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0500000030

第30章 中庸之道

孔子从五十四岁离开鲁国,到六十八岁返回,在外整整周游十四年,历经卫、宋、曹、郑、蔡、楚等许多诸侯国。虽然做官从政、大展宏图的理想未能实现,但他却通过大量接触各国政要、广泛结交各类人士、深入了解各诸侯国的政情民风,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进一步增长了知识,完善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论学说。

正是在这一时期,孔子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对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深入观察,提出了“中庸”、“正名”等着名理论,完善了对“君子人格”的阐发,标志着孔子学说的成熟。

“中庸”是孔子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啊!老百姓缺乏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中庸的意思就是使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都在一定限度内发展,从而使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永远处于一种统一和谐的境界。

孔子看到,在社会生活中,君臣、臣民、官民、列国、父子、夫妻、兄弟等等,都是对立的一对矛盾,为了保持他们之间统一和谐的关系,彼此的行动都要有一个“度”,超过或不足都会破坏这种统一和谐的关系。孔子意识到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孔子的“中庸”就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理论和方法。

“中庸”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任何事物在其内部矛盾发展到改变其性质之前,都必须保持其统一和稳定,正确地把握和运用保持事物统一的理论与方法就有积极意义。比如,在封建社会里,地主和农民作为两大对立阶级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因素尚未充分发展的时候,这两个阶级的斗争无论多么激烈和残酷,都不会同归于尽,迎来一个新的社会。因此,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地主阶级进行剥削但不过量,使农民接受可以忍受的剥削而不反抗,就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不过,孔子的“中庸”理论过分强调维持事物稳定性的重要意义,不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有质的飞跃——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诞生,显示了其狭隘和保守的一面。希望以“中庸”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当时一切政治与社会的矛盾。

在君臣关系上,他一方面强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要求维护和加强君权,另一方面反对君主专断,要求尊重臣权,使臣子有独立的人格匡正君主过失和革除积弊的权力。

在官民关系上,他要求统治者对百姓实行宽猛相济的统治术,既考虑百姓的要求,为他们创造必要的过得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又要对百姓反抗剥削压迫的行动进行强力镇压,决不手软,决不姑息成患。他赞扬子产的为政方针说:

“多么完善妥善啊!政治太宽老百姓就怠慢非礼,怠慢非礼就应该以苛酷的刑罚加以纠正;刑罚苛酷必然使百姓受到残害,这时就应该实行宽厚的统治方法。以宽厚缓和苛酷,以苛酷纠正宽舒,就可以达到政通人和了。”

在诸侯国之间的关系上,孔子针对当时王室衰弱、诸侯争霸、夷狄交侵的现实,要求大国在“尊王攘夷”的旗号下以盟会的方式维持列国之间的平衡。他所以对齐桓公和管仲由衷地赞扬,就是因为他们在实现齐国霸业的同时维护了周王室的地位和列国的稳定。

在个人道德修养上,他要求人们,特别是君子应把两种看起来互相矛盾的品格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使之处于一种完善的标准状态。子贡问:“贫穷而不去巴结人,富有而不骄傲自大,这种人怎么样呢?”孔子说:“当然可以,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仍然快乐,富有而尚好礼节。”又说:“君子矜持而不争执,就会疑惑不决。”谈到奢侈和节俭,他说:“奢侈就会不恭顺,节俭就会寒伧。与其不恭顺,宁可寒伧。”孔子的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狠,谦逊而安详。”总之,孔子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要求对每一种品格都能把握一个恰到好处的“度”,这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

在处理人伦关系上,孔子把“中庸”与礼联系起来,实际上既讲等级尊卑,要求每个人充分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不僭越、不凌下,同时又调和、节制对立双方的矛盾,使不同等级的人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使整个社会和谐地运行。有若的话颇得孔子“中庸”学说和礼学的真谛。他说:“礼的应用,以和为贵。古代君王治国,好就好在这里,无论大事小事都按这条去做。但是,如有行不通的地方,只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加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的“中庸”学说是一种治国的艺术、处世的艺术和自我修养的艺术。“中庸”学说推进了礼学的深化,并使孔子的“正名”说向前发展了一步。其中心目的不外乎要求人们正视自己的等级名分,一切都在礼的框架内活动,以求得上下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宁。

同类推荐
  •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王子复仇记

    王子复仇记

    本书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原忽然得知父王暴死,为奔父丧,他回到了丹麦宫廷。这时王位已被叔父克劳狄斯占据,而自己的母亲也已匆忙地嫁给了这个新王。他知道了父死母嫁和窃国夺位的反常现象皆由克劳狄斯的阴谋造成后,为报父仇,也为了重整乾坤、改造社会,哈姆雷特同自己的叔父以及宫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而为了彻底看清克劳狄斯的嘴脸,也为了保全自己,王子不得已假装“疯癫”。然而斗争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
  • 民法

    民法

    民法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适应高等教育网络教学的需要,我们根据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的教材规划编写了本教材。我们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立足中国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实际,针对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突出实用性与实践性,尽力反映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简明阐释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制度,使之符合网络教育的实际需要。
  • 将梦想播进脚下的泥土

    将梦想播进脚下的泥土

    正奶奶在世时一直梦想去新疆。新疆有我少小离家出门闯荡天下的三叔,三叔是儿女中奶奶最心疼最挂念的"奶干儿子"。新疆有苍茫的天山、浩瀚的沙漠和沙漠深处的戈壁、绿洲;新疆有咬一口能将人肚子里的馋虫勾出来的香甜的哈密瓜、甜津津的葡萄干、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秧歌和鼓舞(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秧歌、鼓舞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东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河南秧歌;山西秧歌;陕西秧歌等。
热门推荐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历代碑铭

    历代碑铭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历代碑铭》中记载的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碑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成为了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
  • Essays on Paul Bourget

    Essays on Paul Bourge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乌蒙情缘

    乌蒙情缘

    百里杜鹃百里花海争奇斗艳,织金洞犹如东海龙宫在人间。乌蒙山脉的群山中,点缀着众多美不胜收的风景名胜。有谁能想到,这里众多的风景名胜居然是远古遗迹。谁又能想到,有人从这里穿越异界,踏上了修仙之旅。有谁能想到,一对普通的情侣在群山中演绎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谁又能想到,异界大陆,这对情侣在续前缘。
  • 师兄师兄求扑倒

    师兄师兄求扑倒

    自从被师傅捡回宗门,便一直在宗门修习仙术的她,竟在某一天无意得知自己还有五位师兄......这里是小白,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
  • 永恒奥古

    永恒奥古

    由于奥古之树的果实提前萌发,导致守护者没有尽早消灭黑暗果实,是代表正义的迹和代表邪恶的煞同时诞生,一场空前的战争即将打响。
  •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上清天枢院回车毕道正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劫刀

    七劫刀

    一把从未出现过的刀,一个从未有过的时代。一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开创一个时代一条没人知道怎么走的路,只能默默的走下去,也许能看见日出,,也许会跌落悬崖这是一本披着都市皮的玄幻小说
  • 大好时光之幸福到来时

    大好时光之幸福到来时

    袁浩和茅小春从草原回来,由于袁新华出车祸,耽误二人的婚礼,在深度昏睡的袁新华,虽然脱离生命危险,可由于脑部爱了严重的撞击,现在一直处于昏睡中,袁浩和小春,又会怎样,用的伟大亲情,来唤醒袁新华呢?袁浩和小春之间,又会遇上哪些爱情考验呢?小春和袁浩,又会如何化解二人之间感情碍阻呢?
  • 老虎大福

    老虎大福

    本书中的作品大多以秦岭山林为题材,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共计8篇,包括“黑鱼千岁”、“山鬼木客”、“猴子村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