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9900000008

第8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提起毛泽东诗词,不能不说他的《沁园春·雪》;而提起毛泽东的托物寓意诗,更不能不说《沁园春·雪》。

毛泽东很喜欢雪,他对雪有着特殊的感情。是因为雪的纯净,还是因为雪的浪漫?是因为雪的严正,还是因为雪的高洁?他的诗词中多次出现了雪的身影。

《沁园春·雪》这首毛泽东诗词的精品力作,艺术质量之高,流传之广、影响之大,是人们公认的毛泽东最好的词作。

让我们把时光拉到1945年。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而蒋介石却一面高唱“和平”,一面准备内战。

为了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毛泽东毅然于8月28日,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谈。

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还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广泛接触,并时有书信往来。

时居重庆的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索诗”,毛泽东就将创作于9年前的《沁园春·雪》书赠给他,被发表出来,轰动一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成为中国诗坛上的奇观,也为中国现代革命史、书法史和诗歌史平添了一段佳话。

人们由此而认识了毛泽东,认识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中国革命。

我们再来咀嚼品味一下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

8月30日,毛泽东在红岩村“桂园”宴请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沈钧儒、王昆仑。席间,柳亚子敬赠毛泽东七律一首,题为《赠毛润之老友》,诗云:

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

诗中畅叙1926年5月,二人在广州相识、相知,阔别19年后在重庆握手重逢的喜悦之情,极力推崇毛泽东为了建设和平民主国家,毅然深入“虎穴”,亲赴重庆的“弥天大勇”,并寄希望“霖雨”惠泽“苍生”,高度赞扬毛泽东融孙中山和马克思学说于一炉,犹如登上了昆仑之巅。深切表达了对毛泽东的倾倒。

10月7日,毛泽东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笺上抄录了自己1936年2月在陕北所作的《沁园春·雪》,并附一封短信,派人送给柳亚子。信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沁园春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柳亚子捧读再三,被其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直呼“大作!大作!”并和词一首,题为《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词曰: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

和词极力赞赏毛泽东的咏雪词,“才华信美多娇”,令“千古词人共折腰”,宋代大词人苏东坡、辛弃疾与之相比,也大为逊色;清代词人纳兰容若,更是望尘莫及。结句则表达了诗人决心与共产党密切合作,并肩战斗,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坚强信念。

柳亚子发现毛泽东《沁园春·雪》手书没有上款和下款,也没有印章,于是请青年篆刻家曹立庵连夜为毛泽东赶制了两方印章。第二天,他夹着一本册页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在册页上重新写了这首词,包括完整的落款,并盖上了印章。

10月25日至28日,柳亚子和青年画家尹瘦石合办的《柳诗尹画联展》在重庆黄桷垭口的中苏文化协会展出。在这次联展上,人们惊喜地看到了毛泽东题写的展名,特别是他书写给柳亚子的《沁园春·雪》手迹和柳亚子的和词手稿。

联展结束,柳亚子把毛泽东《沁园春·雪》和自己的和词抄送给在重庆出版发行的《新华日报》,要求发表。

其时,毛泽东已离开重庆,回到延安。

按照中央规定,要公开发表毛泽东著作,必须经过他本人同意,因此,《新华日报》婉言拒绝发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而只在毛泽东离开重庆一个月后的11月11日,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

柳亚子的“和词”一经见报,人们更想读到毛泽东的原作。

当时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副刊任编辑的吴祖光四处奔波,几经周折,从多处得到毛泽东词的三份传抄稿,终于凑成了一份较为完整的稿子。他认为这是一首“睥睨六合,气雄万古”的咏雪之作,是“可遇难求的最精彩的稿件”。于是在11月14日该报副刊《西方夜谈》的显著位置,刊登了这首咏雪词。

毛泽东这首词一经发表,立即不胫而走,人人争相传诵。一时,山城为之震撼,社会为之倾倒!11月28日,重庆《大公报》以醒目的版面再度刊出,又一次在民众中引起巨大反响。

鉴于各报登载的毛词《沁园春》有错字,11月29日,重庆出版的进步刊物《客观周刊》第8期,又将这两首词重新刊发,这是第一个没有错字的版本。接着,山城的各大报纸竞相转载,并发表了大量的步韵、唱和之作和评论文章。

一时间,毛泽东词轰动山城,波及全国。

毛泽东的咏雪词两度发表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使得国民党当局十分紧张。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对《新民报》大加申斥和警告,认为这是为共产党“张目”。

他们组织一帮御用文人以“唱和”为名,以“反帝王思想”为幌子,在《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益世报》等报刊上,连篇累牍地攻击毛泽东的咏雪词。据统计,在不长的时间内,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发表的所谓“和词”近30首,文章10余篇。

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审查专员易君左,在《和平日报》上抛出《沁园春》和《再谱沁园春》两首和词;《大公报》连载主笔王芸生《我对中国历史的一种看法》长篇文章,都以咒骂式的“和词”和评论文章,攻击毛泽东词有“帝王思想”。

以郭沫若为首的进步文化人士奋起抗争,有力地回击了易、王挑战。12月11日,郭沫若在《新民报晚刊》副刊《西方夜谭》等报刊上发表了两首和词回击王芸生的评论文章。

批判国民党御用文人诋毁毛泽东的不实之词,嘲讽诋毁毛泽东的那帮文人只不过是“朽木之材”。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黄齐生,也写了多首和词,揭露国民党官场的腐败,怒斥国民党,表现出一位爱国老人不畏强权,追求光明的铮铮铁骨。

为了消除毛泽东咏雪词的巨大影响,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还煞费苦心地暗中通知各地的国民党组织,要求会作诗词的国民党员每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拟从中遴选几首在意境、气势和文笔上能超过毛泽东的,然后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欲与毛泽东“试比高”。

这次征词活动,虽然各地送来不少应征作品,但都是一些平庸之作,无法与毛词相比。随后,他们在南京、上海等地又拉来几个“高手”,仍然差之甚远,只好悻悻作罢,偃旗息鼓。

这场文化斗争,是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一场政治较量,一场思想较量,一场向心力的较量。无疑,这场较量以国民党的失败而告终。

当时留在重庆的王若飞,曾把重庆报刊攻击毛泽东咏雪词和柳亚子和词的词、文收集起来,寄回延安。毛泽东看后,在12月29日致黄齐生的信中说:“若飞寄来报载诸件付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时候,中央红军长征刚刚结束。

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决定东渡黄河,东征抗日,重新组建红一方面军,定名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毛泽东任政委,彭德怀任司令员。

1月26日,毛泽东由瓦窑堡(今子长县城)出发,经延川、到达延长,2月5日抵达清涧,这里距黄河只有20多里地,毛泽东亲自部署渡河东征计划。

2月6日午夜,北风呼啸,大雪漫天。次日清晨,毛泽东审完东征计划,抬头瞭望窗外。他惊奇地发现,一夜之间,茫茫大地变成了银色世界。

雪越下越大,毛泽东的心情也愈加激动。

他快步走到黄河边,尽情欣赏雪景,同时侦察敌情和渡口情况。只见长城内外,群山连绵,冰封雪盖。平日奔腾咆哮的黄河,也失去滔滔波浪。

风雪之中,一队队东征官兵,跃马扛枪,从身边驰过,渐渐远去。他们要去改写历史,他们要重铸民族之魂!

毛泽东胸中顿时诗潮翻涌,似火如焰,以极其雄伟的气魄,豪迈瑰丽的语言,吟唱成词,为世人留下了这首万古不朽的名篇。

《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片。

上片借景抒情。

起笔便是“千里”、“万里”之北国,极言降雪地区之广;“冰封”、“雪飘”,极写严冬寒威之烈。这是对北方大雪的特殊景象的总体描写,语势错落有致,视野阔大,豪情激荡。

北方雄伟的景物,首推万里长城与黄河。想象之中,诗人首先登上长城看雪景,看到长城内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再看黄河的上游和下游,顿时失去滚滚浪涛。

那些被大雪覆盖着的群山和丘陵,已成“银蛇”、“蜡象”——绵延起伏的群山,似银蛇在舞动,秦晋高原的丘陵,像白象在奔跑。

一经诗人妙笔点染,静止的大自然活起来了,那雪天之景、雪景之神,都跃然乎笔墨之中。不仅展现了北中国的自然景观,也展现了整个中国的人文景观,让人产生纵深的历史感,迸发着诗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

接着,诗人以“须晴日”一语将词作巧妙转入一个新的境界。以拟人的手法,设想大自然像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极写晴光白雪互相辉映,“分外妖娆”的绚丽美景,把诗人的兴会,表达得淋漓尽致,寄托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下片论史述怀。

从咏物抒情转到论史言志。从眼前祖国河山的壮丽,引出自古以来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的众多英雄人物:秦皇汉武来了,唐宗宋祖来了,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来了。

不过,这些既有雄才大略,又能建功立业的封建统治阶级的首领,他们虽然武功赫赫却文治不足,如今这一切都过去了,他们都已成为历史,真正的风流人物,真正的英雄,还要看当今社会——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今天的人民大众,无疑要超越历史,超越前人!也只有他们才能担负历史的使命,主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如此归结,画龙点睛,气壮山河。

诗人公木说,这首词“不但状物写景,形肖神圆,逼真如画;而且述怀言志,理壮情浓,意气奋发。其胸襟之浩阔,真是扫空万古;其意境之高远,允称横绝六合。”

整篇词章,大气磅礴,震撼心田;激人向上,催人奋进。

这首雄奇瑰丽的词作,是毛泽东诗词的突出代表,是诗人长调的压卷之作。

这是一首雪的颂歌;

这是一幅祖国山河的壮丽画卷;

是对历史人物的评品,是对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礼赞!

关于这首词,有说不完的话题。

1945年8月,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一同来到重庆郊区,看望孙俍工先生。他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书法教师和挚友,是我国有影响的教育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毛泽东笑吟吟地从包里取出一个纸卷,递给他说:“这是俚词一首,送与先生。信笔涂鸦,还望先生看看,这字有无长进?二十年来,先生教给我的书法要领,一直不敢忘记呢。”

孙俍工双手接过纸卷,展示开来,略一端详,忘情地说道:“太好了,仿古而不拘于古,尽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础厚实者莫能如此。况您由行而草,竟能卓然自成一格,真不简单!主席,你自由了!”说着眯起双眼,看得如痴如醉。

这首词,就是《沁园春·雪》。

1946年10月20日,在晋冀鲁豫边区出版的《人民日报》第三版的显著位置,刊发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用白话翻译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的文章。该文是毛泽东诗词的第一篇白话译文。与该文一起发表的还有范文澜鼓励音乐工作者为咏雪词配制的曲谱。这一曲谱是毛泽东诗词的早期曲谱之一。

1959年的一天,毛泽东在案边忽然问他的英文秘书林克:“你喜欢我的哪一首诗词?”林克想了一想,说:“我最爱读的要数《沁园春·雪》。”

毛泽东听罢,立刻挥毫,将《沁园春·雪》一气抄下,送给了林克。林克自然十分欢喜,但最终还是被爱字如命的田家英索走。

1959年7月,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接到调令,赶赴北京,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的词意为主旨,为新落成的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国画,向国庆10周年献礼。

傅抱石和关山月在开始构图时,虽然一致认为应该着重描写“江山如此多娇”,然而只是在这首词的本身的写景部分兜圈子,企图着重表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意境,他们的草图一稿、二稿、三稿都未能获得通过,两位画家陷入了苦思。他们认为“题材实在太大,不大好把握”。

陈老总说:“绘画也跟作诗一样,首先要立意。”“在画面上必须突出一个‘娇’字,既要概括祖国山河的东西南北,又要体现四季变化的春夏秋冬;不仅要表现‘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而且要描绘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既要有江南,又要有雪山。只有在这么‘多’的气势中,才能体现出‘娇’来。”

第四稿草图终于通过了!两位画家密切配合,几易其稿,精心创作,最终用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宽9米、高5米半的鸿篇巨制:画面中,巍峨的群峰,缀以苍劲的青松,天空中一轮红日照耀着长城、黄河,沐浴着江南的沃土、喜马拉雅山的积雪,充分表现了新中国的稳定与安宁、生机和希望,展示出国家和民族的宏大气概。

9月27日,周恩来总理陪同毛泽东来到故宫的创作大厅。听过两位画家的创作意图,毛泽东连声称赞:“好!好!”并赞扬两位画家“独具匠心”。

周总理提议:由毛

主席为画作亲笔题字。毛泽东欣然命笔,为这幅诗意画连写了三幅“江山如此多娇”,遴选了其中一幅,由画家张正宇精心摹放到画面上。

9月29日,《江山如此多娇》正式悬挂于人民大会堂迎宾大厅。

在毛泽东的咏物诗词中,还有一首词与《沁园春·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浪淘沙·北戴河》。

《浪淘沙·北戴河》虽然不长,却一样风格豪放,意境深邃。

那是1954年夏天,毛泽东来到北戴河,一边工作一边疗养。

休息时,他经常在北戴河沙滩漫步,嘴里总是念念有词地背诵着曹操的《观沧海》。他还找来地图查证,说“曹操是来过这里的”,“曹操建安十二年五月出兵征乌桓,九月班师经过碣石山之时写出了《观沧海》”。

诗人在谈《浪淘沙·北戴河》一词写作时说:李煜写的《浪淘沙》都是婉约的,没有豪放的。他还说,南唐后主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风格柔靡,情绪伤感,他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毛泽东还教育他的子女读曹操的诗。7月23日毛泽东在致李敏、李讷的信中,专门谈曹操的“碣石诗”:“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

毛泽东曾对毛岸青、邵华说:“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

在此期间,毛泽东经常下海游泳。

一天,适逢下雨,并伴有七级台风,海浪颇大,毛泽东仍然兴致勃勃,坚持下海,卫士长李银桥劝阻他,他说:风浪越大越好,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于是,毛泽东顶风逆浪,在波浪翻涌的海滨畅游了一个多小时。这是他第一次去北戴河避暑办公,第一次畅游大海。

第二天,毛泽东面对海景,抚今追昔,吟成了此词: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北戴河,在秦皇岛市西南15公里处,南临渤海,背依联峰山,巉岩起伏,林木茂密,风光明媚,气候宜人,是著名避暑胜地。

这首词叙写北戴河夏天海上雨天情景,并由此抒发了怀古论今的情思,赞美了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胜利后“换了人间”的新天地和新气象。

诗人大笔一挥,把大雨倾盆的范围拓展到了无边无际的古幽燕之地。大雨大风使海上白浪翻滚,似与天接!可是海上打鱼人却毫无畏惧,勇敢拼搏。大雨为他们倍添豪情,巨浪给他们增长神威,辽阔的海面成了打鱼人大显身手的舞台。

滔天白浪,一派苍茫迷漫,只见汪洋,不见其他。在大雨白浪所构成的惊涛骇浪中,谁又知道打鱼的船只驶向何方?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打鱼船的关心,对不畏艰险、辛勤劳动的劳动人民的赞美。

面对滔滔大海,诗人的思绪一越千年,想到了踌躇满志的魏武曹操,想到了曹操挥鞭跃马的英雄形象,想到了曹操流传千古的碣石诗。

由千年之前回到现实,诗人不禁感慨系之。萧瑟秋风,今天依旧,似乎同魏武帝时一样,但人类社会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这首词融进了丰富的历史内容,既歌颂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也表达了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志豪情。全词写景抒情,怀古赞今,意境壮阔,气势雄浑,留给人们极为丰富的艺术联想和审美感受。

同类推荐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命悬一线,23天惊险卧底,只留遗书一封,孤身暗访混沌传销界,那里只有残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只有暗无天日的权色统治、只有烈性的洗脑毒药和触目惊心的噩梦。传销黑手深藏于重重帷幕之后,正在制造着罪恶与咒怨。“无间道”真实再现,没有剧本,没有重来,惊天骗局摧残无数人生。揭露黑暗传销的无知与疯狂!且看笔者如何全身而退。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热门推荐
  • 晴天若安

    晴天若安

    莫名其妙的住进他家,还好不好的进错房间,差点看到某人的身体。“那个,我不是有意的。”“哦?不是有意的,那就是故意的。”“你!”那一年,她八岁,他十岁,他对她心有不满,她对他心有歉意。之后,她对他百般讨好,生怕他生气,把她赶走。“请问你要咖啡,还是桔汁?”“西瓜汁。”“哈?”那一年,她十五岁,他十七岁,他对她心有爱情,她对他心有亲情。爱恋朦胧的年纪,他喜欢她,她不知道,而她喜欢那个他,他却知道。那天,她心动,他心痛。他选择放手,对她说至少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
  • 重生之我是歌手

    重生之我是歌手

    “小天啊,听说央视邀请你了?春晚唱什么啊?”“嗯,青花瓷吧!”“好奇怪的名字?是新歌吗?”“嗯......”重生当歌手...................................群号:390614228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永世佳才

    永世佳才

    小时候,生命坎坷!因没有修行而被家族抛弃,小小年纪的他并没有气馁,为了证明自己,他艰辛的寻找阻碍修行的根源。最终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修行得到了提升而使他得到了活下去的动力。经过他万般的努力,渐渐的,他成为了世界的主宰,没有人达到的境界!
  • 倾城戏,谁入戏

    倾城戏,谁入戏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他是醉酒戏中的绝世花旦;他是军衔上肩的痞子军官。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与他的相遇,是缘分还是阴谋;是繁花的枯败还是灰烬里的重生?他说,我没有见过你这样的戏子;他笑笑,现在总见过了吧?见过便不能再忘。月圆唱一折《长生殿》,长生长生在何殿?
  • 我和我的夫君大人

    我和我的夫君大人

    ”你姑娘家家的,怎么老是往男人身上扑啊,知不知羞!“你就是个小屁孩,你信不信我真的去扑个男人给你看!""你敢!!!”
  • 废材兄弟:狂野少年

    废材兄弟:狂野少年

    林公子是一个出身下层的孩子,不过一向来都志向远大,并且决然不服从命运的安排。他一方面反抗着不公平的命运,一方面不停地修炼魂力术,幸运地得到了魂力术秘籍里面的最上乘功法《新月真经》,却不知不觉之间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特别是存身之地龙炎城的小霸王龙傲天,狗仗人势,欺负弱小,与林公子之间上演一场励志之战。后败于林公子手上。此时女神祝若依姑娘出现,但祝若依的爹爹是苍穹大陆的族长,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的交往,处处阻挠,而且决不允许当然女儿与门户不匹配的林公子来往。但两个年青人始终心心相印,经过重重苦难之后,终于修炼成了正果,从此一飞冲天,与祝若依姑娘一起上演一曲绝世之恋。
  • HOld腹黑男友

    HOld腹黑男友

    容貌,才华,家世无一不缺的富家女安琳依却偏偏碰上了对这些毫不在意的腹黑男。从互不相干,相互不爽到渐渐倾心,爱情
  • 青春再美不及你一次停顿

    青春再美不及你一次停顿

    友情是什么,成长是什么?青春究竟是甜的还是酸的,在于你自己怎么认为罢了。
  • 大科幻

    大科幻

    神秘光团降临地球,生物发生异变!雷鸣威带领刺刀队走进厄难地区,最后却发现,那来自外太空的神秘光团,只不过是一块,金色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