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8100000003

第3章 庖丁解牛——昆虫身体大解密

1.察言观色——昆虫的眼睛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所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就会发现,昆虫的眼睛和我们人类的眼睛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昆虫的眼睛又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

昆虫的眼睛一般有单眼和复眼之分,单眼又分为背单眼与侧单眼。除了寄生性昆虫因为长期过着寄生生活,眼睛已经退化,或虽有眼睛但已不起视觉作用外,一般昆虫的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都有一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3个背单眼。完全变态类的幼虫则在头部的两侧有1~7个侧单眼。昆虫通过单眼与复眼进行觅食、求偶、定向、滞育、休眠等活动,对外界光的变化作出反应。

复眼通常在昆虫的头部占有突出的位置,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多数昆虫的复眼呈圆形、卵圆形或肾形。有些昆虫的复眼在每侧又分为上、下两个,成为“四眼”昆虫,例如眼天牛、浮游和豉甲的一些种类。特别是生活在水中的豉甲,由于它的复眼分为上、下两部分,因而在猎食时既能发现水面的目标,又能发现水中的目标。在突眼蝇中,复眼生长在头部两侧的柄状突上。

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组成复眼,每个小眼与单眼的基本构造相同。复眼的体积越大,小眼的数量就越多,看东西的视力也就越强。复眼中的小眼数目变化很大,最少的只有1个小眼,最多的有数万个小眼。例如有一种蚂蚁的工蚁只有1个小眼,家蝇有4000个小眼,蝴蝶有1.2万~1.7万个小眼,蜻蜓则有1万~28万个小眼。

小眼有一个如凸透镜一样的集光装置,叫角膜镜,就是小眼表面的六角形凸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晶体,在这些集光器下面连接着视觉神经。神经感受集光器传入光点而感觉到光的刺激,而后造成“点的影像”,许多小眼的点的影像相互作用就组成“镶嵌的影像”。如果把昆虫的一只复眼纵向剖开,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观察,多棱的小眼聚集在一起,很像一只奇妙的万花筒。

昆虫的复眼虽然由许多结构精巧的小眼组成,但它们的视力远不如人类的好,苍蝇只能看到40~70毫米远的物体,蜻蜓可以看到1~2米远的地方。可是昆虫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十分敏感,当一个物体突然出现时,蜜蜂只要0.01秒就能作出反应。捕食性昆虫对移动物体的反应能力更加迅速敏捷。

昆虫与人类一样可以分辨不同的颜色,但感受的波长与人类不同。昆虫能感受到的波长范围为240(紫外光)~700(黄、橙色)纳米。蜜蜂不能区分橙红色与绿色;荨麻蛱蝶看不见绿色和黄绿色。一般的昆虫不能感受红色。

2.生物雷达——昆虫的触角

大多数昆虫头上都会顶着一对触角,就像雷达的天线一样。那么,触角有什么作用呢?

跟大家猜测的一样,雷达的天线是用来探测和接收信息的,触角就是起到了天线的作用。而昆虫的触角有嗅觉、触觉和听觉的功能,是主要的感觉器官。触角能够帮助昆虫寻找食物和配偶,并探明身体前方有无障碍物。在有些昆虫中,触角还有其他用处,例如魔蚊幼虫用来捕捉食物,雄性芫菁在交配时用来握住雌虫,仰泳蝽的触角在水中能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来帮助呼吸。

触角长在头前面的两个小坑里,这两个小坑叫做触角窝。触角通常由许多小节组成,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节。靠近触角窝的一节是支撑上面各节的,通常比较短粗,相当于树叶的柄,叫做柄节。第二节较为细小,叫做梗节。第三大节叫做鞭节,是第二节以后的整个部分,通常分成很多亚节。鞭节在各类昆虫中变化很大,形成不同的类型。了解触角的类型,可以用来识别昆虫。有的昆虫雌、雄性的触角各不相同,例如一些蛾类。

3.妙用无方——昆虫的口器

如果你还在博物馆里仔细观察过昆虫标本,你会发现昆虫的嘴巴也别具一格。不过,在生物学中把昆虫的嘴巴称做口器。口器是昆虫的嘴巴,担负着取食的重任。昆虫食料来源很广,有固体的,也有液体的;有暴露在外的,也有深藏在内的。因此,昆虫就有了各种各样相应的取食方式和口器类型。昆虫的口器多种多样,大体上可以分成六种。

(1)咀嚼式口器

在昆虫中,咀嚼式口器是比较典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这种类型演变而来的。咀嚼式口器是用来取食固体食物的。它和人的嘴巴一样有上唇、下唇、上颚(牙齿)和舌,但同时它还有下唇须、下颚和下颚须。上颚的前端叫做切区,用来切断食物,有锋利的齿;它的后部有一粗糙面,用来磨碎食物,叫做磨区。因此,昆虫的上颚与人类牙齿的排列和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下唇须、下颚和下颚须是感觉和辅助取食器官,下唇须和下颚须有味觉、嗅觉和触觉的功能。蝗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代表,此外,鞘翅目的成虫和幼虫、脉翅目成虫、鳞翅目幼虫及膜翅目多数成虫也都是咀嚼式口器。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的瓢虫就是咀嚼式口器。

(2)刺吸式口器

蚊子、蝉的口器是什么样的?在夏天乘凉时一不小心就会被蚊子叮,当你打死一只蚊子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蚊子的嘴巴是长长的,像针头一样。另外,蝉也有一根长长的嘴巴。

吸食动物血液和植物汁液的昆虫口器取食时,把针状的口器插到动植物的组织内吸食其中的汁液,这种口器就像一个空心的注射针头,叫做刺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的构造很巧妙,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上颚和下颚的一部分演变成细长的口针,下唇延长成一个收藏或保护口针的喙。口针的数目有变化,蝉有四根,虱子有三根,而蚊子有六根针。此外,刺吸式口器还必须有专门的抽吸构造食道唧筒。

蓟马的刺吸式口器与典型的刺吸式口器有所不同。蓟马的头部向下突出,其上唇和下唇合成一个短小的喙,内藏舌、左上颚和下颚口针,其右上颚已退化或消失。取食时,口针插入植物组织内,将其刮破,待汁液流出后再吸入消化道内。这种特殊的刺吸式口器常被称为锉吸式口器。

脉翅目幼虫(蚜狮、蚁狮)的口器的上颚和下颚从两侧伸出头前,外形似一对镰刀,是捕食性的刺吸式口器,简称捕吸式口器。这类口器由左、右的上下颚分别合成刺吸构造,因而常被叫做双刺吸式口器。在取食过程中,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常伴随着传播疾病,使动植物感染流行病。例如蚜虫等同翅目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病,蚊子、跳蚤等传播疟疾等。

(3)虹吸式口器

蝴蝶的嘴巴是长长的,会弯曲的。这又是什么呢?

蝴蝶和蛾类的口器是虹吸式口器,它能吸到花朵深处的花蜜,因为这类口器长得像一根中间空心的钟表发条,用时能伸开,不用时就盘卷起来。这根喙管是由左右下颚的外颚叶极度延长后合在一起形成的,它由无数的骨化环紧密排列而成,环间有膜相连,故能伸能屈。下唇只留下发达的下唇须。这种构造一般用来吸食花蜜、水、腐烂的动植物汁液,有的也吸食成熟的果实。

(4)舔吸式口器

苍蝇特别令人恶心,嗡嗡地乱飞。苍蝇的口器就像一个蘑菇头,以方便它吃东西时又吸又舔的习性。喙是由下唇特化而来的,其前壁向下纵凹成唇槽,上唇呈刀状盖在上面,槽内藏着扁长的舌头,舌与槽形成食物道。喙在外形上是由主要为膜质的基喙、筒状的中喙和末端分为两瓣的端喙(即唇瓣)组成的。唇瓣上有一系列环沟,环沟集中到中央的缺口—前口上,前口附近的环沟间有齿,称前口齿。

取食时,两唇瓣展开平贴到食物上,使环沟的空隙与食物接触,液体食物即顺环沟流向前口进入食物道。唇瓣也可向后翻转,使前口齿外露,刺刮固体食物,食物碎粒和液体一起吸入。舔吸式口器为蝇类成虫所特有。

与成虫的口器不同,蝇类幼虫的口器很退化,只能见到一对口钩,用来刮破食物,然后吸收汁液及固体碎屑。这种口器称为刮吸式口器。

(5)刮舐式口器

双翅目若干吸血性虻类的口器是刮舐式口器。其上颚特化成扁平宽大的刀片状,可以像剪刀一样剪破动物的皮肤,使血液从伤口流出。下颚延长为针状,上、下抽动使伤口保持张开。下唇端部扩大成唇瓣,构造同舔吸式口器。当唇瓣贴在伤口上时,渗出的血液由唇瓣上的环沟吸入食物道。

(6)嚼吸式口器

顾名思义,嚼吸式口器兼具咀嚼和吮吸功能,既能咀嚼固体食物,又能吸收液体食物,为一些高等膜翅目昆虫所特有。蜜蜂的口器是这类口器的典型代表。它的上颚与咀嚼式口器相仿,用以咀嚼花粉和筑巢等。它的下颚和下唇组成吮吸用的喙。蜜蜂的喙仅在吸食时才由下颚和下唇合并而成,不用时则分开并折叠在头下。这时,上颚即可发挥咀嚼作用。

4.神行太保——昆虫的足

前文说过,昆虫有三对足。但是蟋蟀的足强劲有力而蜻蜓的足纤细,昆虫不同的生活习性造就了它们与众不同的足。

足是昆虫的运动器官。昆虫有三对足,在前胸、中胸和后胸各有一对,我们相应地称为前足、中足和后足。每个足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几部分组成。基节是足最基部的一节,多粗短。转节不活动,常与腿节紧密相连。腿节是最长最粗的一节。第四节叫胫节,长着成排的刺,一般比较细长。第五节叫跗节,一般由2~5个亚节组成,为的是便于行走。在最末节的端部还长着两个又硬又尖的爪,可以用它们来扒住物体,两个爪之间还常有个囊状的悬垫,也叫做爪垫,表面可分泌黏着物质,使昆虫能够附着在光滑物体的表面。有时爪垫变为针状,称为爪间突。很多昆虫的跗节及悬垫表面都生有一些感觉器官,可以感觉到接触物的情况,然后凭借这种感觉来决定行动。蝇类及媒蛾类等昆虫的前足还长有嗅味感觉器官,它们可以用前足来判断食物的有无。

不同种类的昆虫,习性不同,生活的场所也不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足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功能也从单一的行走功用逐渐发展为具有多种功能的器官。

(1)步行足

昆虫中最基本的、最常见的是步行足。

在地上跑的步行虫,虽然有翅但已不善于飞翔,为了适应生活上的需要,经过长时期的演变,六条腿变得又细又长,跑起路来十分快速,这种足叫做步行足。它们的外形细长,各节也没发生显著的变化,最适于担负行走的功用,如瓢虫、步行虫、天牛等。

(2)跳跃足

蝗虫、蟋蟀、跳蚤、蚤蝼等昆虫十分善跳,它们的后足腿节膨大,内有发达的肌肉,可以控制胫节的屈伸,产生跳跃行为。捕捉这些昆虫时特别需要手疾眼快,否则它们会在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昆虫中的跳高冠军非跳蚤莫属,它们跳跃的高度,可超过体长100多倍,可以想象,假如人类能够跳过自身身高的100倍,那么,现存的世界跳高纪录简直就不足挂齿了。

(3)捕捉足

螳螂、猎蝽等捕食性昆虫专门靠捕食小动物生活,不吃庄稼,是益虫。它们从卵里孵出来就有一对刀状的前足。这种前足的基节延长,腿节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嵌到腿节的槽中,腿节和肠节上还常装备着锐刺,是捕捉猎物的有力武器。当它捕获猎物时,可以利用腿节和胫节把要吃的东西夹住,再利用胫节内侧和腿节外侧锐利的刺将猎物撕碎吃掉,这种足叫做捕捉足。

(4)开掘足

蝼蛄偷吃庄稼的根、茎,要在土里生活,挖筑隧道,那么,它们是怎样钻到地里的呢?原来它们的前足又粗又壮,上面还有几个大齿,像是专门挖土的铲子,掘起土来十分方便,这种足叫做开掘足。它不愧是昆虫中的掘土机。

(5)携粉足

蜜蜂每天忙忙碌碌,来回穿梭在花丛中采集花粉和花蜜。它们用什么携带呢?经过长期的适应,它们的后足胫节进化得又宽又扁,上面有长毛相对环抱,专门用来携带花粉,被称做花粉篮。它的基节比一般昆虫的基节要大,有专门的用处,内侧有10~12排横列的硬毛,用来梳刮身体上的花粉。当辛勤的采集劳动结束后,一群群小蜜蜂满载花粉而归。这种蜜蜂的足叫做携粉足。

(6)游泳足

龙虱、仰蝽等昆虫是养渔业的大害,生活在水中,以捕捉鱼苗为食料。鱼在水中游得够快了,它们怎么能追得上鱼呢?原来龙虱、仰蝽的身体接近流线形,很像一艘快速潜艇,中足和后足又长又扁,向里的一面还长着一排整齐的长毛,这四条腿就像四支划船用的桨,这样游起来就很快了。这种足叫做游泳足。

(7)抱握足

如雄性龙虱的前足跗节特别膨大,上面还有吸盘状的构造,交配时用以夹持雌虫,这种足叫做抱握足。

(8)攀缘足

虱类生活在毛发上,跗节只有一节,最末一节是大型的钩状的爪,胫节肥大,外缘有一个指状的突起。当爪向内弯曲时,尖端可与胫节端部的指状突起连接,构成钳状的构造,牢牢地夹住寄主的毛发。这种足叫做攀缘足。

知道了昆虫足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看到不同昆虫足的形状,就大致可以知道某种昆虫生活在什么环境了。同时研究昆虫足的内部、外部构造,探讨它们的拉力和抓力的功能,可在仿生学上加以应用。

5.步调一致——昆虫如何行走

我们人类靠两腿前后交替运动而行走,那么,昆虫行走时是怎样安排六条腿的呢?其实昆虫自有主张,它们行走是以三条腿为一组进行的,即一侧的前、后足与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这样一个三角形支架结构就形成了。当这三条腿放在地面并向后蹬时,另外三条腿即抬起向前准备轮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一组中的三条腿是怎样相互配合的:前足用爪固定物体后拉动虫体向前,中足用来支持并举起所属一侧的身体,后足则推动虫体前进,同时使虫体转向。因为重心总是落在三角支架之内,这种行走方式使昆虫可以随时随地停下来。但是并不是所有成虫都用六条腿来行走,有些昆虫由于前足有了其他功用,发生了进化,或前足发生退化,不能担负行走,行走就主要靠中、后足来完成了。大家最为熟悉的要算螳螂了,我们常可看到螳螂一对钳子般的前足高举在胸前,而由后面四条足支撑地面行走。昆虫的最高行走速度约每小时1千米,这以它小巧的身体来讲,可以说是相当地快了。

6.如虎添翼——昆虫的翅膀

科学家通过化石考据表明,最早的有翅昆虫是在石炭纪晚期出现的。那是距今大约3亿年前,大地上到处都生长着高大茂密的森林,主要是热带的蕨类植物,如木贼、石松和各种木本蕨类,树种与现代的大树完全不同。现代的蕨类都是一些矮小的植物,可是在遥远的古生代里,蕨类植物却可以长成参天大树,有些甚至可以高达40米。有翅昆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现的。它们成群地在森林里飞来飞去,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实际上,这些高大的树木正是昆虫获得翅膀的环境条件,因为昆虫只有先上树,适应了树上生活以后,才有产生翅膀的需要和可能。

虽然石炭纪晚期是发现有翅昆虫化石的最早时代,但是根据种种事实推测,有翅昆虫的起源是发生在泥盆纪末期或石炭纪初期。泥盆纪地层中已经有煤层存在,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森林。生活在这些森林里的昆虫,首先借助于胸背侧突在树木间滑翔;而后,在滑翔的基础上,自然选择的结果使胸背侧突一代代地逐渐扩展,昆虫的滑翔距离就可以越来越远,最后,胸背侧突终于发展成了能够自由飞翔的翅膀。翅膀的产生使昆虫的胸部构造、肌肉系统以及整个有机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昆虫进化史上最为重要的事件,它促使了神经系统的发展,也意味着昆虫行为的复杂化,由于获得了翅膀,使昆虫能够适应更为多种多样的环境,从而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借助于飞行,昆虫能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觅食、迁徙、求偶以及躲避敌害。当时,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已经登陆,有翅膀的昆虫能够更有效地逃脱两栖类以及蝎子和蜘蛛的捕食。这一切都为昆虫纲日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地球生命的进化历史上,昆虫是最先获得飞行能力的动物,比爬行动物和鸟类获得飞行能力早了至少5000万年。昆虫的翅膀和鸟类的翅膀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翅膀的来源不同。昆虫的翅膀是由向两侧扩展成的侧背叶发展而来的,而鸟类的翅膀则是由前肢转变来的。昆虫的翅膀十分灵活,不用时还可以收起来折在身体背面。翅膀一般为三角形,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每个边和角都给予一定的名称,并将翅面进行分区。

其次,鸟类和昆虫翅膀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多数昆虫飞行时都是依靠震动翅膀产生向下气流,从而推动自己上升或者前进,而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利用上升气流毫不费力地滑翔。当然,像蜻蜓这样的昆虫利用空气上升力也很厉害。

同类推荐
  • 终极案件(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终极案件(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是侦探小说的顶级经典名著,是侦探小说中一座不可逾越的文学丰碑。神秘、刺激、曲折、惊恐的故事情节,神奇、智慧、缜密、正义的“神探”形象,使许多读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开始到喜欢侦探小说,使许多作者从喜欢福尔摩斯到走上了侦探小说的创作之路。以至于文学中的名侦探福尔摩斯,与动漫中的米老鼠和宗教故事中的圣诞老人一起,成了世界知名的“三大名人”。这就是文学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学经典的力量。
  • 生灵怪象的故事

    生灵怪象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湿地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湿地

    本书从湿地基本含义、湿地分类、湿地生物、湿地功能等几大方面详细介绍了湿地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国湿地的现存状况。书中还对国际湿地科学、湿地公约等知识也做了大篇幅地解读。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六卷)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成语故事是汉语中的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其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有着历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丰厚积淀。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它反映了政治、军事、文化、民间风尚、道德及理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成语故事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智慧和历久弥新的语言文字。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热

    本书主要介绍了热的基础知识,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与不熟悉的热现象,以及人类关于热在新时期的探究。我们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了解和认识有关热的基础知识,并能对生活中的热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解释。
热门推荐
  • 余生奈何

    余生奈何

    一个瘸腿的老和尚,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牛鼻子老道,带着两个徒弟。一个是儒侠萧然的遗孤,取名萧亦玄;一个是捡来的孤儿,法号真古。一柄“余生”剑,一本《奈何》谱。为了查明当年父亲死在大漠的真相,萧亦玄毅然带着师弟闯荡江湖。彼时,江湖中风起云涌,南有剑道翘首武当剑派,北有佛家正宗少林禅寺。东北七大宗门,江南五大世家,西北破刀门,云南姬媱宫,中州春秋不义门,而初入江湖的萧亦玄就着了别人的道儿……
  • 无限画师

    无限画师

    继承家业当一个人人羡慕的人生赢家?还是追梦,虽开心却贫苦?你怎么选?掉入该死的无限空间,他又能怎么活下去?是攒够积分出去,还是和空间斗智斗勇?而我只想说╭∩╮,老子不怂,不服就干。ps:此书只有一个女主角,属于比较专情的,请后宫情节的慎入。
  • 陈缘

    陈缘

    前世被爱伤透了心,为了一段尘缘,不得不再入红尘。发誓不再相信爱情的她,今生能否获得圆满?
  • 星梦复活版

    星梦复活版

    小孩子总是充满想象力,当我还是小学5年级的时候,下定决心写这本小说。6年巨献,不可错过!(其实不过是因为我懒~)
  • 神拳团1900

    神拳团1900

    一声枪响,将一名抢劫犯带回了1900年的山东,转生到了一个义和团大师兄身上。
  • 偷吻99次:傲娇萌妻拐回家

    偷吻99次:傲娇萌妻拐回家

    一向自信活泼的平凡女孩路小爱,正期盼着与初恋男友严明修的浪漫婚礼,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却打碎了原本美好的一切,男友失踪,她因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昏迷了,当她再次醒来准备重新开始的时候,一个和严明修拥有同一张脸的男人突然闯入了她的生活,把她的生活全都搅乱了,把她曝光在聚光灯下,她还阴差阳错的成了他黎天明的未婚妻,这到底是爱情还是阴谋?失踪的严明修是否还能回来?
  • 大圣传承

    大圣传承

    看一个山中少年如何一步步得到大圣的传承,再斗诸天仙佛
  •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天之骄子霍去病!出版社与秦汉史学家力荐:这是迄今为止,将文学创作与真实历史结合最完美的有关霍去病的历史小说,历史底蕴深,文学造诣高。作者倾情八年创作,参考了正史、大量民间传说以及巨量的匈奴、游牧民族、西域等史料和著作,把关键重大历史事件自然巧妙融入故事,积极正面反映霍去病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当汉帝国向匈奴发起反击战之时,匈奴内部亦发生夺位之乱,身有月氏王族血统的月歌在流亡中被关中大侠郭解之子郭允和汉廷贵族霍去病所救,三人机缘巧合结为异姓兄弟,并相约一起投身从戎保疆卫国。曾经同生共死的三兄弟却因各自人生际遇和立场不同,最终决裂,并在汉帝国对匈奴用兵的舞台上,相互扶持或斗争着。
  • 聋女的爱

    聋女的爱

    普通家庭诞下一女儿,五岁时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父母不愿送她去聋人学校,便送她去了专业的舞蹈班。在跳舞的时候她见到了邻班拉丁舞班的男生。可上天赐给她的人不会改变,她最终会和谁在一起?
  • 仙国纪元

    仙国纪元

    不容于天,不容于地,不容于人世;那就翻了这天,覆了这地,立我仙国,开我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