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6800000021

第21章 明代京杭大运河及漕运

明初,定都应天,为南京。洪武元年(1368)八月初二日,大将徐达率军攻克元大都。十四日,改大都为北平,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洪武三年四月初七日,封皇子朱棣为燕王。十年之后,即于洪武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燕王朱棣到封国北平。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皇太子朱标病故。同年九月十二日,洪武帝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明太祖朱元璋驾崩,遗诏称皇太孙朱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后,建元建文。受命辅佐建文帝的主要大臣是当时的兵部侍郎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等。他们心里很明白,不削弱甚至剥夺在各地称王的建文帝的叔叔们的权势,朱允炆的皇位是坐不稳的。于是,便有了“削藩”之策,即陆续削除各藩王的权势。由此引发了一场明室争权夺位的激烈斗争,史称“靖难”之役。所谓“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打着“靖难”旗号而发起的一场争夺皇位的斗争。经过三年多的战争,结果燕王取胜,夺得皇位,建元永乐,而其侄建文帝不知所终。永乐元年(1403)正月十三日,改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四年闰七月初五日,“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采木于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七年五月初八日,开始在昌平黄土山营建山陵,封其山曰天寿山。十八年九月二十二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同年十一月初四日,“以迁都北京诏天下”。从此,北京成为明王朝的首都。不幸的是,第二年四月初八日,紫禁城内前朝三大殿即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遭火灾。转年闰十二月二十五日,内廷乾清宫也遭火灾。因此,洪熙元年(1425)三月二十八日,明仁宗有将国都迁回南京的打算,所以将北京各衙门都称“行在”,恢复“北京行部”及“行后军都督府”的建置。但是,国都回迁南京没有具体行动。直到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十一月初一日,后庭的乾清宫、坤宁宫和前朝的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三大殿重新建成后,明英宗才决定“定都北京,文武诸司不称行在”。

永乐迁都北京后,特别是明英宗定都北京之后,京杭大运河对于北京来说犹如生命线,关乎国计民生,关乎国家安全。北京城长期作为明朝京师的地位是依靠京杭大运河的漕运来支撑的。

明代的京杭大运河与元代相比,有些地段的河道及其名称有较大变化。《明史·河渠志·运河》记载:南到钱塘江江口,北到北京东边门外大通桥,运道三千余里。总而言之,自昌平白浮神山泉等水,流贯都城北京,过大通桥,东至通州入白河者,为大通河。自通州而南至直沽(天津),会卫河入海者,是白河。自临清而北至直沽,会白河入海者,是卫水。自山东汶上县南旺镇分流,北经张秋至临清会卫河,南至济宁天井闸,会泗河、沂河、洸河三水者,是汶水。自济宁出天井闸,与汶水合流,至南阳新河,出茶城,会黄水、沁水后出夏镇,循泇河达直口,入黄河济运者,是泗河、洸河、小沂河及山东泉水。自茶城秦沟,南历徐州、吕梁洪,经邳州会大沂河,至清河县入淮后,从直河口抵清口者,是黄河水。自清口而南,至于瓜洲、仪征者,是淮安、扬州的各湖水。过了这便是长江了。长江以南,就是松江、苏州、浙江运道。淮安、扬州至京口(南京)以南的运河河道,通称为转运河,而由瓜洲、仪真到淮安的河道,又称为南河。由黄河到丰县、沛县的河段称为中河。由山东到天津的河段称为北河,由天津到通州张家湾的河段称为通济河。整条河总的名称叫漕河。这就把明代不同地段的运河名称及其水源说得清清楚楚了。

正是因为不同地段的运河名称不同,明代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也就有了各种名堂,如白漕、卫漕、闸漕、河槽、湖漕、江漕、浙漕等。

所谓“白漕”,是指由天津至北京通州的三百六十里通济河漕运。通济河是潮白河在通州张家湾会温榆河、三里河(萧太后河)、桑干河(凉水河)水后,下流至天津的河道。因原是白河河道,便又名白河。这段河道的漕运,人称“白漕”。所谓“卫漕”,是指由山东临清北到天津的卫河(又称御河)河道的漕运。所谓“闸漕”,是指由山东临清南到江苏徐州的690里会通河的漕运。这段运河河道以山东汶上县的南旺为制高点,分汶河水向南、北流,向北至临清300里,地降9丈,设有21座闸;向南至徐州镇口390里,地降10丈6尺,设27座闸。因为南北地势差别大,必须多设闸以控水流,漕船要过几十座闸门,所以会通河段的漕运称为“闸漕”。所谓“河漕”,是指徐州到淮安的500余里一段黄河河道的漕运。元、明时期,黄河自开封向东流,经商丘、徐州、淮安等地,夺淮河下游河道入黄海。南北大运河淮安至徐州段实际是利用一段黄河河道。这段河道有三股汊:中路叫浊河,北路叫银河,南路叫符离河。三路之中,中路浊河的济漕作用较大,所以这段漕运称为“河漕”。所谓“湖漕”,是指自扬州北到淮安之间370里的漕运,因为这段运河两侧多湖泊,有些航程就是通过湖水,所以称为“湖漕”。所谓“江漕”,是指湖广、江西以及南直隶的宁国、太平、池州、安庆、江宁、广德等府的漕粮要经过一段长江航道而运到瓜洲、仪真,然后转入运河北行。这长江航段的漕运,就称“江漕”。所谓“浙漕”,是指长江以南的运河段漕运,因为南起浙江(钱塘江),所以称为“浙漕”。京杭大运河漕运实际上是浙漕、江漕、湖漕、河槽、闸漕、卫漕、白漕的连接与综合。

明代漕运之法多有变更,正如《明史·食货志·漕运》所说:“自成祖迁燕,道里辽远,法凡三变。初支运,次兑运、支运相参,至支运悉变为成长运而制定。”意思是说,自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因为由江南鱼米之乡向国都北京漕运米粮路程遥远,所以进行漕运的办法有三次大变更,起初是支运,后来是兑运与支运并行,待到支运都变成长运之后,漕运制度才最终定下来,没有再变。那么,什么是支运?什么是兑运?又什么是长运呢?

明代在大运河沿途要地,如淮安、徐州、德州等地,各建有大型粮仓。所谓“支运”,就是各省应缴纳税粮的农民将缴纳的米粮就近运到各仓,而由政府分遣官军再挽运。淮安仓的漕粮由浙江、南直隶军运到徐州仓,徐州仓的漕粮由京卫军运到德州仓,德州仓漕粮由山东、河南军运到通州仓或京仓。这样依次递运,每年往返四次,可运300万余石,这就是支运。

宣德六年(1431),因为各省特别是江南各地民运粮至诸仓,远的往返几乎要一年,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为了不致误农,根据主管漕运官员陈瑄的建议,令江南民运漕粮至淮安、瓜洲之后,兑与卫所,由官军直接运至通州、北京,途中路费、耗米由政府支付。这样一来,可谓军民两便,这就是“兑运”。每年有400万石漕粮运到北京,其中十分之六贮藏于通州仓,十分之四贮藏于京仓。

后来江南的漕粮也都以“水次改兑”的形式,由漕运军卒长途直接挽运通州或京师,中间不再改兑或接力式的递运,这就是“长运”。

不管漕运的方式方法怎样变化,每年都有数百万石米粮运到北京。原来运到北京的漕粮未有定额,成化八年(1472)始定每年400万石。其中,北粮七十五万五千六百万石,南粮三百二十四万四千四百石。但因还有折色和耗米,所以实际上每年运到北京、通州的漕粮多达五百一十八万九千七百石。漕粮之外,江浙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五府还要输运北京内府用的白熟粳糯米十七万四十余石,内折色八千余石;给朝廷各府部输运糙粳米四万四千余石,内折色八千八百余石。这部分用做官禄的白粮,即使在实行长运法后,仍由民船输运到京,称之为“白粮船”。

漕运所用的船,永乐至景泰间,无定数。明英宗天顺以后,定下漕运船数为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五只,漕运官军十二万一千五百余名。至崇祯中,漕运船只为一万二千一百四十三只。当时,好点的船都是用楠木、杉木打造的,差些的则用松木,并规定所有漕船“三年小修,六年大修,十年更造”。起初,每艘船装载正米(官府定额所收的米)与耗米(正米之外每石另加数斗,以备沿途损耗所用的米)共四百七十二石,后因船只缺少,一船装运米增至七八百石。加上十多万运漕官军私自捎带的土特产等货物,每船的载重就更多了。

成化间,开始确立各地漕船到京的时日期限。其中,北直隶(河北)、河南、山东是五月初一日;南直隶(今江苏、安徽)是七月初一日,江南需过江支兑者,延展一个月;浙江、江西、湖广是九月初一日。三年一考察,违限者,有关漕运官要降职受罚。嘉靖年间,进一步定下漕船过淮河的期限,江北是十二月,江南是年后正月,湖广、浙江、江西则是三月(万历时又改为二月)。至于到京的期限,嘉靖间也有调整,原定限五月初一日者,缩一个月,即改为四月初一日;原定限七月初一日、八月初一日、九月初一日者,递缩两个月,即改为五月初一日、六月初一日、七月初一日,后又通缩一个月。

大运河漕运关乎国计民生和边防安全,所以明代前后都有多种官员掌理漕运事务。永乐年间,用以催促、监督漕运的官员有御史、侍郎、都御使等,另有郎中、员外、主事之类的官员分管不同的漕务。景泰二年(1451),始设漕运总督,驻淮安,与总兵、参将共同管理漕务。本来在宣德年间,令运粮总兵官、巡抚、侍郎等于每年八月到北京,会商下一年的漕运事务。漕运总督设置后,该官也要赴京参与会商。这一制度到万历十八年(1590)时才废止。漕运其间,每年正月,漕运总督要到扬州巡察,亲自经管北上漕船在瓜洲、淮安过闸的问题。总兵则驻徐州、邳州(在今江苏邳县南、黄河北岸),督理漕船过洪泽湖入黄河闸的问题,并同理漕参政官一起管押漕船赴京。途中负责催赶漕船的官员有御史、郎中;而随船押运的官员则有参政;还有大批的主事,职掌监兑、理刑、管洪、管厂、管闸、管泉、监仓之类。另外,还有专管清江、卫河的提举官。每年当漕船接兑漕米完毕,北上过淮河、洪泽湖时,巡抚、漕司(主管漕运的官衙)、河道(主管漕运河道的官衙)等需分别以不同的职掌向京城奏报。如果有关衙门事前不将米准备好,军卫不将运船准备好,漕船过淮河时延误期限,责任在巡抚。如果米早已有了,船也早备齐了,而不抓紧时间检验放行,而且不是因为河道阻塞而压着大帮漕船停泊在那里,以致漕船在过洪泽湖时因延误期限而漂冻者,责任在漕运司。如果漕船粮米都按时而行了,但因河渠淤浅,疏浚无法,而且沿途闸座不能适时启闭,漕船不得过洪泽湖而到达张家湾,则是河道官的责任。每年漕运顺当无事则已,一旦出事,则根据具体情况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

总之,明代漕运,路途遥远,任务繁重,上有朝廷的各种禁限,下有河道的多处险阻,加上途中常遇风雨袭扰,又有大小漕官催逼剥削,从事漕运的军士民夫的辛苦可以想见。不少从事漕运的军士和民夫以致卖资产,卖子女,家破人亡。

在谈到明代京杭大运河及其漕运的时候,不禁令人想起明朝浙江宁波府人张得中写的一首长长的顺口溜,题目叫作《北京水路歌》,叙述了他从浙江宁波坐船由大运河水路到北京的一路经过、见闻及感想。这是一首既有文采又有史料价值的诗歌。其中,他谈到大运河及漕运的情况。“……宝应县,宝应湖,荒城已废存浮图。古淮大道通南北,物阜民康军饷储。漕运循规事专一,密密征帆蔽天日。桅樯接踵连舳舻,舵楼按歌吹筚篥……”当他乘船一路由大运河到达北京的时候,他在《北京水路歌》的最后说:“我本江南儒,宦游至于此。所经之处三十六,所历之程两月矣。共经水闸七十二,约程三千七百里。”

其实,明代大运河的漕运因不同地段的运河河道常有阻塞,有碍漕运,所以疏浚修治运河也成为明廷的一大要务。据《明史·河渠志》记载,永乐年间大运河运道已定。其后,“宣宗时,尝发军民十二万,浚济宁以北自长沟至枣林闸百二十里,置闸诸浅,浚湖塘以引山泉。正统时,浚滕、沛淤河,又于济宁、滕三州县疏泉置闸,易金口堰土坝为石,蓄水以资会通。景帝时,增置济宁抵临清减水闸。天顺时,拓临清旧闸,移五十丈。宪宗(成化)时,筑汶上、济宁决堤百余里,增南旺上、下及安山三闸。命工部侍郎杜谦勘治汶、泗、洸诸泉。武宗(正德)时,增置汶上袁家口及寺前铺石闸,浚南旺淤八十里”。显然,这些治理运河漕道的工程都在山东省境内,说明山东境内的运河漕道是大运河的“多难”地段。

同类推荐
  • 荷事

    荷事

    我国荷文化源远流长,它已融入到诗文、绘画、歌舞、建筑、雕塑、工艺品、宗教及民俗、饮食、医药等诸多领域,传承至今并日益光大。本书作者从荷的起源谈起,将荷花的生态、习性及有关荷花的文章、诗词、集句、歌谣画、饮食文化、民俗等逐一加以解读,是我们了解中国荷文化的一本系统的书。
  • 后宫政治(下)

    后宫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修德养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重庆土家族民俗文化概论

    本书从民俗学的角度,论述了重庆土家族的物质生态、交通运输、社会群落、人生礼仪、信仰崇拜、物质消费、节日、游艺、民间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状况。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热门推荐
  • 隐仙传奇

    隐仙传奇

    众仙吟,仙乐起,九天之上诸仙聚;厉鬼啸,怨魂嚎,九幽之下阴魂绕;亿万生灵俯称军,百万神魔甘为将!(本作品开篇不好,但往后看就会欲罢不能!)
  • 小人物的银英

    小人物的银英

    综观银英同人,不管原创人物还是穿越附身,往往总是设法去改变银英的历史,弥补看书时感到的缺憾.所以这次俺不打算改变银英历史,而是想要写一个有点本事,但是不伟大也不强大的普通人,在银英世界的生活,虽然可能因此无法与那些名人们有足够多的交集.顺便试着补充一下原着中太过简略的政治体制描述,当然,受限于经历,内容着重于一般平民可以接触到的范围,政治圈子里的钩心斗角,利益交换,至少台面下的俺可能写不出来,也不可能写得多完美.俺没谈过恋爱,原本打算绝不「纵容」主角比作者更早享受恋爱的甜美,女性角色戏份能砍多少砍多少,所谓「女主角」是不能存在的!不过某位强势的女王第一章就开始失控抢镜头了,俺只能试着努力别让他们走到一起吧......更新速度无法给予保证,反正心情好,有灵感,俺自然就会动笔.推荐《同盟之星》,《星屑回忆》,《网游——银河英雄传说》.
  • 魂修震九幽

    魂修震九幽

    武神大陆,一个以武尊的世界。你有多大的实力,就受到多大的尊重。有实力,你就可以拥有一切,金钱,女人,势力……没有,那不好意思,你连狗屁都不是,请靠边站。被冷落,瞧不起,侮辱,谩骂那是瞧得起你。让你忍气吞声都是客气了,一个不高兴,便送你一程也不过分。刘宇轩,一个天生废材,却偶遇高人,从此摆脱废材之名,开始他的传奇之路.
  • 多利心菩萨念诵法

    多利心菩萨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悲痛世界

    悲痛世界

    2033年,全球首款意识游戏在日本诞生。三万名玩家同时进入游戏。就在人们认为一切都会向好处发展时,一个惊天的秘密被挖掘了出来,而游戏制造者却参照杀害.....
  • 傲世狂妃:玄界之王

    傲世狂妃:玄界之王

    她,遇到了他,他的世界为她改变,而她又何尝不是呢。彼岸之花悄然盛开,这注定好的命运,要怎么改变?
  • 隐盗传奇

    隐盗传奇

    我是一个小城里不起眼的小商户,靠着倒卖古董,没事给人测字算命过活,在附近的几条街上小有一点名气。其实,我真实的身份是“隐盗”,在摸金这个行当里的名气不小,老一辈的都知道我的大名,天行健。不过朋友们可能也猜得到,“天行健”这个名字也是假的,就像许多摸金的人一样。
  • 南部新书

    南部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的神话

    恶魔的神话

    这是一个公平与不公平的争斗,这是一场与命运之间的战争。究竟是我主宰命运,还是沦为命运的走狗?一个阴暗、邪恶、意味着杀戮的恶魔,真的是童话中的模样吗?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们能感受到,那是一种没有开始,只有结局的悲哀。这一次,我们是否能打破这种看法,让我们走进一个恶魔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黑暗中的一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