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角龙又叫“隙龙”,拉丁文的含义是“开口的、裂开的恐龙”。1914年被发现并命名。化石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辨认要决是在其颈盾靠近边缘的地方长有大大小小许多孔洞。
开角龙的外观
开角龙是具有很长褶叶结构的角龙。体重可达2吨,体长约4.8米,大约仅及三角龙的一半。它同时具有直径为五公分的圆形瘤状突起分布于背部。所有的角龙都有厚厚的颈盾,虽然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但也过于沉重,给行动上带来不便。开角龙的体形较三角龙小,但却拥有比三角龙更夸张华丽且修长的颈部盾板。值得一提的是开角龙的盾板是中空的。但古生物学家认为其盾板不够坚固,应该只是用来威慑敌人或是在向异性求爱时用的。除了带孔的颈盾外,开角龙也有三只角,鼻子上方的一只较短,眼睛上方的两只又尖又长。
中空的颈盾
开角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颈盾是中空的。跟大部分的装甲龙和角龙一样,开角龙也有着装甲带给它们的不便之处。众所周知,装甲是有效的生存利器,但过度坚固厚重的装甲会给恐龙造成沉重的负担,甚至阻碍了其危难时的逃生。古生物学家认为,开角龙可能利用颈盾侧面边缘地方的很多中空的颈盾和小孔来减轻装甲对其自身造成的负担。所以,古生物学家才推测开角龙在进化上舍弃了应有的防御能力,选择了在危险时无负担的、轻松的逃生。于是,开角龙的颈盾可以说是别具一格的:不是一整块的盾形,在靠近边缘的地方开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孔洞。头部的重量减轻了,活动起来更加轻松快捷。难怪它的个子像犀牛,却能跑得跟马一样快,这都依赖于它那比较轻巧的身体构造。
开角龙的亲戚
开角龙的亲戚是五角龙。五角龙是一种植食性恐龙。长约5~8米。1923年被发现并命名。化石分布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从五角龙的名称来看,也许你会认为五角龙有5个角,那就错了,五角龙其实只有一对眉角和一个鼻角,是最初的恐龙研究者把它眼睛下后方颊部的2个角质突起也当成了角,所以把它命名为五角龙,并一直沿用到现在。五角龙的外观和开角龙相似,但体形较大,也拥有与开角龙一样中空的颈部盾板,古生物学家认为其盾板也不够坚固,应该只是用来威吓敌人或如孔雀尾部那样是用来求偶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