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90900000013

第13章

20世纪70年代之后,人们看到了海洋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便开始逐鹿海洋。这场斗争是从扩大海洋管辖权开始的。从3海里到12海里,再到200海里,均来源于“大炮射程论”的3海里领海宽度,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崛起的时代受到了挑战。他们要求更宽的领海,以切实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专属经济区概念的提出、发展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形成,是同拉丁美洲国家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益的斗争紧密相联的。智利、秘鲁等国家以及一些国际组织,都曾对这个问题发表过宣言、声明。我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为维护海洋权的正义斗争,坚决支持他们提出的关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合理主张。

但是,专属经济区的法律性质和法律地位,却是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一部分国家坚持“领海论”,美国、英国等海洋大国坚持传统的领海以外就是公海的观点,认定专属经济区具有公海的性质;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既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而是自成一体的、属于沿海国专属管辖的区域,但它并不构成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它的权利,只限于经济和资源方面。现代国际海洋法确定了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国家管辖海域的法律制度后,国家之间在扩大管辖海域方面的争执并没有减少。

海水温差电理论

1964年,美国的安德森父子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海水温差发电新理论。他们突破前人的地方,一是把整个发电设备安装在一个巨大的浮体上,使之浮于海中,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冷水区取水管的长度;二是不再直接以海水为工作介质,而采用低沸点的液态丙烷、氨、氟里昂等物质作为闭路系统的工作介质。这样,可使用小的高压涡轮气体发电机,不必采用克劳德使用的那种庞大的低压蒸气涡轮机了。安德森父子称这种工作方式为“闭路循环方式”。

1979年5月29日,美国在夏威夷海域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闭路循环海流热能电站。该电站安装在一艘驳船上,使用的工作介质是氨。建成的电站成功地获得电量9~11千瓦。此后美国又着手进行了大型海洋热能发电装置的设计与建设工作。其中一种是16千瓦的半潜式海洋能电站。

1975年,日本科学家完成了闭路循环的温差发电装置,并获得成功。海洋热能发电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但海水里蕴藏的巨大的热能,人类是不会让其白白耗费掉的,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扩大,海洋热能的开发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海道测量

海道测量是海上交通的先行。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海道测量局成立,从此,我国海道测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边进行基础建设和人才培养,一边开始为海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测图。1958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区基本测量,9年间测水深图520幅,测深里程78万千米。1978年后,海道测量工作又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开始大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组建了海洋测绘研究所,建造了大型的远洋测量船,引进和研制了多种先进的海道测量仪器装备,我国海道测量工作又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硫也是海底蕴藏的一种工业原料。早在1960年,英国的路易斯安那海滨,距岸边10千米的海中,首先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在开发过程中,他们先钻了一个钻孔,钻到储硫层,然后用一根25厘米粗的钢管插进去,在这个钢管里插入一根直径15厘米的钢管。在这里边再插入一个直径75厘米的钢管,通过外层的管道压入170℃的热水,热水通到管底部的上层进入硫矿层,这样便使硫熔化。被熔化的硫就会流到最底处,再通过管底处的下部开口流进管道。内管通入压缩空气,用这种压缩热气的力量通过中间管连同水一起从下面压上来。因为这种上升管以及在陆地上输送的管道都是用热水管包着的,所以输送过程中硫一直处于液体状态。据说用这种方法采得的硫较纯。

人文现象

人文现象是指经过人工建设、人为设置或改造形成的现象,如岸边的港口设施——码头、船坞、系船浮简、防波堤等,海中的各种平台,航行标志——灯塔、灯船、浮标等,人为的各种沉物——沉船、水雷、飞机残骸,捕鱼的网、栅,专门设置的港界、军事训练区、禁航区、行政界线——国界、省市界、领海线等,还有海洋生物养殖区。这些现象,包含有海洋地理学、海洋地质学、海洋水文学和海洋气象学等学科的内容。

人工海峡

人工海峡是利用人力开凿的连接海与洋的运河,称做人工海峡。最着名的人工海峡有3个: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圣劳伦斯河。

热站

海洋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是一个巨大的“热站”,通过长期积蓄着的大量热能和能量的传递,不断影响着天气与气候的变化。然而,改造海洋暖流使气候变暖至今仍是“纸上谈兵”,能否可行并付诸实施,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中积蓄着的热能,造福人类,还有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

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

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计划(英文缩写TOGA)是一项调查热带海域海况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组成部分。该计划从1985年开始,为期10年。主要任务是研究南、北纬度20度范围内的热带海洋和全球气候的逐年变动,从而确定这些变动的机制及其预测性机制,以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研究建立在几个月至数年时间尺度上海洋与大气耦合系统变化的预报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响应机制等。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上,是沟通红海与地中海的着名国际通航水道。呈南北走向,总长1935千米,宽190~365米。一般水深12~195米,每年通往船只近2万只,可通航15万吨级满载货轮或554万吨级空载巨型油轮,货运量超过20亿吨,是世界上货运量最大的通海运河。苏伊士运河于1859~1869年开凿,1869年11月通航,该运河的开通使西欧到印度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5500~8000千米。

大洋缺氧事件之谜

19世纪初,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环球航行,从深海洋底表层采集到深海沉积物样品,当时发现,深海底广泛分布着红黏土,它的褐红色是氧化环境下形成的铁离子所致。可见,现今海水的深层仍然富含氧,这是大洋环流强盛的反映。

20世纪,美国的“格洛玛挑战者”号深海钻探船在各大洋打钻,钻杆穿过年轻地层,钻到了距今1亿年前后(白垩纪中期)的沉积物。科学家意外地发现,那时广泛分布的并不是红黏土,而是黑色沉积物。它的厚度多在45~270米之间,有机质含量高达1%~30%。显然,l亿年前的海洋状况与现代明显不同,这种状况发生在白垩纪中期这一特定时期,被称为大洋缺氧事件或叫白垩缺氧事件。这一事件的起因是什么,也就是黑色沉积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引起了海洋学家的广泛注意。

有学者根据白垩纪中期的黑色沉积物中缺乏底栖生物化石,认为当时海水的含氧量很低,沉积碳酸锰的形成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沉积碳酸锰在氧化环境下是不稳定的。白垩纪为地球上的高温时期,当时即使在两极地区也无冰雪覆盖,海水温度比目前高10℃左右,而海水的含氧量又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含氧量越低。黑色沉积层中缺少海底洋流侵蚀的痕迹,表明当时海水环流很弱,这是因为当时赤道与两极海洋的温差,以及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温差都比现在小得多,停滞的海水环境使得氧气消耗后得不到补充,也易于导致缺氧环境。

而有的专家则发现,白垩纪联合古陆分裂不久,新生的洋盆面积狭小,环境比较闭塞。比如当时南大西洋与北大西洋并不相连,又受到鲸鱼海岭、福克兰海台的阻隔,所以处于停滞状态,形成了大量黑色页岩。很明显,这一说法难以解释太平洋中黑色沉积物的形成。

深海钻探在非洲西北岸外的大西洋底发现,白垩纪中期的黑色沉积层与红色沉积层相间形成互层。如果认为黑色沉积层形成于停滞缺氧环境,红色沉积层形成于富氧环境,那就很难理解为什么缺氧环境与富氧环境会如此频繁地更迭。

有些学者强调这是有机质供应速率多次变化所致。深海浊流从浅海把夹杂大量动植物遗体的沉积物搬运到深海区,大量有机质被快速埋藏,形成黑色沉积层;其中的有机质在分解时耗去大量氧,从而在沉积层甚至底层海水中造成缺氧环境。

在这些学者看来,缺氧环境是黑色富碳沉积层堆积过程中的产物,而不是黑色沉积层的形成原因、由于浊流周期性地反复活动,故可以形成多层黑色沉积物。其间所夹的红色沉积物是在有机质供应速率较低时期形成的。·太平洋一些海岭上的黑色沉积物,可能是由于其周围的上升流导致生物繁盛,提供了大量有机质的缘故。

如果黑色沉积物的形成确与生物大量繁殖或有机质大量供应有关,那么,我们还不明白:为什么在1亿年前会出现这种情况?生物大量繁殖是如何开始,又是如何结束的?

曾有人提出,生物繁殖率升高与海侵有关。白垩纪中期为大海浸时期,海水淹没大片陆地,在广阔的浅海区繁殖了大量浮游生物;有机质源源不绝地沉积下来,消耗了大量氧,进而使缺氧环境扩展到深海区。尽管这一模式颇受青睐,但是也有人质问:为什么另有几次海侵并没有造成缺氧事件?

同类推荐
  • 动植物奇闻之谜

    动植物奇闻之谜

    本套书主要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人类诸多未解的社会、自然现象,包括《中国自然遗产之谜》、《星球宇宙之谜》、《巨兽异兽之谜》等20个分册。
  • 108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

    108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

    《108影响人类的伟大发明》特意选择了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又和今天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百零八个发明,不论发明的大小轻重,将其背后的故事和相关的趣闻一起呈现出来,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发明、热爱发明,将文明的火种传递下去。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能源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能源

    本书主要介绍了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氢能——燃料电池、核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原理与工程应用技术,并介绍工业与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能源资源利用技术。
  •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各单本按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进行有逻辑的组合排列。文字浅显、活泼、生动。
  • 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热门推荐
  • 常绿四君子之最强转校生

    常绿四君子之最强转校生

    名校-常绿四君子是一所不存在的学校,但是被世人熟知认可。这是一所由学生统领管理的特殊学校,而且只有特殊的渠道和邀请函才能进去,外人是不能轻易入内。由于学院非常神秘,且被巨大结界笼罩一般人无法得知学校具体位置。一名叫阳明藤的学生中途转校进入该校,开始发生一系列的事件。一切因果循环皆在这名转学生手中慢慢开始转动起来。。。。。。
  • 力战天地术

    力战天地术

    宏元大陆,自古流传的神人故事无数,人类身为世界的王者,面对强大的妖兽却是那样的无力。自此,修炼者便是从人类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强大。修炼者,以成仙成神为最终的任务,有着强大的力量角逐天下。他,河顷,出身在一个平凡的家庭之中,为了摆脱弱者的命运,他决定上仙山,入仙道,让自己的命运从此与别人不一样。为了变得强大,他不择手段。为了生存,他残酷冷血。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为有取得胜利才有说话的权力,因此他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命运需要靠自己改变!争霸天下,成仙成神,且看他的通神之路到底能否实现?
  • 早春夜宴

    早春夜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腐朽阁轶闻

    腐朽阁轶闻

    某天然呆喜欢幻想的吃货+某宅腐属性的蠢萌小兽+某身份重重柔情似水的面具怪男,某怪阁中又能发生什么样的怪事?他与她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呸!让人意想不到的关系,与她携手天涯的究竟是不是他,他心中所属又是否是她,见证他们恶搞日常的它是否能回到原来的时空,让我们一起进入那极具恶趣味的腐朽阁一探究竟。作者已弃坑,自己挖的坑为什么要填???无聊再回来填
  • 极品权二代

    极品权二代

    从国外归来的沈辰,为报女友被杀之仇,一步步走上了不归之路……
  •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丛林校定清规总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女配就不能有爱吗

    EXO之女配就不能有爱吗

    只因抱怨了一下,就穿越了?邪门。算了为了女配的幸福生活,拼了!———女主xx这是女大十八变吗?性格完全不同。或者她想欲情故纵?———男主EXO文笔较烂,毕竟心宝不算好学生。欢迎各位亲故收看,不喜勿喷。
  • 大海绝密惊爆

    大海绝密惊爆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乾元秘旨

    乾元秘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丑妻难搞

    丑妻难搞

    多少个夜晚,她苦思冥想,红鸾星一直在动,可为何就是嫁不出去呢?她总结了一下原因。第一,她是一个庶女。第二,她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小美人,却被诬蔑成不干不净的大丑女。第三,她自认除了害惨了一个太子、弄疯了一个公主、拐走了一个小世子、踹了两个皇帝之外,打穿越开始就没有干坏事,可怎么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妖孽呢?为了早日穿上心爱的嫁衣,只好奋力泡美男去,可为啥美男见了美女就跑?摇身一变成为公主,奉命抛绣球选婿,虽然被迫,但也按耐不住那颗想嫁的心,可为什么国中男子瞬间消失匿迹,大街是可怜的萧条?经过几番折腾,她终于知道原来自己嫁不出去的原因竟然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