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1000000019

第19章 海水“密度跃层”的探索

100多年前,在大西洋西北洋面上,有一艘渔船正在进行捕捞作业。渔船把网撒到海里,便拖着渔网前进。突然,船速明显降低,仿佛从沙滩上奔向大海的人,一下水就走不动似的。

船员们大吃一惊,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系列海怪的传说,莫非自己的船被海怪攫住了,恐怖感立刻笼罩全船。

船长命令全速前进。可是任凭机器怎么吼,螺旋桨怎么转,这船却一步也不能移动了。会不会是渔网拖住了什么东西?

船长下令:“收网!”

船员们拼命地往上拉渔网。可是,越拉,大家越害怕:从来都是撒开的渔网,今天却被卷成长长的一缕,仿佛有一只巨手扯着渔网,要把渔船拖向可怕的深渊。

“弃网!”船长胆怯地下令。

船员们操起斧头,三下两下就把渔网砍断了。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渔船仿佛被粘性无穷的胶水粘住了,一点也动弹不了。

船员们惊恐万状,有的祈祷上帝保佑,有的哀求海怪宽恕……正当船员们绝望的时候,突然有人发现渔船开始动弹了,起先是慢慢移动,接着越来越快,终于脱离了这个令人恐怖的地方。

渔船返港了。船员们向亲人诉说着这次奇遇。可船为什么会被海水“粘”住?他们除了解释是海怪作祟外,谁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无独有偶,海水“粘”船的事也被挪威着名探险家南森遇到了。

自小就立志做一个北极探险者的南森,为了证实北冰洋里有一条向西的海流经过北极再流到格陵兰岛的东岸,不顾亲人的劝阻,设计制造了一条没有龙骨、没有机器的漂流船。这条船好像切成两半的椰子壳,船壁坚厚,船头上伸出一根又粗又硬的长角。南森给船命名为“弗雷姆”号,翻译成中文就是“前进”号。

1893年6月19日,南森率船从奥斯陆港出发向北极方向驶去。8月29日,当船行驶到俄国喀拉海的泰梅尔半岛沿岸时,突然走不动了,船被海水“粘”住了。

顿时,船上一片混乱,有的在绝望地呻吟,有的人在祈祷:“死水,死亡之水呀,我们就要葬身在这里了,上帝救救我们吧!”

毕竟是探险家,南森却没有一丝惊慌的表情。他环视了海面。

只见四周风平浪静,离岸也很远,不是搁浅,也没有触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南森想,可能就是碰上传说中的“死水”了。他认真测量了不同深度的海水,记录下了观测的结果。

船员们对南森的行动不解,有人问:“队长,你在海水里测了半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海水里有海怪吗?”

南森回答道:“不是海怪作祟,这‘死水’的奥秘总有一天会弄明白的。”

不一会儿,海上刮起了风,“弗雷姆”号风满帆张又开始移动。

船员们欢呼雀跃,庆幸自己死里逃生。

此时,南森仍在琢磨着。他发现,当船停在“死水”区不能挪动一步时,那里的海水是分层的,靠近海面是一层不深的淡水,下面才是咸咸的海水。他想,船被海水“粘”住的原因可能在此。

南森在寒冷的北极海洋中漂流了3年零2个月,终于弄清了北冰洋中心区的冰层和极地冷水下面,确实有大西洋流来的一条海流;同时,他还总结了浮冰的规律。

1896年8月15日,南森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回到了挪威。他没有陶醉在一片恭维声中,而是请来了海洋学家埃克曼,共同探索“死水”的奥秘,终于弄清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海水的密度各处不同。一般说来,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小,而温度低的海水密度大;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小,而盐度高的海水密度大。如果一个海域因有两种密度的海水同时存在,那么,密度小的海水就会集聚在密度大的海水上面,使海水成层分布。这上下层之间形成一个屏障,叫“密度跃层”。这“密度跃层”有的厚达几米。这种稳定的“密度跃层”可以把海水分成两种水团,分别位于跃层的上下,并以跃层作为界面。如果有某种外力(如月亮、太阳的引潮力,风、海流的摩擦力等)作用在界面上,界面就会产生波浪。这种波浪处于海面以下,人的肉眼完全看不见,因此称之为内波。

在海岸附近,江河入海口处,常常形成“冲淡水”,盐度和密度显着降低,它们的下面如果是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就会形成“密度跃层”。夏季寒冷地区海上浮冰融化了,含盐低的水层浮动在高盐高密度的海水之上时,也会形成“密度跃层”。南森遇到的就是后一种情况。

一旦上层水的厚度等于船只的吃水深度时,如果船的航速比较低,船的螺旋桨的搅动就会在“密度跃层”上产生内波,内波的运动方向同船航行方向相反,内波的阻力就会迅速增加,船速就会减低下来,船就像被海水“粘”住似的寸步难行。当年南森的“弗雷姆”号被“粘”住时,船速就由45节突然降低到1节。后来,是风的推力超过了内波的“粘”力,才使南森的船脱险。

“死水”区的内波,由于水质运动的方向不同,不但会把渔船的渔网拧成一缕,还会使船舵失灵,甚至会使船只迷航。

科学家经过计算,得出内波的速度一般在2节左右,如果航速大大超过内波速度时,海水就无法把船“粘”住了。如今舰船速度大大超过内波速度,因而海水“粘”船现象就成为了历史。

虽说“密度跃层”产生的一般性的内波“粘”不住现代舰船了。

可“密度跃层”却能压住水中下潜的潜艇。

一次,有一艘潜艇奉命巡航,来到预定海域后,潜艇均衡完毕,艇长下达了下潜的命令。不一会儿,潜艇顺利下潜,5米、10米、20米……一直到40米时都很正常,当潜艇下潜到50米时,升降舵手报告说,已经到达海底了。艇长说:“不对呀,这个海区深度l00多米,怎么下潜一半就到底了呢?”

艇长下令停车检查,深度计完好无损,其他仪器也都正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艇长一拍脑门:“准是碰上‘液体海底’啦!”

果不其然,这艘潜艇被“液体海底”托住了。

“液体海底”就是“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一大,浮力就大。加上这“密度跃层”又有几米厚,这么厚的“屏障”,再加上均衡好的潜艇在水下力矩又小,因此,就被这“液体海底”托住了。

这时,只要潜艇用升降舵造一个倾角,开足马力,就可以摆脱“液体海底”的巨掌。

1960年1月23日,瑞士的雅克·皮卡尔乘坐“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开始了人类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时,多次遇到“液体海底”的粘托。

那天上午“的里雅斯特”号以每秒1米的速度缓缓向l万多米深的海沟潜去,几分钟后,深潜器突然停止下潜。难道这么快就着底了?不,不可能,这里是万米深渊,离海底还远着哩。那么,是深潜器出故障了吗?也不会,因为“的里雅斯特”号久经考验,况且下潜前又经再三检查,绝不会有什么问题。

雅克·皮卡尔又检查了一遍机械,没发现异常。当他观察海水温度表时,发现海水的温度变化剧烈。这时他才明白,原来是“密度跃层”在作怪。

皮卡尔放掉一些汽油,放进一些海水,从而增加了深潜器的重量。这样,深潜器就突破了“液体海底”的阻挡,继续下潜了。

令人惊异的是,下潜仅10米,深潜器又一次被“粘”住了。他不得不再次调整压载重量,又一次突破“液体海底”的阻挡。

下潜20米后,深潜器第三次被“粘”住。

这样折腾了4次,探潜器才完全冲破“液体海底”设置的“封锁线”,一路顺畅潜到万米海底,创造了人类探险史上的新纪录。

虽然“密度跃层”已不能“粘”住现代舰船,但对“密度跃层”的研究却极有军事价值。“密度跃层”厚达几米,海水的密度增大,仿佛筑起一道厚厚的“墙”,声呐发出的声波碰到这堵“墙”,就被反弹回去。当潜艇遇到水面舰艇的追捕时,如果钻到“密度跃层”下面,水面舰艇声呐发出的声波穿透不了“密度跃层”,就会成为“聋子”

和“瞎子”,而潜艇却能安全撤离或发起反击。

在“密度跃层”中,跃层的上下界面使声波产生折射,造成声波只能在“密度跃层”中向前传播,于是形成了一条水下“声道”。声波在声道中衰减很少,可谓畅通无阻,传播的速度和距离令人惊叹。1960年3月1日,在澳大利亚西南附近海中投下6枚深水炸弹,爆炸声波在水下1200米的“声道”里向外传播,绕过好望角,折向赤道,经3小时43分钟后,被北半球百慕大群岛的水声站收到。

爆炸声波传播绕地球半圈,并无明显减弱。可见声道真是声波传播的“高速公路”。

利用“密度跃层”中的“声道”,可以进行远距离水下通讯。例如在海军基地装上水下测听和通讯系统,远航的潜艇装备相应的设备,就可以与基地指挥机关进行通讯联络,最大通讯距离可达4000多公里。

另外,由于“密度跃层”如屏障般横亘于海中,影响了上下层海水交换,造成下层海水缺乏溶解氧,再加上硫细菌使沉积海底的大量有机物产生高浓度的硫化氢气体,海洋生物难以在下层海水中生存。

因此,“密度跃层”强烈的地方,生物主要生活在上层海水中。而且内波引起的水文变化,迫使海洋生物活动的区域和范围也发生变化。可见,对“密度跃层”的研究,在军事和经济上都有重要意义。

同类推荐
  • 希利尔趣讲世界地理

    希利尔趣讲世界地理

    希利尔以旅行家的独特体验,给孩子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有趣见闻,让他们放眼去看地平线后面的大千世界。地理在希利尔笔下,不再是和气候、贸易、工业、制造业、各种各样的特产联系在一起枯燥的说明书,而是一种探索,探索的方式便是旅行。读完本书,你便和这个风趣幽默的天才老师一起,环绕地球旅行一周啦!
  •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

    《广播电视编导 摄影专业考前辅导教程》,本书既涵盖了广播电视编导、摄影专业艺术类考试的具体流程、题型范例、注意事项,又提供了历年考试大纲,内容全面而精练,让考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避免做无用功,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 在智慧的星空下

    在智慧的星空下

    人可以追求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却无法拚弃生活的本质。生活原本是一杯水,贫乏与富足、权贵与卑微等等,都不过是人根据自己的心态和能力为生活添加的调味。有人喜欢丰富刺激的生活,把它拌成多味酱。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数学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热门推荐
  • 兵影随灵

    兵影随灵

    洪荒寰宇春秋鼎盛,诸天万域正值壮年,水涨船高,各方枭雄横空出世,黄金大世临宇外来客窥视青天,演人道化天道,借此雀占鸠巢,却因另有黄雀在后而互相妥协亦敌亦友真真假假,螳螂黄雀亦有别,一些势如水火,一些珠联璧合,多方摩擦,生绚烂火花
  • 武道长生路

    武道长生路

    活着的天才才是天才,少年林战崛起于天地大乱之际,战妖神,退魔军,此界无敌之时,才发现长生路已断
  • 灿烂星光:赖上小鲜肉

    灿烂星光:赖上小鲜肉

    莫小白,芳龄25,大学毕业后,收到BJ电台的通知书后,以为天上掉馅饼,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只是个助理小妹,每天做着和导播专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工作,助理一做就一年,某天内心悲愤的小白要奋起,要反抗,头脑发热的冲进了台长的办公室,结果遇到了当红小鲜肉,娱乐炸子鸡林逸凯,于是她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他的专属助理小妹,什么鬼,这个小鬼,明明刚刚20岁,到底拽什么拽啊!
  • 至上邪门

    至上邪门

    高逸风因权势之争,而与女友同时命陨地球。高逸风却被十九层地狱的人请去帮忙。在达成互助互利的条件下。高逸风将在洛天大陆演绎一番精彩传奇故事!!强者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强者粘手之间可灭世界,弱者奋力为求一口生气。规则只为弱者而定,胡来只因强者而生。
  • 九重方天

    九重方天

    天域之下,方天主宰,九重神通,造化万道!一个衰落的天御方宗内,一个秘密的亲传弟子,凭着过人的天赋及神秘的身世,一步步登峰造极;晖海地虚、天玄八舍、三虚无境、周天太清、九重方天!九重造化神通之上,是否还存在着什么?
  • 最世一生

    最世一生

    初次找工作的白絮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因为她投了很多简历,依旧没有接到面试,当她接到某大学的面试通知时简直是高兴坏了,可对方因为她长相太柔弱想要拒绝,幸亏当时学弟黎振华的一句话让她获得了这份喜欢的工作……
  • 苏妲己养成攻略

    苏妲己养成攻略

    这阵子林凡有些矛盾。最近他发现自己身边的女性朋友一个比一个不简单。她们都是妖怪啊有木有。”
  • 迷雾背后的秘密

    迷雾背后的秘密

    故事的起因源于十五年前的一个大阴谋,幕后主使不只一人,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起事件发生的时间却惊人的巧合,凌萧然法官夫妇横糟车祸,贪污案件的直接定案,儿子失忆,女儿年幼,随着时光的流逝事件变得更加迷雾重重,一场意外的车祸,凌曦晨恢复记忆,开始着手调查父母的冤案,却发现种种证据都指向妹妹男朋友的家族,而他又该何去何从呢?与此同时,开始有一系列反常举动的皇朝集团董事李梓城又与当年的事件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印魄

    印魄

    在虚寂的修练之路上,背叛,离弃,失去,摧残。谁,还能守住那颗魂心?破碎的花瓣凋零飞舞,远去的身影拼合重现。再弱小的生灵,也可以燃尽灵魂,去守护一一那颗本心。
  • 姜瑞

    姜瑞

    一把吉他,一首詩,懵懂的愛情。誰沒在青春茫茫歲月裡愛上一個人過,有的人很幸運,花開了,又有的人守望的是一顆永遠不會發芽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