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为自己努力,我们靠谁?
如果我们只为自己努力,我们成了什么?
如果我们现在还不明白,我们要等何时?
——犹太先知希勒尔
一个人不应进入他的邻人家,除非那个邻人对他说:请进。
——米德拉西
只要注意三件事,你将不至于陷入到罪恶的深渊,不过这三件事都超越于你的智慧之上,它们是: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有一对耳朵在听着你,你所有的言行将被记录在书里。
——犹太格言
一个犹太父亲一次带他的儿子去澡堂。当他们跳进池子,孩子冻得发抖,不由得大叫:“哎呀,爸爸,哎呀!”
父亲于是把他抱出来,用毛巾擦干了他,给他穿上衣服。
“啊哈,爸爸,啊哈!”小家伙愉快地叫着,身子暖洋洋地蜷缩在毛中被里。
“艾什卡,”父亲深思着说道,“你知道冷水浴和犯罪之间的距离吗?”
“当你跳进冷水池的时候,你第一个发出的声音是‘哎呀!’接着才是‘啊哈哈’。但当你犯罪的时候,你第一个发出的声音是‘啊哈哈’,然后就是‘哎呀!’了。”父亲接着说。
犹太人对小孩的美德教育,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一方面寓道理于比喻中,形象,简单,活泼,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记忆犹新。就像上述故事中的父亲,他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不要犯罪,而是用冷水浴比喻犯罪,告诉孩子犯罪开始的感觉是“啊哈哈”——高兴坏了,而最后的感觉就是“哎呀!”了——难受死了,从而启发孩子不要犯罪。另一方面用言传身教的办法,同样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犹太大作家托马斯·曼的女儿艾丽卡从小就爱撒谎,也许是为了好玩儿,也许是为了摆脱困境不得已而为之。一般来说,托马斯·曼家的教育是由妻子来承担,妻子对付不了孩子时,托马斯·曼才出面。突然有一天,托马斯·曼把丽卡召到他的书房,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孩子,你已经7岁了,不再是个孩子了,你自己也明白你做了些什么,成天都在说谎话。你看,如果大家都这样,将会是什么后果呢?大家根本不能互相信任,也用不着互相倾听,一切都会变得无聊透项,生活将不成其为生活了。我相信你会明白的,你今后再不要千这种蠢事了!”据艾丽卡回忆说,这次训话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此后,她再没撒过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奇缺,托马斯·曼家的食品是按数学方法平分给四个孩子的,而且精确无比,连豌豆也要按粒分,任何人都不能多吃多占。有一天,风和日丽,家中仅剩下一个无花果,按托马斯·曼的妻子和四个孩子的想法,肯定是要平分这个无花果。结果呢,托马斯·曼把无花果只塞给艾丽卡一个人,并让她一个人吃。艾丽卡狼吞虎咽地吃掉了无花果,其他三个姊妹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托马斯·曼郑重其事地说:“孩子们,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你们要早早适应这种待遇。”这句话给四个孩子的心中同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在任何不公平的时候也能保持平衡的心态。
著名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也是一名犹太人,9岁时,有一天他在商店的橱窗中看到了一双边缘有皮毛的皮鞋,他非常喜欢,吵着让大人给他买下。他父亲不同意买,认为这双鞋不适合他穿。大卫·李嘉图哭闹着,执意要买,父亲同意了,但是有一个条件,买了就必须穿。穿上皮鞋后,大卫·李嘉图发现这是一双木鞋,穿着在街上走起来咔嗒咔嗒直响,惹得所有的行人都回头盯着他瞧。本想穿一双独特的皮鞋,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结果却穿着木鞋每大去丢脸。为了摆脱这双鞋子,他真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但他又没有别的鞋子可穿。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他穿这双鞋有多痛苦,他每次走路都要小心翼翼,以免发出那丢人的咔嗒声。从此,大卫·李嘉图再也不敢任性和贪图虚荣了,这对他日后的成长起了重要的影响。
可见,家教的方法很重要,方法得当,可以收到奇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