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1800000006

第6章 唐诗故事(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王勃对友人的劝慰,是千古名句。你我虽然天各一方,但只要知心朋友存在,也如近在咫尺之间。我们的心紧紧相挨着,我们的感情紧紧相通,我们的友谊不会因为山高路远而消失,而是会变得更加美好。诗人用豪迈的语言,鼓励友人振作精神,勇敢地鼓起新生活的勇气。深刻地表现出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典】

杜甫《月夜忆舍弟》。

【原作】

戊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靠献赋始得官。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一说死于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有《杜工部集》。

【故事】

杜甫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由左拾遗贬为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司功参军后,当地发生饥荒,便弃官移家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这时诗人的心情极为苦涩压抑。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攻陷东京洛阳及济、汝、郑、滑四州。当时,只有弟弟杜占跟随身边,其他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散在河南、山东等地,由于战争频繁,消息断绝,诗人心头时常萦绕着对弟弟们的无限忧虑、关心和怀念。

乾元二年秋天,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明月朗照,诗人久久不能入睡,只得信步走到室外。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他思念起长久不通音信的弟弟们,于是写下了《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诗人流落天涯,思念自己的家乡、亲人,在他的心目中,虽说天涯各地的月亮是一样的,但家乡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那里的月亮也比异乡的明亮得多,这是诗人的心理幻觉,也是一种曲折含蓄的写法,突出表现了诗人热切的思乡情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景中融情,景随情变。王嗣奭《杜臆》解云:“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无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后人常引用此句来感慨自己的背井离乡。

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典】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原作】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简介】王昌龄(约694~756),唐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开元末,获罪谪岭南,遇赦北归,为江宁丞。天宝中,贬龙标尉。安史乱起,避乱江淮,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诗长于七绝,以写边塞军旅生活最为出色,亦有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作。诗作兴象玲珑,意境超妙,含蓄蕴藉,盛唐时最负盛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西宫春怨》、《长信秋词》、《闺怨》、《春宫曲》、《芙蓉楼送辛渐》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

【故事】

唐朝开元二十九年(741)后的一天,芙蓉楼来了两位名人,一位是大诗人王昌龄,另一位便是他的朋友辛渐。原来,辛渐在这里坐船,取道扬州到洛阳去。船已经停在岸边了。

烟雨迷雾笼罩着吴地的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两位好友站在芙蓉楼上,俯视楼下滚滚东去的江水,王昌龄慢慢地抬起头来,望着西北方向的楚山,不无伤心地说:“此次一别,何日才能相见啊!”

渐默默无语,仍然凝视着流淌的长江,心情沉重地说:“这几年,只因你不拘小节,不受束缚,总是发泄心里的愤懑和不满,所以受到许多人无中生有的诽谤。”

王昌龄感慨万分:“是啊!几年来多次被贬官,先到岭南,后来又到这里,贬来贬去,还是屈居下级官吏行列。”

辛渐接下来说道:“但你还是保持淡然视之的态度,像似过惯了被别人中伤、指责的生活。”

王昌龄停了停说:“我在洛阳有不少好朋友,他们也一定听到许多小人对我的谗言,请你转告他们,我仍然不会被功名利禄和谗言所迷惑。”

辛渐关切地说:“昌龄兄为人善良,性格豪爽,昨天你为我设宴辞行,今天又送我来到江边,情深意长,我不知道以后怎么感谢你。我走后,你要敞开胸怀,好好地保重自己。”

王昌龄听后很受感动,他久久地望着江水,吟出了《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是王昌龄有名的赠别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诗是作者托朋友辛渐向洛阳的亲友致意之词,含蓄而富有深意,体现了真挚高洁的胸怀,表现出自己坚定的操守和品格,写得明快开朗,没有渲染低沉的情绪,同时也对辛渐坦陈表白,深化对友人的真挚友情。今人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多用来表示自己志趣高洁。

上如阶尽管费力,却一步比一步高。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典】

高适《别董大》。

【原作】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简介】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唐朝渤海(今河北省景县)人。他半生流浪,比较接近人民,同情民间疾苦,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多描述安边定远的理想,歌颂舍身卫国的精神,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的现象等,风格苍凉悲壮。《燕歌行》、《别董大》是他的代表作。着有《高常诗集》。

【故事】

高适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由于出身低微,缺乏得力的权贵推荐,几次仕途都落了空。在长期追求功名而遭受挫折的逆境中,是众多的友人给他慰勉和温暖。高适与李白、杜甫、贾至、李邕等人都有交往。

天宝三年(744)秋天,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位大诗人在梁、宋见面了,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千载一时的盛事。后来,他们还同游了不少地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高适在漫游漂泊时期,与唐玄宗时代着名的音乐家董庭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董庭兰在兄弟排行中老大,故被称为董大。

有一天,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风沙漫卷,满天尘土如滚滚黄云,遮天蔽日,北风阵阵,吹乱了行行雁群。随之,鹅毛大雪纷纷飘落。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适送董大置酒话别,举杯抒怀,

酒逢知己千杯少,长期驰骋在疆场的诗人高适,在惜别的时候,以豪情壮语劝勉友人,不要因为风悲日暗而感到前途迷茫、孤独无友,董大这个名扬天下的一代琴师谁人不知,哪个不晓?就这样,诗人高适一扫离愁伤怀之感,情感奔放、基调高昂地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下识君”就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这首诗以浑朴豪健的笔调,展叙了诗人与董大的聚散情事,言辞婉转,情意真诚,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诗的原意是赞美董大才华横溢、名声远扬,同时对他给予鼓励。

现在人们常用这两句诗鼓励那些出外闯荡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终会有用武之地,得到大家肯定的。

日行,不怕千万里;时时学,不怕千万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典】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原作】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文明元年(684),举进士。冲破齐梁诗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后屡上疏进谏并陈述政见,声震于朝。垂拱二年(686),从军北方,历经居延海、张掖、同城等地,直抵西北边塞。永昌元年(689),迁右卫胄曹参军。天授元年(690)九月,武后称帝,上表称颂。长寿二年(693),擢右拾遗。次年,因事入狱,遇赦,仍供原职。万岁通天元年(696),随武攸宜讨伐契丹,至东北边陲。同年回朝,仍任右拾遗,圣历元年(698),解官回乡。后为受武三思指使的射洪县令段简诬陷,卒于狱中。为唐代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之先驱。在《修竹篇序》提出“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主张恢复建安文学传统,为文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极力推崇“建安作者”和“正始之音”。《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为其代表作。杜甫称其“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陈拾遗故宅》)。韩愈评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今传《陈子昂集》(又名《陈伯玉文集》)。

【故事】

唐高宗末年,洛阳城里来了两个西域商人,手拿一把胡琴要卖百万钱。这样的高价谁肯买呢?所以周围只有看热闹的人。可有一天,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当场拿出这么多钱,把那玩意儿买了下来。接着,他向围观的人宣布,明天他在宣阳里摆酒席,请大家光临听琴。

第二天,真的来了一百多名客人。这位青年请他们入座,然后高声说“我是蜀人陈子昂,这回来洛阳带了近百篇诗文,但是依然不为众人所知。今天诸位是应邀来听我奏琴的,可这本来就不应该由我来干的!”

说着,陈子昂便将手中的胡琴用力向地一摔,胡琴立刻破碎,成了废物。众人正在目瞪口呆时,陈子昂已把写着自己诗文的许多卷轴,一个个地分赠完毕。

这样,陈子昂在一日之间便誉满洛阳。

陈子昂出身富家,从小爱慕豪杰侠客的为人,17岁以后才发愤苦读。他考中进士后当了小官,慷慨发言,陈述时弊,却不被武则天采纳。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营州,武攸宜奉命率军征讨。陈子昂这时在武的幕府中任职,随同出征。武攸宜是个草包,第二年打了败仗,军情十分紧急。这时,陈子昂两次提出建议,又请求率兵冲锋,武不但不听,反而把他降为军曹。

陈子昂受到打击,眼看报国的志向难以实现,满脸悲愤地登上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缅怀战国时曾在这里广招天下贤士的燕昭王,慷慨悲吟,写下了一首传诵古今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赏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是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这是从时间角度着笔的。战国时代,燕昭王姬平在齐破燕之后即位。他礼贤下士,曾尊郭隗为师,传说还为之筑黄金台,以此招贤纳士,收罗人才。于是乐毅等人纷纷前往,使燕国打败了齐国。幽州台所在地,正是当时燕国建都之地。诗人登台所见,触景生情,蕴涵着深愤浩叹:像燕昭王那样能够重用贤才的圣明之君,古代虽有,然我不及见;如此求贤若渴的贤君,将来亦会有,但我亦不及见。两个“不见”表明: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所以他感到异常的悲凉孤独。

汗水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丽的情侣。

同类推荐
  •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陆耀东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本书是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陆耀东先生的八十寿辰纪念文集,由陆门弟子共同完成,包括陆老从教多年的众多学生,有何锡章,昌切,马俊山,张中良、吴投文,萧映,宋剑华,尚小京等学人,他们追述师门情谊,阐发陆老的学术脉络和学术思想,可以说本书体现了以陆老为中心的新一代文学研究人对学术的追求。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 禅定荒野

    禅定荒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青春期的诗 女生卷

    本书中一段段感人的真情故事,一首首青春桀骜的诗篇,一声声响彻心扉的呐喊,真实地反映了这群追逐青春,追求文学梦想者的心声:如果我在认真写作,请将我留在文坛!才华与轮回,激情与宿命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诗,青春用冲动萌生着激情,青春用回忆勾勒着感伤,青春用泪痕描绘期待的忧伤,青春用倔强诠释张扬的个性。
热门推荐
  • 官道玄黄

    官道玄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平步青云,唯我独尊。李志平偶得天地玄黄玲珑塔,为收功德之气步入官场。看我手段用尽,一路平步青云。本文充满正能量。
  • 我做秋萤印君心

    我做秋萤印君心

    她是一缕穿越时空的灵魂,无牵无挂,特立独行,虽然为他驻足,却始终不接受他的册封;他是无名朝代的帝王,身为少年天子,号令天下,唯独无法左右她的言行;在他眼里,她是特别的,只有在她面前他才是最真实的人,而她也只会为他一人特别;她不做他的妃子,只想做他身边的一名侍婢,永远陪着他,守护他……然而事事难料,三千宠爱与一身的她却卷入了政斗与宫斗的两重漩涡中。她将何去何从呢?
  • 撩情

    撩情

    世界首富,游荡在花丛中的花花公子申仲磊,对待商业对手冷酷无情,对待美丽女人占有多情、冷傲多智,却放荡不羁的单小雅。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温文尔雅,风流倜傥的张世杰。帅气十足,叱咤风云的韩永吉爱一个人可以爱多久?恨一个人可以恨多久?生生世世,天荒地老,海枯石烂?由爱生恨~那是虐的开始;由恨生爱那是悲的开始;爱恨皆无~那是空的开始;爱恨皆有那是喜的开始。
  • 真武通天

    真武通天

    这是一个人人能活一千岁的世界!这是一个用拳头和肌肉决定人生地位的世界!在这里武道就是所有!刀兵便是一切!在这里!十万妖山,凶险迭起!不死冥河,鬼气冲天!长生天里,一眼便是万年!玄妙神奇,数不胜数!觉醒宿慧的纨绔少年易孟,在玄宙真塔塔灵的帮助下,修为突飞猛进,从此步步登天!在这个后修真时代里,易孟破除一切虚妄,以武道打破一切桎梏,轰开一条长生不死的通天大道!
  • 文始真经注

    文始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美女的全能保镖

    美女的全能保镖

    一个从小身世神秘的少年,经过神秘人十余年的倾力培养。拥有恐怖的伸手,牛逼的医术,变态的抗揍能力。初入都市参与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纷争....
  • 前世今生:我的病娇王爷

    前世今生:我的病娇王爷

    “师傅,我被欺负了T^T”“说,谁欺负你,看为师我不怼死他(她)”“凌熠辰”“咳~那啥,我还有事儿,就先走了哈~”“你怂了←_←”“爱妃,该回床休息了”“我能拒绝么Q_Q”“你说呢,嗯~”
  • 命宇轮回

    命宇轮回

    惊鸿一剑千秋破,漠然一眼万古焚。现代的拥有独立思想的少年,最终还是落入穿越潮流中。当他发现穿越并非潇洒一世时,又会有什么表现?
  • 兽神天下

    兽神天下

    华中天,特种兵教官,华夏武学五兽功嫡系传人,一次空难被穿越到了异世大陆变成了已经衰落的兽人王国的废材王子,因为五兽功的关系奇遇连连,加之前世科技的异军突起,最终带领兽人国击败异族入侵重新崛起于异世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