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15100000008

第8章 城市价值链理论视野下的低碳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容器。气候变化、生态危机以及一系列的社会危机不是城市之过,而是传统的工业文明之过,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之过。大力发展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低碳城市,是将人类带出危机并步入可持续的健康幸福之路的唯一途径。本章运用城市价值链理论,在对生态文明时代城市价值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基于城市价值的低碳城市概念,即低碳城市是能够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形态,是城市对人和自然生态系统价值最大化的协调统一。笔者认为,低碳城市建设是人与自然在城市尺度上寻求和谐统一的过程,是在生态文明框架下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对低碳城市的评价本质上是对生态文明时代城市价值的评价。低碳城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构建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指导思想上要把评价重点放在城市价值的实现过程上,为城市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容器,是包括一连串人文的、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价值的空间复合体,城市的发展是这些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价值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城市价值链理论将实现城市价值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把城市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价值创造过程描述成一个价值链体系,确定了城市价值的基本内涵,揭示了城市发现、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以实现城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城市生活质量为核心,将城市品牌、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治理结构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城市价值体系,是对中国城市价值取向的一次全新审视,为我们全面理解和探索城市发展规律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理论框架。

3.1.1 城市价值链理论概述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借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理论”和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首次将企业价值链理论运用到城市研究中,建立了中观层次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这一理论为我们全面理解城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城市价值链理论首先强调,城市价值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城市价值以人为本,是一个以城市生活质量为核心、以城市综合竞争力为重要动力、以科学的治理结构为保障、最后集中体现为城市品牌的价值体系,而这个价值体系的实现则是规划引导、产业带动、环境服务、管理规范、文化提升和稳定保障共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最终推动城市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城市价值链理论将城市的资源配置机制和价值创造过程描述成一个价值链体系,并将城市的各资源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使它们形成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整体,按照层次结构逐级提升,推动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化。更重要的是,竞争不只是发生在城市之间,而且发生在城市各自的价值链之间。

城市价值链理论强调在动态中把握城市价值。城市最终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这个最大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要看这个城市有没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有没有更高的生活水准以及能不能为个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二要看这个城市形态是不是高级化,是不是从低级的形态向高级的形势逐步过渡。一般情况下,城市有三种基本形态,即成长型、停滞型和衰退型。城市价值就是城市价值最大化和城市形态高级化的高度统一体。

3.1.2 生态文明时代城市价值分析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成果最集中和最重要的载体,同样是生态文明理念、制度和物质成果的核心载体。关注和研究低碳城市,实质上是在关注和研究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的发展模式,“低碳”是手段和状态,“城市”及其价值才是目的。在深入研究如何“降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研究城市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用。传统价值观认为,自然只有相对于人类的利益来说,才有工具价值。生态文明价值观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主体性的内在价值,自然是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体。生态文明的最大特点是两个中心、两种价值,即由工业文明时代只有人类一个中心、一个主体变为人类与自然并存的两个中心、两个主体,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尽管处于生态链的最高端——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同时对人和自然两个主体具有价值,否则就是不可持续的行为。因此,作为人类活动最重要的平台,城市的价值也应该从人和自然两个方面来认识。

(1)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对人的价值

城市是承载人类美好生活理想的地理空间。尽管学界对城市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宋丁,1988),但所有学科和学者对城市研究的最终指向都是人和人的生活。城市的本质是人(纪晓岚,2002)。没有人的集聚就没有城市。而城市之所以是城市,是因为它能够给人类提供与农村等其他居住、生活方式不同的价值,以实现人类美好生活的理想。

我们把人类不同文明时代城市所能提供给人和组织的核心价值整理成一个简单的表格。

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尽管人类在不同文明时代、不同发展阶段对城市的价值追求的重点和具体内涵有所不同,但城市所能提供的最基本的价值是不变的。我们认为,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方便、文明、富裕和有机会、有尊严的生活,是城市与人类的其他居住方式最本质的区别,是城市的基本价值。这些价值最终的指向是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第二,城市在为个人提供基本价值的同时,由于在集聚人口的同时也集聚了需求,集聚了各种生产要素,集聚了市场,为在高度分工基础上高效率地组织社会生产和服务提供了条件,因而为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价值。这些价值的最终指向是不断提高企业及组织竞争力的同时提升城市竞争力。

第三,作为迄今为止最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对人类全部文明成果的集成。高一级文明形态的价值诉求是以低一级文明形态所能提供的价值为基础的,但并不意味着工业文明没有充分发育之前就不能以生态文明的价值观来组织城市建设和发展。恰恰相反,因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是确保城市发展少走或不走弯路的行动指南。

(2)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对自然的价值

在生态文明之前,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平台,城市同时也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最重要平台,自然只是作为人类征服、改造并为人类服务的对象而存在的。生态文明要求人类自觉地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去思考,在尊重自然价值的前提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水平。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必须有益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协调方面的价值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以集约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会集中产生经济效果并吸引经济活动向城市地区靠近,这种经济活动效应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也被称作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集约效应是指利用城市经济的集聚效应,在最充分利用各种要素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通过技术和人才的集成来创新和推广应用非化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比如碳封存、碳捕捉及太阳能等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人口的适度集聚,以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科学组织城市生产与生活,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

第二,以辐射效应提升生态文明领导力。“辐射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Gunnar Myrdal,1957)。利用城市的辐射效应,在国家城市体系中,形成由高一级城市向低一级城市、中心城市向腹地、城市向郊区在生态文明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及政策规制上的逐级传递,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链、产业链和生态链在城市尺度、地区尺度、国家尺度甚至全球尺度上的闭合与循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三,以联动效应提高生态文明创造力。城市在本质上是集聚和系统形态的生产力。系统效应是指组成系统的一系列单元或要素相互联系,因而一部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的其他部分发生变化;系统的整体具有不同于部分的特性和行为状态(Jervis。R,2008)。联动效应是指利用城市的系统效应,通过改变城市系统内部的部分要素,引起其他相关要素的联动产生增力。联动效应在提高生态文明创造力方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通过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创造低碳型的城市拓展模式;通过低碳型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来创新低碳发展模式,比如生态城、绿色园区、低碳社区、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及城市综合体等;通过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和强化政策调控,倡导和创新低碳生活方式。

本文认为,应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城市价值,如果我们以人类单中心、单价值的工业文明思维应用城市价值,则会加速自然资源的耗竭,如果将城市价值与生态文明相结合,以人与自然双中心、双价值的生态文明思维来应用城市价值,则能有效发挥城市集约、辐射和联动效应的正面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并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城市形态——低碳城市(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生态城市”或“低碳生态城市”,在生态文明的框架下,三个概念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别)。因此,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价值主要是指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正面价值,是促进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化的一种有益价值。

3.1.3 城市价值视野的低碳城市

从我们对生态文明时代城市价值的分析可知,低碳城市本质上是这样一种城市,即能够在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城市形态,是城市对人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最大化的协调统一。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和谐意味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统一意味着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意味着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马克思所谓“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要实现这种和谐统一,除了在理念层面树立“两个中心”、“两种价值”的生态文明观以外,还需要在实践层面为人类活动划出一条终极的、不可逾越的界限,那就是碳源与碳汇的动态平衡。在自然状态下,CO2在陆地生物圈和大气生物圈之间的循环保持着平衡状态。城市人类活动不断改变CO2在大气—生物—土壤圈之间的循环。影响城市中大气—生物—土壤圈之间循环变化的主要因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城市人口迁移和聚集所引起人体呼吸量、城市人工植被的呼吸量、土壤的呼吸量等因素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碳源。然而,城市人工绿化和农作物的光合同化量、土壤的储存量等因素形成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碳汇。当城市中引起碳源量的总和大于城市中碳汇量的总和,则该城市对城市生态系统起着一个大气碳源的作用。反之,则对城市生态系统起着碳汇的作用(钱杰,2004)。通过减少碳源、增加碳汇,始终保持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循环的动态平衡,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根本要求。

第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低碳城市的核心价值。生活质量是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活预期,是民生改善的重点。低碳城市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城市形态,除了应该享受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方便、文明、富裕、发展机会及有尊严的生活之外,对生活质量的诉求进一步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内涵。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把影响中国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俗地概括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12个方面,并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生活质量,政府公共服务提升生活质量,城市文明程度影响生活质量(连玉明,2006)。低碳城市不是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而是要求站在人类的高度,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价值导向,同时也是低碳城市的核心价值所在。

第三,城市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是低碳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标志。城市对人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最大化的协调统一,最终要体现在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上。没有竞争力就没有价值。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与其他城市比较,在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中,所具有的抗衡甚至超越现实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以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城市价值的系统合力(连玉明,2007)。在目前资源要素于全球范围内流动重组的大环境下,中国城市竞争的基本态势已经或正在从市场竞争转向战略竞争,从人才竞争转向模式竞争,从资源竞争转向知识竞争,从权力竞争转向规制竞争,从对抗性竞争转向合作性竞争。低碳城市的竞争力来源于更高的生活质量、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更强的生态文明领导力、更高的价值倍增效应,其理念、模式、规制、战略以及由此形成的城市品牌,在吸引和集聚资源要素、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和整合城市价值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最富竞争力的城市形态。

同类推荐
  •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的基本发展方略和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本书紧密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较系统地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形成,本质要求、基本内容、主要任务、发展路径与方法第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和方法指南,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参考。
  •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3分钟读懂一个经济学常识

    以浅显的语言普及经济学常识,以轻松的笔墨回答经济学问题,是本书的编写宗旨。本书将经济学划分为商品、市场、金融、消费、投资、职场、民生、三农以及世界经济,分门别类总结归纳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遇到的经济学常识及规律。在本书中每篇内容之后,还附着一个经济学小常识。这些小常识基本囊括了经济学中常见的规律、定理、定律、效应、法则等。每天读一篇内容,每天读一个小常识,能帮助广大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应用经济学。其实,经济学并不像远远挂在天边的星辰,可望而不可即;经济学也并不是复杂的理论,高深的原理以及抽象的数学符号。在本书里,经济学仅仅是和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不可分离的、妙趣横生的事实。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定位故事

    定位故事

    本书汇集了反映钻石图定位法理念和方法的180个精彩并令人回味的故事,依定位的过程分为导论、找位、选位、到位和结语五个部分。
  • 走出山坳的中国

    走出山坳的中国

    近年来,中国已被公认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甚至在一些过去场合下国际上流行的“美国打一个喷嚏,世界要感冒”的话语,其主语也被悄然改成了“中国”!“到中国去投资!”,已成为时下国际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用词
热门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中篇小说卷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2010中篇小说卷

    本书收录了2010中篇小说卷。切实地为21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化”作出自己的贡献。与时下各种版本的“小说选”或“小说排行榜”不同,我们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说”之类的字眼,而是直截了当、理直气壮地使用了“经典”这个范畴。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作家都首先应该有追求“经典”、成为“经典”的勇气。我承认,我们的选择标准难免个人化、主观化的局限,也不认为我们所选择的“经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们的审美判断和“经典”命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同。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洪荒战道

    洪荒战道

    从洪荒走出的战道修炼者,战天、战地、战遍混沌亿万界,不知他能否战出一条不朽的路途,成为混沌永恒的至尊...小明建了个Q群,559857551,欢迎大家进群
  • 美国悲剧

    美国悲剧

    描写了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思受到社会上邪恶影响,逐渐蜕变、堕落为凶杀犯、最后自我毁灭的全过程。
  • 英雄联盟之荣耀世界

    英雄联盟之荣耀世界

    召唤归来的路,慢慢冰封的迷雾。幽暗的魔鬼低诉,草丛里是谁在哭。隔墙悄悄的埋伏,是猎人也会是猎物。谁追谁的脚步,闯过整个峡谷。纳什在默默祝福,蜥蜴长者的buff。掠夺者揭开夜幕,小丑华丽的舞步。对输赢不屑一顾,全比的是手速!
  • 截教天尊

    截教天尊

    穿越洪荒,成为截教仙,看雷昊一步一步为截教逆转乾坤,最终踏上大道巅峰,成就不死不灭。
  • 冰眸异降:逆天琴师

    冰眸异降:逆天琴师

    当凤眸睁开,黑色眸子不知何时变成了冰眸!各路美男抱在怀中,各路神兽跟在身后,各路神器握在手中。她并非池中之物,古老神秘的传承,唤醒她记忆。预言师将重现这大陆,看她与他同手走向巅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别留我一人,孑然一身,独活在这世间。「彼岸花,同心根;心不死,爱不灭。」
  • 反噬者:异能都市之生存法则

    反噬者:异能都市之生存法则

    (玄幻作者群:16360756,加群请注明作者名或者作品名称。)噬者,上天入地。反噬,翻天覆地。这是一场针锋相对,一触即发的战役,也是一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竞赛。
  • 横行六界

    横行六界

    猎人出生的王飞充满傲气,得到高人真传的他凭借一人一剑上天、入地、灭鬼、斩神,以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人类的尊严。
  • 奇妃在上:王爷这厢有礼

    奇妃在上:王爷这厢有礼

    一朝穿越到青楼,她是将军府五小姐;天生废材难修炼,她的身世是惊天谜团。买酒楼,修赌坊,商城连锁,打造暗卫她样样拿手。大闹宫宴,完败渣男,没想到引来一堆狂热崇拜者。舍身救下了某只闷骚王爷后——王爷:“本王赏你黄金千两!”“王爷,民女有钱。”“赏土地千亩!”“民女有地……”“赏护卫千人!”“民女有人……”“什么!你胆敢背着我有人了!”“……”所以王爷,虽然你面表无情一本正经,但你的手乱摸什么?“本王赏你王妃之位,不得拒绝,不许反抗,否则拖出去斩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