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9200000003

第3章 轰天之雷——古代和近代的大炮

从13世纪到资产阶级革命,也就是18世纪,这四五百年的历史中,大炮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发展状态,但是这一段时间也产生了不少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炮种类,比如超大口径的臼炮。

1.生来就是口气大——臼炮

臼炮,是一种炮身短(口径与炮管长度之比通常在1:13~1:12)、射角大、初速低、高弧线弹道的滑膛大炮。因其炮身短而粗,外形与中国的石臼非常相像,因此在汉语中被称为“臼炮”。臼炮口径小、方便携带,也就是后来的迫击炮。

臼炮最初出现于13世纪,用来发射石弹。中国明清时的将军炮,就有很多是臼炮。如造于1377年的大口径轰城炮,以及1690年所制的威远将军炮。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把威力较大的大炮,称作将军炮。

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攻城战、1489年苏格兰攻城战等战役中,攻城一方使用的都是大口径臼炮。由于当时金属铸造工艺还不精湛,无法铸造长身管大炮,因此就其弹道特性和身径比来说,19世纪50年代以前的大口径大炮,大多是臼炮。

由于臼炮的射角大、弹道弧线高,因此多被用来轰击距离较近、中间隔有山脉等障碍物、无法平射的目标。日俄战争中,日军曾用280毫米臼炮,对旅顺展开地毯式轰击,击沉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多艘战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在欧洲的壕堑战地区,广泛使用臼炮对对方阵地进行攻击。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仍有美军的小戴维(口径为914毫米,实际上是迫击炮)、德军的卡尔臼炮(口径为540毫米)等大口径臼炮,其中卡尔臼炮曾经用于塞瓦斯托波尔攻城战和1944年的镇压华沙起义。

2.横空出世——佛朗机炮

到明朝初期,我国的大炮技术就已位于世界前列。但是后来明政府将制作大炮的工匠视为奴隶一般,大炮技术创新得不到鼓励和支持,于是,我国大炮技术水平逐渐落后于西方各国。明朝后期,为了抵抗倭寇和后金的入侵,明朝政府不得不从西方引进先进的大炮。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佛朗机炮,又称佛狼机炮,是明代由欧洲传入的一种大炮。这种大炮在明代军事史料里常有记载,深受军队将领的喜爱。佛朗机炮,与其它大炮的不同点在于子炮的设计。子炮就是将开炮一次所需的火药量装在里面,开火后直接将使用后的子炮提出,再装进新子炮,这样便可减去直接倒进火药所需的时间。从这方面来说,佛朗机炮和现在的炮弹有些类似,直接提高了射击速度,同时也防止了装药过多引起炸膛。

明代嘉靖元年(1522年),担任广东巡检的何儒,在停泊于澳门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发现了一种新式大炮,这种大炮射程达2000尺。两年以后,他想方设法获得了这种大炮的制造方法,为祖国抵抗倭寇提供了有利的武器。

“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佛郎机炮由铜制成,大的有上千斤,小的仅有150多斤,形式多样,备有五枚子铳,并可以快速射击。其实,早在明朝时期,这种武器的第一批就已经造出,当时称为“佛朗机”。《明世宗实录》中也曾提到“中国之有佛朗机诸火器,盖自儒(何儒)始也”。当时明朝称西班牙、葡萄牙为“佛朗机”,因此就以其国名来称呼这种武器。

后来,人们将佛狼机的子母炮管构造运用到当时的鸟铳(火绳枪)上,则称为子母鸟铳或称掣电铳。掣电铳由明代赵士桢首先研制出来,其中“掣电”也就代表发射速度快的意思。

3.抗倭英雄——虎蹲炮

我们知道,戚继光是有名的明朝抗倭将领。其实,虎蹲炮的发明就有他不可磨灭的功劳。他在与倭寇作战时,发现佛朗机炮实在过于笨重,非常不利于随军作战。于是,他召集工匠,想要创造一种比鸟铳威力大、比佛朗机炮轻便,且能防御大队敌人的火器,这就是著名的“虎蹲炮”。这种炮“比鸟铳,一可当百”,也就是说,威力和一百支鸟铳相当;比佛朗机更轻便,更便于携带,而且野战时机动性强,也可防守要塞。

其实,我国现在也还存有一门36斤的铁制虎蹲炮。这门虎蹲炮是用熟铁铸造而成的,每次发射时只用火药400克,可发射25克重的铅弹100枚。为了防止弹丸过小而炮膛较大,所导致的气密性不足的弊端,则需要再用重1.5千克的大铅弹或大石球,封住炮口(如用大铅子,小弹丸可酌情减少),这样射程也大大增加了。虎蹲炮非常轻便,可以随步兵队列行进。虎蹲炮展开射击速度快,因此能有效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另外,由于其弹道曲线大,可以大仰角射击,因此被称为最早的迫击炮。

4.红衣骑士——红夷大炮

在中国明清时期,荷兰、西班牙等国家被称为红夷(因为他们的头发是红色的)。在明朝,有很多西方传教士、商人、海盗来到中国,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大炮制造技术,其中红夷大炮最为典型。

很多人认为,红夷大炮只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被称为红夷大炮。这些大炮平时盖着红色的炮衣,以讹传讹,就成了“红衣”。其实,当时明朝进口的红夷大炮,只有少量是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进口。后来,因台湾省问题我国与荷兰关系恶化,大多数是从澳门的葡萄牙人那里买来的了。由于明朝当时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葡萄牙人还做中间商,将英国的舰载加农炮卖给中国。后来,中国以红夷大炮为样本,仿制了大量的大炮。但是由于铸造技术有限,不能和进口的相比。

红夷大炮与中国制造的大炮相比,炮管更长、射程更远。明朝前期,火铳大以铜为原料,内膛呈喇叭状,炮管也显得单薄。以其口径而言,炮管显得太短,其外形基本上与现存最早的元代“碗口铳”相同。这种火铳,与红夷大炮相比,火药填装量更少,火药气体密封性也不够好,因此射程不够远,此外容易过热、射速慢。以铜为材质,虽然不易炸膛,但是费用很高(铜是铸造货币的金属),且铜比铁软得多,每次射击都会造成炮膛扩张,这样,射击精度和射程下降非常快。作为武器而言,寿命太短,成本太高,其唯一的优点,就是重量轻。在动辄重数千斤的红夷大炮面前,明朝前期的火铳,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原来,红夷大炮在设计上,确实有其优点:炮管长,管壁厚,而且从炮口到炮尾,逐渐加粗,符合火药燃烧时膛压由高到低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形的炮耳支撑在炮架上,大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击的角度,配合火药用量,便可调整射程;炮身上还设有准星和照门,因此可以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确度很高。多数的红夷大炮,长约为三米,口径在110~130毫米之间,重量在两吨以上,称得上是当时的重型大炮。

红夷大炮较为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射程方面。对重型大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到现在也还是没有改变。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1500米,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在当时来说,操作大炮是一项危险的工作;而1500千克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4000米之外。史料上记载的最远距离达十里。当时的十里,相当于现代5000多米,这在当时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当然,也曾经有人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大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大炮的射程来定的,到16世纪末期所指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5.5千米)。超远射程的红夷大炮,与开花弹结合,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攻城的最强武器。那么当时的作战方针是怎样的呢?原来,当时的战法就是: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的射程之内,然后用开花弹集中火力射击,效果显著。

5.反击沙俄的利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

清朝建立以后,政府很重视红夷大炮的发展,但是对佛郎机炮却很轻视。清政府在北京设立药局和炮局,这两部门专门负责制造火药和大炮。康熙年间,就曾经铸造了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用于抗击沙俄入侵。这一将军铜炮现存于军事博物馆。

但是,清政府只是一味地加重大炮的重量,技术上却没有任何创新,以至于到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上竟有重达4000千克的大炮,射程却仍然不及英军的舰炮。清朝中期以后,中国的大炮技术彻底没落,甚至还没有明朝时期的水平,开花弹的制作技术也已失传。左宗棠征战西北平复叛乱时,从一个明代炮台遗址,发掘出数百枚开花弹时,不由得仰天长叹,中国300年前就可以制造这种炮弹,到如今却失传,被列强所欺。

清朝的大炮,只能发射实心炮弹,而且很难移动,射击范围也是固定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侵略者的军舰,就是借着涨潮的浪头,突破了中国大沽口的炮台封锁线。中国的大炮没有炮架,只能固定在炮台上,因此很难调整射程,以至于最后成为摆设。

同类推荐
  •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恐龙科考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中国地理未解之谜

    在我国璀璨的古代文化传说中,开天辟地是关于地球形成的最早传说。传说天地本是一片混沌,这时我们的祖先盘古氏用一把巨大的斧头将天地分开。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的身体也随之无限地长高。后来,盘古氏再也无法顶住天和地,累死了。他的身体的各个部分变成了太阳、月亮、星星、高山、河流、草木……美丽的神话讴歌了幅员广阔的中华大地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海洋与科技探索之旅)

    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离不开海洋。正是在促进民族富强和人类和谐繁荣的责任驱使之下,我们完成了动物与海洋、植物与海洋、宝藏与海洋、科学与海洋、海洋中的食物链、揭开神秘大洋的面纱等编撰,以进一步帮助广大青年朋友丰富海洋知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
  • 有趣的昆虫王国

    有趣的昆虫王国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
  • 必知的航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航天科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云端的少年

    云端的少年

    云端的少年,你在哪。是否,那个唱歌的小女孩还在等着我
  • 豪门杀手

    豪门杀手

    天生五感超常的杀手——江岚,在一次华夏国的任务中因为偶然发现了和自己身世有关的东西而留在了这里,并用自己的能力闯出了一片天地。任何人的生命,价值都是同等的——江岚
  • 绝境奇侠传

    绝境奇侠传

    抗日烽火熊熊燃烧,抱着抗日决心的俗家小和尚,时时身处绝境,时时险象环生,他将如何绝地反击?请看《绝境奇侠传》,不一样的抗日英雄,不一样的抗日传奇.....。亲!多评论,有你们的指点我才能找到文字的方向,也才能让我有颗坚持下去的决心......。
  • 邪魅娘纸:快到碗里来

    邪魅娘纸:快到碗里来

    她初入异世,势要闯出一番事业。家人嫌弃?没关系,自立门户!上古青龙嫌弃?没关系,上古九大神兽群殴你!小白男or小白莲?没关系,休了就好!可是谁能告诉她,三皇子的聘礼,邪帝的定情信物是什么鬼?还有赖在她家的仙君又是个什么鬼?sorry!本姑娘只接受一妻一夫制,某妖孽笑到:“这才是乖宝宝!”本书于5,1开更,预计以我蜗牛的速度,应该保持每天一更都是问题。。。
  • 卿本氓人绝代芳华

    卿本氓人绝代芳华

    这是一个混乱的时空,这是一个迷乱的时代,“世人”有一天都会老去,会死会伤。人纵使有七情六欲但都也逃不过命运二字。小花说:“做人要有始有终,不是从一而终。失恋..失恋算个屁。”魅璃说:“你懂个屁,不..和你说话还不如屁。”小花说:“美人骂起人来都特带劲儿,再来几句?”.........“唯女流氓君子慎难养。”“得了吧,说你胖你还喘,到底懂不懂什么叫三从四德?”
  • 皇后一级上岗证

    皇后一级上岗证

    温娆刚坐上大茕皇后的宝座,大茕就被祁曜灭了。温娆下岗。某日,新皇祁曜醉酒,迷迷糊糊就着美人当作下酒菜……然后,温娆肚子里多了个娃,皇帝莫测高深道:“生男孩就上岗。”温娆问:“女的怎么办?”皇帝摸摸下巴,严肃状:“再生一个。”温娆摸摸肚子,不由感叹:这年头,上岗考证不容易啊。
  • 快穿之男主接招吧

    快穿之男主接招吧

    “系统,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很久了”……是系统的故意造成,还是她自愿上钩?她到底隐藏了什么?ps:快穿1v1新手创作
  • 牾爱解忧

    牾爱解忧

    当那个来自异世的男人宣布成为她的伴侣时她逃跑了没错!“以身相许”是她说的,“事”也是她办的。但是,成年男女,好聚好散!“先生,咱不约!”“先生,你我相差几百岁,长幼有序!懂?”完全不懂!只能——肢体沟通!她问:““这个套路几时能走完?”他答:“一辈子?也不够!”然而,他和她尚未懂得牾爱之伤,何以解忧?
  • 巫魅之歌

    巫魅之歌

    他是铭巫族最后一代’神启天巫‘,为了挽救没落的族群,发誓要将铭巫之术发展到巅峰,他的歌就是巫魅之歌!
  • 凡人很难为

    凡人很难为

    她发誓,她被推下忘川的时候真的只是随手一拉而已,并不是故意要把神子拉下水的!她又发誓,她不知道当时灵王就站在神子边上,所以也被拉下水了!——但灵王绝对不是她拉的!于是史上最热闹的转世组合(神、灵、人、XX)出现了。这里有一个天天盘算着如何回家却每一天都离家更远的女主;一个心理阴暗群众基础超差的灵王大大;一个与女主捆绑打包投胎的温润(腹黑)神子;一个霸气非凡但偏偏虎落平阳的太乙上尊;一群踏破铁鞋搜寻老板的神灵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群魔们……等等等等。奔跑吧,姐妹!那些神啊灵啊魔啊XX啊的都算是什么啊,想回家的话还是只能靠自己啊!其实这文,挺严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