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6000000011

第11章 告子上

告子曰:“性犹湍①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①湍(tuān):急流的水。②信:诚真。

告子说:“人性好比急流的水,缺口在东就往东流,缺口在西便往西流。人性不分什么善与不善,就好比水东流西流无定性一样。”

孟子说:“水真是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难道也没有向上、向下的倾向吗?人性的善良,好比水性向下流一样。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不过水是这样,拍打它可以溅得很高,高过额头;用戽斗汲它可以倒流,其至引上高山。这哪是水的本性呢?是情势使它变成这样的。人可以被怂恿干坏事,本性的起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公都子①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②;以瞽瞍③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④其情⑤,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⑥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⑦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⑧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⑨。’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①公都子:孟子的学生。②象:舜的异母弟,品行不善。③瞽(gǔ)瞍(sǒu):舜的父亲,品行不善。④乃若:转折连词,大致相当于“至于”等。⑤情:指天生的性情。⑥才:指天生的资质。⑦铄(shuò):授予。⑧蓰(xǐ):五倍。⑨《诗》曰:引自《诗经·大雅·蒸民》。蒸,众;则,法则;秉,执;彝,常;懿,美。

公都子说:“告子说,‘天性没有善良、不善良的区别’。有人说:‘天性可以变得善良,可以变得不善良;所以文王、武王得了天下,百姓就爱好善良;幽王、厉王统治了天下,百姓就变得凶暴。’又有人说:‘有天性善良的,有天性不善良的;所以以尧为君主,却有像这样的臣民;有瞽瞍这样的父亲,却有舜这样的儿子;有纣王这样的侄儿,并且以他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现在您说‘天性善良’,那么他们所说的都错了吗?”

孟子说:“至于说到人的天生的惰性,那可以认为是善的,这就是我说的天性善良。至于有的变得不善,不是因为天性所致。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就是仁;羞耻心就是义;恭敬心就是礼;是非心就是智。可见仁、义、礼、智不是由外界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这些罢了。所以说,‘探求就能得到它们,放弃就会失掉它们’。有人和别人相比,相差一倍、五倍甚至很多倍,这是因为他的天性不能被充分展现的缘故。《诗经》上说:‘上天生养众民,有事物便有法则。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是懂得道的啊!有事物便有法则;众民保持了常性,所以爱好美德。’”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①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缴(zhuó):拴在箭上的生丝绳,这里指代箭。

孟子说:“对君王没有高深的智慧,不要觉得奇怪。因为就算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假如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呢。我能看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好比下棋,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讲解;另外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但是却一心以为天鹅要来了,想着用剑去射它,虽然他和另一个人一起学,但却不如别人学得好。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①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②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③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④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⑤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⑥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①辟:同“避”。②豆:古代盛羹汤的器具。③蹴(cù)尔:以脚践踏。④钟:古代量器,六石四斗为一钟。⑤得:通“德”,这里指以我为德,即感激的意思。⑥乡:同“向”,向来、一向、从前。

孟子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但是不可能同时得到两样时,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存是我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当两者不能同时兼顾的时候,就放弃生存而要义。生存是我所喜爱的,但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存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恶的,但我所憎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些祸患我不躲避。假使人们所喜爱的没有什么超过生存的了,那么凡是可以保命的手段,哪样不采用呢?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什么超过死亡的了,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样不去干呢?这么做就能生存,然而有人却不去做;这么做就能避开祸患,然而有人却不干,由此可见,所喜爱的有超过生存的,所憎恶的有超过死亡的。不仅仅是贤人有这样的思想,人人都是有的,只是贤人能不丧失它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但如果吆喝着施舍给人,路上的饿汉也不愿接受;如果用脚踢着施舍给人,那就连乞丐也会不屑一顾的。一万钟的俸禄,有人却不问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本来就算死也不该接受的,但现在却为了美丽的住宅接受了;本来宁死也不该接受的,但现在却为了妻妾而接受了;本来就算死也不该接受的,现在却为了让所有认识我的穷人对我感激涕零而接受了,这些行为是不是也该停止了呢?这是要让他丧失本性啊。”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善者,岂有他哉?于己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①。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②,养其樲棘③,则为贱场师焉。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④人也。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⑤为尺寸之肤哉?”

①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所谓大小贵贱,朱熹认为:“贱而小者,口腹也。贵而大者,心志也。”②梧、槚(jiǎ):梧,梧桐。槚,木名,一指楸树,常同松树并种于墓前;一指苦茶,陆羽《茶经·一之源》:“其名一曰荼,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③棘:酸枣。《尔雅·释木》:“械,酸枣。”郭璞注:“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酸枣’。”今本作‘械棘’者,是‘抵枣’之误,见郝懿行《尔雅义疏》。一说槭棘,是酸枣和荆棘两种植物。④狼疾:同“狼藉”,昏乱、糊涂。焦循《巫义》:“狼藉犹纷错,害而不知,此医之昏愤瞀乱者矣。”孔爽疏:“藉乱而不知医治者也。”译文本此。⑤适:通“啻”(chì),仅仅、不过。

孟子说:“人们对自身处处都爱护。处处都爱护,便处处都保养,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爱护备至,没有一尺一寸的肌肤不加以保养。考察他保养好不好,哪有别的方法,就看他侧重肌体哪一部分而已。身体各部分有主有次,有小有大。不要顾小而害大,顾次要而害主要。保养只着眼于小处者是小人,保养着眼于大处者是大人。眼下有一位园艺师,舍弃他的梧桐、槚树,却护养他的酸枣、荆棘,那就是个很愚蠢的园艺师。只顾护养他的一个手指,竟失去他的肩膀脊背,自己却认识不到,那简直是个糊涂的庸人。只讲究吃喝的人,受到人们的鄙视,因为他贪小而失大啊!假使贪吃喝的人并没有失去什么重要的东西,那么,难道吃喝竟然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胃那一尺一寸的肌体吗?”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①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①天爵、人爵:天爵指仁义忠信等,孟子认为这些是天然就值得尊贵的。人爵指通常所说的爵位。

孟子说:“有天爵,有人爵。仁义忠信,好善不倦,这就是天爵;公卿大夫,这些是人爵。古代的人修养他的天爵,而人爵就随天爵来了。现在的人修养天爵,是用它来获取人爵;一旦得了人爵,就丢弃了他的天爵,那实在是太糊涂了,最终他的人爵也一定会丧失的。”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②’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③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④也。”

①赵孟:即赵盾,字孟。春秋时期晋国正卿,掌握晋国的实权,因而他的子孙后来也称赵孟。②以上两句出自《诗经·大雅·既醉》,是周代祭祖时祭辞中的两句。今人高亨认为“德”字当作“食”,古“德”字作“惪”,与食形近而误。③膏粱:肥肉叫膏,精细色白的小米叫粱,而不是指今日的高粱。④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孟子说:“人们都想得到尊贵。每一个人都有可尊贵的地方,只是没有去思索而已。给别人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诗经》上说:‘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又献上仁德使他满足。’这是说仁义满足了,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美好的名声、广泛的赞誉落在自己身上了,就不羡慕别人的锦绣衣裳了。”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①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①与:朱熹注,“与,犹助也。……有以深助于不仁者也。”译文据此。杨伯峻注:“与,同也。”亦可理解为“这就跟不仁到极点的人相同”。

孟子说:“仁能战胜不仁,就好比水能胜火。方今行仁的人,就好比用一杯水去抢救一车着了火的柴火;火扑不灭,便说水不能战胜火,这就是助长了那些不仁到了极点的人,结果必然会把这点小小的仁也葬送掉。”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①;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①彀(gòu):把弓拉满。

孟子说:“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满;学射的人也力求自己把弓拉满。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艺,一定要用圆规和曲尺;学手艺的人也一定要使用圆规和曲尺。”

名家赏析

在此处,特别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孟子的雄辩风范。孟子能随口接过论敌的论据,然后加以发挥。就好比格斗,你用刀就用刀。孟子的言论,常常一语杀入穴道,从中轻轻一转,其论证便坚不可移,使得反对者不得不束手就擒。

然而,当我们放下书本,又会产生很多疑问:人性真如孟子说的那样善良、纯洁吗?这个时候,我们又会对荀子的“性恶论”产生思考。

然而,不论性善还是性恶,都是片面的。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辩证来看。

且吟且悟

“鱼与熊掌”的确是我们生命历程中经常遇到的最艰难的选择。大而言之,想名又想利;想做官的权势,又想不做官的潇洒自由。小而言之,想读书又想玩游戏;想工作,又想旅游,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情况。为什么说是最艰难的选择,是因为难在舍不得,难在那不可兼得的东西都是“我所欲也”,甚至,也是人人所欲的。所以,只要存在欲望,就会存在选择。

拓展延伸

告子,中国战国时代思想家,曾在孟子门下学习。告子以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人性论而著称。总的来说,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的观点还是比较正确的。然而,告子的思想一直被贬抑。直到清代,龚自珍才特别把告子以及其思想提出来,加以发扬。

同类推荐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赢在人生的起跑线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给新教师的50条建议

    本书从关于给新教师“基本素养”的建议、关于师生关系的建议、关于课堂教学的建议、关于修身养性的建议等方面出发,以新教师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采取叙议结合的方式,给出了新教师成长的各种建议。
  •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早年丧父,因为母亲的性格比较柔弱,童年时他受尽继父的折磨和虐待。在母亲病逝后,他不得不投身社会,开始工作。在许多善良人们的帮助下,最终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上得到一个完满的结局,成为一位名作家。本书译本选用著名翻译家宋兆霖的译本,让青少年在感受经典的同时,还可近距离地接触大师,汲取人生智慧,并提高青少年的写作能力。
  •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绿茵圣骑士

    绿茵圣骑士

    一个长期在英国甲级联赛厮混的英国华裔,在一次醉酒之后,意外地进入了一个类似于魔兽世界的虚拟空间。当他回到现实生活之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从2016年穿越到了2008年华国奥运会期间!更让他感到惊喜的是,他在虚拟空间得到的技能和装备,都能够在现实的足球生活中一一得到应用。于是,一个驰骋在绿茵场上的圣骑士出现了!(书友群:485200753,欢迎大家加入,畅所欲言,谢谢!)
  • 蛮古纪

    蛮古纪

    蛮古纪元,万族林立!这是一个多事之秋,亦是盛世将至,各族天骄辈出,争霸天下。一个少年自大荒走出,势要推翻一切,重塑神话!PS:新书发布,若有不足,恳请指出。故事属于慢热型,剧情会逐渐展开,布局很庞大,绝对精彩,拜求各种支持,谢谢!
  •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这样做女孩最命好

    本书共11章,包括:每一个女孩生来都是公主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女孩,才不易被生活擦伤能苦中作乐的女孩,是风中的奇葩等内容。
  • 枪圣重生带系统

    枪圣重生带系统

    龙魂大陆的一代枪圣刘默,因为大意被毒害,却遇到了机遇,从此踏上他的复仇之路,当然复仇之路上美女什么的也不能少,另:绝不太监
  • 家庭常见病自测自疗

    家庭常见病自测自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能掌握一些自查自测常见病的知识,就可以避免或减轻严重后果的出现。俗话说:防微杜渐。其实很多大的乃至不可治愈的疾患,都是从小病或小症候发展而来的。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常见病家庭自查自测自疗的知识。扼要地阐述了近百种疾病的症状、体征及自我辨查要点。本书方便实用,使读者成为自己家庭的小医生。
  • 万古丹神

    万古丹神

    叶辰曾是一名天才,却因一些原因,修为五年都未有丝毫进展。因此,天才瞬间成为废物,在无尽的嘲讽谩骂羞辱中,少年的心从未动摇过。无意间得到丹神传承,困扰自身修炼无法寸进的原因,也随之解决,少年重夺天才光环,展现自身妖孽天赋。
  • 地源心经

    地源心经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追求着无尽的生命和永恒的世界。自盘古先祖开天辟地以来,洪荒大陆经历了开天大劫、龙凤大劫、道魔大劫、巫妖大劫、封神大劫、宇宙大劫、西游大劫等一个个劫难,一直到了末法大劫。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都渴望没有束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
  • 见灵之人

    见灵之人

    何不凡怎么都觉得奇怪,为啥自己的父母长辈给自己起个这么名字。四岁见怪,十岁打怪,二十岁就已经觉得见怪不怪,说好的鬼呢?说好的灵呢?为啥一家子爷爷姓谢,爸爸姓何?为何咱就不能享受一下平庸的宅男生活非得卷进这人类与某些个存在的战争里。灵不是鬼,但却比鬼狠百倍千倍,我该怎样回到我那本该平凡的生活里去呢?这就是一个纠结男的自述。
  • 雨花石的情定

    雨花石的情定

    慕凌雪拥有美丽的让人难已忘却的一幅面容,在校园中遇见了风宓逸紫枫安白哲等美男子,但因自己天生命不好,最后将何去何从...........撕心裂肺的爱该交与谁呢?
  • 抗战之潜伏

    抗战之潜伏

    他是一个被老百姓称为恶贯满盈的大汉奸;是一个日本人眼中最好的合作伙伴;他也被GCT人称为最亲密的战友;同时也是军统戴笠又爱又恨的一个人。而他自己则称自己是贪财好色的大汉奸。他让日本人精心制造的各种阴谋破产,他让土肥原贤二,影佐祯昭等日本所有的特务们都大伤脑筋,恨不得将他找出来扒皮抽筋。请看贪财好色的大汉奸教你如何光明正大的贪财好色,如何玩转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