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200000006

第6章 婴儿的脑

◆脑科学的两大发现

脑科学研究的两个重大发现影响着婴儿保育。

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神经元(neuron,脑神经细胞)以及突触(synapse,脑神经细胞网络=神经回路链接)的数量不是不断增加,而是在1~3岁前后急剧增加,之后逐渐减少”。人们都说,神经细胞采取的战略是先大范围联手,然后,放开不需要的手。与“先多产出、后删减”的方式相比,“按需求增加”的方式更容易敏感地应对周围状况的变化。

比如婴儿不能精细地活动手指,是因为活动手指所需要的神经细胞网络过于广范围地链接。伴随孩子的成长,不需要的回线消失,只留下需要的回线,手指才开始能够进行精细的动作。最近的研究表明,婴儿不仅拉手的方式发生变化,神经细胞本身的性质也会发生巧妙的变化。

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20世纪90年代在大脑皮质前头叶发现的“镜像神经元”。毫不夸张,正是由于这个部位的发达,人类与所有生物相比,完成了惊人的进化,这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它证明了人类是自己完成社会性发育的。

那么,我们来详细地考察一下这两个发现。

◆突触

人类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脑的重量发生急剧变化。出生时脑的重量只有大约400克,而到了1岁时就增加到800克,到了4~5岁时,就增加到1200克,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大约80%。脑内神经细胞的数量基本不会因为细胞分裂而增加。同时,在脑的许多部位,被称作细胞耦合通道的突触密度,在1~3岁前后发育到顶点,其后几年逐年减少至原来的2/3左右。像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可以区分每一个人的面孔一样,婴儿也可以识别猴子的面孔。这是由于突触数量多才有可能。但是,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没有必要去识别每一只猴子的面孔。于是,伴随着成长,则会丧失识别猴子面孔这种不必要的能力,只留下识别人的面孔的能力,集中提高这种能力。从这点来看,婴儿保育就是要留下必要的东西,丢掉不必要的东西。在婴儿保育中,如果“替孩子做的太多”,甚至会让孩子失去需要保留的东西。迄今为止,人们所思考的所谓“早期教育”,貌似吸收了许多知识,但如果这些知识不是孩子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则会随着突触的减少而消失。

对于人的大脑,每一天都会有许多东西被发现。人们发现,人的大脑在成长过程中,不仅神经细胞会耦合,同时神经细胞本身的性质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对神经传达物质反应的变化。开始,会发生被称作“兴奋”的反应,随着孩子的成长,会出现被称作“抑制”的反应。也就是说,会变为正相反的反应。人在兴奋时会喧哗,之后需要抑制自己的行动,大人将其称为理性,虽然小孩子意识不到什么是理性,而大脑已经具备了抑制兴奋的功能。这就是被称为“抑制”的反应。因此,神经细胞不会发生多余的兴奋,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扩散。

◆镜像神经元

在我们保育园实习的学生曾经这样问我,“这个保育园的孩子不是看着老师的脸色行动吗?”我回答说,“最近的孩子已经不再看大人的脸色行事了。在过去,今天家长的情绪不错,可以从家长那里要些零花钱;家长情绪不好,就老老实实的。如果发现家长累了,孩子就想帮忙,会观察别人的心情,而最近孩子预测和察觉他人行动的行为减少。我认为,孩子应该更多地观察别人的脸色”。

根据人的面孔读懂他人的感情,这是一种象征人类智慧的能力。人们对什么是读懂他人心理,如何读懂他人做了研究。研究表明,读懂他人心理,不是根据他人脸上的眼睛、鼻子、嘴这些器官,而是根据面部表情来推测这个人的感情以及心理活动,继而根据这些信息进行交流。人具有通过观察他人面部表情来推测他人心理的能力。

镜像神经元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镜像就是镜子,猴子发起某种行动时,大脑中与运动相关部分开始活动。其契机不仅是通过自己的意愿去运动,而是在看到他人行动时,大脑的那个部位也开始活动。如同自己伸出手去抓东西时一样,看到别人抓东西时,自己大脑的这个部位也会活动。人们常说,夫妻常年生活在一起,往往面孔会很相像,这是因为夫妻都在镜像神经元水准上相互模仿(脑内模仿)的结果。

镜像神经元之所以引起瞩目,是因为镜像神经元具有“读懂他人心理”这一重要功能。人的本质体现在与他人交流这一社会性的智慧上。人们认为,镜像神经元支持着人类与他人交流这一杰出能力。

这一发现回答了一时议论纷纷的“个体与集体是否可以两立”的问题。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发挥个性和与他人协调是水火不相容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正如镜像神经元这一发现所象征的那样,个性正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磨炼出来的,人是通过反映在他人心里的这面镜子中的自己来了解自己的。

那么,镜像神经元是如何诞生、如何形成的呢?目前有一种假说,认为“镜像神经元是婴儿在通过模仿家长这种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婴儿笑了,家长回应婴儿的笑,自己也笑,通过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婴儿脑中诞生了反映家长笑容的镜像神经元。更准确地说,婴儿不仅是在与家长的相互作用下,还会在与身边最亲近的人的相互作用下,以及与各种人的接触中,通过镜像神经元的相互模仿作用,产生以“共感”为基础的、集体的传统及道德,形成了文化。

◆读懂他人的心理

人是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读懂他人的心理、进行社会性交流的呢?这些是心理学的一个难题。在研究中有一个被称作“心理理论”的课题。心理学中“推测对方的心理”,“认为他人具有与自己不同意识”的能力,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现在,不仅在科学领域,同时还在“心理哲学”领域对这种心理活动在进行研究。这是一门学问,就是将他人看不见的心理活动,与作为可视的物理行为关联起来进行研究。其中,“心理理论”也把“镜像神经元”作为重要的切入点进行研究。

心理理论

在心理学中叫作“推测对方心理活动”“认识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能力。英语为“Theory of mind”,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可以以误信问题进行确认。

日本心理学家子安増生和大平英树在《镜像神经元与心理理论》一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人是如何与自己的内心沟通、读懂他人的心理、进行社会性交流的呢?这个在心理学中可以说是最最基本、最最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最棘手的一个课题,在研究上尚无切实可行的方法。但是,在近20年的有关“模仿”“共感”“心理理论”“读心术”“自己和他人的关联词”“镜像神经元”等的研究中,从正面提出了“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由此使研究前进了一大步。这个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自己和他人”能够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应该归功于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语言和行动在任何时代都是思考“自己和他人”的重要线索,而近年由于脑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大脑活动实时监测技术的进步,通过“脑的解剖学构造”“脑神经活动的功能”“语言和行动心理学观察结果”这三者的同时映射,人们可以从各个水准上获得重要的知识。目前,在讨论“自己和他人”时举出的两个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视角,就是“镜像神经元”和“心理理论”。

◆自己和他人

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作为“心理理论”的对象进行研究,其中,有关人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读懂他人心理、如何进行社会性交流,以及这些行为是从几岁开始的问题,曾经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难题。一般认为,这些大约是从4岁开始的。尤其是有关心理世界的理解,据说是在3岁到4岁期间开始发生变化的。这表明是误信课题(辨别是否能够理解他人的错误信念的实验)。因此,有观点认为集体保育应该从4岁开始,而大多数保育园可能都是从3岁开始。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去考虑“模仿”以及“共感”这一心理活动和行动时,我认为从0岁开始,他人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孩子周围的他人无处不在,包括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然而,在现在的少子化社会中,这些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居住地区孩子数量减少,多数家庭只有母亲和孩子,而在家里,母亲还要去厨房做饭,打扫房间,做各种家务。这样,大多数时间就只剩下孩子与电视机或游戏为伴。在我们保育园中就有一个婴儿,不看动画片就不吃奶。因为他在进入保育园之前,家里就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喂奶的。尽管很多人都认为孩子小时候应该由母亲来带,但如果是母亲一个人带孩子,很可能就会以上述方法来带。

婴儿会根据功能来选择和利用他人。比如想玩的时候,他会选择发育阶段和自己基本相同的孩子;需要模仿的时候,他会选择比自己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想让别人教自己的时候,他会选择比自己年龄更大一些的孩子。他们也会根据合得来、合不来这样的性格差别来选择对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根据年龄差别来选择。有不同年龄孩子的孩子集体,原本存在于兄弟姐妹之中,或者存在于居住地区的孩子社会之中,而今这些均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创造不同年龄孩子一起玩的机会。基于这样的现状,最近还在开展有关兄弟姐妹的作用的研究。

罗伯特·富尔格姆

他从事过牛仔、民间歌手、推销员、调酒师、画家、牧师等多种职业。喜欢无意识地深思自身周围的事物。他偶然出版的《人生所必要的智慧都是从幼儿园的沙子堆学会的》在美国成为销量400万册的畅销书。

婴儿与生俱来就有做各种事情的能力,而发现这些能力,需要有环境影响的作用。尤其是在“心理理论”中,对兄弟姐妹这种环境影响,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孩子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是罗伯特·富尔格姆的著作《人生所必要的智慧都是从幼儿园的沙子堆学会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书中这样写道,“所有东西都要与大家分享。不要耍小心眼儿。不许打人。东西用完后要放回原处。搞乱了要自己收拾。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伤害了别人一定要道歉”,等等。这些人生所需要的智慧不是在高等教育中学会的,而是埋在幼儿园的沙子堆中。这并不是说沙子如何重要,而是说不同年龄孩子组成的集体的意义有多大。人都是通过别人来理解自己的,如果能够听到不同的人评价自己,就越能看清自己。如果只听到母亲的评价,将来走上社会,听到别人不同的评价时,心里就会受打击,会封闭自己。因此,在不同年龄孩子的集体中的成长经历非常重要。

同类推荐
  • 戴牙箍的孩子

    戴牙箍的孩子

    本书从普通读者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以牙齿矫治的程序为主线,分别介绍牙齿矫治前、中、后,家长和孩子该了解些什么及做些什么,并将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技术特点、患者顾虑和注意等问题融合其中。
  •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世界著名家族教子羊皮卷

    本书精选世界上著名家族教子家训编著成书,让读者学习和领悟教育孩子的杰出方法。主要内容分为:品行、真爱、智慧、勇气、心理、成功六个章节。
  •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再忙也能做个好爸妈

    一年五十二周,周周都是爱。这本书适合所有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孩童教育者,它是您的育儿方法的源泉。我希望您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读这本书,当然最后的分析和决定都取决于您,只有您自己才能决定为您的家庭使用何种育儿方法。请自由地从书中选择您觉得适合自己的模块,正如一位家长说的那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余则忽略。”
  • 父母新知: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父母新知:让孩子学会交朋友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有人缘》的姊妹篇。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学会交朋友,形成友谊观。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友谊观。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与兄弟姐妹相处的机会。因此,对于现在的父母,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交朋友,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理解和忍让,并获得社会交往能力,这是相当重要的教养环节。
  •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优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50个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了。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养成专注的习惯、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养成快乐学习的习惯……50个的优等生秘诀在等待着你!
热门推荐
  • 王府有个逗王妃

    王府有个逗王妃

    神秘女子突遇架空穿越,怎料秀的有创意,逗的有品味,究竟女子何许人物?请看大屏幕~“亲,原来你是美男子啊,你看你看,我也是美男子,咱们俩好配的,不如我们耍个朋友可好?”美人抬袖一挥推开秀发上的手“在下还有急事,告辞。”“等下!美人儿,我知道人有三急,你急我急大家急,走,咱俩上茅厕去。”美人一愣,嘴角微微抽动“你误会了,在下并不是去如厕,且确实有急事,还请放开。”“噢,原来不是三急啊,那正好我也不想尿尿了,走走走咱们一起去办要紧事。”
  • 重生三世:剩女倾城

    重生三世:剩女倾城

    她本是现代一个大龄剩女,工作狂,年近三十都无人问津。然而一场飞机失事,让她来到两千年前的秦汉时期。她出生便被誉为神女,身为公主享尽荣华,但五岁那年一场宫变,让她丧失至亲,被七国追杀。她被众人推上刑场,她发誓,若她活下来,她一定要替父母报仇以偿养育之恩,一定要亲手屠戮害她之人,至死方休!
  • 绝龙记

    绝龙记

    山野小子误吞龙珠,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尽平凡下的秘密,龙是神还是妖?屠龙为了什么?
  • 孟天记

    孟天记

    此去千万里,楼台烟雨花。轻车且缓行,入暮早安家。他是森林的猎手,武道的学徒,迈着坚毅的步伐找寻命运的真相。残酷的现实,命运的捉弄,也无法改变他不屈的心……一场风云将起又会有怎样的波澜?
  • 万界轮回系统之启神

    万界轮回系统之启神

    启神,是为开启人类自身的“神奇”,作为万物灵长,人类拥有着巨大的潜能,但是在无数次的进化中,人类自我封印了这种潜能。未来,人类经历了可怕的巨变,人类开始重新发掘自身的潜能,激发自身的能力。这是强者的时代,是人类的进化时代,也是.......夏宇天的时代!
  • 修炼全人类

    修炼全人类

    地球至今存在60多亿年的岁月,人类发现了许多文明古迹时间跨度非常之久,远超人类的进化史。2016年,一群考古学家打开了埋葬在昆仑深处的一座神殿。古老的传说,地球被掩盖的文明,热血而又激情的岁月,衍化到巅峰的全人类修炼时代。普通人一拳揍死恐龙,强者一脚能踹死陆地神仙。“叶师兄,史前地球好恐怖,我要回现代……”
  • 一间古玩店

    一间古玩店

    我毕业后入股了朋友的一家古玩店,店名叫古玩玉石,没想到却走入了一个从不曾想过的人生。
  • 御龙卸甲

    御龙卸甲

    这个烽火争霸的“世代”到底有多久才能结束?一般来说,怎么也得有个一百年吧?一百年?那是起步价,六百年起!还不打折!
  • 冷血双子山庄

    冷血双子山庄

    武林至尊之战,介绍什么,直接看作品吧,这里说的都没有用,还得凑二十字。
  • 奶奶带我去捉鬼

    奶奶带我去捉鬼

    16岁那年的鬼节奶奶让我独自一个人去坟地给太爷爷“送灯”,结果在坟地我看见了两个女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