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底隧道
人们最初乘船通过海湾海峡时,感觉是科技的进步。但现实是:水面轮渡不仅费时还容易受到天气的干扰。为解决这些问题,人类想到了修建海底隧道和建设海上桥梁。
隧道既可以通汽车,又可以通火车,不但运输速度大大提高,还避免了水面轮渡会发生的种种意外。海底隧道不占地,不妨碍航行,不影响生态环境,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峡通道。因此开辟海底隧道是众多临海国和岛屿国居民的奋斗目标。
到目前为止,从工程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上看,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跨海隧道工程,莫过于英法隧道和青函隧道。
英法隧道横贯多佛尔海峡,从英国的福克斯通到法国的桑加特,把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连接起来。隧道由两股火车隧道和一股工作隧道构成,全长53千米,海底部分37千米。该隧道已于1995年建成通车。
青函隧道因连接日本本州青森地区和北海道函馆地区而得名。隧道横越轻津海峡,全长54千米,海底部分23千米。青函隧道1964年动工,1987年建成,前后用了23年时间。
2.海上桥梁
海上桥梁只适用狭窄海域的交通。它同样体现了人类的大胆设想和勇敢行为。从世界其它他发达国家来看,海上桥梁施工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工程技术。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澳大利亚悉尼跨海大桥、日本神户明石大桥等都是这种技术的代表。海上桥梁施工也已经成为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重要工程技术。
世界上最长海上铁路桥梁是日本濑户内海铁路大桥,海上距离是9.6千米。濑户大桥1978年10月10日动工,1988年4月10日通车。它横跨日本濑户内海、连接本州的冈山县和四国的香川县。有了这座海上大桥,火车能从东京直达北海道札幌,也可直达四国岛。
濑户大桥的桥面为上下两层,上层通行汽车,下层为双线铁路。大桥的设计考虑到了自然灾害和船舶碰撞等问题,桥的强度可抗里氏8.5级大地震和风速每秒60米的大风。过去,车辆过海需船摆渡,费时2小时以上,大桥建成后只需40分钟,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这对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的经济、文化和各种信息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中国也正在筹划设计从内地到我国台湾省的通海大桥。
3.海洋上的牧场
海洋牧场的概念由草原牧场、森林牧场而来。它的意思是说,像在草原上放牛羊一样。人类在渔场里牧鱼。
长期以来,人们只是依靠古老的捕捞方式获得鱼虾等海产品。尽管人类在这些领域已经掌握了一些规律,但捕捞一空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也因此人类想到了在海洋上开辟“牧场”,大量养殖鱼类等海产品。
海洋牧场的开辟要比草原牧场难很多,因为鱼类并不会按照人类的意志老老实实地总待在一个地方。
日本广岛南面的一个海湾里,渔民在以往捕不到鱼的地方,偶然捕到很多鱼。为了弄清真相,人们发现原来是因为沉在海底的军舰吸引了鱼儿。受到这件事情的启发,人们把废旧的石头、水泥块、钢铁、轮船、塑料等都往海里扔,结果这同样吸引了很多鱼群。人们称这些东西为“人工渔礁”。
这个事件启示了人们,建造“人工渔礁”就等于开辟了海洋牧场。当然海洋牧场并不是普通的养鱼池,而是在特定的海域内,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而建立的养殖场的增殖海洋生物资源,从而人类也获得食物、蛋白质和药品的产业基地。
其实,人工渔礁吸引鱼群的原理并不深奥。人工渔礁能帮助鱼类躲避海兽和大鱼的袭击,同时人工渔礁上长出的藻类,也是鱼儿们的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