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的目的是解除患者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心理状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做斗争;帮助患者适应生活环境;帮助患者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中风患者多系中、老年人,往往肢体瘫痪,心理障碍较重。因此,对中风病残者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满足中风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突然发生中风,被送到医院,其主要心理需要是:
①每个患者都希望医护人员尽快认识他,了解他,甚至一进医院或刚清醒后就希望护理人员知道自己的名字;或见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病情较轻或中风急性期之后,患者的精神状态随之好转,更需要有人同他谈天说话。当然每个患者的个性不同,对待他们的态度也要各不相同。
②每个患者都希望医护人员能够了解他的疾病和其他问题,作为医护人员和家属,要了解每一个患者或自己的亲人,认真地听他们说话,详细询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然后告诉他们事情做得如何;当患者满足了这些之后,他们的自信心会增强,对医院的信心也会增加,同时更能配合医生进行更为积极的治疗。
③患者需要一种舒适环境,患者进入医院,对环境是陌生的,所遇见的事物是新鲜的。如果给这个环境加一些可亲的气氛,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而对环境产生兴趣。
④患者十分需要安全感,当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及亲人都在欢迎他、照顾他、帮助他,便会产生安全感,不再害怕,主动配合治疗。当患者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他的身心将会得到休息,从而使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增强,有助于中风后遗症的康复。
(2)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与中风患者交谈,是在护理中风患者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不论是医护人员,或患者的家属亲友,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当家中有中风病人时,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运用相应的语言,这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的要求。
②从为中风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为出发点,用心理学知识来克服患者个性中的缺陷,发现长处,对情绪不稳定的患者不使用消极、压抑和缺乏理解患者心理活动的语言。
③医护人员要出自真情实意,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能力,在患者心中树立一定的权威,与患者建立更多的共同语言。
④中风患者情绪波动较大,性格多变,有时稍不注意就可能话不投机。所以,要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谈话内容。
⑤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人的言行、姿态及表情等方面,护理人员在与中风患者交谈时应做到神形一致,避免言行不一、言不由衷和虚伪做作。在交谈开始时要以闲聊来松弛患者的情绪,然后婉转地引导患者将话题转向目标内容,谈话不能给患者倾向性暗示,以免牵强附会,影响谈话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⑥在交谈中,必须在双方心理上彼此尊重,心理相容,使患者消除自卑感和戒心,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流露出内心的隐痛。
⑦对惧怕检查、怀疑诊断不当,担心药物副作用、自己的病能否治愈、家庭经济问题等顾虑重重的患者,要随时查明原因,及时给予解释、劝说、启发,尽快说明真情,对症下“药”禁止夸大病情,恐吓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