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200000004

第4章 婴儿保育所必要的环境

◆婴儿发育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考察一下婴儿发育过程中几个需要注意的特点。

在日本文部省《保育园保育指针》第2章和总则中都涉及有关孩子发育的内容。总则中规定的发育内容是“打下培育活好现在、创造理想未来的能力的基础”。发育绝不可以急于求成、不可以超前。要重视孩子当下的活动和行动,超越发育阶段是毫无意义的。在婴幼儿教育中,早期教育被否定的理由也在于此。如果超越了发育阶段,将来会出现问题。比如婴儿在某个时期,会用眼睛追踪动的东西,将脸转向有声音的方向。

从婴儿的行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的信息。人类从最初的爬行变为直立行走,是因为直立有利于支撑脑的重量。因为能够直立,人的大脑才会长大。为了直立支撑脑的重量,需要人的颈部、腰部、背部等能够弯曲的部分很结实。颈部、腰部、背部需要得到充分发育。婴儿用眼睛追踪动的东西,将脸转向发出声音的方向,是为了使颈部更加结实。这个时期,需要在婴儿的周围准备一些可以用眼睛追踪的东西,发出声音的东西,因为这些是婴儿所需要的环境。如果说婴儿用眼睛追踪动的东西和将脸转向有声音的方向是为了锻炼颈部,是否也可以说将脸转向有声音的方向是为了尽早地察觉危险所在?因为在这个时期,婴儿本能做出反应的不是吊在那里摇曳的风铃,也不是发出好听声音的圣诞玩具,而是身边孩子的动作。

躺在自己身边婴儿的手脚动作,以及摇摇晃晃走过身边的、比自己年龄大一点孩子的动作,这些都会让婴儿做出第一反应。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动作太快,用眼睛还无法捕捉。抓着东西站起来,踉跄学步的速度,刚好是婴儿用眼睛能够捕捉的速度。如果在这个时期,让婴儿睡在没有任何动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声音的地方,他就不会去转动颈部。以前,人们常常认为,婴儿最好睡在安静、稍暗一些的屋子里。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在这样毫无刺激的环境中,容易诱发猝死。为了防止这一点,定期给予婴儿一定的刺激十分必要。儿科医生也提出过这样的建议,就是在白天午睡时,应该给婴儿准备一个周围明亮、能够听到声音、空气流通的环境。

继锻炼颈部之后,就是学会翻身。这是婴儿实现自我移动的最初手段。想要得到东西,想到什么地方去,这些欲求引发了翻身的行动。

接着是爬行期。婴儿会把下半身贴在地板上,抬起上半身来移动。这样,背骨会得到锻炼。也就是说,需要什么东西、想到哪里去这样明确的欲求,引发了婴儿爬的行动。通过爬行,增强了婴儿的腰部以及上半身内部的脏器发育,也锻炼了用手支撑、避免摔倒时脑部受到冲击。在各个时期,都需要有符合该时期婴儿活动和行动的环境,这些十分重要。

◆发育中不可缺失的意欲

前面,我们逐步考察了孩子的发育过程。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发育是建立在意欲的基础之上。从想要看动的东西、想要拿东西等欲求中产生了行动,这些行动促进了身体的发育。而构成意欲的基础则是兴趣、关心、探求心,等等。

让孩子萌发兴趣、关心、探求心等意欲,为进入小学之后接受知识教育做准备,正是婴幼儿教育的目的。

各国学习能力调查

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组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essment, PISA)。参加调查的国家以15岁孩子为对象,对阅读理解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三个主要领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调查,重视的是思考过程的学习,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在各种状况下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能力是指对某一信息的理解及运用。

这样的意欲在婴儿诞生后3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了。不能因为婴儿想要,大人就拿给他;因为危险,大人就把爬着的孩子抱起来去够东西。这样看上去似乎对孩子很安全、很好,实际上却会使孩子失去意欲。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对各国学习能力调查的结果表明,日本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比较靠前,然而学习意欲却是世界各国中最低的。意欲下降后,造成了学习内容的减少。

在日本,有的孩子出生半年左右就可以站起来。人们认为是日本的房间小,孩子很容易抓住家具站立起来,因此孩子的爬行期缩短了。为了满足孩子爬行所需要的空间,在成立保育园的批准条件中规定,最低要有3.3平方米面积的匍匐室,比一般的保育室要大一些。最近这个最低标准放宽了。

最近,尽管房间大了,而婴儿站立期还是有提前的倾向。这是因为现在家里孩子少了,父母接触孩子过于密切造成的。婴儿不是抓着家具去学习站立,而是拉住身边的大人学习站立。

本来,婴儿抓住东西站立是从10个多月的时候开始的。以前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过早地站立,甚至让孩子背上米袋爬行。如果爬行期太短,日后会造成孩子一运动就喘,摔倒时不会用手撑着保护脸,出现发育上的问题。在爬行期必须让孩子充分爬行,这正是日本文部省《保育园保育指针》中所说的“培育孩子活好现在,创造理想未来的能力的基础”。

◆发育所必要的环境

下面,我们继续考察孩子是如何通过环境来完成发育的,以及应该为孩子的发育准备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爬行期,需要给孩子准备一个能够充分爬行的宽敞的空间,准备孩子想要爬过去取的东西。除了准备这样一个实物环境以外,还需要准备一个更重要的“人”的环境。在日本文部省《保育园保育指针》第2章“孩子的发育”的开头这样写道,“尤其重要的是与人的接触,特别是在充满爱情、深思熟虑的大人的保护和照顾下,使大人和孩子之间形成充分接触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以这种关系为基点,逐渐产生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增加接触,形成对人的信赖感和自身的主体性”。概括起来,就是以与大人的关系为出发点,逐渐转化为孩子之间的关系,从中培养信赖感和主体性。

人类社会是通过人与人的相互关联构成的。从古到今人类都是在生存的过程中获得能力。今后,还需要所有的社会成员相互协助,共同解决问题,开拓未来。正因为如此,“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构筑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这也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孩子们具备自己是构成社会一员的意识(公民意识,citizenship)非常重要。正是出于这个理由,日本在修改小学学习指导大纲以及幼儿园教育大纲时,增加了“协同学习”的内容。不是由老师教授,而是让孩子们相互学习,这一点十分重要。

◆协同学习应该从几岁开始

在针对3岁以上孩子的幼儿园教育大纲中,重视的也是协同学习,尤其是重视听的能力和说的能力。所谓听的能力不是老老实实地听老师的话,而是在和小朋友们一起制作时,能很好地倾听一起制作的小朋友类似“这样会不会更好”的建议的能力。还有,针对小朋友的建议,自己表达“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的说的能力。这些也是建立朋友关系所必要的能力。在新《保育园保育指针》有关婴幼儿发育的内容中,特别强调了“发育的连续性”。由此可知,协同学习不是从3岁以上才开始的,而是在婴儿时期就出现了萌芽。

发育除了具有连续性这一特点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方向性。人类为了延续下去,需要构成社会,那么,人类是否与生俱来就具备构成社会的遗传基因?是否会朝着这个方向发育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从婴儿期就需要开始相互之间的交流。可是,具体应该如何交流呢?

◆在伙伴关系中培养孩子的能力

来我们保育园参观的人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幕:

一个1岁左右的男孩子突然抓住一个女孩子好像要打架,保育员看了看,却无动于衷。在场的人很担心,担心放手不管会不会出问题。这时,一个不到1岁的孩子走到打架的两个孩子中间,抱住了先动手的男孩子。正处于兴奋状态的男孩子回过神来,反身抱住了这个不到1岁的孩子。不到1岁的孩子看到男孩子似乎已经不要紧了,就放下心来,然后又想要抱住被男孩子抓过的女孩子,可是被女孩子拒绝了。这个不到1岁的孩子被拒绝后,认为女孩子已经没事了,于是拉起男孩子的手去别的地方玩了。女孩子也恢复了状态,开始玩起来。为什么那个不到1岁的孩子会介入?我想可能是因为人类本身就具有采取此类行动的遗传基因。一般认为,不到1岁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周围的状况,而这个孩子却意识到了周围的状况,感觉到将要发生不好的事情,想要阻止事情的发生,这种能力起了作用。

但是,类似的行动也会因人而异。当我把这件事情说给其他保育员时,他们说,“那两个孩子即使打起来,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因此保育员才没有介入。那个不到1岁的孩子插进去,也许是保育员知道他想去阻止而故意让他介入的”。当孩子们发生需要帮助的情况时,保育员不是自己去提供帮助,而是尽量让其他孩子去帮忙。我在德国考察时,曾经与当地的保育人员交换过意见。他们说:“当孩子来寻求帮助时,有时保育员会伸手相助”,而我们的意见是尽量让孩子们自己解决。从0岁开始就这样做。

◆变换角色

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在0~1岁的保育室,到了上午吃点心的时间。那天提供的是一盒果汁,需要插吸管喝。可是,孩子的力量还不够大,有的孩子不能把吸管插到纸盒中。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在德国,肯定是保育员把着手帮助孩子。而在我们的保育园里,“XX他会,请他来帮助你吧”。我们让孩子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在1岁孩子之间,也有过这样一件事。吃饭的时候,孩子们需要戴上围嘴,有的孩子自己不会戴围嘴,别的孩子就会帮他戴上。看到这种情景时,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这种行为就是关心他人的具体表现吗?我不认为刚刚1岁的孩子就会萌生这样的情感。我找到了当时读过的一本有关孩子发育的书,写的是有关变换角色行为的内容。母亲给婴儿喂断奶食品,过了1岁,婴儿就会想把妈妈曾经喂给他吃的东西以及周围的东西喂给妈妈吃。这是他想换个角色,模仿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的一种体验。也是一种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别人的行为。在保育园,如果想要变换角色,可以让1岁孩子喂0岁孩子。这对于1岁孩子来说是非常理想的环境。变换角色与为他人着想是不同的。为他人着想是因为别人为自己做事情时自己感到高兴因而也想要为别人做。而变换角色的行为,还会把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因此要注意,不要因为别人强行喂自己东西,使自己感到不愉快,就也把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强行喂给别人。

◆共同体验的必要性

刚刚1岁的孩子也想模仿别人帮助自己做过的事情去帮助其他孩子。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是很了不起的。虽然有时你不能确定孩子是否看到了,但孩子们会将眼睛看到的情景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即使是无意识的,很多情景也会进入孩子的脑海。因此,观察其他孩子的行为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

一起吃饭被称之为共食,一起看同一事物被称之为共视(共同注视)。婴儿期共视也非常重要。婴儿一个人玩的时候,有的孩子会不时地回过头来,确认是否有人在照看自己。其实,那不是在确认是否有人在保护自己,而是他在玩的时候,感到有趣,或者感到不可思议时,想确认是否有人和自己看着相同的东西。婴儿许多时候的行动都是用手在指,这并不是希望对方看自己,而是希望对方能和他一起看同样的东西的一种暗示。不是要求保育员面对婴儿,而是要求与婴儿一起看同样的东西(=共视)。以前,人们认为背孩子会有这样的效果,婴儿可以在母亲的背上和母亲一起体验母亲所做的一切。

对于婴儿来说,不仅需要共食、共视,共同体验也非常重要,比如共触。共触就是用别的孩子的手去触摸睡着的孩子的脚。从睡着孩子的角度来说,是自己的脚在触摸别的孩子的手。一个人自己触摸和被触摸的行为就是吸吮指头。

婴儿期,孩子通过五感和小朋友以及大人的共同体验对发育会产生好的影响。

◆通过共感培育社会性=婴儿保育的目标

这些共同体验日积月累,会在孩子中间产生共感。对方感动,自己也会感动,看到别人玩得很有趣,自己也想试试,这就是诱发模仿的行为。孩子还会去预测对方想做什么。比如会递给端着盘子的孩子一个勺子,会对不敢上滑梯的孩子给予鼓励,类似基于预测的这些行为从1岁左右就开始了。而且,“预测能力”在社会上是不可缺少的。最近的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类似行为是一种叫作镜像神经元的神经细胞在起作用。人们认为,正因为有了镜像神经元,人类才迅速完成了进化。

镜像神经元

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完成了爆发式的、惊人的进化。其结果诞生了镜像神经元神经细胞。通过这部分的进化,可以以更细腻的方法去预测他人的心理、思考内容以及意图等。通过这些进化,人类开始了社会生活。还有一种人们认为是由镜像神经元参与的重要活动,就是迅速观察、学习这样的高度“模仿”。

从婴儿期开始的与其他孩子的共同体验,对孩子的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有了共感以及相互模仿的基础,才能够在3岁以后实现协同学习。而在只有孩子和母亲两个人的关系中,是无法构筑这样一个基础的。以前,保育园里保育员扮演母亲的角色也没什么问题。而现代家庭里,已经无法形成孩子与孩子的关系。因此,保育园必须要考虑如何建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需要有专业用语“水平方向的动力”的概念。比如孩子做好手工,拿来给保育员看时,保育员如果只是表扬说:“做得很棒!”这是纵向动力。如果这时候再加上一句:“你还能教给别的小朋友吗?”就会促进孩子之间关系的扩展,是水平方向的动力。保育员需要以这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孩子建立起伙伴关系,把孩子们联系到一起,把他们培养成社会的一员。这样积累的结果,可以使人类克服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去开拓未来。

发育不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情,而是在从出生至死亡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中,观察各种行为如何变化,这是发育论的最新观点。保育人员的作用就是在每个孩子不同的发育状况下,照顾好他们。

同类推荐
  • 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望女成风”是每一位家有女孩的父母的热切期盼,然而如何教育女孩却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为了帮助广大父母解决这一难题和女孩的健康成长,本书从女孩的性别、安全、品质、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世心态、成长环境以及女孩成长过程中容易进入的误区等多个方面,为家有女孩的家庭提供了100个教育细节。让每一位父母都摒弃传统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成为女孩真正的朋友,并把女孩培养成有出息的人才!
  •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

    追求快乐是孩子的天性,管教孩子则是父母的职责。若能在快乐与管教中寻得平衡,就能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书为父母提供一套快乐的家庭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 问题妈妈成长方案

    问题妈妈成长方案

    本书从真实鲜活的案例入手,分析了各种问题妈妈背后的家庭故事,记录着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探究问题妈妈心灵深处的酸楚,包括粗心妈妈让女儿遭遇怀孕的阴影、欲望妈妈为女儿套上的欲望枷锁、好强妈妈造就孩子失败的人生、心理变态的妈妈打出孩子心底的恨等内容。
  • 关键期关键帮助

    关键期关键帮助

    芭学园创始人李跃儿用近30年实践成果和父母分享如何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用爱和自由给予孩子最有效的帮助。这是第一次系统深入地揭示07岁孩子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金钥匙,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了解了关键期,你就了解了你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儿童心理世界的奥秘之门,为成人打捞失去的童年,想起曾经渴望的自己。
  • 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

    留白教育:宽松管教让孩子更出色

    本书是一本家庭教育读物,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留白式教育,给孩子的成长留些空间时间安排上,控制三分,留七分让孩子“反刍”自立能力上,三分圈养,七分放养物质生活上,三分富养,七分穷养个人隐私上,三分关注,七分空间等。
热门推荐
  • 契约帝后

    契约帝后

    周周因一场车祸穿到了青海国,结识了皇帝的弟弟,他国的王爷,帮派的老大。但在深宫里却处处受人猜忌,受人陷害。还要无私的帮助自己的皇帝丈夫坐稳了江山。爱情终使人反目,周周为了自己爱的人,步步为营,步步为他人做嫁衣。最后等待她的是善良后的美满,还是依旧的不尽人意。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超念学霸

    超念学霸

    那一年高考,秦弘文落榜了。第二年,他仍没有考上。第三年,父母带着借来的十万元钱将他送入号称“全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水中学。在毛水,秦弘文饱受同学的欺负与看不起,可他却一直努力的学习着,只为了心中的大学梦想坚持着。直到有一天,他被人打了一顿,头撞到了墙,从那一刻开始,他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 启天佣兵录(异界篇)

    启天佣兵录(异界篇)

    一个平凡少年,雷人的穿越,因为梦中的事件想要变的强大。可又不能习得异世的力量,且看这位少年如何选择自己要走的强者之路。
  • 神秘年代

    神秘年代

    怨力!你恨我吗?恨我就来杀了我吧!你们的怨恨,将成为我成神之路上,最丰厚的怨力。怨力分为两种,那就是被人怨恨和怨恨别人,前者一般是强者的标志,后者一般都不可能成为强者!所以,这就是一个杀与被杀的残酷扭曲的世界。怨力诞生于规则!
  • 鬼帝追妻:神偷七小姐

    鬼帝追妻:神偷七小姐

    她,21世纪的怪盗,却被男友杀死,意外穿越到古代,神马?姐居然是霏丝国第一废柴,哼,看着姐逆天吧!可为神马总有一个人对姐死缠烂打?他,霏丝国第一妖孽,据说高冷凶残,碰到他的人都会被他粉身碎骨,可为什么对一个人不一样,感觉整个人都变了?“娘子,我们滚床单吧?”“姐不干!”“那去逛街?”“姐不干,姐心情不好!”“那你怎样心情才会好呢?“你消失在我面前!”“哦,好吧!”说好的高冷凶残呢?怎么会这样?
  • 生死道长生路

    生死道长生路

    这是一个脸厚心不黑的人(自以为的),虽然经常劫富济贫(己)杀人夺宝,但也只是为了更好的行走世间,看破生死,寻一线天机证那长生之道。ps:《本书宗旨:故事简洁,思路清晰,要有笑点,看着不累心不虐主!》
  • 云踪雪影

    云踪雪影

    黄昏,茶马古道,凌云客栈。叶雪躺在杜云笙的腿上,她已经睡着,三个月过去,她终于可以安心的睡觉了。江湖路上血雨腥风,爱情路上不忘初衷。语言简练不啰嗦,情节跌宕变幻江湖百态。
  • 邪君宠妻:嫡女风华

    邪君宠妻:嫡女风华

    闯圣坛取圣泉救亲友,毁仙殿救亲母,闯冥界,收龙族,统领凤族,救海底世界后,展开一场巅峰对决,弹指挥袖间他与她倾尽此生温柔,只愿彼此相守。六界之内,九天大陆,谁与争锋,唯吾独尊!(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生一世一双人。)
  • 掌有乾坤

    掌有乾坤

    唯有专与武,方可达与人!无名师、无秘籍,全凭百炼锻为钢!无出身、无奇遇,世间百态人生路!武者走的是一条什么路?还有武者可以走的路吗?难道只能给人做狗吗?还是…有耐心看完觉得可以就收藏一下,给个推荐好吗?当然你要是认为是垃圾请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