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晶学习成绩好,而受到同学马娟的妒嫉。一开始,马娟是作为一种动力,要求自己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学习成绩,赶上小晶,但直到高三,马娟的成绩仍然远远落于小晶,在高考前的冲刺阶段,一直处心积虑的马娟想到了一个可以影响小晶学习成绩的办法,那就是用硫酸来帮助自己。她花6元钱买了一瓶浓硫酸带回学校,半夜时,她拿着一杯浓硫酸来到小晶的宿舍。由于宿舍门锁坏了,马娟很容易就进了宿舍,谁也不曾想马娟竟然把把硫酸泼到了小晶的好朋友张静的脸上。原因是张静抢了马娟的男朋友,于是借助泼硫酸一箭双雕,既报复了张静,又达到影响小晶学习的目的。因为张静住院,小晶肯定会去医院探望,这样小晶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影响。正如马娟所期望的那样,小晶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医院陪张静,成绩直线下降。马娟的计划虽得逞了,但她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故意伤害罪,手段特别残忍,一审被判处死刑。
可见,马娟正是出于嫉妒之心,把自己的心灵置入到地狱之中,把自己折磨来折磨去,最后赔进了自己的性命。
青少年产生嫉妒心除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如果老师处理问题不公平或心理上有偏爱,对某些同学因为成绩差而有成见等等,都有可能产生矛盾,甚至会使一些学生因怨恨而产生嫉妒心理。
那么,心存嫉妒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嫉妒的突出表现就是中伤别人,损害别人的自尊心,打击别人的进步,这不利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在特定的条件下便以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和有害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外化为种种邪恶的力量,造成一些无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
2.危害身心健康,恶化同学关系。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不仅影响学业进步,影响身体健康,更会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嫉妒会使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3.嫉妒不仅危害别人,也危害自己。嫉妒潜移默化地磨灭你们奋发向上的锐气,倘若一名青少年长期处在嫉妒的心境之中,那么他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压抑感,给自己造成莫大的心理压力。
调整心态,创造美好明天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关爱。然而,青少年们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复杂多样的问题,嫉妒就是其中之一。嫉妒可能会摧毁青少年的理智或扭曲他们的人格。由此,青少年若心生嫉妒之时,必须要及时控制。方法如下:
1.认清嫉妒。一个人不服输是进步的动力,但事事在人前,样样不服输,却是不可能的。人有所长必有所短。想通这一点,就会驱除嫉妒的困扰。此外,嫉妒的结果往往是损害别人,贻误自己。思想上深刻认识了,对其危害性才会产生厌恶情绪,在行动上也会与之决裂。为此,何必做那些得不偿失的事情呢。
2.要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做个明白人。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时时会发现自己周围的同学正在超越自己。如果你能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并能为有如此出色的朋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那么你就走出了自我狭隘的小圈子,你就具有了一种宽广的胸怀,这种胸怀对于你将来的成功十分重要。如果说嫉妒心理代表着一种平庸和狭隘,那么能够积极地容纳别人和欢迎别人超越自己的态度则代表着一种高尚和善智。
3.提高自身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理的青少年,把这种心理转化成竞争的动力,并通过竞争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超越对方,久而久之,就避免了嫉妒心产生的消极影响。
4.要胸怀开阔,要有容人之量。俗话说得好:“公侯头上能走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要胸阔如海,宽容大度,才会消除妒嫉。各人有各人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有所短而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你的成绩也不应该成为别人进步的障碍。对同学任何方面的成绩或进步要抱欢迎的态度。这种良好的心态,是一个健康人格的反映。
5.看到自己的长处,化嫉妒为动力。一般而言,嫉妒心理较多地产生于周围熟悉的年龄相仿、生活背景大致相同的人群中。因此,只有采取正确的比较方法,将人之长比己之短,而不是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一个人在嫉妒别人时,总是注意到别人的优点,却不能注意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其实任何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当别人在某些方面超过我们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想一想自己比对方强的地方,这样就会使自己失衡的心理天平重新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中国古代这样一副对联,叫做“欲无后悔须律己,各有前程莫妒人”。希望有嫉妒心的青少年读读此联,然后,不断地的反思自己,并改善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人生在世,重在不断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击倒他人。俗话说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青少年们要用正确的态度来引导自己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断地调整心态、超越自我,尽早地跳出嫉妒的深潭,为自己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争强好胜是好事,也是坏事,学会赞扬和羡慕,对手超过自己,你要羡慕他,同时也要诚心的赞扬一下。另外,要自己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并下功夫克服,做到全面提高自己。这样,不仅在学习上,同时在道德和心理上都会有所提高。
4.欲速则不达
——克服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状态,焦虑是对被压抑的性欲或攻击冲动的反应,这种冲动正要打破维持内心平衡的心理防御机制。其实,焦虑的心情能使人在危险的处境中保持适当的警觉性。但是青少年时期的生理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所以,复杂、纷繁的内外刺激时刻影响他们的心情,这些都极易导致他们心理失衡、产生焦虑,这些种种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大多数青少年都是因为学习情绪不良而产生的焦虑。此时,青少年对学习有轻微的焦虑是很正常的。据心理学家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有适度的焦虑是他们对学习有责任感的反映,它恰恰可以使人自我调整。但是,如果青少年的焦虑程度产生过分的紧张、担心和忧虑,甚至恐惧,这就严重的造成了心理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焦虑——人生之大敌
有时候焦虑的心情可以使人能够维持精巧、协调的意识转换。例如:从焦虑到睡眠到觉醒再到焦虑等这些循环性的转换;但是有时一个人对外部产生不恰当的或者是过分的不良焦虑反应,这些现象的产生就很有可能患了焦虑性障碍。有些青少年有考试焦虑情绪是因为有坏情绪的不断积压而产生的。例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升学的压力过重,父母的唠叨等等,这些都可能使青少年的心情产生不断的变化。
王某是某省重点高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高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在其母亲陪同下来到心理咨询门诊。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三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高考。心理医生诊断为考试焦虑。
焦虑是可突然性发作的,青少年过度的焦虑是学习和考试的大敌。它会直接分散注意力还会使记忆力衰减等等,这些不良现象集中在一起会引起自我认知的偏差,还会导致自我怀疑,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失眠、多梦、神经性倒胃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青少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焦虑心理。具体表现如下:
1.青少年因为人际交往产生的焦虑。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是具有生物学色彩。人际交往指在群体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因为青少年没有社交经验无法适应各种人际关系(如与老师、同学、朋友等)而引起的焦虑。
2.青少年由于生理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青少年因为自身的生理发展不适应而引起的焦虑。如对“初来月经”、“偶尔遗精”、“有手淫的坏习惯”等而产生的恐惧、羞耻的不良心理。
3.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不成熟而产生的焦虑。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具有较高的成人意识,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在各方面不能得到他人(父母、老师、同学)的认可或尊重从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4.青少年因为学习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即由各种考试和竞赛而产生的焦虑心理。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学习和考试焦虑”。
5.来自生活的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有些青少年缺乏独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他们到了陌生的环境或因条件相差很大而产生的焦虑。例如到外地上学不能适应当地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
6.由于身体状况而引起的焦虑。有些青少年由于从小身体素质就差或因为其他身体缺陷而产生的焦虑。
战胜焦虑,健康人生
青少年不管产生的那种焦虑,都要勇敢地面对这些具有威胁性的刺激。要及时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尽早地从焦虑的困惑中解脱出来。
1.减轻压力,放下包袱。有效的降低考试压力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首要措施。教师和家长应该对考生的学习能力、自觉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估计,改变那种“压力越大,效率越高”的错误观念。引导考生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降低过高的学习目标,保持考生恰当地的压力,重视学习过程而不要太计较考试结果,养成将考试当作业,作业当考试的习惯。
2.正确的认知考试。考试焦虑是考生在想象中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导致情绪上的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你们通常过低地看轻自己的能力,而高估了考试的难度,或者以偏概全或糟糕透顶,即认为考试失败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因此,父母和老师当发现你们有考试焦虑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地无意中对你进行心理辅导,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放下包袱,树立正确的考试认知。
3.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原因在处理学习与休息的关系上存在缺陷,青少年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太多,且生活安排单调,不注意休息和文体活动,即使在娱乐时也在想着学习,使自己的大脑老是处于紧张状态,不能通过文体活动,达到生理与心理上的完全放松,导致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调节机能紊乱。因此,指导考生合理用脑,讲究方法,注意营养,劳逸结合,维护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是防治考试焦虑的重要措施。
4.忘掉以前的经历。无论你以前在某一门功课学得很好,还是很差,在学习过程中你不要去想它,专心致志地把所要掌握的东西学好,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例如:你以前英语四六级考得很高,你也不必要在考研学习中,总想着保持自己的水平,而不把心思用在该学的知识上。如果你以前英语很差,你也不必对自己的英语有任何担心。你可以通过定计划,改变学习方法,苦练把自己的水平真正提高上去,这样你在考试时就不会紧张害怕。
青少年时期有适当的焦虑可以成为激励奋发向上的动力,但是由于青少年的认识心理不太成熟,对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表现的特别敏感,因此,焦虑的心理就会以情绪障碍的方式出现,此时,青少年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焦虑,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它,用坚强的毅力去击碎它。从而使自己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青少年由于缺乏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面临各种焦虑感到惊慌失措,最后却搞得一败涂地、无法收场。其实有焦虑心理的青少年,不要随意去空想事情的原由,要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向好的方向发展,希望事情有一个好的结果,这样就会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5.天生我才必有用
——克服自卑心理
所谓自卑,是对自己的评价偏低、觉得自己自愧无能,而内心经常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产生的消极心理。这种心理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是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时常缺乏的自信心,在办事时没有胆量,总是畏首畏尾或随声附和,自己没有一点主见,一旦遇到错误或是有些事情没有做好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而造成的。这种自卑的心理会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自卑的表现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是对个人能力和品质的评价过低的表现。产生自卑心理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心理表现。实践表明那些有强烈自卑感的青少年是很难坚持学好的,有的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悲观失望,对生活、前途、学业彻底的失去信心,甚至走向轻生或犯罪的道路。所以青少年战胜自卑心理是非常重要的。
自卑心理——性格的一种缺陷
自卑是有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是性格上的一种缺陷。它的表现是对个人的能力评价过低,总觉得这也不如别人,那也不如别人,而造成青少年从心理上产生胆怯、忧伤、失望的情绪。
小琳因为在初中时学习及行为习惯较差,所以原学校拒绝收她在本校就读高中,后来经过父母委托关系,转进了别的学校读高中。但在入学考试时她的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一,因此,她整天愁眉苦脸,思想负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班主任曾多次找她谈话,才了解到小琳是因为自己的成绩差,而且在以前的学校“名声”又不好,总担心在班上的其他同学看不起,还担心将来别人都考上如愿的大学而自己却考不上。为此,她整天抬不起头,上课也不专心听讲,发言也不积极,和同学相处也很被动,所同学们都很疏远她并认为她不善于交往。小琳整天沉默寡言,甚至有辍学的想法,她经常跟父母说“不想上学了!”“读书没意思!”这一点非常令家长大伤脑筋。
小琳就是一个典型自卑者,由于他的自卑使她背负了相当重的精神负担,从而把自己压的喘不过气来,导致了厌学的情绪。
如果一个人的自尊得不到满足时,那么他就不能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特长,此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而开始自闭。本来有些事情经过努力便可以做到的,但他们总认为“我做不到”而放弃追求。迷惘的他们始终看不到人生的精彩和希望,始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一般引起青少年的自卑心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