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追求多元化的动机很多,微观经济学、公司金融学和战略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曾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企业多元化原因进行解释。最基本的动因可以归结为市场势力理论、资源利用理论、范围经济理论、分散风险说、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负债能力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等等。本节介绍这些理论,并结合粤商经营特色评价这些理论的解释力。
2.3.1 市场势力理论(Market-PowerTheory)
爱德华兹(Edwards)对于市场势力理论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后来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的分析都建立在他所创立的理论上。1955年,爱德华兹在对联合企业进行分析时就曾指出,与传统的生产单一种类产品的企业不同,生产多种产品、在多个市场进行销售的多元化企业在经营决策时不会把各个产品的市场孤立对待。因此,这些企业没有必要在每种产品的销售上都追求利润最大化。与传统的垄断企业不同,多元化企业在某个特定市场的势力不仅由该企业在该市场中的相对地位决定,而且与该企业的生产范围及其在其他产品市场的地位有关。同时,在利用、扩展和保护其市场势力时,多元化企业的经营决策与传统的垄断企业有很大区别。
在爱德华兹的分析基础上,后来持市场势力说的经济学家认为,混业经营(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会造成对单一经营(专业化经营)公司的危害,这种危害不是因为多元化经营的公司比专业化经营的公司更有效率,而是因为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市场力量。相关多元化可以为企业带来三种市场力量:一是交叉补贴(crosssubsidization),多元化企业利用在一个市场上获得的利润来支持其在另外一个市场实施掠夺性定价行为。这一点我们在分析格兰仕案例时可以清楚地看到,格兰仕也正是试图通过多元化,用微波炉市场上获得的利润支持空调市场,扩大其市场力量。二是相互克制(mutualforbearance),在多个产品市场有竞争关系的多元化企业会意识到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从而故意减弱在这些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合谋”。这种情况往往是在多元化企业有了一定的市场势力后出现,比如惠州的TCL集团,就在电视与手机行业都有着较强的市场势力,它和长虹等公司在电视与手机行业中,就有了市场合谋的可能性。例如这些公司常联合在一起要求政府等部门为其提供特殊的政策支持。互惠性采购(reciprocalexchange),通过相互采购形成自己的进货与销售圈子从而把规模较小的竞争者排斥在外。比如格兰仕就试图利用其他空调品牌企业的销售渠道,当它进入了这种销售渠道网络后,就把自己与其他较小的竞争者隔离开了,取得了市场势力。市场势力说更多地强调多元化的后果,而不是仅仅单纯地分析公司多元化的主要动机,这一理论倾向于披露多元化通过何种途径来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故市场势力说认为多元化提高了市场集中度。
以上理论主要解释了相关多元化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正是因为这个结果,才使得企业和理论界对它趋之若鹜。
2.3.2 资源利用理论(ResourceUtilizationTheory)
为了与市场势力理论相区别,我们将那些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机在于更有效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的理论称为“资源利用理论”。彭罗斯(Pen-rose1959)从企业增长角度考察了企业多元化,她认为,企业之所以存在增长机会,是因为总是存在一些闲置性资源,这些资源既可用于新业务,也可用于现有业务。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企业总会不断拥有一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即生产性服务,它们给企业提供了进一步扩张和多元化的空间。按照彭罗斯的理论,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部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生产性服务是企业多元化的必要条件。只要多元化能够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就有激励进行多元化。而在企业多元化扩张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生产性服务,为下一步扩张提供空间。蒂斯(Teece,1980,1982)对彭罗斯(1959)的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彭罗斯所考察的企业多元化实际上是关于企业如何通过多元化实现范围经济的问题。如果市场是完全有效的,那么企业多余的生产性服务就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转让。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当涉及知识、技术等无形资产时,就会遇到市场失灵。
与彭罗斯等人的理论略有不同,玛塔苏萨卡(Matasusaka,2001)在利润最大化框架下,从企业组织能力——指企业高层和中层经理营销等经营管理技术——的有效利用角度,利用动态模型构建了企业多元化模型。其核心观点是企业所拥有的组织能力不仅仅适用于一种特定产品的生产,而能够使多种产品的生产有利可图,多元化就是企业寻求与其组织能力最匹配的产品生产活动的试错过程。其实,除了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涵盖范围略有区别外,玛塔苏萨卡(2001)与前述彭罗斯等人关于企业多元化动机的基本理解是相同的,都是基于对尚未充分利用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与资源利用理论相关的多元化实证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从战略管理角度对企业多元化模式的经验验证上。需要指出的是,资源使用的试错过程是需要一个前提的:试错过程要能够把风险和损失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以中山威力为例子,在多元化过程中它确实存在着没有明确方向,不断尝试各种行业的情况。
2.3.3 范围经济理论(EconomicsofscopeTheory)
这种观点认为追求范围经济效应是企业从事多元化经营最基本的动因。范围经济(economicsofscope)是潘扎(JohnPanzar)和威利(Robert D。Willing)率先提出的,是指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其总生产成本低于单独生产这些产品时成本的总和,一般用相对总成本来定义。相对总成本就是企业作为整体从事多项业务时的总成本与分离成多个企业分别从事这些业务时的总成本的相对数。以企业从事二种业务为例,令TC(Qx,Qy)为公司生产Qx单位的x业务和生产Qy单位的y业务的总成本,则范围经济可定义为:TC(Qx,Qy)TC(Qx,0) TC(0,Qy)。这是因为涉足新的业务可能面临管理成本的增加、较高的进入壁垒和共享剩余资源需要新投入。为实现范围经济效应,企业应选择相关多元化经营模式。但是范围经济理论无法对非相关多元化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是非相关多元化成功的典范,那这显然属于范围不经济的范畴。
2.3.4 分散风险说(SpreadRiskTheory)
这种观点认为,多元化经营能够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并确保用充分和稳定的现金流为其他业务的经营活动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分散风险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维茨(HarryMarkowits)于1952年创立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起初主要用来分析证券投资的风险——收益最佳组合,后来也成为多元化分散风险说的基石。该理论认为,经营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sys-tematicrisk)和非系统性风险(unsystematicrisk)。系统性风险也称不可避免风险,是与市场环境有关的、投资者无法分散的由某些特定因素对所有投资业务带来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又称可避免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某种投资业务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对投资业务的有效组合得到消除,而系统风险是不能由业务组合消除的。非系统风险的消除程度要视不同业务之间的相关程度,投资业务之间相关性越小,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能力越强。但当多元化经营的业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非系统风险就不再降低。从这个理论引申出的结论就是,公司多元化经营应该尽量选择非相关产业,非相关多元化优于相关多元化,但这与范围经济对多元化的解释矛盾。
除分散经营风险外,多元化经营还能够使得不同业务在财务上形成相互支持,即:某些业务创造的现金流可为另外一些业务的成长提供资金保证。但另一方面,业务的过度分散化也会导致资金分散,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筹资困难。因此,就分散风险理论而言,多元化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同行业的经营组合分散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会使得行业风险互相传导,同时使得企业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因而,这一理论实质是认为,企业选择多元化还是专业化战略,其实是在多元化所带来的分散风险效应与多元化后资金及业务风险加大效应间求得一个平衡(tradeoff)。
2.3.5 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
前面四种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为何选择多元化或者专业化战略,但都不太全面。而且,一个致命的问题是,根据上述四种理论,从长期来看,选择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其成功概率至少不应该比选择专业化战略的企业低。然而,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企业接管浪潮的发生,美国总体上的企业多元化程度下降,多元化企业普遍经营绩效不如专业化企业。于是,理论界也开始普遍怀疑多元化企业的效率问题,并开始重新审视多元化战略理论。更多的研究重新回到经济学的基础上去,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企业的多元化动机。这一类理论认为企业多元化是在投资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由于道德风险问题,经理人和投资者的目标发生偏离,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理人选择使企业多元化经营。经理人的这种行为会损害普通投资者利益,降低企业价值,是一种代理成本。早期的委托—代理理论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企业的多元化动机:经理人风险规避角度和经理人的多元化私人收益角度。就粤商发展而言,到了90年代中期之后,大部分采用多元化战略的粤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因而,委托—代理理论在解释粤商多元化战略问题方面也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穆勒(Mueller,1969)最早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企业多元化的动机。他认为经理人为了自身利益会偏离企业的最优投资量,产生过度投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追求的是增长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穆勒进一步指出,通过企业多元化投资可以降低经理人面对的风险,因为与普通投资者不同,经理人退出企业的成本比较高。在此基础上,艾米哈德和列弗(Amihud和Lev,1981)指出,与普通投资者不同,经理人通常在企业内有大量的、无法多元化的资产,比如持有本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和期权;此外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比如破产,经理人将面对失去工作的风险,并且这种状况将不可避免的损害他的声誉进而影响其未来收入。因此,经理人有足够的激励来选择企业多元化以规避这种风险。
詹森(Jesen,1986)和斯图尔兹(1990)利用自由现金流理论来解释联合企业的出现,认为经理人可以从管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企业中获取更多的私人利益。詹森指出,收购是经理人使用自由现金流而不是将其作为红利发放给投资者的一种方式。根据该理论,拥有剩余负债能力和大量剩余自由现金流的企业更容易进行低回报甚至负回报的多元化并购活动。另外,根据施莱弗和维什尼(Shleifer和Vishny,1990)的分析,经理人很有可能通过企业多元化来达到自我防御的效果,增强企业对其管理技能的需求,从而获取私人利益。我们认为,在粤商企业中,国有控股公司之所以容易出现多元化问题,这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在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经理人更容易与大股东合谋侵害中小股东权益,其中一个重要的侵害途径就是使用现金流而不是将现金流用于发放红利。而使用现金流的重要方法就是多元化经营。
施莱弗和维什尼(Shleifer和Vishny,1990)指出,当经理人因上述问题而进行多元化投资时,一般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总体而言,除了风险规避收益,经理人通过企业多元化可能获得的私人利益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多元化,经理人可以获取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前景。一般来说,管理过多元化企业相对比较复杂的内部组织的经理人会被认为具有比较高的经理人才能,因而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同时,“能力认可(perceivedability)”对那些希望将来能够被更大的、更有名气的企业雇佣的经理人尤为重要,相应的,他们从企业多元化中获得的私人收益也比较多。(2)管理一个多元化程度更高的企业,还可以给经理人带来个人威望、权力、自我认可和在职消费等非金钱的精神和物质收益,从而诱使经理人执行多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一个生产多元化产品的、具有复杂内部组织的企业将在无形中提升经理人的社会声望,因为较高社会声望的获得通常依赖于该经理人在多大程度上被不同的行业圈子所认可,通过多元化,经理人可以很容易地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社会声望。此外,部分经理人还可能在“自我认可”感觉的驱使下提高企业的多元化程度。(3)通过企业多元化,经理人可以获得更多的“揩油(skining)”机会。管理多元化程度更高企业的经理人可以支配更多的资源,以获取更多的“揩油(skimming)”机会。因为公司监事会或者中小股东,要搞清楚复杂的多元化行业,必须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这就大大增加了监督的难度。(4)通过企业多元化,经理人还可以获取防御收益(benefits ofentrenchment)。经理人可能以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来为自己目前的职位保险,增加企业解雇其的成本。比如,当经理人意识到投资者或董事会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不满时,就会提高企业的多元化程度以降低被解雇的概率。
以上研究虽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企业多元化,但都没有将多元化与对经理人的激励问题联系起来,而是将投资者对经理人的激励视为外生变量。阿隆(Aron,1988)以及阿加瓦尔和萨姆维克(Aggarwal和Samwick,2003)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其中以阿加瓦尔和萨姆维克的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阿加瓦尔和萨姆维克(2003)将风险回避假说和私人利益假说结合在一起,运用比较静态方法,认为企业绩效、经理激励和企业的多元化水平都是互为内生关系的,它们的变化取决于四个外生变量:经理私人利益、经理的风险规避程度、单投资项目收益的方差(Vari-anceofReturns)和经理努力的负效用(the Disutilityofthe Action-Choice)。根据他们的分析结论,多元化如果要想取得成功,必须选择风险规避程度比较高以及努力负效用比较低的经理人。
2.3.6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CostTheory)
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随着市场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资产专属化程度增加,而企业经营所需的各种信息与资源一般分散在各个不同企业中,企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其他企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他企业。由于交易成本、市场不确定以及缔约各方有限理性的存在,使得缔约各方签订的契约具有不完全性,往往存在一些情况需要在契约中用未明确的规则来解决冲突。这样外部交易成本会越来越大,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本且企业有一定的剩余资源时,企业就会选择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可以将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减少企业外部交易的次数和不确定性,从而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交易成本指的是与转让、获取和保护产权有关的费用。它一般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当事人为完成交易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使当事人聚集在一起的交通费、差旅费等支出,收集和传递有关信息的费用如广告费等,商谈交易条款的费用支出,如起草合同、履行合同的费用等。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市场交易,有市场交易通常就有交易成本,有时交易成本还是相当高的,而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理论显然更适用于企业向上下游产业的多元化,也即垂直多元化。但是,现实中粤商企业的多元化绝大多数是横向多元化,故而此种理论对于粤商多元化战略的解释力是欠缺的。
2.3.7 负债能力理论(DebtCapacityTheory)
以上各种理论偏重于分析多元化与专业化经营战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那么,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是否只是与其绩效相关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方面就是企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能力是否会与公司战略选择相关。多元化是不是能提高企业的负债或股权筹资能力呢?负债能力理论不考虑企业的具体经营活动,单纯从公司金融方面考察多元化企业和非多元化企业的区别,认为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是为了提高总体负债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绩效的改进。
卢埃林(Lewellen,1971)从企业负债能力角度考察了联合企业产生的原因。他的基本分析思路如下。银行作为债权人会根据每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能够实现的现金流期望值确定一个该企业的负债限度,这个负债限度就是企业的负债能力,即企业在该期间可能的最高负债水平。从理论上看,银行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规避企业现金流波动风险:首先,银行可以利用资产组合原理,将资金分开,同时发放给现金流波动负相关的两个企业:其次,如果这两个企业本身通过购并结合成为一个企业,提高企业的多元化程度,那么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卢埃林指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后一种情况下,银行的预期收益更高;同时,对企业来说,由于它们的现金流波动负相关,通过结合也可以提高总体的负债能力,从而提高企业价值。因此,企业多元化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李(Li,1996)将卢埃林的理论进一步予以梳理和整合,对多元化和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作了综合分析,提出多元化应该和财务杠杆的提高相结合,才能最大化企业价值。
总之,负债能力理论认为,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更关注的是其资金在一个较短时期内的安全性,而非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多元化因为可以分散企业风险,所以可以使企业更容易从银行获得资金。
2.3.8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InternalCapitalMarketTheory)
与负债能力理论相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也是从公司金融角度考察多元化企业与非多元化企业的区别。但它与负债能力理论不同的是,它认为多元化能增加的主要不是负债融资能力,而是会增加内部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内部资本市场理论,多元化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更为稳定,可以有效地为该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提供资金。因为内部资本市场比股票、债券等外部资本市场更有效,所以多元化可以提高企业价值。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资金筹集成本。其次,通过从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企业经理人可以自主选择投资项目,避免企业外部的不知情投资者掌握该企业投资决策权,从而提高投资效率。斯坦(Stein,1997)将这个观点模型化,认为在存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与银行相比,经理人可以通过内部资本市场自主地将资金培植到更有效率的部门,从而提高企业价值。
也有学者结合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多元化经营所引至的内部资本市场拓展未必能更好地配置企业的资源。沙夫斯坦(Scharfstein)和斯坦(Stein,2000)运用两级委托代理模型的研究指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多元化经营更容易导致多元化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对资源的无效配置。多元化企业的高层经理和各部门的负责人——中层经理之间存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层经理的寻租行为将会提高他们的谈判能力并使其从高层经理那里得到更多的补偿。但是由于高层经理也只是投资者的代理人,因此这种补偿不可能采取货币工资的形式,高层经理更可能以给寻租的中层经理所负责的部门分配更多资源的补偿方式,这样必然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
在对多元化进行准确定量研究之前,西方学术界关于多元化经营研究的一个顶峰,当属鲁梅尔特(RichardP。Rumelt,1974)。他认为并不存在一种普遍接受的关于多元化的定义和度量。多元化作为一种战略,其实质是延伸到新的领域,要求发展新的能力,或增强现有能力。一种新的业务活动可能与现有活动有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仍然需要掌握不同的生产技术,不同的营销方式,以及新的投资决策、计划和控制方法。鲁梅尔特遵循钱德勒将多元化看作是一种战略的思想,将多元化战略的概念定义为:(1)企业本身具有多元化的性质;(2)通过结合有限的多元化的实力、技能或目标,与原来活动相关联的新的活动方式表现出来的战略。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企业多元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结构中产品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它是与企业区域发展战略相对应的、企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企业在衡量企业能力、企业风险和企业利润的基础上,寻求企业能力与市场机会的最优组合。它表现为企业在产品发展的选择中,是实施专业化经营,在单一产品线或业务领域纵深发展,还是实施多元化经营,在多个产品线或多种业务领域同时发展;是以一种产品线或业务领域经营为主,其他产品和产业为辅发展,还是多种产品线或多种业务领域并重发展;是在相关的业务领域发展,还是在完全不相关的业务领域拓展。因此,它是企业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内部管理战略和外部交易战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开始明显增多,但并没有一致的结论,有些理论认为内部资本市场可以改善多元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还有一些理论则持相反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