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7700000006

第6章 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一、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

1.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

要想了解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必须对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作出分析。

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人要生活下去,首先必须从事关于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人本身,就是从事这种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力。人为了组织和协调自己的生产活动,相互之间必须要结成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一定的生产关系。这种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为了体现和反映这种经济基础,必须有一定的政治、法律制度,必须有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一整套的社会意识形态。而这一切,就构成了覆盖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学作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属于社会意识,因而,也就相应地属于上层建筑。

2.文学作为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的特殊性

首先,拿文学与政治、法律制度作一比较。二者虽然同属于上层建筑,但政治、法律制度是对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因而,它们是紧靠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而文学是社会意识,是对经济基础的间接反映,因而,它是远离基础;高悬半空的上层建筑。这是文学作为上层建筑的特殊性的所在。

其次,再拿文学与哲学、道德、宗教等作一比较。二者虽然同属于远离基础、高悬半空的上层建筑,同属于社会意识,但正如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分析的那样,哲学、道德、宗教等,是非审美的认识活动,而文学则是审美的情感和形象活动。由此决定,它们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包括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各有其不同的规律,这是文学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性的所在。

二、文学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

1.文学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文学作为上层建筑,作为社会意识,必然要和它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发生一定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第一,经济基础对文学起最终的决定作用;第二,文学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

所谓经济基础对文学的最终决定作用,包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经济基础的性质最终决定着文学的性质。先进的经济基础,总是要求文学以合于规律的真实内容,合于目的的正确内容,和合于法则的艺术形式,来与自己相适应;反之,落后的经济基础,则往往容忍内容虚假、伪善,形式粗糙的文学存在,甚至怂恿和鼓励这样的文学出笼泛滥。另一方面是说,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决定着文学的变化。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济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更新,经济基础也会一步步地发生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不能说没有倒退的可能,但其总体趋向是前进。这种总体趋向,首先通过政治革命表现出来,然后波及整个上层建筑。在此形势下,文学也会以一种崭新的情感倾向、形象真实和语言艺术,朝着与前进了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方向变化。

所谓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意思是:文学除了主要地反映经济基础之外,它还要反映社会生活的其它入面,因而,文学的性质虽然最终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但并非所有的性质都和经济基础的性质保持一致;文学的变化虽然最终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但并非全部的变化都和经济基础的变化保持一致,一句话,文学有它相对地独立于经济基础的自身规律。文学的这种相对独立性,使它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大量事实表明,文学虽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关系或者生产力,但它却可以用情感和形象制造一种社会氛围,影响社会观念、道德和心理状况,进而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社会政治面貌,最终地影响经济基础的性质及其变化。正是基于此,我们说,真善美的文学,往往能对经济基础起正面的促进作用;假恶丑的文学,则往往能对经济基础起反面的作用。

2.文学和政治的关系

文学作为上层建筑,它要和经济基础发生一定的关系。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即远离基础、高悬半空的上层建筑,它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包括经济基础对文学的最终决定作用,以及文学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都必须通过政治和法律,尤其是政治的强有力的中介。所以,在讨论了文学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之后,作为对这个关系的补充和深化,有必要再讨论一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要讨论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应该明确以下两个基本前提:第一,文学和政治同是上层建筑,因而,它们之间不存在谁决定谁,谁从属谁,谁服务谁的问题,准确地说,二者的关系是决定、从属并服务于同—‘经济基础的两种上层建筑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第二,政治是文学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介,因而,它和文学虽是相互影响,但不是彼此平等。政治,作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是上层建筑的核心部位,它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是强大的;文学作为经济基础的间接反映,是上层建筑的边缘部位,它对政治的影响相对地要微弱得多。

政治对文学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是,政治的性质直接地干预和制约文学的性质。政治如果是开明的,其功利主义较为宽泛,空气较为民主,思想文化政策也较为开放,在这种环境中,真善美的文学容易抬头,假恶丑的文学难以存身。文学一般就走向繁荣。反之,政治如果是黑暗的,其功利主义非常狭隘,更多地带有专制和独裁的性质,对思想文化的控制就特别严密。在这样的环境中,真善美的文学难以抬头,假恶丑的文学容易滋长。文学一般就走向衰落。其次是,政治的变化直接地干预和制约文学的变化。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变化意味着阶级斗争的激化。作为这种激化了的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便是战争。战争,尤其是革命战争和民族战争,是一场血与火的实践。在这场实践中,作家的政治观、人生观、审美观,往往随之发生剧烈的变化。有了这一世界观的变化作为前提,他们在提笔写作时,必须首先改变其情感倾向,然后,进一步改变其形象真实和语言艺术。于是,文学潮流就有可能大为改观。

文学对政治的影响,集中表现在:文学并不是消极地接受政治的影响,而对政治无所作为。真的、善的、美的文学,可以从舆论上对革命的政治起一种支持和督促的作用,对反动的政治起一种揭露和排击的作用;反过来,假的、恶的、丑的文学,则可从舆论上对反动的政治起一种迎合和鼓吹的作用,对革命的政治起一种诋毁和攻击的作用。

3.文学和其它社会意识的关系

文学和经济基础发生关系,除了要经过政治的强大中介,还要经过其它社会意识的中介。基于此,就有必要再谈谈文学和其它社会意识的关系。

从总体上讲,文学和其它社会意识,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规范的关系。但由于其它社会意识,各处在不同的层次,各有其不同的内涵,因而,它们和文学发生关系时,渗透的渠道,规范的方面,也就随之而各有不同。

文学和社会心理的关系最为密切。作家个人的审美感受是在社会心理的广泛渗透下形成的。作品的情感形象内容和语言形式,要受社会心理的严格规范。而文学反过来,也可以用它所表达的审美感受,渗透到社会心理之中,给社会大众的“集体无意识”,树立一种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的规范。

文学和道德的关系是美和善两种观念相互渗透并且规范的关系。道德渗透在文学之中,为作品奠定人道主义基础,规范文学情感的倾向性及其变化。文学渗透在道德之中,对读者进行人道主义教育,规范道德的性质及其变化。

文学和哲学的关系是美和真两种观念相互渗透并且规范的关系。哲学渗透在文学之中,着重在为作家提供认识论的工具,规范文学形象的真实性及其变化。文学渗透在哲学之中,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一种寓予情感和形象的、新的参照系,从而规范哲学的性质及其变化。

文学和艺术的关系是一种美的观念和另一些美的观念之间相互渗透并且规范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前面已经详述,此处不赘。

此外,如宗教、科学等,也都和文学处在相互渗透以及规范之中。

同类推荐
  •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寻访那些红色记忆

    采访了六位老红军,记录了他们口述亲历,记录了六个从延安来到甘肃的红孩子的革命回忆,记述了红军后代子女对父辈经历的回忆,记录了亲历抗战的老战士口述对革命战争的回忆,记录了红色延安的教育家吴燕生、南梁列宁小学的首任教师张景文,从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走来的景泰水电工程的开拓者李培福的革命奉献精神。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 我们是兄弟姐妹

    我们是兄弟姐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传家宝、水的故事、伟大的爱国者、给志愿军捐战斗机的人、重逢、白衣圣者、月亮母亲、我是孔子的弟子、在航校的日子、生命的接力赛、车祸发生以后、大爱无疆、寻找匿名者、南疆的“国语小学”、“草原保尔”崔志永、牵念的家等等。
  •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故事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它们是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用诚挚的心拥抱这个世界,用生命的画笔为世界添上一笔色彩,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热门推荐
  • 花千骨之流城逝光

    花千骨之流城逝光

    此文暂时停更,有事联系作者QQ:497627350贴吧id:逝光飞雪i
  •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侦探手札之校园疑云

    八旬老太为何罗死街头?宿舍内的宠物狗为何半夜频频惨叫?女生宿舍为何屡遭黑手?老尼姑的门夜夜被敲,究竟是人是鬼?数百小母狗身亡的背后有隐藏着什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和本书没有半毛钱关系。
  • 齐飞,陌路,疏远

    齐飞,陌路,疏远

    她,齐陌疏,最完美的身世,却从来没有自由,她的未来被全部安排好。当她准备读最喜欢的大学时,却因为未来的老公而待在另一个没有生气的大学。“如果最终注定我嫁给你,敬函远,你听着,我不怨任何人,我会心甘情愿的嫁给你,但我不会快乐。”“寇子飞,谢谢·····对不起!”“程录含,我恨你!”
  • 穿越之外挂少年

    穿越之外挂少年

    杨寻本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求职生,却因为一场奇葩的面试而穿越到一个未知的界中并且成为了某女派的圣女……哦不,是男圣女……于是他面临了一个艰难的选择,作为本派里的唯一男弟子整天面对一群粉嫩妹子自己究竟是要做个“万花丛中过而片叶不沾衣”的好师兄呢?还是做个“杨师兄过处寸草不生”的种马男呢?“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大致分为炼体,凝气,炼魂,神海,生死,破虚,问道,神境。”老板淡定地说。“不过你也不必对境界这种东西抱有太大的希望。既然这个世界连神都能有,那还有什么奇葩的事情是不能发生的呢?”“所以你是想说这世界存在着一群突然就能开一个或好几个挂然后越好几级挑战的人咯?”老板淡定地点了点头。杨寻“……”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良遇

    良遇

    -以女主为引线抒写多个迥异的校园故事-李熙是个偏远山区来的小姑娘,单纯无邪在校园里摸爬滚打过后渐渐懂得了很多,原来校园是一个缩小版的迷你社会,它能映射出许多社会上的事儿
  • 卿需怜我我怜卿

    卿需怜我我怜卿

    ‘倾我一生一世念’你,还记否?‘一生一世一双人’你,还念否?当一切美好化作一缕孤烟,你,还在否?,是非对错,竟是我伤的体无完肤,你,还怜否?
  • 换装女王的百变王子

    换装女王的百变王子

    我们可怜的苏小诺被逼无奈之下进了传说中的‘幻千学院’。没想到第一天就遇到了人称‘百变王子’的宁哲奕。插曲1;“喂,你怎么这么不讲理啊!”苏小诺气急败坏地指着宁哲奕说,“什么,我不讲理,明明就是你自己不长眼睛撞到我了,还踩我一脚,你知不知道这个鞋子很贵的。”宁哲奕无语的看着指着他的苏小诺说道。插曲2;“小诺,你真的要走吗?”李木子看了看后面说,“嗯,木子谢谢你,我可是打不死的小强呢!”苏小诺强忍着眼泪安慰道。她知道木子在看什么,可是她知道他不会来了,有些事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他们会错过吗?(注:作品类型是我不小心点错了的,所以嘿嘿,你们懂的。)
  • 向前再向前

    向前再向前

    退伍兵刘向前被迫回到家乡,面对生活的阻碍与无奈让他明白不能原地踏步。他所能做的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
  • 迎着未来逆流而上

    迎着未来逆流而上

    苏孝妍初入职场不久,遭遇变故。恰逢此时,家人又骤然离世......匆忙之中苏孝妍赶回老家师源市的蚕乡参加传统葬礼。葬礼结束后苏孝妍回到工作的城市北港市,她身边却接二连三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情……而正是这些事情促使她去解密。在解密的过程,她又遇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