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9400000005

第5章 实践检验真理——人工取火的历史考证

人类从利用自然界的火,一直发展到利用燃料能源。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火逐渐成为人类随时可利用的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之一。对此,考古人员对人工取火的发展进行了考证。

1813年,达尔文环球旅行,途经南美洲时,曾亲眼目睹印第安人摩擦取火的情形:他们用一根木棍的钝端,在另一根木棍上刻有槽缝的地方迅速摩擦,取得火种。不仅如此,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还有佤族的摩擦法和傣族的压击法等。此类摩擦取火工具,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木燧”,并且已有出土实物。

1972年至1976年,甘肃省居延考古队,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齐纳族和甘肃省金塔县境的汉朝张掖郡居延、肩水两都尉所辖边塞上的烽燧、塞墙遗址进行了考查。此遗址始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废弃于东汉末年的边防设施,全长为200千多米。在这里,他们一共发掘了三处遗址:甲渠侯官治所、甲渠四燧和肩水金关。从这里挖掘出来的汉简多达2万多枚。与此同时,还出土了木燧——用来点燃烽火的草苣和取火工具。木燧是由一根木杆和一块有孔木板组成的,现被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此木燧,是目前为止全球发现最早的钻木取火工具。

“燧火”出现在铁器时代之后,换言之是一种铁片击石的取火方法。它以摩擦等取火方法为基础,逐渐发展而来的。在我国各大民族,该取火方法世代流传,应用非常广泛。一直到火柴诞生,该方法才逐渐消亡。这一取火方法,必须有三件东西相互配合,才能使用。其一,火镰,其实就是一块两头尖、月牙形的铁片。长约为8~12厘米,宽为3~4厘米。钝刃,其背面有棱,通常被当作抓手;其二,火石,也称燧石。在石岩中较为多见,颜色各不相同,白、黑、灰、黄等。最常用的是一种白色的石头,将其砸成比较锋利的小块,当作火石;其三,火绒,多用艾绒。不过,在西南地区也有人用“纸媒子”,是筒状的,由草纸搓成的。将其用火点燃,然后插在竹筒内,使其自然熄灭,随后便会在卷纸上形成一层纸炭。

所谓的火石袋,其实就是装有以上三件东西的皮或布制成的包袋。用火时,将火绒或“纸媒子”取出,夹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间,将火镰拿在右手上,与火石撞击几次,便可点燃。然后,再用易燃物引火。

在古代西域游牧民族中,该取火方法早已被广泛使用。他们往往用一种名为“砧碟”或“站鲽”的腰带,是由皮革制成的。在它的上面钉缀有垂饰的带环,环上悬挂各种各样的必备什物,火石袋就是其中一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火石袋传入中原,唐朝最为繁盛。《引日唐书·舆服志》、《新唐书·车服志》都有记载。在胡服流行时期,宫廷妇女也非常乐于佩带火石袋。

清朝时,武官也往往会佩带该物。而在民间,用火石取火更加多见。不仅如此,在许多唐朝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描绘。例如,柳宗元写的诗句“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写的诗句“熔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等。

进入20世纪50年代,生活在淮河流域和长江上游的广大村民,仍然在使用火石袋,更有甚者每天将其吊在旱烟杆上。

我国古代时期,有许多关于“钻燧生火”与“钻木取火”的传说。一些学者认为:最早的神话是炎帝作火,后来便逐渐演化为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虽然这两个传说都广为流传,但大多数人只知道“燧人氏钻木生火”,而并不知道时间更早的“炎帝钻燧”。不过,这一点足以说明,后人对人工取火这一发明的重视程度。

在很多书上也有记载此传说的。据《管子·轻重》一书中记载:“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在《韩非子·五巍》一书中记载:“上古之世,民食果硫蚌蛤,腥臊恶臭,而伤腹胃,民多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不仅如此,在《太平御览》卷七六引《拾遗记》中这样写道:“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明之外,至于其国,见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2000年,我国的远古文明步入一个铜石并用的时期。我们的祖先当时已经能够冶铜,并且还能制造一些简单的铜器。后来,由于铜镜的出现,又产生了另一种取火方法。该取火法被称为“阳遂”(也称“阳燧”或“金燧”)。这一新的取火方法,在先秦古籍中早有记载。

事实上,阳遂是一种铜制的凹面镜。如果将其向着太阳,利用阳光聚焦的原理能够获取火种。《周礼·秋官》中是这样描写的:“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汉郑玄注:“夫遂,阳遂也。”唐贾公彦疏:“以其日者,太阳之精,取火于日,故名阳遂。”

在遥远的过去,虽然火种可以保存下来,但却面临着许多不便。一旦遇上下雨天,火种极有可能被淋湿以致熄灭。对于当地的人来说,火种的熄灭,意味着巨大的灾难。关于这种情况,《胁记·内则》也有描述。在规范“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必须佩带的器物中,就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的记载。这里提到的“木燧”也就是钻火用的木杆。但是,为什么“金燧”、“木燧”都要佩带呢?唐孔颖达疏:“晴则以金燧取火于日,阴则以木燧钻火也”。如此看来,“金燧”用于晴天,“木燧”则是用于阴雨天。由此可知,当时该取火工具,与我们现在携带的火柴、打火机一样普遍。

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写道:“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一点,大如麻菽,着物则火发。”这是关于阳燧取火最详细、最精辟的记载。由此可见,我们祖先发明的阳燧取火,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利用凹面镜烧毁罗马战舰的传说比起来,要早四五百年。

1995年9月,考古人员在陕西省扶风县黄堆村周原遗址挖掘出一件西周时期的阳燧。该阳燧铜质,圆形,凹面镜,直径为8.8厘米,出土时通体生满翠绿色铜斑。到目前为止,该阳燧是中国最早的人工取火工具的实物。该文物极为珍贵,不可轻易除锈和打磨抛光。不过,必须证明该阳燧确有取火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周原博物馆便翻模了一件复制品,将其打磨抛光,然后放在阳光下面,确实有取火功能,“阳燧”因此得以确认。

除此之外,古代取火器还有用与玻璃差不多的材料制成的凸透镜。这一发现可以在东汉王充《论衡·乱龙篇》中找到结论:“阳燧取火于天,五月丙午日三时,消炼五色石为器,乃能取火。”这里讲的“消炼五色石为器”,也就是石英砂等原料在高温熔炼之后,制成凸透镜。与金燧比起来,更为先进一些。与从欧洲传入的玻璃技术比起来,要早几百年。

除了上面提到的取火方法之外,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还有一则用冰取火的奇异方法。书中是这样写的:“削冰为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由此可见,古人对凸透镜的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与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人类对于人工取火历史的考证,虽然并不完整,但我们相信,随着考古工作人员的不断努力,人工取火的历史考证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青少年最喜欢的民间故事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腊寓言的总集,据说是一个名叫伊索的希腊奴隶所讲述的。寓言采取拟人化的手法,有的揭露权贵的愚蠢、残暴,有的总结人生的智慧、经验,教人处世的原则。其形式短小,内容隽永,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寓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

    《白色狮子王》由林华玉所著,《白色狮子王》收录了作者近期创作的寓言作品,其中多数为情节性强、富有哲思的动物寓言。作者通过寓言这一个老而又经久不衰的文学体裁,运用比喻和讽刺等写作手法阐述哲理和智慧,让读者采撷知识之果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寓言之篇幅短小、意境深远作用。
  • 如此“清洁工”

    如此“清洁工”

    本文以大海为背景,以海洋动物为中心,以童话故事为表现形式,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神秘莫测的海洋国度。本文在介绍海洋动物令人眼花缭乱的神奇本领时,不仅深层剖析了其中所包含的科学知识,还给读者讲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热门推荐
  • 须晴日

    须晴日

    当我不明缘由的来到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便告诉自己,这是我新的开始,一切都随性吧!即便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又如何?请记住,“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新文《笑识君》阅读地址:http://***.***/origin/workintro/766/work_2061054.shtml
  • 异世界旅行者

    异世界旅行者

    “异世界旅行者”是由“世界之心”选出世界管理者的一场考核,而拥有“系统”的人选是这场考核的首选人,不过如果拥有“系统”人在考核中失败的话,就会承受比其他参考者更严重的惩罚;当然"系统"拥有者也会比其他的参考者拥有更多的福利(比如:拥有一个专属的世界、契约多个人物.....)。而本文的男主:炎樱狼就是这场考核的“系统”拥有者。世界考核前四个为“NO.Dragon”、“校园默示录”、“游戏人生”和“绝对双刃”。
  • 魂穿之霸女硬上看花郎

    魂穿之霸女硬上看花郎

    人家穿越去古代,她穿越直接见神仙。见了神仙也罢,没想到还被告知自己也是个神,有她这么悲催的神仙么?被爱人背叛,战死沙场,痛失爱子,全部都落到她身上,害得她不得不含恨自封神识堕入人界,变成一介凡人。既然她已经成了凡人,为何还要来招惹她?为何还要摆出一副有口难言的痛苦模样?只是,不管有多少苦衷,她绝不能原谅他的背叛!既然让她恢复了神识,那就接受她的报复吧……
  • 魔法少女夏兰穿越到我的世界

    魔法少女夏兰穿越到我的世界

    来自异世界的魔法少女夏兰,无意间来到了MC的世界,她会怎唐活下去呢......
  • 风月飞鸿

    风月飞鸿

    他,本是一名孤儿。孤单地成长,孤单地奋斗。一次随心的旅行,一次意外的穿越。是偶然?是注定?总之,命运之弦的曲谱,已经悄然在改写、、请看:两种世界认知的交融,碰撞怎样绚丽的火花!
  • 入戏温柔

    入戏温柔

    新生代小花旦安芊芊公然在媒体前放话,说自己正在和当红影星沈嘉楠交往。直到有一天传闻中的交往对象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安芊芊:“你你你……”沈嘉楠:“好久不见啊,怎么,连自己的男朋友都认不出来了?”
  • 翘课翘课去恋爱

    翘课翘课去恋爱

    没有人会知道一个女神级的校花为什么会对一个年轻的小保安穷追不舍。直到后来。人们发现。那个小保安有七次那样的能力。
  • 但求安亦凡

    但求安亦凡

    我还是会记得,那个趴在课桌上沐着阳光的少年,偏过头邪笑着”喂,你...也是喜欢我的吧。”而如今灯火阑珊的街头物是人非,我换上了那条头次被你夸赞的裙子,我...在等你,等我的光明,等我的青春。还爱他么?爱,怎能不爱。青春仅一回,但求安亦凡。
  • 五行灵鼎

    五行灵鼎

    【精品玄幻】【火爆连载】灵感大陆,没有先进的科技,也没有绚丽的魔法以及斗气,同样也没有修真。这是一个以灵气修炼为主的大陆。一樽百年未出的五行灵鼎,镌刻一部家喻户晓的灵力传奇!ps:灵力境界:练气境,灵力境,双灵境,通灵境,灵感三境(谴灵,驾灵,驭灵),摄灵境,潜灵神境,灵感大帝。灵器师境界:一至十级灵器师,以及大圆满灵器师。
  • 位面身为一只亡灵

    位面身为一只亡灵

    一觉醒来,面对着一场堪比世界大战后满目硝烟的城镇,以及触目所及的骷髅架子。QAQ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幸好获得一个位面商店,但是谁能告诉我这个骷髅遍地走的亡灵位面我能卖什么?卖给谁?QAQ好不容易链接到自己所在的源位面,却发现世界上真的有妖怪、有冥界,不是说建国后不许成精吗?QAQ原来我以前生活的世界也是那么的不安全啊!本文1v1,或无cp,男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