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也总有几个扶不起的“刘阿斗”。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双手十指都有长短呢,更何况是人。人心都是肉长的,每个人的人心其实也都差不多,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班级中的学生个个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没有一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但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过去我们的教育中,有留级,现在强调素质教育了,取消了留级制度。这是我们教育的进步。虽然说这是进步,但留级制度的取消,也造成了不应有的误解,一方面这是对学习不好的孩子的尊重,另一方面,给我们一个虚假的印象,似乎留级制度的取消,意味着我们不再承认孩子学习方面有好和差的分别。这方面的极端提法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上面这一段话,似乎和我们今日要说的话题“养成教育”关系不大,是题外话,其实不然,因为我觉得,“养成教育”应从尊重孩子做起,而尊重孩子,最大的尊重,就是承认孩子学习上存在的天然的差异,而不要一刀切地抹平这种差异。
何以如此说?
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的习惯范围很大,包括坐立行走、言谈举止,到学习、生活等。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有二:①就是孩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的习惯;②就是孩子敬畏生命的习惯。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离不开对孩子的尊重。
1.孩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的习惯。
要孩子养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的习惯,首先就得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什么事,只要你有了兴趣,就能持续不断地自己深入研究下去,就一定能够将之做好。学习,自然也是如此。根据我的观察,班级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大多都对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大多都对学习无动于衷,不感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孩子养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习惯的不二法门。而学习兴趣,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兴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有孩子喜欢画画,有孩子喜欢唱歌,有孩子喜欢跳舞,有孩子喜欢运动,有孩子喜欢数学,有孩子喜欢阅读……我们怎么可能让这么不同的孩子,喜欢一种内容的学习呢?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强迫命令所能做到的,更不是一定要孩子将兴趣培养起来。如果一个孩子,不喜欢画画,你再怎么引导培养,也有可能他始终不喜欢,这也只能顺其自然,而不能强迫他一定要喜欢。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有对孩子充分的尊重意识,否则,就会产生按着牛头吃草的情况。我们今日的学校教育中,之所以会产生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精神不足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学生兴趣不够,而是我们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还很不科学,需要作较大的调整。另一方面,我们学校教育中课程的设置,供孩子选修的内容太少。这也影响了我们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设置的课程,对出类拔萃的尖子生来说,显得太浅了,不够深入,因此他们处于吃不饱的饥饿状态;而对扶不起的“刘阿斗”们来说,又显得太深奥了,太难了,他们处于天天吃胀肚子的撑饱状态。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利于这两者的发展。
要孩子养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的习惯,还得让学生发现并掌握适合各自学习的学习方式方法。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学习方式,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学习方法,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学习风格。我们的教师,就是要在教学中,逐步让学生发现并掌握适合各自学习的学习方式方法。有的孩子语言天赋强,有的孩子逻辑数学能力强,有的孩子有空间感知天赋,有的孩子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有的孩子有身体运动天赋,有的孩子有人际交往天赋,有的孩子有自我认识天赋(参见《每个孩子都能成功》阿姆斯特朗),人的智力有这样7种类型,相对应的,人的学习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至少包括这样对应的7种。当我们的教室中,一个孩子在上课时坐不住,动来动去不停时,我们的老师就该考虑:这孩子是不是属于“身体运动天赋”型的呢?如果是这样类型的人,那么,他在那儿动,代表的不是不遵守纪律,而仅仅是在以他特有的学习方式方法在那学习呢!我们的老师,就得尊重这孩子的学习方式方法,而不应该加以谴责批评。如果我们的老师不知道,或知道了,就是不尊重这种孩子特有的学习发生方法,进行批评指责的话,这孩子的学习兴趣,无疑会受到打击,这孩子的学习主动自觉性就会明显降低。
要孩子养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的习惯,离不开对孩子的尊重。
2.孩子敬畏生命的习惯。
近年来,社会犯罪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犯罪群体越来越年轻化,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我们的报纸新闻中,不时地就有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而且,这种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有越来越残忍的趋势。随便在网上用“未成年人犯罪”搜索一下,就能得到许多这方面的报道。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很多,如未成年人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个别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方式错误;未成年人学习教育存在的缺憾;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的严重污染;未成年人教育支出的重负,造成尚处于上学年龄的未成年人过早流入社会,造成不稳定隐患……等等。但我觉得,我们对孩子养成敬畏生命的习惯的不重视,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最主要原因。而要让孩子养成敬畏生命的习惯,首先我们大人,特别是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孩子。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大人、教师,如果不尊重孩子,甚至歧视打骂孩子的话,孩子学会的也必将是不尊重别人,歧视打骂别人,以寻求他们眼中的“正义”与“心理平衡”。这样,社会上出现大量未成年人“盗窃、抢劫、伤害、绑架、诈骗、强奸、贩毒、吸毒”的事件,也就一点也不足怪了。我们的学校教育中,由于“长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重升学率、忽视个性培养等状况,造成不少未成年人心理抗挫力差、意志薄弱、心理疾病严重”,这也是我们大人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这世界上的事,说简单也真简单。在这世界上,唯有微笑才能唤醒微笑,唯有爱心才能唤醒爱心,唯有敬畏生命才能唤醒敬畏生命!我相信:如果是一个敬畏生命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爱心的人,一定是一个面带微笑的人,这样的人,不管是成年还是未成年,他(她)都不会去干“盗窃、抢劫、伤害、绑架、诈骗、强奸、贩毒、吸毒”这样的罪恶勾当。
要我们的孩子养成自己主动自觉地学习的习惯,要我们的孩子养成敬畏生命的习惯,就得从尊重孩子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