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33900000039

第39章 立此存照也堪玩——代跋

一辈子忙忙碌碌,做梦也常常是在赶路,于是就少了雅玩之时、之兴、之恒心。偶而萌发点雅兴却又无物可予寄托时,常常赏玩的就只有一样东西了:自己从小到大的一厚叠相片。

有一张六个月大时的婴儿照。年轻美丽的母亲抱着肥大丑陋的我。母亲满面璀璨的笑容,幸福和自豪盈溢而出;我呢,一张胖脸左右大于上下,表情呆板,带一点悲戚,显示出很本色的很凝重的对于生的茫然和困惑。相片背面有母亲的一行字,蓝黑墨水书写,十分秀丽清晰:“小玉六个月时照,待她长大了自己看。”

相片早已发黄了。几十年的岁月填满了那个瞬间与当下这个瞬间。母亲现在已有八十高龄。如今的她,臃肿而木讷,一点也看不出竟然还拥有过如此苗条的身材和如此放达的欢笑;如今的我,憔悴而沧桑,健壮和单纯也早已成为过去。读着这张流过半个世纪岁月的旧照片,我会想起母亲从抱着六个月的我到面对着五十开外的我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她的故事里还有我的故事。我的故事里还有我的同代人们的故事。读这张相片时我可以读出几厚本的长篇小说。我会尽力将它们写出来。

散乱地放着的是大大小小好几张报名照,大都是摄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临沂毕业时。清一色的呆,拘谨得可笑。那时候的女孩子,哪有如今摆了姿势、化了妆、扮出“靓”或“酷”的表情、用了柯达富士彩卷、“留下最美一刻”的可能和胆量。有一次与比我小了好几岁的女作家王周生谈起,她感慨道,我们这一批人,从来也没有漂亮过,说得真是深刻。

我对由我拍摄的、我已故外婆的一张留影十分珍惜。那是“文革”期间。我在外地工作。回家省亲时我陪了大病初愈的外婆游玩,到了虹口公园。我带了相机,给她拍下了她一生中最后一张相片。相片中的她,笔直站于鲁迅先生墓前,一手恭敬地垂着,一手则曲于胸前,紧紧地捧着一本当时被称为“红宝书”的语录本。她不识字。她是个典型的旧式妇女。她好像还根本不知道鲁迅为何人。她拍照的姿势和地点,纯是我依照当时最流行的样式设计操作的。每次重读这张相片,我就不但会重新忆起我亲爱的将一生奉献给了我们下辈的外婆,而且还会重温一番那个年代里的种种荒诞。无独有偶,前几年我观看张艺谋所拍摄的电影《活着》,发现那老谋子竟然也设计了一个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模型前拍结婚照和全家福的画面,以此来展示特定时代的特定场景,在我看来,真是与我外婆那张照片有了相通的神韵。

有许多张与同学们的合影。几个女生凑在一起,当时都是穿上了自认为最美的衣,梳了最整齐的发,到了一家很著名的相馆去拍的,现在取出来雅玩,但见一个个全都像刚从内地乡下出来打工的外来妹。外来妹也不错,青春着呢,前几年聚会时遇到,却早已都是两鬓苍苍面色晦暗的奶奶外婆们了。其中一位,因为“文革”时的冤假错,进人大牢十来年,最后被无罪释放时,因精神错乱而几成废人。而在我留存的同学们的相片中,她是最具光彩的一个,我记得其时她是校体操队的成员。

与丈夫的合影不多。一张结婚照,放大了的,我穿中式棉袄,两根辫子垂于胸前;他是中山装,当年最体面的“涤卡”布料,新剃的头像锅盖。接下来便有了儿子的加盟。一岁大的小子,笑得甜甜的,露出几颗白白的小牙来,想象不到如今会变得如此自命不凡,与我有着宽而深的代沟,而且还抽烟抽到牙发黄。后来又有了女儿的进入,看小丫头那时傻笑着的相片,穿着我妈手缝的袖管和脚管都显短了的花布衣,哪里会预料到她会去大洋彼岸当了博士后。

值得赏玩的都是老照片。老照片历史悠久,与当下拉得出反差,像陈年老酒,经得起品。新照片就不一样了:虽是大把大把的,红红绿绿色彩缤纷,却像被庄家炒高了的股票,很泡沫。一大批纪录旅游的,山山水水在后作背景,我或呆坐或僵立偶尔装腔作势地在前作拍摄焦点,千篇一律得很。有几捆是分别记载几次出国的,拍的时候就很有功利主义目的——日后写书作素材用,那就更像了旅游景点出售的明信片。好几本会议照,上印某年某月某地某会,是我所收藏的相片中最无雅玩价值的一类,其中还有长长一大条的,一些官们被众星拱月地坐着,许多民们包括我在内被作为拱月之星地立着,人头济济都只有芝麻粒大,认个谁必得用个放大镜细瞅,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我根本就不认识。

还是得衷心感谢照相术的发明人。因为有了这门技术,我们就可以立此存照,把已经逝去的日子定格了、留下来,以作雅玩。翻动着手中这一个个定格了的画面,我的感觉有点像是在制作着传统类的动画片,我所经过了的历史,就流动在我的指间了。我的许多文章,也是由此而激发生成的。

同类推荐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半壶闲梦

    半壶闲梦

    要分四张:第1章散落记忆;第2章诗情画意;第3章随遇而安;第4章闲来说道。
  • 柯岩文集(第六卷)

    柯岩文集(第六卷)

    世界是复杂的,孩子刚刚步入社会,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确的引导,将会极大地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理解生活,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从而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古今中外各种思想的熏陶和影响,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孩子自身年龄、经历、学识以及他们的思维、行为特点、接受能力等等,都直接关系着这项工作的开展。
热门推荐
  • 火器营往事之好大脸

    火器营往事之好大脸

    清朝末年,城里城外都闹遍了一种叫“好大脸”的怪东西。《内廷京报》上头说连皇城根儿都出这种怪玩意儿了。据遇见过的人说,那怪物的脸比一个笸箩还得大一圈儿呢,那俩眼睛也得有大海碗那么大个儿,整个儿瞧起来就跟个大癞蛤蟆差不多。火器营的“闹白人”刚消停了一段时间,没料到,火器营又闹出新的怪事来了,原来“好大脸”竟也光顾到了火器营,前来官厅报案的人是一个接一个,但所幸的只是被抢了东西,倒是没一档子死人的。您往下看,还真挺逗乐儿的。
  • 戏王之王

    戏王之王

    20世纪末,当街机被引入国内之后,立即就像一股飓风般,席卷了全国的大街小巷。举国上下的青少年,横跨东西,不分南北,都被这股来势凶猛的飓风刮的晕头转向,沉迷其中。还在上中学的莫天京也未能幸免,一头扎进了游戏的江湖里,肆意遨游。尽管莫天京知书达理,学业优秀,但在父母、师长的眼里看来打游戏就是打游戏,是不务正业自毁长城的毒药,是戕害祖国未来基石的洪水猛兽。一场梦想和现实的碰撞如期而至。这是一个半真实的故事,其中不乏现实之中真真切切的体验,更有怀揣梦想的青年为之奋斗的艰辛。
  • 武耀三国

    武耀三国

    罗天涯,一名普普通通的历史系学生,同时他又是一名资深的三国网络游戏玩家,在一次连续奋战了3个通宵只为了完成一个三国游戏中的关卡后,大睡了一觉,可是当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已经不在自己的寝室里,他穿越了,在经过他的了解后发现这个世界竟与他熟知的三国历史相互重合,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这个世界比地球大了千倍,这里的人们,哪怕只是普通人也有着超过前世职业摔跤手的体质。武者有着他从来没听说过的等级划分,面对着这样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罗天涯激动了,他想象着自己的偶像赵云是怎样的等级,诸葛亮又是什么样的水平,三国第一猛将吕布达到武神的境界了吗?他想了解这些,但是却有一个问题:你,有这个能力去接触这些人吗?有,罗天涯很肯定的回答到,为什么?因为他发现他竟然随身携带着一个“游戏系统”,也就是说,他在这个世界的活动虽然是真实的,但却是一个“游戏”为什么会这样,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武者闪耀的三国来了解吧。
  • Studies of Lowell

    Studies of Lowe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泉之下

    九泉之下

    一个阳魂努力探索的修魂路,一个曾经的失败者演绎一段修炼史上不朽的传奇。
  • 黑戒人生

    黑戒人生

    这个世界上有一道门,每一次都开都会改变世界的格局。有人说它是通往仙界的“永生之门”,也有人说它是连接地狱的“潘多拉魔门”,还有传说它是有无数宝藏的“天帝之门”。门的那边传来声音:你渴望力量吗?秦小天摇晃着钥匙表示,不,谢谢,我渴望美女!
  • 易烊千玺之小青梅别逃

    易烊千玺之小青梅别逃

    10岁那年他从隔壁捡到了一个小萌娃,15岁那年被小萌娃夺走了初吻,18岁那年他妈妈尽然告诉他和小萌娃有娃娃亲…………【请勿上升成真人】
  • 情深抵不过流年

    情深抵不过流年

    一场相遇,让原本相差天南海北的两人纠缠在一起……
  • 把你的手给我

    把你的手给我

    他是ZY集团的总裁她是他的同学兼女友......
  • 网游先驱者

    网游先驱者

    这是一个研发游戏的故事,这是一个全息游戏时代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