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中发现商机是需要智慧和眼力的。通常,商机以不同表现形式潜藏于各个领域、各种事物和各项活动之中。创富者必须用一双敏锐的商眼看世界,关注社会生活,用心观察,仔细鉴别,才可能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发现那些适合自己的信息,并形成创富灵感,引领自己走进财富之门。
黄国良去广东打工时,带着几双母亲给他做的布鞋,软软的暖暖的,穿起来很舒服。本来这些布鞋是准备自用的,可是一起打工的伙计们见了,却抢了去说好穿、舒服。直到这时,他还没有意识到这种鞋子的商业价值。一天,他在街上看到有一个小摊在卖这种手工制作的布鞋,很多人围着小摊在抢购。这时,他再看看自己脚上穿的鞋做得比小摊卖的鞋质量还好。他突然发现商机:自己家里做的鞋也可以卖!妻子的手艺不错,可以做,再说把乡亲发动起来,做布鞋拿到城里卖,说不定可以致富呢!于是,他下决心要做布鞋生意。他让妻子发动乡亲做了一批鞋,运到城里卖,一下就被抢购一空。他看到布鞋的市场前途,决定不再打工,回到乡下专门筹建了一个布鞋厂,成批生产布鞋,产品运到城里很快就销售一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后来,他的布鞋还走出了国门,他也收获了财富。
做布鞋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需要多高的技术,黄国良的成功就在于发现。正因为他发现了城市的布鞋市场,很快成就了自己的创富梦想。对商家来说,一双敏锐的商眼是绝对必要的,这往往是他们成功创业的前提。有心人不但在国内市场能发现商机,走到哪里,都会用商眼看事物,发现商机。
1992年,吉林通化人造毛皮联合公司总经理胡寿元在澳大利亚考察时,发现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商店里摆满了纯羊毛服装和床上用品。这种反季节商品,在国内货架上是绝少见到的。他感到纳闷儿,有些不解,还有几分好奇,他带着疑问向异国同行请教,经同行解释,他才痛感自己对羊毛性能认识的缺陷。原来过去只看到羊毛保暖御寒性能,却忽视了羊毛的吸热、吸潮的功能。这时,胡寿元发现了一个大市场,他突发奇想,何不适应消费者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生产高档的人造毛皮呢?这样,既可提高人造毛皮的档次,又可发挥人造毛皮高于真羊皮的优势。回国后,他立即行动,从澳大利亚进口羊毛,生产出高档人造毛皮滚球绒、汽车坐垫、褥子等系列产品,产品刚一投放市场,就受到热烈欢迎。这种新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出口十多个国家。这再一次印证了一种说法,只要长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不论走到那里,都会看到金子。
从一定意义上说,发现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一种智慧。的确,致富的金点子就在我们身边,就存在于平平常常的生活之中。我们千万不要熟视无睹,多一些敏感度,从中看到它们的市场价值,把它们做成适销对路的商品,及时推向市场,说不定就会开辟出一条新的生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