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是一类海岸湿地生物群落,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群落中包含有复杂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包括盐生乔木,灌木和一些草本、藤本,植物具有气生支持根、胎生现象、呼吸根等特征。
红树林内有大量的潮汐沟,是生物迁徙、鱼类洄游、营养交换、能量和物质转移的通道。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有红树林分布,呈大体与海岸平行的带状。
“红树林”的名称源自于一种红树科植物—红茄,这种树的木材、树皮、枝条、花朵都是红色的,其中树皮的部分可以提炼红色染料,马来人于是称它的树皮为“红树皮”,而树的中文名称则叫做红树,但红树林并不都是红颜色的树林。
红树林群落中的植物通常分为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和伴生植物。红树植物,是特指在海滩红树林中生长并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约60种“真红树”和蕨类植物卤蕨;半红树植物,是指只有在洪潮时才受到潮水浸润而呈陆、海都可生长发育的两栖性木本植物;伴生植物,是生长在红树林区经常受潮汐浸润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榈植物和藤本植物。
红树林的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如木榄、海莲、秋茄、红树、红海榄等。但红树科植物并不都生长在红树林中,有些长在陆地上,有些在高山上。红树林中非红树科植物常见的有卤蕨科、马鞭草科、茜草科、海桑科、大戟科等。
我国有真红树植物26种,占世界60种的43%;伴红树植物11种;伴生植物19种。全世界热带、亚热带海岸的70%有红树林分布。我国是西太平洋红树林植物分布的北部边缘,自然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海岸。
我国的红树植物种数由南往北递减,海南24种,福建北部和台湾北部仅一种;半红树植物的种数分布也有同样的规律。中国现存红树林的面积仅为历史上的1/2,约1.3万~1.5万公顷。
红树林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是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的“胎生”繁殖方式尤为奇特: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芽长成小苗,然后同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来,插入泥滩。只要2至3个小时,就可以成长为新植株。如果是落在海水里,则随波逐流,数月不死,逢泥便可生根。
红树林中有功能各异、形态多样的根系,如支柱根、板状根、膝状根、呼吸根、气生根和表面根等。
红树植物普遍具有独特的旱生结构,高渗透压,富含单宁,具有泌盐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