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要求,要努力做到 10分”,可能会让自己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激烈的竞争中,对待工作“高要求”早已成为企业乃至员工生存与发展的不二法则,要知道,任何一家企业的久盛不衰,一个员工的长足发展,都与其自身的“高要求”分不开。
美国一家公司在韩国订购了一批价格昂贵的玻璃杯,为此美国公司专门派了一位代表来监督生产。
一天,这位代表无意中来到生产车间,发现工人们正从生产线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边,他上前仔细看了一下,没有发现两种杯子有什么差别,就好奇地问:“挑出来的杯子是干什么用的? ”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边工作,一边回答。“可是我并没有发现它和其他的杯子有什么不同啊?”美方代表不解地问。“你仔细看,这里多了一个小的气泡,这说明杯子在吹制的过程中漏进了空气。 ”“可是那并不影响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们既然生产,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任何的缺点,哪怕是客户看不出来,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允许的。 ”“那么这些次品一般能卖多少钱? ” “10美分左右吧。 ”
当天晚上,这位美国公司的代表给总部写信汇报:“一个完全合乎我们的检验和使用标准,价值 5美元的杯子,在这里却被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的员工用几乎苛刻的标准挑选出来,只卖 10美分,这样的员工堪称典范,这样的企业又怎么会不值得信任的呢?我建议公司马上与该企业签订长期的供销合同。 ”
完美执行不是满足要求的标准,而是比要求更进一步有这样一句话:“求上得中,求中得下。”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要求做到 6分,就按 6分的要求来做,当执行中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影响因素时,拿到的结果很可能就小于 6分了。所以,要保证执行不打折扣,就要主动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高标准就是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的落实力。很多著名的成功企业都深信,要造就一流的品牌,必须先造就一流的人才。对于员工来说,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的时候,就意味着做到让客户百分百满意,让客户感受到超值的服务。
要做到最好,一方面是在工作中以最高的规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就需要时常自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随时质疑自己,随时改进做事的方法,力求有个完美的结果。还有,就是要按照企业制定的标准化作业,给自己的工作树立一个完美(至少是合格)的标准,然后照此标准严格执行。
当然,你还可以以优秀同事的做法为标准,以老板的命令为标准,甚至学会跟老板的要求“赛跑”。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成为高效执行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