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是苏联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范,他的不朽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革命人生的赞歌,也是生动的共产主义教科书。
奥斯特洛夫斯基于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受尽贫穷生活的苦难。1914年,全家迁居秀彼多夫卡。他11岁就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1918年,他只有14岁,就已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地下组织建立了联系,曾为解救一个共产党员被捕下狱。191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参加了红军,1920年负重伤后复员,转到劳动战线,这时他才16 岁。
此后,奥斯特洛夫斯基为恢复国民经济而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斗争、工作、重伤、疾病、寒冷和饥饿摧毁了他的健康。他藏起残废证,拒绝休养,更积极的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像钢铁一样在“烈火中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
1924年他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1926 年,22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就瘫痪了。他决定拿起艺术武器。为了从一个粗通文字的工人成为作家,他有时一天读书20小时,他学习了俄国和世界文学的名著,自修完共产主义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他咬紧牙关,开始写书。这时他又遭到新的不幸,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只有几个手指能动了。但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并没有向残酷的命运低头。1930年11月他开始写作,1933 年6 月,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引起热烈反响,1934年他就收到了31700封信,许多工人、农民、著名的学者和作家们,其中包括绥拉菲莫维奇和法捷耶夫,都纷纷访问他。
受着人民深切热爱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道:“我从来也没有想到过生活会给我带来这样大的幸福,可怖的悲剧被销毁了,被消灭了,整个生活充满了创作的战胜一切的喜悦。”1935 年10月1日,奥斯特洛夫斯基荣获列宁勋章。1934年底,他动手写作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第一部,该书于他逝世前6 天定稿,下葬前夜出版。小说描写国内战争年代乌克兰人民的斗争。
除了两部小说外,作家生前的演说词、论文和书信也是重要的文学遗产,生动地表现了这位革命战士高尚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3)的问世是不朽的功绩。在伟大历史变革的烈火和风暴中锻炼出来的新一代的经历,苏维埃新人性格的形成和培养过程———这就是小说的基本内容。
小说的第1部描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和他在内战时期的革命活动。保尔这个12岁的工人之子,因怀疑神父的话而被学校开除,后来又因救朱赫来而被捕入狱,第一次受到了革命的考验。接着他参加了红军,经过战争的锻炼,他成了模范共青团员和红军战士。
小说第2部描写保尔因 受重伤复员后,和阶级敌人、坏分子,和生活中的落后现象,和自己的缺点、疾病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表现他的性格的进一步发展。
奥斯特洛夫斯基还通过保尔的爱情生活,描写了主人公的成长。作家以诗意的笔触描写了少年保尔和林务官的女儿冬妮亚的初恋。
除了保尔·柯察金,作者还描绘了其他许多革命者的形象,如保尔的战友,为革命英勇牺牲的薛尔基、娃莲以及丽达·乌斯金,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托卡列夫等。
长篇小说许多地方充满了抒情气氛。作者还常借内心独白来发掘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有时主人公的感触与作者的议论结合在一起。奥斯特洛夫斯基时刻都寻求准确的词句。书中有许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的格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创造了完整的共产主义青年战士的光辉英雄形象。小说对全世界各国革命青年都有巨大影响。小说及其主人公对于我国读者是十分熟悉的。它鼓舞着我国无数青年战胜困难,走向革命。小说中,保尔在战友墓前的一段内心独白已成了革命人生的箴言: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