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8600000035

第35章 侯应谏撤守边士卒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前来朝见,请求准许他做汉朝的女婿,意在拉近同汉朝的关系。元帝把后宫良家女子王嫱(字昭君)赐给单于。

单于很高兴,上书汉元帝:“愿意世世代代守卫从上谷西至敦煌的边塞,请求撤回守边的军吏士卒,使天子的人民得到休息。”

元帝把上书交给有关官员讨论,参加讨论的官员都认为可以接受。郎中侯应熟习边防事务,认为不能答应。

元帝问他原因,侯应说:“周朝和秦朝以来,匈奴暴戾强悍,不断侵略边境。汉王朝建立之初,尤其受到它的伤害。据我了解,北方边塞,东到辽东,外有阴山,东西长达1000余里,草木茂盛,禽兽众多。本来冒顿单于依赖这里地势险要,制造弓箭,出来抢劫,正是匈奴畜养禽兽的圈地。直到孝武皇帝出军北征,把这一地区夺到手,而将匈奴赶到大漠以北。在这一地区,建立城堡,修筑道路,兴建外城,派遣军队前往屯戍守卫。然后,边境才比从前稍稍安宁。漠北土地平坦,草木稀少,沙漠相连。匈奴前来侵扰,缺少隐蔽之地。边塞之南,道路深远,山谷起伏,往来十分困难。边塞老一辈的人说:‘匈奴丧失阴山后,每次经过那里都伤心痛哭。’如果撤走边防军队,对夷狄大为有利,这是不能答应的理由之一。”

“现在,圣上的恩德宽阔广大,如天一样覆盖着匈奴。匈奴人得到拯救,才能活下去,感激救命之恩,叩头称臣。不过,夷狄的性情,穷困时谦卑顺从,强大时骄傲横逆,天性如此。前些时,已撤除了外城,减少了亭、燧等军事建筑,现在的边防军队,仅够担任瞭望、互通烽火而已。古人居安思危,边防不可再撤除,这是理由之二。”

“中国有礼义的教育,有刑罚的惩处,愚昧的小民还要犯禁,何况匈奴单于,他能绝对保证他的部众不违犯规定吗?这是理由之三。”

“在边塞设置亭障,屯田戍守,不仅仅是为了防备匈奴,也是因为各属国的降民,他们本是匈奴人,恐怕他们念旧而逃亡。这是理由之四。”

“近年来,接近边塞的西羌部落与汉人来往。汉朝的官吏小民贪图财利,掠夺盗取他们的牲畜,甚至强占他们的妻子,因为这些怨恨,激起他们叛变。现在如果撤除边防军队,可能发生这种因欺侮而起的纷争。这是理由之五。”

“过去,从军的战士很多人没有回来,留在匈奴,他们的子孙生活贫困,有可能大批前往匈奴投靠亲友。这是理由之六。”

“边境一带,奴仆婢子忧愁悲苦,想逃亡的人多,都说:‘听说匈奴那里快乐,无可奈何的是边塞的监视太紧!’然而仍时常有逃出边塞的人。这是理由之七。”

“窃贼强盗凶暴狡诈,结成团伙触犯法令,如被追捕急了,就会北逃匈奴,则不可以制裁。这是理由之八。”

“自从在边境设立要塞以来,已有100余年。这些边塞,并不完全用土筑墙,有的利用悬崖绝壁,有的利用大石巨木,有的利用深沟险谷,有的利用水峡渡口,稍微整平,由士卒和囚卒及囚徒修建,长年累月,用去劳力、经费难以计算。我恐怕那些主张撤除边塞的人,没有很好地考虑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仅为了节省徭役戍守的权宜之计,就忽视事情的长远利害关系,想用快刀斩乱麻的简单手段。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如若突然发生变化,要塞破坏,亭、隧毁绝,道路湮没,就得重新调遣屯卒修建。但是,百余年累积下来的工程不可能马上修复,这是理由之九。”

“若撤回驻守要塞的边卒,省去守望戒备,边境一片太平,匈奴单于就认为他替汉朝保卫了边境,对汉朝有大恩大德,因此就会不断请求赏赐,若稍有不满,使他失望,后果就难以预测。这是给夷狄制造机会,毁灭中国自己的坚固守卫。这是理由之十。”

“因此说撤除防守边塞的士卒,不是保持永久太平、控制外夷的长远策略啊!”

听完侯应的论述,天子下诏说:“停止讨论撤除边塞的事情。”并派车骑将军许嘉向单于传达口谕说:“单于上书,请求汉朝撤销北塞吏士守卒,愿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替汉朝保卫边境。单于向礼慕义,为中国百姓打算的一番好心善意,的确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好策略。朕非常感谢!但是中国四面八方边境,都设有关卡、津梁、亭障、城塞,并不仅为了防备塞外的侵扰,也是用来防止中国境内的奸邪之徒,以防万一他们言行越轨放纵,逃出边境,出塞为害。因此,要使他们了解法度,专一民心,使他们不敢作恶。单于的美意,朕决不怀疑。恐怕单于误会为什么不撤去边防,因此派许嘉向单于说明。”

呼韩邪单于道歉说:“我愚昧,不知大汉天子的周详大计,感谢派使臣来告诉我,待我这么优厚!”此事就此作罢。

同类推荐
  • 乞记

    乞记

    乞求生计,诸般艰辛,求天,求人,求己,冷暖自知
  • 周家纪事

    周家纪事

    96年的时候,长生村周家得了一对双生女,两姊妹性格迥异,长得十分相似,一个文静,一个好动。故事从这里开始,不知从哪里结束。这是傻小子和傻姑娘的故事。
  • 弘治天下

    弘治天下

    一个是现代人眼中低调的中兴之主,一个是独享一夫一妻制的传奇皇后,真正的历史永远不像史书上的文字那样平静,皇帝皇后也有热血青春。
  • 盛世大汉

    盛世大汉

    有人说从曹丕称帝开始,就意味这魏国的灭亡。因为世家已经开始逐渐掌握政权。一个在前世极度崇拜诸葛亮的宅男,穿越到人命不如狗的三国。不会发明创造,会发生什么事?看小人物如何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且看三国中曹操,孙权,刘备,已及主角如何针对世家。
  • 铁血文明路

    铁血文明路

    1864年,愚昧,殖民,邪狞,仇杀,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冲突,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杨华发誓要为华夏文明趟出一条康庄大道。
热门推荐
  • 爱太难

    爱太难

    也许每个人的爱情都有你难言的苦痛。小米至今分不清楚被背叛与被抛弃究竟哪个比较痛苦,因为她是首先被背叛而后被抛弃,两件事同时发生同时叠加在她的身上,所以那种感觉她懂得,可是她却形容不出来,所以后来每次与别人讨论到类似的问题上时,她的总结就是:“就那样。”就那样到底是什么?她不知道,她只是想,如果这两样东西可以分开来承受,或许,会好一些。
  • 拐个王爷闯江湖:萌宠爆笑妃

    拐个王爷闯江湖:萌宠爆笑妃

    【此文无节操,入坑请谨慎!文内炮灰无数逗比无数!】绛言觉得,行走江湖有四个要求。首先,要有一身好武功。其次,脑袋里装的绝不能是浆糊。第三,脸皮越厚越好。最后,钱财也绝不能少。但是,如果有了顾青衫,那就什么都可以不要!顾青衫可以是超一流保镖,可以是移动钱庄,还可以……暖床!
  • 异世坛

    异世坛

    人死后归于何处?或轮回或成仙魔或游离时间?一个见义勇为的人,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冥界
  • 锦绣嫡女:一等世子妃

    锦绣嫡女:一等世子妃

    她实为一介官家嫡女,所求不多。看似光鲜亮丽的一切,不过南柯一梦,到头来却终是逃不开一场镜花水月。新婚之夜,她被验出已非完璧之身,她解释,他冷漠。当娇俏可人的姐姐一袭正红嫁衣出现在她面前时,一句“其实你的人生是我一手规划”,她终于明了世间的险恶。一杯毒酒,断了她的情;三尺白绫,送了她的命。凤冠落,玉珠泻,金钗散,青丝乱。青丝乱……情丝断……再次睁眼,她粲然一笑,那么这一世,她还会输吗?初遇。她独倚长廊,他误闯闺苑。再遇。她被流言毁得身无完肤,他上奏请封实权只为清除流言。那一日的暖风和煦,他说,我娶你;她答,我嫁你。相知,相识。直到相恋。他只知道,她注定是他的妻。她只知道,他会是她的夫君。第一眼,姻缘红线绕指尖。第二眼,红唇微启君心欢。第三眼,执子之手解相思。她轻言:“我是沈家的女儿,却是没冠上沈家的姓氏。”他浅笑:“你若无姓,那便冠上夫家的姓,此后,安度一生。”一袭红衣不负君。素手相执君不负。山本无愁,雪染白头。水本无忧,风起折皱。当年回头一笑倾君心,若无那一眼之缘,我们是否还有机会,天眷顾,姻缘牵,我一生之运,唯你而已。
  • 遇上恶魔校草:校草你无赖

    遇上恶魔校草:校草你无赖

    她曾拥有一个辛福美满的家庭,因为继母?她的生活全被打乱,妈妈死了,爸爸不爱她了,还多了个姐姐,她的大小姐生活被姐姐抢走了,她天天过着灰姑娘的生活?不,总有一天她会报仇。她笑了,自从上学后几个智障天天缠着她?不就是骂了几句吗?那几个人还是校草……还是超有钱?(众人心好勒累)(下面会有什么呢?尽请期待)
  • 我的爱妻是古尸

    我的爱妻是古尸

    自从我被新婚之夜血精惊魂,噩梦般的诡历就与我纠缠不清……狸妖、狐妖、鼠妖……到底对我有何企图?尸弟、尸、爷、尸魔……到底何处寻踪?一次次的逃亡,一次次的遇险,是偶然还是命中的安排?恐怖不是开始,更不是结束,是心灵的颤抖和灵魂的啃噬!在我落荒而逃、奄奄一息的时刻,谁能告诉我?我的古尸娇妻为什么还不肯放过我?
  • 冷情前夫太缠人

    冷情前夫太缠人

    夏诉是一个很执着的人。在她光芒闪耀的时候,她执着的想要睡了傅宁阎。所以她用尽手段倒追对方四年,最后得偿所愿跟其结婚。只是勉强来的始终不会幸福,他们的婚姻很快就走到了尽头。可她没想到几年后她会在相亲的时候遇到了前夫!更没想到的是傅宁阎竟然比她还要执着!结婚的时候对她冷如冰霜,离婚后就要缠着她复婚。可她对他的执着已经放下了,所以前夫有多远您滚多远好么?
  • 两个坏女孩

    两个坏女孩

    这是两个大人眼中所谓的坏女孩,她们叛逆,孤独,却又假装坚强,两个人相互依偎的故事
  • 冰山总裁

    冰山总裁

    韩可本是市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她做她的外景主持,他当他的多金总裁,生活永远都不可能会有交集!然而,命运偏偏将两人拴在了一起。电视台的台长是个好色之徒,由于韩可在全台众多女生中脱颖而出,也因此成了他猎艳的目标。几经布署,眼看美人就要到手,却被自己的情妇出卖,被及时赶来的杜泽爆打出门。最可恶的是,无耻的台长居然还给韩可灌了进口春药粉,据说,要去除这一药性,一定要男女交合才能解除药性。看着她那红得快
  •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文化常识

    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本书按照《四库全书》的分发,重点介绍了经、史、子、集四部的经典国学著作,选编了其中部分章节内容,并附有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