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2200000008

第8章 “探险者”引起风波织呢局命运坎坷

《申报》、《北华捷报》援引“探险者”的文章,所作的连续报道风传到甘肃,在总督府和织呢局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无论是官员还是织呢局负责人和洋总办、监工都坐不住了。他们觉得美思尼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在读者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必须从各个方面说明羊毛的具体情况。商量了一阵,就以总监的名义给《北华捷报》的编者写了一封长信。信是这样写的:

《北华捷报》编者鉴:我们从友人某君处听说,有一位美思尼先生数月前在贵报发表了一篇记载本织呢局的文章,虽然没有看见他的原文,但听说美思尼先生诽语甚多。我们现在想占贵报篇幅说几句话,以便使读者对本局得一正确的印象。

如众所周知,中国的羊毛当然不如南非和澳大利亚的羊毛,品质也不如德国的羊毛。因此很难希望本局的产品能比得上外洋输入品。

接下来,信中对机器及水源问题作了如下解释:4000箱机器的最后一批,于1880年5月运抵此间,本厂遂于9月16日开工。安装工作在五个月内完成,时间不能算长,因为有些机件在路上损坏了,又有些浸了雨着了霜。五个德国技师和一个工头被聘来到此地教导纺织,那位工头后来因合同期满,业已回国。

信中详细介绍了机器种类、布局及运转情况后,写道:美思尼先生旅行西北,于2月10日到达兰州;他看见了开工情况,但当时产呢较少,因为临时缺水。后来我们又凿了一口深井,水源问题便解决了;自此(即1881年2月底)以后,本厂每日产呢8匹,每匹长50华尺,宽5华尺。我们的工作获得了左爵相和杨督宪的称赞。此外,我们觉得中国官员们没有什么令人不满之处,他们竭尽全力来协助工作,对我们所提的正常要求经常同意。

信的最后一段写的是对美思尼的看法:美思尼先生的文章并非报道正确情况,而显然不过是对本厂中外人士表示不满而已。美思尼先生16岁即离欧来华,以往二十年均在滇黔两省为中国训练军队。我们不知道美思尼先生从何处获得了织呢的知识,竟能在路过此间仅停留12日后,即在贵报对读者写出那样详细的报道?

信的落款是:兰州织呢局总监工李德、满德同启。兰州府七月二十五日这李德、满德两人是织呢局从德国请来的总管,也叫总监工。

其实,美思尼来兰之前,大清国杂志于1881年1月3日刊登通讯员发自汉口的一篇通讯中就预言,等到明年外国雇员合同期满后,这兰州织呢局很可能不久即将成为历史上的陈迹了。这篇通讯指出,兰州织呢局有很多缺陷:

(一)羊毛很粗很杂,弄得每天得雇40个人挑拣羊毛,每天只能拣两磅。因此在织成呢布以前,羊毛的成本已经很贵。100斤羊毛中只有10斤能织上等呢;20斤能织次等呢;50斤只能织毡子和床毯,这种毡毯在内地几乎无人使用;剩余的20斤完全无用,全是杂毛和垃圾。

(二)道路很坏,虽然比以前好多了,每10里设一站,立了路牌,常叫兵勇们修路。

(三)水源不足,能找到的一点水也含着碱,使得漂染很困难,结果是呢布的颜色很黯淡。因为水源缺乏,全部机器每天只能织成10匹呢布,每匹长18码;如果水源充足,无疑地可以多织很多。负责的官员们对此则漠不关心。

(四)虽然努力建成了厂,但兰州织呢局的产品,不管在品质上或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的呢布,因为把兰州的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就比从欧美输入呢布要贵多了。

眼下探险者的文章一出来,织呢局的命运更加坎坷。

想当初,总督左宗棠在畜牧地区的中心设厂,一心想开发西北羊毛资源,为民兴利,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创办织呢局,实指望这个企业为甘肃人民带来效益,成为培养本土人才的摇篮,进而推广到全国去。甚至在他升任清廷军机大臣,调任两江总督的日子里,还念念不忘兰州织呢局的营运与发展。谁知左大人苦心开拓的事业,步履如此艰难。

织呢局的日子每况愈下。产品销不出去,入不敷出,亏损严重,难以维持;机器坏了无从维修;官办企业,大小委员就有10人,开支亦繁;本地人都穿棉布,不兴呢布,贩运到外省,运费又贵,不合算;加之俄国人输入便宜的毛织品冲击市场,企业就像处在四面楚歌中。随着洋匠和总办局务的委员先后辞职,只好停织了。

又是一个春去秋来的季节,秋风从远方带来了又一缕惆怅。

光绪九年(1883年)八月十七日,《北华捷报》刊出消息:据说兰州府的织呢局已由新任总督谭钟麟下令停办。这是左宗棠三年前倡议创办的工厂,原打算开工能够盈利的。

《北华捷报》的评论是,左宗棠曾花费了很多钱,购到了最好的用本地羊毛织呢的机器;也曾盖了合适的厂房,安装机器后每日能产呢10至12匹;并且特别聘了七八个德国技师来教导本地工人以近代纺织的技术。但由于翻译人员没有能力,教导工作很困难;局中安置了一大堆冗员,干领薪俸,丝毫没有学习使用机器的愿望;于是情况便很不能令人满意。

10月24日,《北华捷报》跟踪报道:兰州织呢局这个企业,奋斗了五六年之后,证明完全失败。得不到充足数量的原料,运输道路恶劣,产品没有销售市场,这些合起来,使得这个企业无法成功。除了这些不利条件外,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完全不能出售,于是这座工厂现在已经放弃了。

有学者把兰州织呢局的失败归结为六句话:牧场未立,风气未开,万里甘凉,艰于转运,资本太重,不利行销。

由此可见,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水平还远远达不到企业本身的要求,加上左大人一走,好像天时地利人和也跟着走了。

无论如何,甘肃制呢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毛织工厂,它开创了中国近代毛纺工业的先河,左宗棠、赖长等人无疑是发展中国近代织呢业的先驱者。是他们为一百年后兰州这座工业城市的兴起播下了种子。

织呢局尽管“昙花一现”,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第一个织呢局不在首都,也不在上海、汉口,却偏偏诞生在黄河上游皋兰山下的兰州城。

同类推荐
  • 战国魁雄

    战国魁雄

    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在接过小龙景光的那一刻起,命运的齿轮开始不断转动。天文十年,14岁的宇喜多四郎踏上了前往天神山城的道路。武士的荣光尚未黯淡,革新的曙光展露爪牙。以西国的一介浪人,直至天下之巅。不如归行方?天下人的征程!
  • 何以秦梦自思量

    何以秦梦自思量

    寒烟笼残月,灰鸦挂疏桐。谁闻幽船岸边来?斑驳水中影。孤守庄园景,梦醒却泪流。待到明年红枫落,零落步履声。
  • 骑背上的风与寒光

    骑背上的风与寒光

    每个人的生命在历史中都短暂的像一束寒光,而生命又确实似风吹过,那么到底是什么才能证明我们真实存在,而我们又为后人留下什么……
  • 三国之猎头系统

    三国之猎头系统

    宅男胡理带着一款猎头系统回到三国,本来胸无大志的他在系统的抹杀威胁下,无奈走上争霸之路,收名臣、集名将、揽美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神话!田丰、陈宫、贾诩是我的,赵云、黄忠、张辽、高顺是我的,甄宓、大乔、小乔也是我的,蔡文姬、貂婵、邹氏、吴苋这些人妻也不能放过,西域风情、东瀛文化咱也得领略一番,有机会得去,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得去。
  • 雕梁画栋

    雕梁画栋

    两世为人,无所牵挂,何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烦世乱景总得有为者整饬一新。生于异界乱世,你是否还向现实低头?雕家国之梁画民族之栋,世界之牛耳执于你手中。
热门推荐
  • 西山政训

    西山政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囚宠

    恶魔囚宠

    她人前是冰山美女,人后是他的禁脔;他人前是优雅天使,人后是嗜血魔鬼。明明是救命之恩,却是无尽痛苦的开始,为了弟弟,她忍辱负重,却误信他人,将弟弟推进深渊,一切平静下来,最后下黑手的,却是——她最亲的弟弟。
  • 天才的路上

    天才的路上

    天才的思维,我们不懂!混蛋的世界,我们不明白!因为,他们的大脑总是异于常人!天才的智商,我们无法企及!混蛋的行为,我们不理解!因为,他们总是沉醉于自己的想像中!时代需要天才,因为,他总是不经意完成让人意不到的事情。等我们知道的时候,才发觉,哦,他们真的不可想像!
  • 大明倒爷

    大明倒爷

    文不能提笔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乾坤。但是,做为一个现代人,他有他自己的优势。崇祯是他的拜把子兄弟。李自成是他的小弟。皇太极?懒得搭理那个鞑子。他的财富足够改变整个帝国的国运。
  • 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

    大惠静慈妙乐天尊说福德五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乡村小神医

    乡村小神医

    那年,上河村傻了三年的林傻子忽然醒来,摇身一变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神医;那天,他上山采药,忽然遇见村里新来的美女村长……为了掳获芳心,他不惜带着全村致富;为了金钱帝国,他不惜与世界大鳄为敌!
  • 铁扇柔情

    铁扇柔情

    十六年前东方、上官两大世家公子冒险铲除武林第一魔头萧傲天,不料东方世家却被武林同道一日之间几乎灭门,唯一活下来的孩子身中奇毒筋脉受损无法习武.....十六年后此子踏上寻仇之路时得知:杀他双亲之人却有助他重踏武学道路之恩,他该如何面对,又该何去何从?..........原本风平浪静的江湖却被一杆长枪挑的群魔四起,战乱八方,他又是何来历?...东方玉如何在复仇的路上认识仇人之女.....莫青城的长枪有何魔力一枪立断阴阳.......一段复仇史、两位奇侠传;一部传统武侠,一位新人新作。
  • 重生之末世凰妃

    重生之末世凰妃

    末世中人见人怕的丑鬼。穿越成了绝世大美女还是个做鼎炉的绝佳体质。各种帅哥美男一个个贴了上来。看本姑娘带着空间拯救世界,哦不是,先拯救那个冰山妖孽王爷。看穿越末世女如何收获忠犬,成就辉煌巅峰……
  • 新与旧·长河(沈从文小说全集)

    新与旧·长河(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新与旧》《主妇集》《长河》三个子集。《新与旧》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集,1936年由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首次出版,体现了在那个神秘血腥的湘西世界里,新时代的变迁,旧时代的烙印,通过一个沉重的故事展现一个新旧交错的纷纭时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