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曾说:“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幸福的想像总是超过实际情况。”换言之,只要我们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盲目地和别人攀比,生活中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烦恼。
那么,幸福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呢?根据字面上的解释应该是:幸运与福气。然而幸运与福气的标准又如何呢?事实上,并无绝对标准。一个人的运气好坏,福分如何,主要看其自身的感受。尽管如此,追求幸福仍是人生最大的目的。生活中那些自觉幸福的人,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自觉不幸福的人,生活便成了苦斗的战场,或无可奈何的负担。
一只企鹅在南极的冰面上悠闲地走着。
“喂,你的世界永远是如此的冰冷,色彩是如此的单调,你生活在这里,真是太不幸了!”一位来南极科考的人对企鹅说。
“先生,我从来就没感觉到我的日子是枯燥无味的,相反,我热爱这里的一切。我把这种寂寞当做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我觉得幸福充满了我的整个世界。”企鹅回答说。
“为什么?”科考队员对企鹅的回答极为惊讶。
“因为在南极,终日陪伴我的只有巨大的、白色的冰块。在这个安静、纯洁的世界里,我能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而一个生灵能悟到这些,就能说明它的心胸是豁达的。可是你们人类呢,虽身处热闹繁华之中,却总有挥之不去的烦恼、怨恨、物欲……”企鹅说。
“那么,如果我从此留在南极,是不是也能感受到这种幸福?”
“不能。”企鹅斩钉截铁地说,“你们人类随时都心猿意马,即使处在最寂静的境地里,你们的心也常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而且一不开心,你们就暴跳如雷,或者是怨天怨地。因此,你们人类永远也无法享受到这份幸福。”
在生活中,不论是幸运或不幸的事,人们心中习惯性的想法往往占有决定性的地位。有人曾说:“困苦人的日子都是愁苦,心中欢畅者则常享丰筵。”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告诉人们,要设法培养愉快之心,并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那么,生活将成为一连串的欢宴。
事实上,养成幸福的习惯并不难,主要是凭借思考的力量。首先,你必须拟订一份有关幸福想法的清单,然后,每天不停地思考这些想法。其间,如果有不幸的想法进入你的心中,你得立即停止,并设法将它摒除掉,尤其必须以幸福的想法取而代之。除此之外,当每天早晨自己醒来时,不妨先在床上舒畅地想着,然后静静地把有关幸福的一切想法在脑海中重复思考一遍,同时在脑中描绘出一幅今天可能会遇到的幸福的事情,比如接到远方朋友的一个电子邮件;去超市时遇上邻家的妹妹,她说你口红的颜色很亮丽……如此一来,你的心情就会很好,不论你面临什么事,好心情都将对你产生积极作用,甚至能够将困难与不幸转为幸福。相反的,倘若你一再对自己说:“事情不会进行得顺利。”那么,你便是在为自己制造不幸,而所有关于“不幸”的形成因素,不论大小,都将围绕着你。
幸福与否,不是用拥有的物质来衡量,而是以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丰富来决定的。如果你的心态是积极的,你的欲望是合理的,并且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与失,那么你就总能感觉到幸福,因为你清楚地知道,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什么可有可无,什么可以不去奢望。
当有一天,我们不再想着自己是否幸福时,可能我们已经获得了真正的、长久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