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一路结伴攀山、踩道、扶索、寻峰……很是投机,也颇为惬意,不时还会听到他“呵呵”两声厚实的笑,笑得让人感到踏实。胡红拴是一个要把山道走到头的人。“好不容易来一次!”他总这么说。跟他同行的人,在他的帮扶和鼓动下总能搜罗到一大堆可能被漏掉的、绝佳的风景。如果不是红拴坚持,我们险些错过了巅峰上“莽莽山岳”的神采和“融融相通”的大美,错过了“阳光奔跑的赛场”和清新的嫩草、浓浓的丁香……这些景致和这番心情成了同行者心中不同的回忆,而老胡把她们用诗“拍”成了“照片”。
“道可道,非常道。”在嶂石岩,我们一同踏山道、闻山道、悟“山道”时,他跟我说到过他的《山道》。我思忖很久,什么是山道呢!是移步易景、缓急交错的山间小径是穿林打叶、空谷泉涌的娓娓细诉还是亦仁亦智、况味万千的心底激情我知道眼前虽是同样山道,但心中确有别样风景。分别后不久,我就读到了他《山道》的初稿。当那些“冲洗”好的,用诗拍下的“山道”的“照片”一张一张出现在我眼前时,让我着实既惊且喜。喜的是,“嫩日的碎步”、“露珠的泪花”、“醉红”的“脸庞”和被“清风侵湿了”的“花香的衣裳”……嶂石岩一番番熟悉的景致又被拉回到眼前;惊的是,诗人笔下并非别样的风景,在我的心中山亦为此“道”。我确认,这就是印在我脑海的“山道”!
灾难“震动了新诗,震醒了诗人”。在嶂石岩,很多诗句让我再次感觉到当年那种能扼住人咽喉的力量,这种力量能让人们心手牢牢相牵。但我认为胡红拴是不需要被震醒的那种人,因为他一直就是醒着的人;胡红拴的诗并不高亢,也不“掐”人,甚至连那种匠气很足的华丽警句都极少,但通篇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味道;胡红拴也会激动,但他的诗传递出的更多的是温婉甘醇的力量;胡红拴的诗里有无数的风景,可是在风景的后面又时时充满了人的智慧和情感。
胡红拴一直用诗来拍照,在意识的流动中,诗的语句拍摄下了大千万物、百种思绪和一个个有价值的瞬间。——今天,他又拍下了与山有关的“非常道”。我们眼前的画面是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山路;是他与山的叩问和应答;更是诗人和我们很多人都在找寻、感悟着的那些“不可道”的“道”。
胡红拴曾笑称自己“写诗不行,做人还可以。”——这是我听到的、他仅有的对自己诗文的评价。诗品如人。
(刘江:作家、诗人,中国地质大学报常务副主编)
山为我语,我为山魂
——我读红拴君的诗集《山道》
浙江梅苑清风
最早看到胡副主席的作品是他在嶂石岩改稿会结束后发在作家网上的一组诗——《嶂石岩:彤红的太行》,我是愚钝的,这之前只知他是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听说他擅国画艺术、古体诗和新诗,但对于其人其事和作品却一无所知。可是那天看了嶂石岩组诗,就被其中“……山岩重复的队列/将域外的喧嚣/存封/清泉们的专用小道/还是那样的跌宕曲折/侧耳/能听到/清风甜蜜的鼾声”、“青苔/将久远的岁月掩埋/堆砌史书的无言叠加/将历史的风雨剪裁/幽深/是希望种下的火种/浓烈醇香/烧烤着大山/彤红的脸颊”这样的句子所吸引着,没有矫揉作做,语言清新流畅,丝毫没有现代很多自称为诗人的诗歌写作者崇尚的隐晦和深涩,直白的表达却把事物的表象和内里刻画得清晰又不乏浪漫。我想,诗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昨天听到别人在群里评论红拴君的诗,似乎是正欲付梓的新诗集,就跟他表示也要学习学习,他爽快地发了过来,并一再强调玩玩、玩玩。
诗集名为《山道》,里面收录了一百二十多首诗歌,分上下篇。上篇为《山道》,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不是山石云海,就是峰林风雨;下篇《品味》,品的是人间百味,所思所悟所感皆成诗文。
《山道》我认为首先是“山道”,直白说“山道”是山中的崎岖山路,可诗人笔下的山路却是如此浪漫通情--《石板小径》:“青苔/将久远的岁月掩埋/堆砌史书的无言叠加/将历史的风雨剪裁/幽深/是希望种下的火种/浓烈醇香/烧烤着大山/彤红的脸颊”,《林荫小道》:“高山矮林/总爱用/聪颖的手势/将阳光的/斑驳花影涂抹/清风/跨过自由的小道/把林荫侵蚀/淡雅花香/重复着/固定的程式/让愉悦浇灌/游人的肺腑”,诗人应该有一颗尚美和浪漫的情怀。
我进一步理解的“道”是自然之道,存在之道,承载之道。自然万物皆有道,山自然也是如此,如:《张家界》--“用最原始的形式/让大自然的/箭雨风刀/恣意地雕刻/你质朴的/火热的肌体”,《衡山》--“如自家的耄耋老人/不休的提醒/让繁华的乡音/跳上/田园的舌尖/一年又一年”……在这里,山是有性格的,有灵气的,会说话,有思想的,山在告诉我们的是远古的故事,高山仰止的伟岸,放牧清风明月的淡然。而箭雨风刀的雕刻,山也是疼痛和隐忍的,然而,山用博大的胸怀——“用/十足的骨感/拥抱太阳”包容了一切苦难。山之道分明也是诗之道文之道为人之道生存之道。
在红拴君的诗行中,我看到人与自然可以如此的亲密无间,山河江海山花游鱼无一不在心中,化为诗行,愈显生动,鲜活。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山看水,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理解自然,是可以与山水云雾交谈的,红拴君找到了与山水呼应的契合点——“骄日下/我站在冈巴拉/高原的清风/打开了/我心灵的话匣/蓝天下的白云/如自家的窗帘幕布/拨开云彩/我可以与苍天对话”。红拴君何其幸运!当人读懂山水时,人与山水再没有距离。
《品味》,我理解是悟道,如果没有悟,那看山看水,山只是山,水只是水,山水不过是死的事物,而悟却赋予了山水生命和思想。“流溪是一种晶莹的智慧/圈点着大理的民风血脉/一代代/将熔岩溶化”;“我看着叶片从嫩黄再到翠绿/一片片从枝头伸出/一片片从枝头落地/一年又一年/完成着轮回”;“爱总是这样的惊天动地/没有风的缠绵/雨/哪还有撼动一切的力量”……
红拴君的诗是豪放的——“纵然是天门/我也将/飞跃上去/为何不能/与神仙/来次对弈”;红拴君的诗语是灵动活泼的——“那鱼分明是/绿色的长箭/将春光和竹影/钉牢在/蓊郁的岭南”;红拴君的诗也是柔美的——“这个清晨/梨花说开就开/瞬间/还大地一片圣白/蜂儿们是否也饮了白酒/蒙胧醉眼/笑观着世界”,柔美中却见风骨;而读到“我想这金花/应该是高原的良药/一颗足以/让你飞过容易伤感的日子”,这样的句子又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下笔酣畅自如,惟有山道诗道生存之道渐趋化境方可如此自然吧。
红拴君笔下的山水我几乎都没有去过,有的只是擦肩而过,远远地观看过,但有的风景是相似的,比如林荫小道,比如石板小径,而没去过的地方,在诗行里也真切地感受到了。风景相似,而诗意也可相通,读诗,可闻到诗中的花香,听到诗中的泉水声,可看到高山的沉默,可悟到山水不曾言说的宏愿……这是美妙的,惬意的。
红拴君,行走途中,倾听着流水的欢歌,感受着大山沉默的激情,看变幻的云雾……,爱与诗同行,诗意如山花怒放。我想,做一个山水灵魂的传导着,红拴君的诗,会更加成熟,山水的乐章也会更加美妙动人,而我们更期待着下一曲乐声随云曼舞山河湖海。
山道之道
——读胡红拴的《山道》有感
湖南尘子
一位博物学家风趣地说过:“在海洋这个奇怪的环境里,有一种奇特的反常现象:动物‘界’的东西开花,植物‘界’的东西不开花!”。这句话已经被许多的海底博物学家证实过了,海底里许多的植物长得直如笔杆,不但不开花,而且叶子也不以花的形状或者以怒放的方式生长,而那些千奇百怪的海洋动物,有许多却奇特般地长得如花一样缤纷多彩。我不能把诗人喻同动物,也不能把诗人喻同植物,而诗人的思维是有动物与植物的“相性”。“相性”是否是我生造的词汇我未去证实过,我通常会不假思索地解释说这只是一种相通的性能。
在芸芸众生的大千世界,喻以人类的“笑”为花开的一种方式的话,遗憾的是诗人胡红拴的笑,我是不会认为他的笑会给人以花开般的舒心悦目。胡红拴长得高大魁武,说话声若宏钟,貌似仙风道骨,太像是个武仕道仙。第一次见到他,我想,他是个海底的植物不会开花,即使珍贵如文苑奇葩,那就去当个诗歌评论家、文艺理论家什么的会更好些。在初读他的那首《情人谷》更证实了我的猜想。他的《情人谷》是这样写的:“直上的台阶/似乎在考验/真情的价格/铁链串起/两颗炙热的心脏/绵绵爱意/早已被/火红的熔炉锤炼/哪还惧/高崖堆砌的城墙”。
诗名为情人谷,顾名思义有一段摧人泪下的爱情传说,这谷中的台、石、峰定是一对情人经过千种磨难、百种生死的抉择才甘心化成的恋人台恋人石恋人峰。金人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已经把情人间的海誓山盟、矢志不移的决心写得淋漓尽致,诗人用单一的口气抒情出“考验、真情、价格、灸热、熔炉”,用这些陈旧的爱情宣言的词汇无疑是愚蠢之举,正在我对诗人不会开花的抒情诗感到厌烦之时,“哪还惧/高崖堆砌的城墙”却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些回眸的生气。“墙内开花墙处香”,“一枝红杏出墙来”;却原来诗人看到了发生在“情人谷”所有故事之外的爱情誓言;却原来在他的内心却燃烧着一股灼热逼人的诗歌豪情,这是我没有想过的。
读完《山道》全集后,发现胡红拴在写诗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模式,他的诗总是在向读者说明是什么就是什么总是什么在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的概述。如写“是”的:《嶂石岩三叠》中的“是你晨练的模式……”,《嶂石岩峰巅感怀》中的“就是这一步/将晋冀两省跨越……”,《嶂石岩高山草地》中的“是否是猴王/推到了琼浆/是否是玉皇/碧玺摆放的地方……”,《嶂石岩晨记》中的“……是那样/恪尽职守/阻挡着室外/强光的入侵……”,《天井山梯田》中的“是原住者一代代无声的辛劳……”《束河古镇》中的“是玉龙圣洁的雪水/谱写了/三眼井文化……”《古镇记述》中的“……是一张洁白的宣纸……”《云海》中的“是碎银堆砌的万座山川/是圣雪铺就的无垠地毯……”就连《这一刻,我站在蓝天下》这么柔情的命题下他也来一句“是仙女撒下的/棉绒玉花……”等等。然后会在这些诗中,让自己寄予在诗中的情感“达到什么”,在明理中给人有落俗感,我不太誉其是美的。
古人说“道非道,非常道”,胡红拴的诗却让我品出了他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是非是,非常是”的道理,有道理的地方就要有结果。那么“结果”何“结”首先要让人知道这是什么花会结什么果,然后才好传粉授精怀孕结出好果子。而《山道》所结集的诗都是诗人游玩名山重镇时的激情之作,山石名景早就在导游的嘴里、散文家的笔下开得千般灿烂,给人留下了余味无穷的思想冲击。唐朝的山水诗人如李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打破这些常规开放的方式,把祖国的名山重镇仅用七言五言便宣染得美不胜收,作为写现代诗的胡红拴又怎么用那短短的句子让千人一面的山石在现代诗中也开得千般灿烂他的聪明就是从“是非是,非常是”的道理中抓住读者的心灵。
记得我在六七岁时喜欢攀爬河伯岭林场的一座石山,一进石山便玩得不知饥饿,每次乡邻发现后,急忙告诉爷爷把我抱走,爷爷和乡邻还严厉地批评我:“这些石头有什么好玩的砸伤了摔倒了咋好”我急急地争议:“这哪里是石头那它们是兔子、小牛、山羊和小灰马。”乡邻说:“庄稼都长不出一棵的石头山,哪里会是小牛、山羊呢摔伤了咋向城里的你妈妈交代”我为乡邻对我的不理解急得死命地哭,现在我懂得了,在普通人眼里,石头就是石头,小孩子是不懂不长土地只生石头的山是没有公用价值的,现在用诗人的眼光来看,普通人怎么就不明白美石的欣赏价值呢诗人胡红拴巧妙地让这些山道之景具有明理懂道的公用价值,所以,他的“是非是,非常是”的诗歌写作手法又是他独特的。诗人的精神世界,具备出他所领略的事物所散发的感性的丰盈与剔透、理性的犀利与深邃,具备一种独特的现实与超现实的嗅觉灵敏,和捕捉瞬间与永恒的视觉灵敏,我想,胡红拴对诗歌的敏捷便是如此。在诗歌界称为哲理诗的,是否有雷同的观点
在诗人的思想中常常蕴藏着一种不可妄测的潜力,所以,诗人不可以轻易地去否定他的诗是好还是不好,是落俗还是创新。如果把诗人喻为人类精神世界里的魁宝,那么万物都会在诗人的笔下“花开不败”。山以石称奇,石又以险叹为观,诗人就要在这些奇与险中观出人们有欣赏价值的意象,又被读者所认同,那么与语言搏斗是诗人唯一追求的目标。有人说,语言既是诗人的敌人,又是诗人凭借的武器,所以,诗人最大的企图就是降服语言。我想在此与诗人胡红拴商讨的是,你在寄情言志的山道之中,可否走出多条语言大师的“奇险”之道让山道的花再开得烂漫艳丽些
2008。7。18(尘子:诗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