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是脾胃功能障碍引起的病变,虽然与脾胃、大肠、小肠都有关系,但以脾为主,故有“泄泻,脾病也”之说;致病之因虽多,又以湿邪为发病的主要因素,故前人指出“无湿不成泄”。湿邪作乱致泻,往往有挟风、挟寒、挟暑、挟食之别;泄泻属脾病,脾既病也易引起肝木相乘与久病及肾导致肝脾不和及脾肾两虚等。
一、病 因
1.感受外邪:引起泄泻的外邪以风、寒、暑、热为常见,其中尤以湿邪为主。外感邪气客于胃肠,使脾胃运化功能障碍,水谷不化精微而变为湿浊,下流于肠,发生泄泻。临床上,常有风、寒、暑、热之邪挟湿伤于胃肠及四者伤于脾虚湿盛之人的差异,虽均可致泻,转归不尽相同。湿邪若兼风、兼寒,伤于人则多转化为寒湿;湿邪若兼暑、兼热,伤于人则易转化为湿热。
2.饮食所伤:暑热时节,恣食生冷,或食入不洁之物,每易损伤脾胃;饮食过饱、宿滞内停或恣食肥甘,运化不能,亦可使脾胃受伐。脾胃既伤,传导失职,而成泄泻。《医宗金鉴》说:“暴泄者,皆由生冷、油腻、恣食无节。”若久病体弱之人,脾胃素虚,运化力减,故进食稍有不慎,更易发生泄泻。
3.肝郁乘脾: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最易影响脾胃运化,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反为湿滞,下降成泻。亦有脾胃素虚之体,一遇忧思恼怒、精神紧张,则肝气郁滞,进而影响脾的运化,清浊相混,杂下成泻。《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4.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体弱,久泻伤正,均可使脾胃虚衰,运化无权,既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又不能运化转输精微,以致水反成湿,谷反成滞,水谷糟粕混杂而下,乃成泄泻。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言:“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5.肾阳虚衰:脾和肾的关系极为密切,脾之所以能运化水谷,全赖肾阳之温煦;况肾司二便,大便的通导调节关系于肾。故若久病、年老、体弱或亡血、失精、过育,致使肾阳虚衰,阴寒内生,清气沉降,水湿下注,则生泄泻。如《景岳全书》所言:“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极盛之时,则令人泄泻不止也。”
综上所述,脾虚湿胜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外因以湿邪关系最为密切,湿浊因脾则阳不振,无以行运化之权,则水谷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酿成泄泻,即所谓“无湿不成泻”。内因多系脾虚,脾虚则无力转输,水谷不化精微反变湿浊,清气不升,浊液下流,遂生泄泻,即如《景岳全书》所言:“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亦有肝气乘脾,或脾虚及肾,进一步加重脾虚失运的程度,故泻难平复。湿胜与脾虚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是泄泻发生、发展、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
二、治疗原则
暴泻以邪实为主,治当祛邪为先,利湿燥脾为法,兼顾风、积等;久泻以正虚多见。治则扶正为先,健脾温阳为法,兼理肝肾。唯泄泻一证,临床中往往虚实兼挟、寒热并见,故临证时又当标本兼顾、寒热并调。具体治疗,当遵湿则导之,火则清火,寒则温之,痰则豁之,暑则驱之,积则消之,风则解之,虚则补之,滑则涩之的治则。但固涩之法,只有滑脱不禁时才能使用,不宜太早,以免留邪而致病情迁延难愈。
三、证治方药
(一)暴泻
1.寒湿泄泻(或风寒泄泻):
主症:泄泻发病急暴,大便清稀甚则如水,腹中痛,痛一阵泻一次,肠鸣漉漉。
兼症:多见风寒挟湿之表症,如头重体倦,周身酸痛,纳呆泛呕,口淡不渴,或口黏不爽,或恶寒低热等。
舌苔:舌正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濡缓,或浮紧或浮滑。
分析:外感风寒或寒湿之邪,客于肠胃,或过食生冷黏滑及不洁之物,伐伤胃肠,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湿浊下注,传导失司,故大便清稀,甚则如水,发病急暴。寒主收引,故腹痛如绞。寒湿下注,时缓时急,故腹痛阵阵,痛则作泻,肠鸣漉漉。风寒挟湿侵袭肌表,卫气行涩,故恶寒,低热,头重身痛。湿阻中焦则纳呆泛呕,口淡不渴或口黏不爽。风寒外束,苔薄白,脉浮紧,挟湿则脉浮滑。若寒湿客中,则可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解表散寒,化浊利湿。
方药:苏叶10G,炒陈皮6G,豆豉10G,苍术10G,厚朴10G,生姜5G,白豆蔻5G,茯苓10G,甘草3G。
方解:方中苏叶辛温解表、和胃散寒,香附疏调气血,陈皮和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并可除湿,苍术最善燥湿运脾,厚朴更能宽中除满,陈皮理气化滞,甘草缓中和药。
加减法:①风寒之邪较重加淡豆豉、生姜、防风以增强温散风寒之力。②若缘于过食生冷黏腻之物者,加神曲、麦芽、山楂等消导药。
2.湿热泄泻(或暑湿泄泻):
主症: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质地稠黏,气味臭秽。
兼症: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赤。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滑数。
分析:夏秋之间暑湿较盛,或因恣食肥甘厚味,湿热蕴积,伤于肠胃,传导失常,故发生泄泻。湿性下趋,热性急迫,湿热下注,故腹痛而泄,泻下状如水注。湿性黏腻,最易阻滞气机,故可见泻下不爽。湿热炽盛,故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湿热久羁,故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滑数也皆湿热内盛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葛根 10G,炒黄芩 10G,黄连 5G,生甘草6G,竹叶5G,生苡仁10G,车前草6G,神曲、麦芽、焦山楂各10G,木香10G。
方解:葛根解肌清热。芩连苦寒,清热燥湿,善能止泻。生甘草一味,甘缓和中,临证遇湿重者加苡仁、茯苓、木通之类以助利湿,热盛者可加银花、连翘、大黄以解毒,挟食滞者加神曲、麦芽、山楂以消导,暑热加藿香、佩兰以解暑清热。
治疗湿热泄泻,当辨别湿多抑或热多。湿多者,用药则偏重于祛湿利尿,热多者,用药应稍偏于清热,或在方剂组成或药物剂量上予以调整则更佳。
3.伤食泄泻:
主症:腹痛即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
兼症:脘胀拒按,痞满而痛,嗳腐倒饱,不思饮食。
舌象:苔厚腻垢浊。
脉象:脉象滑。
分析:饮食不节,宿滞中焦,气机阻碍,传导失常,故腹痛而泄,粪便臭如败卵。泻后浊气得泄,故腹痛减轻。食滞中焦,气机失畅,则脘腹痞满而痛;宿食停滞,浊气上逆,故嗳腐倒饱;胃失和降,脾失健运,则饮食不思。苔厚腻垢浊、脉滑也为食积之征。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炒陈皮 6G,茯苓 10G,焦神曲 10G,谷芽10G,麦芽10G,焦山楂10G,炒莱菔子6G,连翘6G,炒白术6G,木香6G。
方解:本方消食导滞,和中化湿,为治疗食积的主要方剂。其中,神曲、麦芽、山楂、莱菔子消食下气除满,陈皮和胃,茯苓理脾化湿,连翘味苦微寒、善清食积蕴久滋生之毒热。
(二)久泻
1.脾虚泄泻:
主症:大便不实,时溏时泻,每因稍进油腻或劳累之后,则便次增多,甚则挟有不化之物。
兼症:面色萎黄,肢倦乏力,或形体消瘦,纳少不馨,脾腹痞闷不舒,肠鸣。
舌象:质淡、体胖,苔薄白。
脉象:细弱。
分析:脾胃久伤,中气虚弱,运化转输无力、清气下陷,不能腐熟水谷化为精微而成湿浊,下降作泻,故大便不实、肠鸣漉漉。稍食油腻或小有作劳,脾气更伤,则泻下加重、便次增多,甚则夹有不化之物。脾胃既虚,化源不足,气血不足,故面色萎黄、肢倦乏力,久而形体消瘦。脾胃虚弱,消化迟缓,故纳少不馨;气弱行缓,故脘腹痞闷不舒。舌淡体胖、苔薄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之象。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党参10G,茯苓9G,炒白术9G,炒扁豆9G,山药10G,炒陈皮6G,煨木香6G,炒苡仁9G,桔梗6G,砂仁3G。
方解:本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补气健脾,扁豆、山药、炒苡仁祛湿理脾,加砂仁醒脾开胃,陈皮行气和中,桔梗上浮以升下陷之清气,是治疗脾虚湿泻的常用方。
若久泻不愈,中气不陷而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健脾止泻。若泄泻日久,气阴两伤而湿浊未净,舌体瘦质嫩红、苔薄黄腻者,可加石榴皮、山楂等酸收之品,但要注意:选用健脾益气药不宜太温燥,选用益胃养阴药不宜太滋腻,选用清化湿热药不宜大苦寒或渗利。久泻脾虚,湿浊内停,蕴而化热者,也可加苦参、黄柏等清化湿热之品。若脾阳已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雷鸣,手足不温者,宜用理中汤加附子、肉桂以温中散寒。
2.肝气乘脾:
主症:每因情绪不宁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便后腹痛略减,再痛再泻。
兼症:平时情志不畅,多愁善感,易于紧张或激动,胸胁痞闷,嗳气少食,口苦吞酸,或面黄肌瘦,神疲乏力。
舌象: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象:弦细。
分析:情志不遂则肝气拂郁,疏泄不利,横逆犯脾。脾病则运化无权,升降失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故腹痛作泻;泻后肝气暂疏,气机稍畅,故泻后疼痛略减,故再郁则再痛,再痛而再泻,痛泻交替而作。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久泻伤脾,气血不足,故形瘦面黄、神疲气力。肝体阴用阳,血虚则肝失柔养、气失条达,常易郁结,故情绪易于波动,胸胁痞闷不舒。肝不疏胃则嗳气少食,口苦淡红、脉象弦细亦为肝旺脾虚之象。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炒白芍10G,防风6G,炒白术10G,炒陈皮6G,炒山楂15G,乌梅5G,炙甘草5G,茯苓9G,炒扁豆9G,山药9G。
方解:方中白芍味酸入肝,柔肝以缓急。防风为疏散之润剂,可散湿而不伤正;风能胜湿,用之又可理脾化湿。白术健脾,脾旺则湿化而泻止,再用陈皮理气和中,四药相合,能调达肝气,升运脾气,共奏抑肝扶脾之效。
若肝阴不足,可加五味子、石榴皮、白芍以酸敛柔肝。脾气旺健者,可加茯苓、炒扁豆、山药以益脾健运。情绪不宁者,可加郁金以解郁宁神。
3.命门火衰:
主症:五更作泻,大便溏薄,甚则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兼症:脐腹隐痛,畏寒,肠鸣,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男子阳萎、阴囊湿冷,女子月事愆期量少。
舌象:体胖质淡,苔白水滑。
脉象:沉迟。
分析:久病失养,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以助运化,又值五更时分,阳气未复、阴寒极盛,故腹痛而泻,五更则作,甚则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脾肾两虚,阳气不振,内不得温养脏腑,故脐腹畏寒、疼痛、肠鸣;外不能温通经脉,故腰膝冷痛、形寒肢冷,男子阳萎、阴囊湿冷,女子冲任虚寒故月经愆期量少。舌胖而淡,苔白水滑,脉象沉迟,均为阳虚阴盛之象。
治法:温肾健脾。
方药:补骨脂10G,肉豆蔻10G,吴茱萸5G,五味子10G,党参15G,茯苓9G,炙附片3G,炮姜3G,炒白术6G,煨木香6G。
方中补骨脂温补命门之火以止泻,肉蔻、吴茱萸暖脾胃以助运,五味子收敛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