路;如果可以,莫亦风,我真想在我年少的时光中,没有你的侵入……
  • 武逆征途

    武逆征途

    这是一个万族林立的世界,以人族,魔族,神族为主。神族在极北之地,魔族在极南之地,而人族则处于中间。几十年前,神魔大战爆发,无人知晓缘由。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位少年逆天成长,逆天而战,看他如何武逆征途。(武修等级:武者,武士,武师,武王,武帝,武神,每级七品)(此书慢热型,后面绝对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你看风多自在

    你看风多自在

    我们,大多会找一个不爱的人白头到老。因为有些时候,爱给我们极致的满足,也会给我们无法再回顾的伤害。那如果重来一次呢?这是一个关于【宽恕】的故事。不是命运让我们凑在一起,而是我们听从内心的意思。------------男主视角言情。治愈。无原型,平行世界平行世界观。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果雷同纯属巧合。日更两千,偶有爆发。------------此文接受差评,但希望有理有据有节。并且拒绝人参公鸡的打鸣声,温困自动反弹ing。
  • 身穿异世之:腹黑狂后

    身穿异世之:腹黑狂后

    一份快递,一条复古项链。离奇的穿越之旅,是阴谋,还是……?腹黑的女主,妖孽的王爷;前世今生,爱恨情仇…………“安静静,你快给我停住!”我们的七王爷很是担心害怕又无奈的望着那顶着个大球球,却爬到了墙上的某女子大喊到。某女子却很是生气的来了句“我真的是受够了,不再见”身影一闪,跳了下去……
  • 荒古新世界

    荒古新世界

    进化,变异,魔法,异能,科学……一切的一切都将在这里起源。
  • 无悔的爱情:梦在继续

    无悔的爱情:梦在继续

    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虐恋?还是一场有结局的虐恋?到现在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个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但我还是蛮希望看到你们的评论的,因为这样可以感受到你们是看了这本书的,谢谢!
  • 星炎大帝

    星炎大帝

    一个古武界的凡人,却不能修习大陆上的任何武技,皆因自身隐藏着惊天秘密,变态的肉体力量,吞噬能量的可怕功法,掌控一切的八卦之域,甚至神秘的阵法,灵符,皆在自己的阴阳演变之中,且看一介凡人,如何突破自我,一步一步发掘自身的秘密,踏步武道巅峰,最终凌驾于众神之上,成就一代大帝的故事。
  • exo金钟大之撰写心中情书

    exo金钟大之撰写心中情书

    不是所有疼痛都可以随着时间原宥的。有人说,爱一个人可以为那个人放下一切,可到头来不过只是一场虚无一场梦。——阡兮,对不起,我做不到为你放下一切,但我可以为你牺牲性命。这样……够不够?——钟大,或许我们的相遇本就是个劫,而我在劫难逃。
  • 海棠浮梦

    海棠浮梦

    又名《何当倚红妆》旧日烟花虽易散,暗将遗烬扰清芳。欲掩花容侵娇色,剪去琼枝枉断肠。因怜兰心降仙木,留得一脉迎春香。未解情钟碎玉恨,不教海棠倚红妆。莫叹因缘无结处,奈何东西恩怨长。公子扶琴遇知己,美人作酒醉君王。本来无心入帝室,哪堪牵连复陵阳。离合几时箫琴梦,悲欢从此在宫墙。
  • 武域圣帝

    武域圣帝

    问情为何物,只知情到深处最孤独。少年武脉破碎被人嘲笑,又因情所伤,又因情而崛起,只为追逐红颜,逆天而行。为了红颜踏破苍穹,独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