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70100000025

第25章

叶小柯记起不久前看过的一本书,作者是加州某大学校长。这位哲学博士在书中倡导一种“灰色思维”,说人世间有好多事情原本并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的。只因为人们没有时间作深入细致的思考,抑或为了迎合某种目的,抑或习惯使然,而在下结论的时候一刀两断,非划出一道清清楚楚的界线来。事实上,人也好,事也好,大多是不黑不白,既黑且白,或者白中有黑,黑中有白的。这种黑白相间的效果便产生灰色,所谓“灰色思维”即由此得名。叶小坷想,眼下这桩案子亦是如此。凶手是何达富,但他本人却非十恶不赦的杀人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也算得是一位受害者。而被杀的丁玉娴,虽然尸骨未寒即遭到世人的口诛笔伐,却也有她自己的难言之隐。

叶小坷想,等什么时候空下来了,运用“灰色思维”剖析几宗类似的案子,应该就是一篇不错的论文了吧。

49

叶小河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多的华人进入同一个陪审团,十二名成员中竟然有三人。文化程度最高的是一位宠物诊所的大夫,还有一位果汁厂的化验员和一家中餐馆老板。

叶小坷自己接过的案子中还没有大到要请陪审团的。但她好歹也算是司法界的圈中之人,经常在法院进进出出,耳濡目染,也略知一二。美国的华人大多不问政治,只顾埋头做自家的学问,或经营自家的生意,但凡遇到陪审团之类由政府派下来的差事,能躲则躲,能推就推,避之唯恐不及,哪有像这次的何达富杀妻案,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他们想进陪审团来干什么,叶小柯心里是再明白不过了,无非就是觉得何老伯冤枉,要把他的刑往尽可能轻里判。

更令叶小坷意想不到的是,正式开庭那天,法庭大楼前面居然来了近百人的华裔示威者。

那天是星期四。因为是开庭的第一天,又是叶小坷经手的第一桩刑事案,也是她到地区检察长办公室上班以来第一次在法庭上露面,这么多的“第一”碰在了一起,叶小坷不免特别兴奋,也特別小心。她比平日早一起了一个小时,为自己和乔荞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早餐,然后让女儿替自己化了淡妆。叶小柯几乎从不化妆的,尤其是在白天,除非出席一些非常正式的社交活动,比如婚礼,或需要穿夜礼服的宴会等等。她和他们那一代中念到了博士的女人们一样,尽管留了洋,尽管置身于美国的花花世界,却对胭脂粉黛之类的事十分的不在意,也不在行。倒是乔荞进了高中后,校方的Dress Code(学生着装规定)允许女生们化妆了,小姑娘便跟终于盼到了似的,先是急不可待地缠着叶小坷带她去穿了俩耳朵眼儿——法律规定,十八岁以下的孩子在身上的任何部位打孔穿眼儿,譬如耳朵、鼻子、眉梢、肚脐等等,都必须有家长陪同并签字——从此成天价挂着一对咣里咣当的大耳环,又很快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描眼影,画唇线。叶小柯有时会忍不住说一句,“瞧那一张脸,画得跟个鬼似的”,但心里也承认,乔荞在这方面确实比自己开化多了。

叶小坷让乔荞给她使的都是色调偏淡接近肤色的化妆品。又 挑了一身深灰近黑、带了暗色条纹的西服套裙和一双黑色髙跟鞋。这在叶小坷也是一个例外,她很少穿高跟鞋,除了因为对穿着不是十分讲究外,也不想受那份罪。不过她知道,今天她的大部分时间只是坐在公诉席上,很少有需要站起来的时候,更不必来回走动了。根据分工,公诉方的开场发言、陈述案情和传唤证人都是由泰勒·卡克斯出面操作。叶小柯要一直等到被告方听证时,才对那些出庭指责丁玉娴的证人们进行交叉取证。或者说,她在这场官司中的任务就是,反驳被告方可能施加在丁玉娴头上的罪名。

等叶小坷穿戴齐整下得楼来,乔荞便很调皮地用了一种极其夸张的口吻嚷嚷道:“哇塞,叶大律师!”在这以前,虽然有很多人曾经“叶大律师”长、“叶大律师”短地叫过,但在乔荞,这还是第一次。叶小坷浅浅一笑,心中漾满自信和自得。

叶小坷就是怀着这样的好心情,在法庭大楼侧面专为律师们画出的停车场里泊了车,又从后厢取出简易行李小拖车,将两只装有丁玉娴档案的文件箱架在小拖车上捆扎好了,这才拖着小车,在有些不习惯的髙跟鞋一片“咯噔咯噔”声中,沿八字形撇向大楼两侧的轮椅甬道,朝法庭大楼的正门走去。

法庭大楼前面栽了一溜儿笔直的雪松,约摸二层楼高。透过树间的缝隙,叶小坷隐隐看见大楼前的台阶下面似是有人举着一些花花绿绿的标牌,只是隔远了,看不清上面写的字。美国人常常有事无事到各个政府办公楼前示威,或是要求点什么,或是抗议点什么,在这里可算得家常便饭,寻常风景,本不足以为奇。等叶小坷离得近了,才看出有些牌子上写的是中文。最大的是五块紧挨在一起的牌子,上面各书一字,连起来就读成:“何达富无罪”。叶小坷心头一惊,再一细瞧,还有的写着“丁玉娴恶有恶报”等等,更多的则是内容与之相近的英文。示威者们暂时还非常安静,只是举着牌子来回踱步,或坐在台阶上相互窃语。叶小坷知道,他们通常要等到被告和律师们经过他们那里入场时才会高声呐喊起来。但是现在,周遭业已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记者。

开庭的第一天总是由双方的律师们致开场发言。法官说过几句之后,代表公诉方出场的泰勒·卡克斯便踌躇满志地站了起来。泰勒一气儿讲了三个多钟头,无非是指控被告人何达富如何丧心病狂,因为妻子违背他的意愿弃他而去,遂骤生杀人念头,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执法机关的大门口,将被害人当众击毙。泰勒发言的过程中,叶小坷偷偷打量了几次坐在陪审席上的三位华人陪审员,见其神色之间皆是愤愤不平。

泰勒·卡克斯对时间的把握恰到好处,当他说完“谢谢陪审团的女士们先生们”时,墙上的石英钟正好指到十二点,法官似乎想也没想即宣布休庭。叶小坷想看一看围在楼前的那些示威者是不是还在,便接受了泰勒的邀请,和他一起去广场对面的一家餐馆吃午饭。

两个人沿着楼内长长的过道一路走去,叶小坷不时地感受到一些带了敌意的注视,偶一回眸,发现都是来自自己的同胞。两个人刚跨出大门,一群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记者突然蜂拥而至,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倏忽之间,便有四五只话筒伸到了面前,照相机也随之“咔嚓咔嚓”数十声连响。几位记者争先恐后劈头盖脑地抛出了一大堆事前拟就的问题,叶小坷嘴里嗫嚅着“无可奉告”刚想夺路而逃,却听见泰勒·卡克斯开始对着话筒侃侃而谈。泰勒显得平静、自信、很有经验,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微笑着逐一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叶小坷在一旁走不是,留不是,只恨不得有一条地缝能让她立时就钻了进去。事实上,叶小坷不是没有料到会有记者们如此这般地拦路剪径,她已经准备好了如何应答,甚至还对着镜子操练过自己的神态举止。然而,早晨大楼台阶前的那些示威者,陪审席上的那些愤懑之情,还有刚才过道里的那些不友善目光,使叶小坷在半日之内忽然明白,所谓“众怒难犯”,指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和自己这方是不是占理儿全无关系。

午饭后回到公诉席,叶小坷便有了 一种如芒在背的不安。刚才进来的时候,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竟发现旁听席上的中国人比上午多了许多。不过还好,下午是被告方的开场发言,字字句句都是在替作案人鸣冤叫屈,讲何达富如何地被逼无奈,先是那个毫无廉耻之心的骗婚妇,后又昏庸无能胡乱断案的法官,讲这个老实人的心理冲突如何地愈演愈烈,竟至在沉默中爆发,最终采取了铤而走险的极端行动。休庭的时候,人们的脸上都现出扬眉吐气的舒展表情,叶小坷也汲取中午的教训,赶在众人之前,低着头迅速从大楼的侧门溜了出去。

第二天就不同了,案子重又回到了公诉方手里。泰勒·卡克斯在法庭上一个接一个地传唤证人:三位最先赶到现场的法警、在场的目击者以及参与办案的鳘察们。法庭大楼前那血腥的一幕在证人们的嘴里一遍又一遍地复述着:案犯如何举枪射击,被害人如何倒地,血肉如何地飞溅,鲜血如何地从伤口喷涌而出,又如何地在地上蔓延开来,顺台阶潺潺而下……越来越生动,也越来越形象。每当泰勒问:“你能向法庭指出凶手吗?”证人便从证人席上抬起胳膊——通常是右胳膊——伸出一个手指头,直端端地指向坐在被告席上两位律师之间的何达富,义正词严地说:“就是他!”叶小坷便看见何老伯浑身一哆嗦,整个人顿时佝偻下去,萎缩下去。叶小坷心里不禁一阵难受。

叶小坷照例在休庭的时候避开众人从侧门悄悄地走了出去。星期五下午,没事儿的都放得早,才不过四点半,停车场上的车已经所剩无几。

叶小柯朝着自己的泊位走过去,无端地感到了一种异样。她先是觉得那车远远地瞧着有点儿奇怪,走近了细看方知,是有人在车身和车窗上胡乱涂抹了一些黑乎乎如污泥般的脏东西。及至掏出车钥匙开门时,才发现几个锁眼儿都已经被人灌过胶水封住了。叶小坷想了想,决定还是不报警,自己走出两个街区,在大街上招呼一辆出租车回家。

50

叶小坷进门的时候,乔荞正在厨房里戴着耳机拌沙拉。也许是小孩子适应能力特别强,离开香港刚刚两年,乔荞已然成就了一副小老美的脾胃,见天儿地要吃热狗汉堡包。叶小坷偶尔塌下心来,认认真真地烧几个中国菜,小姑娘却不是很有兴趣,只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每样象征性地碰一碰。过两三个小时就嚷嚷饿了,再从冰箱里找出面包奶酪火腿等物,给自己做一份三明治。

乔荞朝着墙上的电话努努嘴:“有你的message(电话留言)。”叶小坷一面换衣服一面揿下播放键,是楚亚宁的声音:“小柯,挺忙的是吧?这事儿我想了想,还是跟你言语一声的好。昨儿晚上,何达富家的窗玻璃让人给砸了,还叫了警察。咳,我看这案子,且没完呢。好,咱们回头聊,拜。”

叶小坷取下话筒开始拨号。一直在旁边察言观色的乔荞这时候摘掉耳机子,过来按下电话说:“找楚阿姨?我已经给她打电话问过了。”乔荞眉飞色舞,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她说今天早上,看见何达富的家门口停了一辆警车,一打听才知道,有人在昨天半夜里砸了人家窗户。那丫头大概是睡在楼的另一面吧,早起发现冲街面的客厅地下一片碎玻璃喳儿,窗户上俩大窟窿眼儿,吓得不行,就赶紧打911报警。楚阿姨还听说,警察后来在客厅里找到了几颗小孩拳头般大小的石子儿, 其中一颗包了纸,上面写着中文。警察看不明白,就问那丫头。哪知那丫头一看又哇哇大哭起来,说那上面写的,意思是,这不是你的家,滚出去。你知道,本来是中文,翻成了英文,现在又翻回到中文……”乔荞比手画脚,邻牙利齿,跟念绕口令似的。

认真算起来,乔荞比丁玉娴家的女儿还小了两三岁。她嗓音尚稚嫩,却满嘴里学的都是大人口吻,言语之间居然一口一个“那丫头”,让叶小柯听来又是可笑又是可气,遂笑骂道:“这小没良心的,唯恐天下不乱!”

乔荞说:“我这都是替你髙兴呢,叶大律师。你想想,这事要闹得越大,越出格儿,你不越有名气吗?”

叶小柯闻言微微皱眉:“你懂什么呀,小孩子家家的,别跟这儿瞎掺和。”

乔荞冲母亲扮一个鬼脸,又继续去搅和她的沙拉。

第二天星期六,母女俩先去越南街购物,开的是乔荞的车。叶小柯已经打电话约好一位锁匠,今天下午的某时某刻在法庭大楼的某个停车场见面,还告诉对方最好带几副新锁,以防凝在里面的胶水化不开。叶小坷没敢跟乔荞提起半个字,是怕吓着她,只说车子出了点故障。

在太平洋超市前泊好车,母女俩下来刚走了没几步,就见墙角垃圾箱旁边的地上扔着一张新一期的《弗莱斯华报》,头版上面一幅叶小坷和泰勒在法庭大楼前的照片被人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这幅照片也曾刊登在昨天的《欧文斯山新闻》上,只不过在内页。叶小坷和乔荞吃晚饭的时候还一边看一边议论过几句。叶小坷刚想把乔荞引开,谁知道小姑娘眼尖,手脚也快,早已抢先一步捡起了报纸,抓在手上愤怒地挥舞着,一面大喊:“Who did it? Who did it?(谁干的?谁干的?)惹得几位路人回转头来大惑不解地望着她们。叶小坷一把夺下报纸,揉成一团,塞进垃圾箱里。

从此乔荞便有些闷闷不乐,晚上去林沁家开派对也不和人打招呼,只在起居室拣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自顾自地读小说。叶小坷先还耐着性子陪她一阵,后来实觉无味,又想,事情骤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搁在谁也是要蒙一阵子的。让小姑娘自己慢慢去适应适应,想想明白,也没有坏处。谁知道往后还会发生些什么呢?

叶小坷朝客厅走去。那里热热闹闹地聚了好多人,正是她平时的圈子。看见叶小坷过来,众人忽然都一齐住了口。叶小坷一向荣辱不惊,也料想他们必是在谈论何达富的案子,便微微一笑,大大方方地说:“你们接着聊,我上别处走走。”黎梅梅却不管这许多,一把拉过叶小柯,坐在了她的身边。众人这才异口同声地说:“没事,没事。”但仍是没人说话,也没人离开。

黎梅梅说:“我们正在谈纪然冰。”

大家马上附和着:“对,纪然冰,对。”

叶小坷知道这个案子,那是两年前发生在洛杉矶华人社区的一起恶性谋杀案。被害人纪然冰原系大陆青岛人氏,二十来岁。先是在一家台商开的公司里做,人不但能干,更兼青春美貌,备受台湾老板的垂爱,不久便被藏娇金屋,做了小秘。后来纪然冰怀孕了,老板为掩人耳目,将她办来美国,安置在洛杉矶二奶村的一所公寓里。居住在那一带的华人中有不少这种身份暧昧、妻非妻妾非妾的女人,故而得名。台湾老板在美国也开有几家服装厂,由他自己和原配打理着。那大太太亦是一位十分了得的人物,年轻时和丈夫一起赤手空拳,历尽千辛万苦拼打出了一份基业,如今生意发达,两个孩子都先后进了美国的著名高校,正待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不知突然从哪儿听到了风声,于是厂子也不管了,生意也不做了,成天价家里家外地闹腾,有一次还叫了警察。大太太在公司里也是有几个心腹的,不仅打听出纪然冰生下了儿子,还探到了她的藏身之处。某日,有人向大太太告密,说 纪然冰正在撺掇其丈夫离婚,要把那个庶出的杂种立为继承人,与大太太的两个孩子平分家中财产。大太太勃然大怒,顿起杀心。几天后,当台湾老板外出归来,一下飞机就如往常一样急急赶到二奶村时,发现纪然冰母子俱已惨死家中。

黎梅梅对叶小柯说:“我们正在讲,纪然冰命案开庭那天,几乎全洛杉矶的台湾太太们都到法庭前面抗议示威,替大太太不平。”

乔荞怏怏地踱过来,挤坐在母亲身边。

同类推荐
  • 虚城幻国

    虚城幻国

    小说由一叶枯城,一花落城,一梦悠城,一冥伤城,一纸虚城,一絮飘城,一烛幻城,一沙荒城,一水清城、一曲孤城、理想之城,希望之城12个故事组成。小说主人工孟夫出生一世袭丞相家庭,以后会子承父业成为一名丞相。他的父亲是名军国主义者,策划对央国发动一场侵略战争,以使自己的国家成为世界顶级强国。可是孟夫却是个单纯善良的人,也是个厌战者,他不想继承家里的世袭丞相爵位,更不希望自己的国家与邻国开战。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用美好的故事感动众生。他经常进入一些幻想的世界,在那些天马行空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
  •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落花也风流之桃花屋

    本书叙述了中国一个普通山村的普通农家的系列故事:讨饭女香香迫于牛计,嫁给了光棍汉结巴子,一连牛了七个丫头。几个丫头性情各异,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未能实现各自的愿望。唯有七丫头白桃死不认命,顽强抗争,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契机。然而这种命运的改变是福是祸,真是难以判定。作者以冷隽的文笔描述清雅的感觉,演绎酷烈的故事,个中充溢着自省与醒人的文化批判意蕴,令人读之欲罢不能,读后萦绕于怀。
  • 浮世烟云

    浮世烟云

    出身天津日伪政府高官家庭的尹宝笙因家中失势而被婆家抛弃。她从小便活得风光无限,实则她知道,自己当不上主角,做不了英雄,不勇敢,也没有思想。她从小只是随顺着命运的波涛,时时寻求庇护,做一棵渺小的墙头草,当一只漂亮的花瓶。只是这一次的抛弃,她好像从梦中惊醒,头一遭想要自立,却碰到一劫——一个地地道道靠女人混迹的小白脸,却暗含阴谋。她欲脱身而不得,被拖入了更深的洪流。在动荡的局势和晦暗难明的博弈中,她这棵墙头草何去何从?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她回首茫然眺望,那苍苍横着的翠微,在暮色里却都如烟云,好似青蒙蒙的一团雾......
  • 上帝请闭眼(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2)

    上帝请闭眼(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2)

    故事(一)友情之酒: 老人说:“这个赌注实在太大了!他到底是真正的朋友,还是复仇的敌人,答案马上可以揭晓。我没有勇气去化验,如果答案是前者,我将在他崇高的人格面前自惭形秽;如果答案是后者,我一定疯狂地报复他,就算他死了,也不会原谅他。如果是你,你将会怎么做呢?”故事(二)精心策划的座位号:傍晚,黑木回到家后发现,电视里正在报道知纱子遇害的新闻,她的尸体是未婚夫发现的,黑木慌慌张张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看了看那张无号票,顿时脸色苍白。因为在那张票上还印着一大串序列号。如果警察看了这串序列号,定会发现这张票不是上午预售的,而是下午售出的。一想到这儿,黑木又有些坐立不安了。
  • 堂吉诃德(下)

    堂吉诃德(下)

    《唐·吉诃德》(中文读音: táng jí hē dé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都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霸占女神

    重生之霸占女神

    怀着重生的秘密,林训重拾那些恍惚而过的青春年华,在最好的年龄去狩猎最美的女神,绝不让自己眼看着那些美好在自己的视野之内变成遗憾。林训座右铭:我要倾尽一生,霸占所有女神!
  • 乱世凰后

    乱世凰后

    本是男身却穿越古代成为皇后。组建凰军,平灭三王,灭万机,永靖天国,五族为博她一舞甘攻城逼宫。她男人?她是女人?也许不重要了,她的功绩不言自喻。黄沙百战风飘摇!醉卧长沙迷人眼。还道江山谁人享。红颜一笑倾国城。愿博佳人百媚生,群雄并起战四方。不羡鸳鸯不羡仙,皇权富贵抛何方。
  • 美术校园:漫画系

    美术校园:漫画系

    这是一个恶魔学长和小白兔的故事。青春、学长、学妹、恶魔、小白兔。
  • 为了梦想在打拼

    为了梦想在打拼

    在一个盲目的社会中,在茫茫人海的大都市中,很多人之所以踏出社会,最开始并不是为了生活,只是为了心中的梦想。。。
  • 妖刀圣皇

    妖刀圣皇

    平凡少年偶得神秘刀柄,从此脚踢天才拳打妖孽,一步一步踏上武道巅峰!
  • 快穿:抢了男主的弟弟
  • EXO之殇忆仇

    EXO之殇忆仇

    沐韵灵:那时的我,还太单纯。边伯贤:又怎样,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你。沐韵灵:所以,我才会遍体鳞伤。边伯贤:我只相信我看到的。沐韵灵:那你看到过什么,看完整了吗!朴灿烈:韵灵,我只相信你,别忘记背后还有我。沐韵灵:哥我真的好难受。朴灿烈:不要怕,还有我。
  •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

    这是大清开国史:努尔哈赤

    本书主要人物是后金政权的创始人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是一个旧式奴隶主的后代,童年遭遇后母的抛弃,少年流落民间,青年成为军人,壮年起兵创业,中年小有成就,晚年在愤懑中死去。他统一了东北,统一了女真族,又建立了后金国。努尔哈赤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但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也会认识努尔哈赤的战友和敌人,还可以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明朝的历史。
  • 夜月小镇1

    夜月小镇1

    若光是倒霉也就罢了,在这个小镇上,还受尽别人的冷眼?这是为何?他们对我既冷落,也抵触,似乎......有些害怕?!这又是为何,春游啊!你快结束吧!若只是春游倒霉也就罢了,莫名其妙的在春游之前“捡”到了一个蛋,居然孵出了一只傲娇虎!苍天啊!命运啊!你是在逗我吗!?
  • 绝境

    绝境

    为了总结近年来的文学成就,见证固原的文学历史,编辑出版一套“文学固原丛书”,则是固原的文艺工作者共同铸就的全景式的心灵读本,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显而易见。该丛书的出版,必将对丰富文化固原建设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