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6800000028

第28章 清代什刹海与大运河藕断丝连

清代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关系与明代中后期基本相同,可用“藕断丝连”这个成语来形容。什么意思呢?如果把从通州到积水潭(什刹海)间的漕运通道比作一根藕,在元代漕船可直接驶入积水潭的时候,是整个的完整的一根藕。但是,自明代永乐年间扩建北京内城的南部,宣德年间又将皇城东墙外移,此后,自通州而来的漕船再也不能通过通惠河而驶入什刹海了,只能停泊在东便门外的大通桥处。清代亦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通州到北京城内什刹海的这根“大藕”是被人为地截断了。但是,什刹海的水仍然通过北京城内的原通惠河河道流入大通桥以下的通惠河(又称大通河),乃是通州至大通桥间漕运河道的主要水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北京城内的原通惠河河道不能通行漕船了,与大通桥下通惠河的漕运被隔断了,但是,水还连通。如果把北京城内的原通惠河水道比作“藕丝”,那么,实际情况是“藕”虽断,“丝”仍连。所以,可用“藕断丝连”这个成语比喻明中后期及清代的什刹海与大运河的关系。当然,这个比喻未必确切,但是也反映了一定的现实。现实就是北京城内的原通惠河河段不能行驶漕船了。

《大清一统志·顺天府·山川》记载:“元时既开通会(惠)河,运粮直至积水潭。自明初改筑京城,与运河截而为二,积土日高,舟楫不至,是(积水)潭之宽广,已非旧观。故今指近德胜桥者为积水潭,稍东南者为十刹海,又东南者为莲花泡子,其始实皆从积水潭引导成池也。”意思是说,元朝时成功地开凿了通惠河,南来的运粮船可以直接驶进积水潭。自从明朝初期改筑北京城后,将积水潭与运河隔截开来,所以积水潭岸边的积土一天比一天高,舟船到不了这里,这积水潭的南北之宽、东西之广,已不是原来的样子。所以,现在指近德胜桥的部分为积水潭,稍向东南的部分为什刹海,再向东南的部分为莲花泡子。原来的时候都是从积水潭引水联而成水泊的。

清代,虽然漕船进不了什刹海,但什刹海却有前代所少见的功能与气象。

清代在什刹海地区出现了一些官府衙门。据《光绪顺天府志·衙署》记载:三旗参领署在地安门外白米斜街。正黄旗满洲都统署在德胜桥南。正黄旗蒙古都统署在石虎胡同北。监造花炮处在地安门内甬路西(即在前海东南不远)。值年旗衙门在地安门外雨儿胡同。右骁骑马队厂在德胜门内刘海胡同。威远营锐字步队厂在德胜门内三不老胡同,等等。但是,在什刹海地区最重要的官署还是宛平县衙。宛平县的前身是唐代分蓟县而新置的幽都县。辽代改名宛平县,属析津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自唐代至元代的幽都县及宛平县署在旧幽州城即辽南京及金中都城北。据赵万里辑《元一统志·里志》:“宛平县……东北至大都平则门(在明北京阜成门处)五里,东至大兴县界丽正门(在天安门稍南)九里……东到大都顺承们(在西单十字路口稍南)五里……东南到大兴县十里。”按元大兴县治所在今和平门外琉璃厂海王村,则宛平县治所当在西便门外真武庙头条附近。《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说:宛平“县治在(顺天)府城西北丰储坊,洪武三年依式盖造”。按虽然丰储坊名后来不见,但这条史料说明,在明洪武三年(1370)时,宛平县治已由北平城外迁入北平城内了,这就是在龙头井西、东官坊处的宛平县衙。1928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宛平县衙才由北平城内迁于卢沟桥东端的拱极城,所以拱极城也叫宛平城。

清代,什刹海周围地区有多处王公府第及达官名儒的故居。这与什刹海周围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密切关系。例如:

成亲王府与醇亲王(摄政王)府

成亲王府在什刹海北岸,坐北朝南,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宫殿式主体建筑,包括临街大门、大小宫门、神殿、银安殿、遗念殿、后罩楼等。东路为祠堂、佛堂、神厨、雇工住房等。西路是王府的住宅、客厅、书房及花园等。这里原是康熙朝大学士、太子太师明珠的宅邸,后为成亲王府。成亲王,名永瑆,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亲王。嘉庆四年(1799)正月,成亲王受命在军机处行走,总理户部三库。在这之前,尚没有亲王在军机处行走的先例,清代由亲王领军机处是从成亲王永瑆开始的。成亲王学问渊博,风度高雅,又善书法,不要说官居高位,即使把他放到知识分子群里,也毫不逊色。到清朝晚期,成亲王府又变成醇亲王奕譞的府邸,因为在北京内城西南角已有一处醇王府,所以什刹海北岸的醇王府称为“北府”,又称“摄政王府”。清代最后的一位皇帝即宣统皇帝溥仪就诞生在这里。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宋庆龄的故居就是这座醇王府的西花园。醇王府及宋庆龄故居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亲王府

恭亲王府在前海西街,坐北朝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府邸,后部是花园。府邸部分是由中、东、西三路院落构成的古建筑群。中路有大门、二门、正殿及东西配殿、后殿及东西配殿。东路的建筑主要有多福轩、乐道堂等,分别是会客处、起居处;西路的建筑主要有葆光室、锡晋斋等,为置办处。这三路院落的北部是五十间连通的二层后罩楼。后罩楼北是花园,花园内中假山、水池、殿堂、亭阁,错落有致,美不胜览。恭亲王府原是乾隆朝权相和珅的宅第。和珅身败后,于嘉庆四年(1799)三月,皇帝将其宅邸赐予庆亲王永璘,成为庆王府。因为永璘的孙辈奕劻被立后,承袭辅国将军衔,仍居庆王府内已不合清代规定,于是奉命迁出,府邸在定阜大街西部路北,原来的老庆王府就成为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的府邸,遂变成恭王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庆亲王府

庆亲王府在定阜大街西部路北,是清末庆亲王奕劻的府邸。奕劻是庆亲王永璘的第六子绵性的儿子。咸丰二年(1852)封贝子,十年进贝勒;同治十一年(1872)加郡王衔,为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受命主管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进庆郡王;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时,按懿旨晋爵庆亲王。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受命同大学士李鸿章与各国议和。次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部务由奕劻总理。二十九年,奕劻为军机大臣,仍主管外务部,不久又受命总理财政处、练兵处。总之,庆亲王奕劻是清末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重要人物,获“世袭罔替殊恩”。庆亲王府原来是道光时的军机大臣琦善的宅邸,为并排的五个院落,中部主要是殿堂,今存后殿;东部已改建得全非旧观;西部三个院落是生活居住区,奕劻的居室、书房、客厅、二层楼房、戏楼等都在西部。民国间,庆亲王府曾成为十一战区长官部驻地。

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在定阜大街东部路北,今柳荫街27号。涛贝勒即载涛,是醇亲王奕譞的儿子,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是清朝末代宣统皇帝的叔父。涛贝勒府建于宣统年间。民国后,载涛迁居于山老胡同,此府邸变成辅仁大学校舍。

愉郡王府与钟郡王府

愉郡王府在涛贝勒府北,今柳荫街西、铜铁厂胡同南。但也有文献说“在三座桥西”或“在龙头井”。愉郡王是康熙皇帝第十五子允禑。雍正四年(1726)封贝勒;八年封愉郡王。次年病亡,其子弘庆袭爵。愉郡王府后来变成钟郡王府。钟郡王是道光皇帝的第八子奕詥,咸丰帝即位后封为钟郡王。同治七年(1868)病故,无子,先以恭亲王奕的儿子载滢为嗣,袭爵贝勒,故钟郡王府又曾是滢贝勒府。但滢贝勒因犯罪涉案而被剥夺爵位后,又以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涛继为钟郡王奕詥后嗣,袭爵贝勒,加郡王衔。故钟郡王府邸即涛贝勒府。

阿拉善亲王府

阿拉善亲王府在煤场胡同,今毡子胡同7号。阿拉善是蒙古部落,在贺兰山西过着游牧生活。《清史稿·藩部三》记载:康熙四十三年(1704),阿拉善部首领和啰理的儿子阿宝娶清某亲王女(郡主)为妻,与清室结亲,成为“和硕额驸”,皇帝赐第京师。这大概就是阿拉善王府的由来。

棍贝子府与德贝子府

棍贝子府与德贝子府在新街口北街路东,积水潭的南岸。棍贝子府在东,德贝子府居西。棍贝子府原为固山贝子弘暻的府邸,弘暻是康熙皇帝第三子、诚亲王允祉的第七子,雍正八年(1730)晋封贝子。德贝子府原为辅国公弘曣的府邸,弘曣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子、废太子、理亲王允礽的第六子,雍正六年(1728)封辅国公。另外,《京师坊巷志稿》说,诚亲王新府在蒋家房。又土默特贝子邸在蒋家房。所谓诚亲王新府及土默特贝子邸,当即棍贝子府与德贝子府处。《宸垣识略》说,惠郡王府在新街口。

此外,康熙皇帝第十子、辅国公允俄的府邸在南官房胡同。康熙皇帝次子允礽的孙子、辅国公永璥的府邸在兴华胡同。

如上的清代座座王府,幢幢豪宅,是什刹海地区历史文化中引人注目的景观。除了这些王府之外,什刹海周围还有不少的清代达官显贵的宅第。例如:

清初的军机大臣、保和殿大学士、《明史》的总纂官张廷玉的宅邸在护国寺西。

清初归降、康熙间封为承恩公的白文选的宅邸在长(厂)桥胡同。

康熙朝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的宅邸在李广桥。乾隆间东阁大学士兼管户部的蒋溥(蒋廷锡之子)的宅邸在李广桥左侧。

雍正进士、乾隆间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的名臣尹继善的宅邸,在前井胡同。

乾隆间状元、文华殿大学士、四库全书总裁、《日下旧闻考》主笔于敏中的宅邸在今兴华胡同。

乾隆间封为一等武毅谋勇公的兆惠,其宅邸在德胜门街煤厂胡同,今前井胡同。

乾隆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英和,其宅邸在小翔凤胡同。

咸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军机大臣、有“西北将帅第一”称号的景廉,其宅邸在航空胡同。

清末著名的洋务派大臣、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的张之洞的宅邸,在什刹前海南岸的白米斜街11号,等等。

同类推荐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经典常谈 文艺常谈

    本书由“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两部分构成。“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文艺常谈”将朱先生散见于《新诗杂话》、《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书中有关诗歌、文学、语文教育等方面的文字,辑为《文艺常谈》,这本书对年轻的朋友们了解与欣赏中国文艺有极大帮助。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对联楹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热门推荐
  • 代狐

    代狐

    她,带着闺蜜一起穿,人家穿越成人,她穿越成兽。他,是视人命如草芥的“鬼阎王”,人前却是一个无药可救的病秧子,他们有着三生三世的姻缘。上一世,他是神,她是魔,她自以为是的爱情不过是一场阴谋。这一世,他是人,她是妖,人妖殊途,他们是否能打破陈观。殊不知这一切都由天注定......
  • 打猎吗,算我一个

    打猎吗,算我一个

    装备,太贵。刷图,太累。缺钱,心碎。充钱,流泪。王演表示,怪物虐人OL果然不是本非洲人玩的起的游戏。脱坑几周的王演偶闻怪物虐人OL又出了新活动,出了钢龙,荒恶龙等新八只怪。本想上号体验一下新鲜东西,结果号没登上,点击登录后王演就穿越了。这其中绝对有阴谋!满头黑线,人傻心宽的的王演,还没意识到异世界环境险恶,念叨着企鹅。(顺带一提,我是下水沟大剑。)
  • 轮回彼岸,三世情缘

    轮回彼岸,三世情缘

    她与他就如同那彼岸花,花开叶落,花落叶开,异世大陆,同样是弱肉强食的时代,强者为尊,她是备受宠爱的血渊公主,他是高高在上,让人仰望的帝君。三世,他们该何去何从……
  • 森罗:众生道

    森罗:众生道

    每3000年一个轮回,每一个轮回的扭转就注定要起一番波澜,从而回归天道。然而这一次,众生道的陨落,伴随尸道的消失,天下,又将陷入一场万劫不复的轮回.........
  • 相府弃女:废柴二小姐

    相府弃女:废柴二小姐

    叶灵溪是相府二小姐,本来是万千宠爱一身的千金小姐却在一夜之间沦为连下人不如的废物。相府里把她不当做人,处处排挤,连下人都要给她脸色看,身边丫鬟居心叵测下毒加害,叶灵溪恨,一点一点摸清相府的事情,慢慢的吞噬掉相府的势力。皇甫珏问她:“你想活吗?"她说想,所以她活下来了。
  • 史上第一暖婚

    史上第一暖婚

    【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丈夫背叛,妹妹上位,曾为闺蜜的小姑子亲手递上离婚协议。夏茹璟本以为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傅瞬尧,低调俊逸,A市权倾天下的钻石男,华盈集团的掌权者。她说:我是有夫之妇,可以用任何的形式对你负责,唯独婚姻不可。可他却说:夏茹璟,我唯独只缺一桩婚姻,一位夫人,而你是我觉得最适合的人。他许了她一场盛世暖婚。十年等待换一场倾心相伴,傅先生不是第一次遭遇爱情,却是第一次如此深爱一个女人,怎能不一婚,就终生?
  • 神魔之战纪

    神魔之战纪

    上古世纪,一本遗留下来的魔典,一把被岁月摧残的魔剑,铸造了他不平凡的人生,岁月星辰刻画沧桑年轮,只为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天地之局,谁为主宰?
  • 校园惊魂异事

    校园惊魂异事

    深夜,一阵敲门声响起,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 穿越到现代:皇后的白领生活(完)

    穿越到现代:皇后的白领生活(完)

    现代女穿越到古代,总是少不了泡美男,嫁皇帝,混得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在穿越泛滥的今天,现代女都穿到古代去了,严重打破了古代的男女比例,于是乎,古代女不堪忍受排挤,只好也来了个反穿,穿到现代。可是可是,对未来世界一无所知的古代女,能不能也在现代混得风生水起呢?能不能也像古代女祸乱古代美男那样颠倒现代的众生呢?
  • 潮商:一个国际级商帮的传奇

    潮商:一个国际级商帮的传奇

    本书从潮商的经营理念、经营谋略出发,深刻分析了他们创富的经历,讲述了2009年潮商集体“沉沦”的过程,剖析了他们折戟沉沙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