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我国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高度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与古地中海相连的汪洋大海,位于它南部的印巴古大陆持续不断地向北推进,与欧亚大陆碰撞并插入欧亚大陆板块之下,形成了今天的大高原。青藏高原的东边是横断山脉,南边和西边是喜马拉雅山脉,北边是昆仑山脉。它包括中国西藏自治区全部和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的部分,以及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全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250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面积的1/4.
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约4.7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82%以上。有喜马拉雅现代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昆仑山现代冰川、喀喇昆仑山现代冰川、横断山现代冰川、唐古山现代冰川、冈底斯山现代冰川、羌塘高原现代冰川、祁连山现代冰川等。
青藏高原上五六千米以上的高山很多,终年积雪,是巨大的水资源储存地。雪山融水汇集成很多的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皆在这里发源,真可谓是“河流之母”。
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极富特色的生态环境,白唇鹿、野牦牛、云豹、雪豹、藏野驴、藏羚羊都栖息在这里,还有虫草、贝母、松茸等珍贵资源。
青藏高原上独特的雪原风光、和谐的人文景观、神秘的民族宗教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此观光游览、进行艺术创作。然而高原上的气压低、氧气含量少,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由于长期缺氧,脸总是红红的,而初到高原的人,则会出现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
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并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这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丽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市中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是青藏高原和辉煌灿烂的藏文化的象征。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位于拉萨市中心玛布日山(红山)上,占地41万平方米。主楼高115.703米,共13层,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僧舍等1000间组成。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等珍贵文物,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花岗石墙体、白玛草墙领、金顶、巨大的鎏金宝瓶、幢、红幡交相辉映,红、白、黄三种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富有节奏美感,又加强了高耸向上的视觉感。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是白宫和红宫。
白宫是达赖喇嘛的冬宫,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办事机构的所在地,高7层。东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夏司西平措)位于第4层中央,布达拉宫白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17平方米,是达赖喇嘛坐床、新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5、6层是摄政办公和生活用房。两套达赖喇嘛冬季的起居宫位于最高处第7层,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西有寂圆满大殿(措庆努司平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殿的享堂,也是布达拉宫最大的殿堂,面积725平方米。内壁绘满壁画,其中五世达赖喇嘛去京朝见清顺治皇帝的壁画是最著名的。殿内达赖喇嘛宝座上方高悬清乾隆皇帝御书“涌莲初地”匾额。法王洞(曲吉竹普)等部分建筑是吐蕃时期遗存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内供有极为珍贵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和禄东赞等人的塑像。殊胜三界殿是红宫最高的殿堂,供有清乾隆皇帝画像及十三世达赖喇嘛花费万余两白银铸成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像。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1933年动工,3年建成。另外还有上师殿、普贤追随殿、响铜殿、时轮殿、释迦能仁殿、释迦百行殿、花师殿、菩提道次第殿、持明殿、世袭殿等殿堂。布达拉宫还有一些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包括山上的朗杰札仓、僧官学校、僧舍、东西庭院和山下的宫前雪老城内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马基康、雪巴列空、印经院以及监狱、马厩和布达拉宫后园龙王潭等。
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有2500余平方米的壁画、近千座佛塔、上万座塑像、上万幅唐卡(卷轴画);还有贝叶经、甘珠尔经等珍贵经文典籍;表明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玉印以及大量的金银品、瓷器、珐琅器、玉器、锦锻品及工艺珍玩等,这些文物绚丽多彩,题材丰富。
在1988年至1993年的5年时间里,藏汉族工程技术人员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从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以新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来客。
迷人的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像一面巨大的宝镜镶嵌在青海高原上。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意思是“蓝色的海洋”。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千米,周长360多千米,比太湖大1倍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深处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泰山还要高。因为它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在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是理想的消夏避暑胜地。
青海湖周围是茫茫草原。湖滨地势开阔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比较温和,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夏秋季的大草原绿草如茵,油菜金黄,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一片勃勃生机。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大通山宏伟壮丽,东面日月山巍峨雄伟,南面青海南山逶迤绵延,西面橡皮山峥嵘嵯峨。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5000米,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青海湖畔山青草绿,天高气爽,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
青海湖鱼类资源十分丰富,盛产湟鱼。另外,这里产的冰鱼也较为著名。每到冰季,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自动跳出冰孔,把它们捕捉后进行烹调,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是游览胜地。海心山面积约1平方千米,又称龙驹岛。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千米,但是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汉、藏、蒙古等民族居住在这里,共同保护、开发和建设这浩瀚的宝湖。青海湖的美景吸引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人来此旅游。为了发展高原旅游事业,青海旅游部门在青海湖建立了旅游点,游客在此可以观赏高原牧区风光、乘马骑牦牛、漫游草原、攀登沙丘、或到牧民家里访问,领略藏族牧民风情。牧场还专门为游客扎下各式帐篷,备有奶茶、酥油、炒面和青稞美酒供游客品尝。
开心的“古突”—藏历年
藏族的节庆中,以过藏历年最隆重。从藏历12月初,藏人就陆续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培养青稞苗,准备“卡赛”(用酥油炸制的面粉点心)、“鲁过”(用酥油花雕塑而成的羊头)、“切玛”等供品,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夕(藏历除夕为12月29日)前两天,家家打扫住所,贴上年画,插上新的旗子。除夕晚上,全家围成一桌吃团圆饭—“古突”。“古突”是一种将羊肉、粉丝加糍粑丸子煮成的羹。人们故意在糍粑丸子内放入小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吃到的人必须马上吐出来,让大伙依据他所吃的东西对他的人品进行评价,是一种带有调侃意味的除夕助兴游戏。例如,吃到小石子的人,大伙便打趣他“心如顽石”,吃到辣椒的人是“牙尖嘴利”等。
大年初一,人们待在家里与家人一起过新年。初二至初五到亲友家拜年,拜年活动持续四天,这期间各地都有藏戏表演或赛马、射箭等娱乐活动,有的人还乘兴聚在一起跳锅庄。
请吃酸奶子—雪顿节
在藏语里“雪”是“酸奶子”、“顿”是“宴”的意思,雪顿节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17世纪时的黄教规定(藏传佛教格鲁派,该派僧人都戴黄色僧帽,故后世称为黄教),夏天蝇虫活动,禁止僧侣外出,以免无意中多造杀孽。到了六月底(相当于阳历八月)解禁下山,此时民间正是做酸奶子的季节,信徒纷纷用酸奶子布施,这一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雪顿节”。
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为雪顿节助兴,召集各地藏戏团到拉萨演出,后来藏戏演出便成为雪顿节的重要节目,所以雪顿节也称“藏戏节”。藏历6月29日至7月5日为雪顿节,这期间各地的藏戏班子在罗布林卡参加藏戏会演,罗布林卡内帐篷鳞次栉比,藏民一边吃酸奶子,一边看戏,场面热闹非凡。
给我们一个好的收获—望果节
望果节是西藏农村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在每年青稞收成前,藏族农村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望果节”,祈求丰收。因各地谷物成熟的时间不同,望果节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在藏历的七八月举行。在藏语中,“望果”是“绕着田地转圈”的意思,是藏族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现在,望果节除了保留原来的仪式之外,还加入了赛马、射箭、藏戏表演等活动。在望果节这一天,人们都换上新衣,恭敬地抬着以青稞、麦穗做成的丰收塔,敲锣打鼓地绕田间转圈,然后吃丰盛的大餐。节日之后,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
花的祝福—酥油灯节
酥油灯节也叫酥油花灯节、花灯节。藏历元月十五日是藏历新年的最后一个高潮日,也是西藏拉萨传召大法会的最后一天。白天,人们到各寺进香祈祷,晚上,则在街上搭起各种花架,最高的花架约有十米,低的也有五六米,上面放着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等塑像以及供点燃的各种酥油灯。花架下,人们赏花观灯,载歌载舞,沉浸在欢乐中。
藏族的传统服饰—藏袍
过去,藏族男女上身都以藏袍为主,男子下身穿长裤,妇女下身穿长裙。藏袍大多以氆氇(以牦牛毛织成的布)、毛料或呢料制成,颜色多为黑、褐或深灰色,大襟宽腰,领口袖口镶有花边。袍长过人,因此,穿在身上必须将腰部提起系上腰带。
男式藏袍有两个肥大的袖子,天寒时两袖都穿在身上,天热时则脱去一袖扎于腰间,袒露一臂。女式藏袍分有袖和无袖(背心式)两种,通常装饰着“帮典”—美丽漂亮的围裙。
藏族喜爱佩戴装饰品,不论男女,身上或多或少都挂有金银、象牙、玛瑙或绿松石做成的饰品。
舞的歌—藏族歌舞
传统民歌是藏族民间文学的结晶,通常运用比喻、联想、拟人等手法,叙写藏民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男女感情或历史故事。藏民性情豪迈,歌唱至高潮处常常手舞足蹈,因此形成了有歌必舞、舞中有歌的藏族歌舞风格。“跳果谐”是最常见的藏族群体舞,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以顿地开始,踏足为节奏,边唱边跳。以前跳果谐时,男女分开,现在男女混在一起。“跳弦子”也是群体舞,在胡琴伴奏下,年轻男女翩翩起舞,内容大多是表现男女爱情或田间工作。“卓”和“热巴”是一种鼓舞,技巧性较高,动作奔放强烈。“卓”在藏南流行,舞者腰系大鼓,边击边跳;“热巴”流行于藏东和川、滇一带,由一男一女共舞,男手拿铜铃,女一手拿圆鼓,一手拿槌,围成圆圈婆娑起舞。
香香的饮料—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最普通的饮料。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将茶砖熬煮成浓稠的茶汁,然后与酥油、作料一起倒入桶中,搅拌均匀后煮开饮用。青藏高原气候干燥,缺少蔬菜,藏民多以肉食为主,酥油茶可以清热败火,因此成为他们日常必备的饮料。
醉人的酸甜—青稞酒
青稞酒以青稞酿成,酒精成分约10度左右,味道酸甜,和内地的米酒、四川一带的醪糟相似。青稞酒是藏民喜庆宴会不可缺少的饮料。
岩羊的“守护神”—高山雪豹
雪豹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动物、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的毛色灰白,身上布满蔷薇花形的褐色斑点,身长1.4米左右。由于全身长满又厚又密的软毛,一条尾巴又粗又长,看起来十分吓人。它行动谨慎、诡秘,一般远避人烟,不主动攻击人;边走边用尾巴打扫干净身后的足迹,不留半点痕迹。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随岩羊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山上居住。雪豹的巢穴设在岩洞中,一住就是好几年。雪豹主要以岩羊为主食,有时捕食高原兔等小动物,所以它的栖居地一般是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区。
雪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直是人们狩猎和捕杀的对象。另外,因为雪豹有固定的活动路线,容易捕获,偷猎者只需在它的必经之路埋下铁夹就可以了,导致雪豹数量骤减。同时,岩羊数量下降也给雪豹生存带来困难。由于雪豹很难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湿度、温度、气压和日照变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动物园中,繁殖的雪豹数量很少。
东方神犬—藏獒
藏獒产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带,是西藏人的护卫犬和保护神,是世界最古老、最稀有的犬种。历史上有“九犬成一獒”的说法,它的特征“体大似驴,奔跑如虎,吼叫如狮”。藏獒是许多世界大型犬种的祖先,也是世界上唯一不怕野兽的犬种,甚至“一獒抵三狼”,所以藏獒又有“世界种犬”和“东方神犬”之称。
过去,藏民信奉藏传佛教与人为善,不杀生,辽阔的藏区野生动物得以很好地生活繁衍,狼、狐狸、雪猪、雪豹……很容易见到。生活在这种环境的藏獒具有足够的机会接触、捕食许多猎物,以获取充足的营养。
关于藏獒,有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布达拉宫脚下,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爆发,冰雪覆盖大地,瘟疫肆虐。正当藏人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时,忽见许多身披袈裟、手摇禅铃、盘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骑上的活佛从天而降。那坐骑就是藏獒,活佛和藏獒的到来,使冰雪消融、大地复苏、瘟疫消失,解救了善良的藏人。至今,提起藏獒,藏民无不对它崇敬有加,认为藏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护神。
高原之舟—牦牛
牦牛是西藏高山草原特有的牛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牦牛全身呈黑褐色,耐苦、耐寒、耐饥、耐渴、耐高温。它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寒地区,能耐——30℃~——40℃的严寒,甚至能爬上海拔6400米处的冰川。牦牛腹、肩、股、肋部长有长可及地的毛,可以睡卧在冰天雪地里。牧草缺乏时,它用长而灵活的舌,舐食灌丛、落叶、根茬以及残留在凹处的短草。牦牛耐艰苦,长有适合爬山的四肢和马蹄铁样硬质蹄壳,随处可攀登自如。牦牛行动迟缓,但能负重、耐长途跋涉,特别擅长高原坡地与冰天雪地的跋涉,是藏民最主要的运输工具,被人称为“高原之舟”。牦牛的粪晒干后可作燃料,肉可以吃,皮可以做鞋,毛可以织成氆氇后做藏袍、帐幕或毯子。牦牛奶可以提炼成酥油,并制成酥油茶。
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作为训练方法的一种,高原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高原训练不仅可以使人逐渐适应高原的缺氧环境,更能使人体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增强,因此很快便在世界各国开始流行。此外,高原训练既能提高人们有氧代谢运动的能力,又能使人们的耐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快便成为了各国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也成为一些项目顶尖运动员争金夺银的“重要武器”。
勤劳的松土机—高原鼠兔
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珍贵的动物,没有尾巴,习性如鼠,形似兔,故名“鼠兔”。因为它善于鸣叫,又称为“鸣声鼠”,藏语叫“阿不扎”。高原鼠兔主要分布在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欢栖息在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宽谷、滩地和坡麓地带的草甸草原中。
高原鼠兔爱挖洞筑窝,因此对草原环境里的各种动植物有巨大的影响力。它们为了躲避寒冷的气候和食肉动物,精心营造互补相连的洞穴,这些庇护所构成了青藏高原上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生态系统。
高原鼠兔的洞穴是“天然如厕之所”,滋养了植物,为植物品种多样性提供了条件。在没有树甚至连低矮的灌木丛都罕见的青藏高原,弱小动物如昆虫、蜥蜴、鸟类、小型哺乳动物,迫于寒冷气候和食肉动物的威胁,甘愿接受高原鼠兔的洞穴。
高原鼠兔挖洞筑窝,使土壤变得像海绵,吸收和循环特别好,尤其在雨季期间,可以把土壤侵蚀作用降到最低。
生命的禁区—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蒙语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省西部青、新、藏三省交界处,在青藏高原的中心地带,地势高,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本区南北边缘为乌兰乌拉山和昆仑山脉的一部分,区内中部地势较低缓,呈现西部高而东部低的地势特点。
可可西里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可可西里气候严酷,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类不能长期居住,被誉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的禁区”。
这片人迹罕至的青色山脉是藏羚羊的乐园。每年6月,成群结队的藏羚羊翻过昆仑山山脉和一道道冰河,历尽艰险来到这里。它们身材矫健,奔跑如飞,被称为“高原精灵”。
20世纪80年代末,成千上万的藏羚羊被捕杀,藏羚羊种群数量从20多万只急剧减少到几万只,成为世界濒危物种。最近几年,由于可可西里反盗猎勇士不懈地努力,可可西里盗猎现象被遏制,藏羚羊重新拥有了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
人间仙境—纳木错
纳木错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是闻名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位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的羌塘高原上,蒙语叫“腾格里海”,意为“天湖”。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高出所谓的世界第一高湖“的的喀喀湖”906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是我国面积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是我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纳木错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湖水清澈透明,呈天蓝色,水天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
传说中的纳木错非常神奇。有人说,纳木错是一个内陆海,可随月亮盈亏而潮涨潮落。它的色彩时而碧蓝,时而苍翠,时而蓝绿,时而暗蓝,有时还能看到景象万千的海市蜃楼。另外,传说每年藏历元月十五日左右,一天之内整个湖面结冰封冻,而前一天,湖面都还见不到浮冰;在藏历四月十五左右,一天之内湖面冰冻消失,当天可以重见湖浪。
纳木错湖滨平原是天然的牧场。每当夏初,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在此繁殖后代。湖泊周围有狗熊、野牦牛、野驴、狐狸、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内盛产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
湖中五个岛屿矗立于碧波之中(佛教徒们认为它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千米。此外,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5个半岛之冠。岛上有无数石柱和奇异的石峰林立着,有的壮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千姿百态。岛上还分布着许多奇异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岩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岛上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如此奇异地貌,实属奇观。
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这里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颈鹤
黑颈鹤别名青庄、冲虫,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也是世界15种鹤中最晚被记录到的一种鹤,是由俄罗斯探险家普热尔瓦尔斯基于1876年在中国青海湖发现的。它栖息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禽类,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的鹤类。黑颈鹤以绿色植物的根、芽为食,也吃软体动物、昆虫、蛙类、鱼类等。
黑颈鹤身长约120厘米,体重为4~7千克。颈部和脚都很长,一双漆黑的长脚萧然而立。黑色的颈羽像一条黑丝绒的围脖,红色的头顶鲜艳夺目,好像戴了一顶小红帽。金黄色的眼睛后面有一块白斑,翅膀和尾巴是黑色的,体羽是白色的,一张蜡黄色的长嘴坚硬如凿。
近年来,人类对湿地的开发使沼泽干涸,面积不断减少,影响了黑颈鹤的正常栖息,它们正面临着丧失家园的威胁。
那曲虫草
冬虫夏草是我国的一类珍贵药材,自古以来被视为我国中药中的瑰宝,是中国三大补品(另外两种是人参、鹿茸)之一,药用价值相当高。
它的生长方式十分奇特,虫草真菌感染蝙蝠蛾幼虫,使它得病、僵化、死亡,至次年春夏,幼虫头部长出草茎,因此是虫菌复合体。
广泛意义上的虫草约有四百多种。如亚香棒虫草、凉山虫草、蚕蛹虫草、新疆虫草、分枝虫草、人工虫草菌丝、金针虫草等。我们平时所说的虫草,一般是指野生的“冬虫夏草”,又名冬虫草或虫草,藏语叫“雅扎滚布”(意思是冬天是虫,夏天是草)。西藏的昌都、那曲是“虫草”的主要产地。
一般五六月间采集的虫草质量最好。海拔越高,天气转暖就越慢,冬虫夏草的采挖期相应地就越晚。从地形来讲,阳坡的虫草比阴坡的好。从产区来讲,四川虫草个头较小,颜色较黑,子座较长,质量较差。由于气候条件差异,西藏虫草采挖期比其他省区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左右。
虫草随着产地海拔的高低变化而呈现出质量优劣,海拔越高,虫草质量也就越好。西藏那曲虫草是最好的虫草,尤其在色度和大小方面堪称第一。那曲虫草生长在西藏那曲地区海拔450~6000米的羌塘草原上,生理特性强、药用价值高、个大,享誉海内外,是全世界具有最高品质的冬虫夏草。
高处也胜寒—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建设长达5年的青藏铁路全线胜利完工通车,几代中国人修建青藏铁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巨龙般的列车汽笛长鸣,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沿长江源、错那湖、羌塘草原呼啸而过。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和其他重点建设工程一样,如同一座无字丰碑,在辽阔的高原上镌刻下中国人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成绩。青藏铁路是在攻克许多罕见的科技难题之后建造起来的,创造了一个个世界之最:
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72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有550千米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区。
创世界高原铁路最高时速。列车在冻土地段时速100千米,非冻土地段时速120千米,为世界最高。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世界最高隧道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38米,轨面海拔4905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全长1686米。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地处青藏高原中心地带,海拔5068.63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清水河特大桥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千米,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为什么高处的风比低处大?
高处的风总是比低处要大些,其实这是摩擦力的关系。风虽然来去无踪,但却是空气流动的产物,因而也会与各种物体发生摩擦。由于地面上的空气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起伏不平的山地,风在行进中总会被山挡回来,形成旋涡运动,且渐渐减弱。同样,在有建筑物的地方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就会感到低处的风会小一些。然而随着高度的增加,阻碍物会越来越少,摩擦力作用也渐渐减少,风速自然也就增大了。
2.中国最富饶美丽的地方—内蒙古高原
内蒙古高原位于中国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高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海拔1000~1400米,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多宽广盆地。高原上既有草原,也有沙漠,是中国天然牧场和沙漠分布地区之一。从飞机上俯视,高原就像烟波浩瀚的大海,古人称之为“瀚海”。
内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沙地依次从西北向东南略呈弧形分布。高原西北部边缘为砾质戈壁,向东南为砂质戈壁,高原中部和东南部为伏沙和明沙。伏沙带分布在阴山北麓和大兴安岭西麓,呈弧形断续相连;明沙主要有巴音戈壁沙漠、海里斯沙漠、白音察干沙漠、浑善达克沙地、乌珠穆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
内蒙古高原的沙漠面积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37.8%,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黄河流经内蒙古高原中部这一段,有的地方是峡谷,有的地方河谷宽阔,泥沙堆积成肥沃的冲积平原,这就是著名的河套平原,有“塞上江南”之称。
内蒙古高原地势起伏和缓,是一个可千里驰骋的高平原,主要由东部的呼伦贝尔高原、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等构成。中部横贯阴山,山南有河套平原、呼和浩特盆地等断陷平原和盆地;山北地表坦荡开阔,山岭低缓,分布有宽浅的洼地或盆地,当地称为“塔拉”。这样的地貌,为内蒙古辽阔草原的形成和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高原西部气候干燥,大多为沙漠和戈壁,植物稀疏,草场零散,有不少草滩分布在沙丘间的湖盆内。由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增多,牧草也长得越来越好。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牧草肥美,这里牧养的三河马、三河牛和内蒙古绵羊等良种牲畜驰名国内外。
内蒙古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宝库”。全区野生动物中,兽类114种,鸟类362种,主要有马鹿、罕达犴、青羊、岩羊、狍子、黑熊、雪豹、貂熊、猞猁、野猪、赤狐、野驴、野骆驼、黑琴鸡、野鸡、鹌鹑、天鹅、大雁、沙鸡等。野生植物约1000种以上,包括名贵中草药材500多种,其中“梁外甘草”、“蒙古黄芪”最为著名;还有芦苇、罗布麻、沙柳、红柳等70多种纤维植物,是造纸、编织、制绳和人造纤维的重要原料;有松籽、文冠果、榛子、山杏仁等几十种油用植物;有山葡萄、山樱桃、“北国红豆”和蘑菇、木耳、发菜等几十种食用植物,以猴头、口蘑和发菜最著名。此外,有百合类、石蒜类等50多种用于印染和淀粉工业的淀粉类植物,以及在固沙、治碱和环境保护中有独特用途的柠条、沙蒿、酸刺、碱茅、马兰等几十种野生植物。
内蒙古的地下矿物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区发现的各种矿床矿点达6000多处,矿藏种类达70余种,尤以稀土、铌、煤、天然气、盐、碱及优质建材原料等矿藏储量巨大。煤田具有煤层深厚、地质构造简单、品质优良、品种齐全等特点,总储量在2000亿吨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储量在50~100亿吨以上的大煤田有东胜、准葛尔、伊敏河等15处。鄂尔多斯古盆地和二连盆地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前景广阔。众多的盐碱湖内盛产盐、碱、芒硝,碱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另外,石灰石、云母、蛭石、石英、石膏、冰洲石以及大理石、水晶等非金属矿藏也储量丰富,其中蛭石矿是目前国内的唯一产地。
有色金属矿藏也相当丰富。其中,铌储量居全国首位,铬、铅居全国第二位,锌居全国第三位,硫铁居全国第六位,用于现代冶金、航天、电子工业。稀土的储量得天独厚,不但占全国储量的90%以上,而且比已探明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稀土储量的总和还多好几倍。坐落在阴山山麓的白云鄂博蕴藏着中国最丰富、最珍贵的铌、稀土矿,以及丰富的硫铁矿。此外,金、银、铜、钨、锰、钼等贵重金属和稀有金属的储量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北国净土—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未被污染的天然草原,水草肥美。在湖泊周围的低湿草滩上,牧草可以长到一米多高。它的名字源于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面积为8万多平方千米。夏天的呼伦贝尔鲜花盛开,牛羊遍地,被人称为“人间碧玉”、“北国净土”。素有“天下第一曲水”美誉的莫日格勒河,在草原深处蜿蜒流过。迎着晚霞,观看蒙古包袅袅升起的炊烟,聆听着悠扬的马提琴,彷佛身处人间天堂,胸怀犹如草原一样辽阔。
呼伦贝尔是多民族聚居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仍保留着它们各自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高山草甸草原—辉腾锡勒
辉腾锡勒草原,古语意为“寒冷的高原”,位于阴山山脉东端,海拔2000多米,是察右中旗和卓资县的交界处。它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山草甸草原,最大的特点是山花从春到秋常开不败,一片花的海洋。辉腾锡勒草原分布有大大小小99个天然湖泊。
辉腾锡勒草原上有一条著名的风景沟—黄花沟。漫山遍野的小黄花与高耸的峭壁悬崖和清泉小瀑布相互辉映,既苍茫雄浑,又明媚清秀,非常壮观。
这里有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一根根白净挺拔的钢柱矗立在绿色草原上,巨大的白色风扇缓缓旋转。柱下牛羊在悠闲吃草,游人在草地上骑马漫游。现代工业文明与游牧传统产业在这里结合成一体。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使用蒙古语、蒙古文字。蒙古族自称“蒙古”,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族还被称为“马背民族”。蒙古族对亚欧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华盛顿邮报》曾将成吉思汗评为“千年风云人物第一人”。
蒙古族能歌善舞,传统的服装是蒙古袍,束以腰带,穿高可及膝的长皮靴。饮食上,牧区多以牛肉、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肉食、蔬菜为辅。蒙古族人民普遍喜饮砖茶。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白节”(时间和汉族的春节一样)、祭敖包、那达慕、马奶节等。“白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正月也称“白月”,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那达慕(蒙古语意思是娱乐)是蒙古族人民传统的群众集会形式,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众里难寻—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统一了蒙古各部,于1206年登上大汗位,建立了蒙古汗国。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奉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70千米。它占地约55000平方米,是我国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蒙古族盛行“密葬”,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经过多次迁移,于1954年,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千米。这里绿草如茵,一派壮丽的草原景色。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这种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它完善。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运用古代传说的祭礼。成吉思汗祭祀有固定的日期,并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专项祭奠(专门为某一件事情所举行的祭奠)一年举行60多次。祭品是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奠祭。
民族友好的纪念碑—昭君墓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昭君出塞后,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发动战争,还向匈奴传授中原文化,使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带着中原文化北上匈奴,所到之处,无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她一个人影响着整个匈奴以及中原人民的生活。她让一个太平盛世,在这一片不宁静的天空中蔓延开来。
王昭君去世后,葬在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南郊,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是古今传诵、中外驰名的西汉古墓。墓呈倒斗形,高33米,占地13300平方米,系人工夯筑的大土堆,巍峨高耸,远望如山一般。墓前有平台和阶梯,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相似。第二层平台及墓顶各建有一亭。伫立墓顶,极目远眺,阴山逶迤峥嵘,原野阡陌纵横,墓草青青,古木参天,景色宜人。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夕如纵”,更增添了昭君墓这一塞外孤坟的神秘色彩。
今天的昭君墓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王昭君是民族和睦的使者,昭君墓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祭敖包
“敖包”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砌成一座圆锥形的塔,顶部插着一根长杆,杆上系挂牲畜角和经文布条,周围放着烧香的垫石;敖包旁边插满树枝,供奉整羊、马奶酒、奶酪等。在古代祭敖包时,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烧香点火,祈祷念经。牧民们围绕着敖包转三圈,求神降福。
祭敖包的习俗由来已久,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又认为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也崇拜大地,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除了天地外,蒙古人还崇拜山岳、河流,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灵掌管着。他们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这些部分的神灵,敖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种神灵,是个综合概念。
3.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北接内蒙古高原,西与青藏高原相邻,位于我国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四周是几条深大断裂带。新生代以来,鄂尔多斯地形高差变化甚小,地形条件有利于黄土堆积,所以,现今鄂尔多斯高原东南发育了典型的黄土地层和黄土地貌,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位于黄河中游,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青海、河南等省区的大部分或一少部分。东西长1000多千米,南北宽700千米,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一般海拔1000~2000米,最高可达2500米。高原上覆盖着深厚而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深的地区。黄土的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最厚的地方超过200米。黄土有直立的特性,又比较干燥,适合开凿窑洞作为住所。
黄土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我国农业、蚕桑业的重要发源地。轩辕黄帝的陵墓就在黄土高原中央的桥山。古代这里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和牛羊成群的草原,后来,因为滥垦草地,乱砍森林,严重破坏了植被和生态平衡,水土大量流失,致使今天在高原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裸露的疏松黄土。
自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织的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使晋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第二次是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第三次大垦荒是清代,推行奖励垦荒制度,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除了人类活动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还有以下原因。黄土具有直立性并含有碳酸钙,遇水容易溶解、崩塌。另外,黄土高原的地面坡度较大,植被少,夏季又多暴雨,造成奇峰、溶洞、陷穴、天生桥等微地貌,加速了水土流失。同时,近代地壳上升,使得沟床不断下切和侧蚀,沟谷溯源侵蚀加剧,相应地谷坡不断地扩展,沟间地日益破碎。
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矿储量达200亿吨,全国特大型煤田约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陕西省北部的神府煤田、长庆油田,是黄土高原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地区地理位置适中,源源不断地向全国提供煤炭和电力,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全国的“锅炉房”。
被誉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高原是什么高原?
黄土高原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主要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国著名的五六十万年前的陕西“蓝田猿人”、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等,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暖和湿润,山岭高原上森林茂密,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从青藏高原流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穿越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在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向东,横穿华北平原,奔向渤海之滨。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流,水面落差4480米,行程5464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
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黄河为“河”。因为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流入,使河水呈黄色,因此叫“黄河”。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我国著名的五六十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等,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山岭高原上森林茂密,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
大约距今七八千年前,人类正处在母系氏族社会,这时的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等文化遗址,这些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
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到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到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出生在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在现在的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
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
第一,古代黄河流域的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人类生活和生产。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难以驾驭自然,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在阳历三月种水稻,比现在大约提前了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人们记载着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天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第二,根据古地理学研究,第四纪以来,这一地区的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的影响也不大,因此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被保留了下来,形成了本区域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第三,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阔的黄土地带,对原始的农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这种土壤质地均匀,结构疏松多孔,适合简陋农具的耕耘,有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保水性好,抗旱又抗涝。另外,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土壤养分极为丰富。
第四,从地形上看,这一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植物的迁移、作物的移栽和保存。北方的植物可南移,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植物中的某些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可北迁,这样,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植物和作物种类逐渐多了起来。如小麦、玉米、棉花、豌豆、蚕豆、胡萝卜、洋梨、核桃、杏、葡萄、亚麻、甜菜、茄子等早已在这里广为栽种,水稻是从我国南方逐步向北移栽的。
第五,黄河及其支流还为我国古代人们提供了交通和灌溉之利。黄河一直是古代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水运大动脉,我国最早的水利灌溉事业也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千米。瀑布宽30米,深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突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泻而出,故名“壶口瀑布”。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形成壶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万丈龙槽”、“彩桥通天”等种种奇观。
黄河入“壶口”处,激起的水雾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见。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结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激浪不大,水雾甚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小,瀑布消失,高空的浓密水雾也不易形成;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空中的大雾,叫做“水底冒烟”,是一大奇景。
古丝绸路上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是中国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群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丝绸路上一颗灿烂的艺术明珠。它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接处的敦煌市区东南、神秘的三危山下的峭壁上、茫茫的戈壁沙漠的怀抱中。
莫高窟虽然经过无数次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敦煌艺术博大精深,气魄宏伟,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内容极为丰富。历代民间艺术家继承汉民族和兄弟民族艺术传统,吸收外来文化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国佛教艺术。这些宗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地理、宗教、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提供了浩如烟海的珍贵资料,是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壁画早期图案内容为莲花、忍冬、云气、伎乐等,中期多绘圆环、联珠、动物卷草、天马、对凤等,晚期以连续图案式的团花、团龙、团凤、折枝花卉等为主。
莫高窟艺术是中国的儒道思想和传统文化,与西域乃至中亚、南亚、西亚的宗教文化相融合,从而创造出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管—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位于西安临潼区秦始皇陵东1.5千米处,地处西安市以东30余千米的骊山北麓。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
兵马俑坑的规模宏大,约有2万多平方米,陶俑马近8000件,木制战车100余乘和青铜兵器4万余件。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1.2万平方米,有俑6000余件;二号坑次之,面积约6000平方米,俑马千余件;三号坑500余平方米,武士俑68件。这几座从葬坑象征着始皇生前的宿卫军守卫着陵园,而三座坑是按兵法布阵的,三号坑是总指挥部,统帅三军。
在一号坑,俑坑东端有2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其中除3个领队身着铠甲外,其余均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准备出发的前锋部队。在它们的后边,是主体部队,由6000个铠甲俑组成,个个手执3米左右的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呈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为卫队,以防侧尾遭袭击。这支队伍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艺术再现。
兵马俑身高在1.75~1.85米之间,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兵马俑通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被埋2000年,刀锋锐利,闪闪发光,为冶金史上的奇迹。
黄土高原上的最经典建筑—窑洞
黄土高原历经了几千年的沧桑,形成了千沟万壑。它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帝陵、秦始皇陵、汉阳陵、唐乾陵—中国最强盛的封建王朝领袖都埋葬在这块黄土地上。在这块黄土地上,还有极具特色的“黄土建筑”—窑洞。
窑洞冬暖夏凉,室温因季节而异。春天,窑内窑外都散发出春的气息;夏天,窑洞外骄阳似火,窑洞内凉意宜人;秋天,窑洞内外室温宜人,倍感惬意;冬天,窑洞外寒风凛冽,窑洞内温暖如春。清代一庆阳人叫惠登甲者有诗赞曰:“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说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又凉。”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
电影的始祖—皮影戏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被认为是“现代电影始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土影戏”,有的地区叫“皮猴戏”、“纸影戏”等,是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渗透,在音乐伴奏下,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皮影是用皮革制成的,通常用坚固而又透明的牛皮和驴皮为最佳制作材料,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进行上色。由于制作材料的特殊,皮影人物及道具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用传统戏曲的惯例,皮影人物有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每个人物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控制人物脖子前的一根主杆和两手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种动作。中国不少地方的戏曲剧种源于皮影戏,而皮影戏在幕影演出道理、表演艺术手段方面,是近代电影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重要先导。如今,世界各国的博物馆竞相收藏中国皮影,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安塞地方文化—黄土高原上的奇葩
安塞自古是边塞要地,有“上郡咽喉”之称。秦汉两朝,安塞县境内的烽火台约四五十处。宋代,安塞是宋与西夏激烈争夺的地方,堡塞遍布。安塞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西部游牧文化的交流、融合地带,它的文化特色既有汉民族特点又有西域其他民族特点。明代以后,在其他地区失传的许多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在安塞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成为我国西北地区黄土高原文化保存最好、民间艺术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安塞文化主要有四种民间艺术—腰鼓、剪纸、民间绘画和民歌。
安塞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的自然环境下,因此民间艺术的创作往往风格粗犷豪放,雄浑古朴。
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起进行,气势磅礴,展示了西北黄土高原上农民朴素而又豪放的性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在1986年,安塞腰鼓荣获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并赴日本进行表演。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列入第一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塞的剪纸艺术有着强烈的个性,很少有重样的。它在创作上强调“随心走”,因此作品件件生动真挚,没有模式化的弊端。
安塞民间绘画深深植根于安塞人民生活的土壤,常以放牧、耕作、社火、丰收的情景以及家畜、鬼神、十二生肖等为创作题材,大胆、浪漫、简洁、夸张、抽象,无拘无束。
安塞的民间艺术家曾多次参加国内美术展,李秀芳等人先后到法国、菲律宾、奥地利等国家现场表演剪纸技艺。1982年,有“陕北第一剪”之美名的老婆婆曹佃祥的绘画作品《大公鸡》参加在巴黎举办的法国独立沙龙美展,被震惊的法国美术界评价为“具有毕加索的风格”。1995年,曹佃祥被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
安塞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泥土气息,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安塞民歌演唱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旋律高亢而优美。安塞的民歌手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大型晚会演出,先后为70余部影视剧配唱,“民歌大王”贺玉堂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2001年,贺玉堂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上万名观众演唱《黄河船夫曲》,引来了如潮的掌声。
平遥三宝
平遥县位于中国北方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的太原盆地西南端,和一起被评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自古以来,牛肉、漆器、长山药是平遥三大宝,蜚声中外。
一宝:诱人的牛肉
平遥牛肉是平遥县的传统特产,起源于汉代,至明清已负盛名,享有很高声誉。嘉庆帝曾亲赐它为“人间极品”。
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平遥牛肉都十分讲究。它依靠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人文等因素进行选料和腌、卤、炖、焖。在原材料上,一般加工酱牛肉不愿用老牛,平遥牛肉却是牛越老,做出来的酱牛肉越香,保存的时间越长。从外观看,平遥牛肉色泽红,肉丝纹络清晰,吃起来肉质鲜嫩,浓香扑鼻,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咀嚼不费力。另外,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切,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
“平遥牛肉太谷饼……要问哪里最有名,数来数去数俺平遥城。”多年前郭兰英就已在山西民歌中《夸土产》,更是让平遥牛肉声名远扬。
二宝:迷人的漆器
在中国漆器工艺行业中,平遥漆器被誉为四大名漆之一。平遥漆器始于唐开元年间,在明清兴盛,距今超过千年。自古以来,这种漆器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平遥漆器工艺考究,从选料到成品约30余道工序,因此制作时间长。它的主要加工特色是用我国特有的大漆,在精致的木胎上挂灰后,刷、涂、阴干、磨推,然后手蘸上麻油进行手工推光,再经描金彩绘或刻灰雕填、镶嵌等工艺,装饰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等图案,最后按照不同的规格品种,配以铜制饰件。平遥推光漆器的成品造型华丽,色彩斑斓,古朴典雅,线条流畅,漆面光洁似镜,防潮防热,耐腐蚀。清朝以前,推光漆器为素底描金,清初开始以金漆器为主,中期创造出了增厚漆层、推出光泽新工艺等。此后,平遥推光漆器形成了以磨推漆面与描金彩画相结合的独特工艺风格。
平遥漆器古朴典雅而又富丽堂皇,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使用和观赏价值,堪称中国漆器一绝。
三宝:神奇的长山药
长山药又名“山药”、“怀山药”,是平遥的一大名产,为当年生的块茎植物,肉质白嫩,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长山药含有16种,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平遥长山药条长、茎粗、皮薄、质细,内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记载了它的作用:山药味平,归脾、肺、肾经。久食之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平遥长山药尤其对糖尿病有独特的食疗作用。据《敦煌遗书》记载,远在唐代,我们的祖先就以长山药为主制成养生食品“神仙粥”。1900年,慈禧西行路经平遥,食长山药糊后大为赞赏,收为御膳。
平遥长山药被誉为“中国小人参”,多年来出口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
4.中国的奇水异石之地—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交界处,在我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交会处,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海拔1000~2000米,是中国的第四大高原。高原西部主要在云南省境内,山岭以南北走向为主,如点苍山、乌蒙山和龙山等;东部主要在贵州省境内,山岭为东北—西南走向,如大娄山、武陵山等。西面的云南高原海拔在2000米以上,高原地形较为明显。东面的贵州高原山脉较多,高原面不多,称为“山原”,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云贵高原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但分界不明显。
云贵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崎岖不平,石灰岩分布很广,喀斯特地貌发达,石林、石芽、峰林等地貌随处可见。云贵高原面上有一层固结的红色土层(又叫风化壳),当它被剥蚀后,就出露石灰岩,形成大片石芽地。路南石林就是石芽地中发育得最好的一片,奇峰兀立,如柱如塔,如笋如茵,高的10米以上,矮的5~10米,约有280平方千米。其次云贵高原的峡谷很多,水流非常湍急,瀑布分布也很广,著名的有黄果树瀑布。另外云贵高原多小型山间盆地,俗称“坝子”。这些坝子大小不一,形状多样,如滇池(昆明湖)就是其中最有名的坝子。
云贵高原气候温暖湿润,植物茂盛,云南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佳称。它著名的景点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香格里拉、大理、西双版纳、泸沽湖等。
云贵高原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孕育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其中,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就是它的代表文化之一。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的神秘、独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
人类梦想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藏族自治区香格里拉中心地带。云南香格里拉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拥有完美的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
“香格里拉”一词是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和平宁静的土地。而迪庆正与它相似,更加巧合的是,“香格里拉”一词为“心中的日月”之意,是藏民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环境和至高至上的境界。迪庆高原就是人们寻找了半个世纪的“香格里拉”。在迪庆,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分布在雪山环绕之间,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肥沃的土地、成群的牛马,一切都像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
南香格里拉集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香格里拉景区内雪峰连绵,仅中甸县境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达470座。
“不必到西藏就可领略藏族风情”。香格里拉生活着藏、傈僳、汉、纳西、彝、白、回等13个民族,他们在生活方式、服饰、民居建筑以及婚俗礼仪等方面,都保持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风情。
南香格里拉有“明永恰”、“斯恰”(藏语)等罕见的低海拔(海拔2700米)现代冰川,具有巨大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探险价值。
金沙江、澜沧江贯穿迪庆全境,其中澜沧江大峡谷、虎跳峡和碧壤翁水大峡谷闻名于世。白水台、雪山草甸风光迷人。神女千湖山、碧塔海、硕都湖、纳帕海、天鹅湖等高山湖泊是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
迪庆拥有上百种珍稀树种,数百种中药材,野生花卉1060科312属1578种和数不胜数的珍禽异兽,被誉为我国第二珍稀动物的滇金丝猴就占总量的58%。
迪庆有25个民族,各信其教,相容共处。有藏传佛教、基督教、东巴教、本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松赞林寺、东竹林寺等寺庙建筑宏伟,气象万千。
迪庆也是歌舞之乡,国际音乐界视之为“圣地”。藏族的中甸锅庄舞、维西塔城热巴舞、德钦弦子舞、傈傈族的对脚舞等,独具特色;藏族的丹巴舞、格冬节宗教色彩浓郁;藏历新年、五月赛马节、傈僳族的阔时节和纳西族的“二月初八朝白水”等民族节日热闹非凡。民族服饰、饮食风格多样,富有神奇色彩。
藏式木碗、藏毯、铜器、银饰等工艺品,精巧美丽。藏医、藏药、东巴象形文字和原始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