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9500000037

第37章 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14)

初一的学生四年级的试卷也做不完整,好多基础知识都没掌握。由于知识落下的多,儿子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上课打瞌睡、看网络小说,几个月没交过作业,半年没参加过考试。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不愿学习,能做什么呢?网吧成了他的避身堂。文化管理部门清查网吧时,数次发现他的孩子。

学校通知家长,建议转学或退学。

刘先生着实发愁了,这样的孩子哪所学校肯要?如果停学回家,打工打不了,在家待着又很难安分守己,孩子着实给父母出了一道难题。

经人介绍,刘先生夫妇找到了我。刘先生开口向我诉了一番苦:“贾老师,我们没少在孩子身上投啊!在我们县,我们付出的代价恐怕是最昂贵的。人们常说付出就有回报,孩子没带来一点回报,却给我们招来不少麻烦,上天对我们太不公平了!”

我说:“其实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你们把孩子这块宝完全押在了学校,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家庭教育更是教育链条中的关键环节。离开了家庭教育的支撑,学校教育就很难正常发挥作用。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近年来,很多学校门口都多了块家长学校的牌子。中央三令五申强调,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不是可办可不办的问题,而是必须办好、办出水平的问题,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家长再教育的紧迫性。

“你们从小把孩子送出去,想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但你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童年阶段正是孩子习惯培养、心灵塑造、精神成长的关键阶段,你们却和孩子天各一方,一个学期见不了几次面。孩子的做人教育主要是由家长来完成的,但你们却缺少这方面的意识。由于家教不到位,孩子没有人生目标,学习目的也不明确,故而缺乏学习动力。再者,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都是父母从小帮孩子养成的,你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欠缺,基本没给过孩子什么帮助。小学低年级的知识比较简单,孩子还可以应付。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容量的加大,知识难度的提高,孩子就感到力不从心了。”

刘先生夫妇频频点头。显然,他们同意我的分析。

我接着说:“孩子花钱无度的问题,还是父母自身原因所致,怨不得孩子。没有哪个孩子从小就会大手大脚花钱,都是父母有意无意纵容的结果,父母的任性刺激了孩子的消费欲望。一个孩子手里总有花不完的钱,他肯定要变着花样买东西。孩子天天思考着消费、享乐,哪有精力来学习呢?

“给孩子情感关爱和精神支撑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孩子对父母的最大需求也是精神方面的。只有精神需求不能满足的人,才会疯狂追求物质享受;只有心灵空落的人,才会千方百计在物质方面得到补偿。我活了五十多岁,没见过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对物质有过多的渴望。你的孩子花钱如流水,足以说明他心灵空虚、精神匮乏。还有一点,孩子在学习方面被人瞧不起,他就要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多么富有,让金钱给自己找回一点自信。这几年,虽然花了家里不少钱,但孩子内心未必快乐。”

刘先生说:“我们哪明白这些道理啊!我总想着孩子远离父母,一个人在外不容易,父母再困难,也不能委屈孩子。每次送孩子,总要尽量多给些钱。刚开始孩子不要,我们硬塞给了孩子。我们认为是对孩子好,没想到却把孩子惯坏了。”

接着,我和他们探讨另一个话题。

“你说过,你最头疼的是孩子在学校惹是生非。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就孩子的心灵阵地而言,正确的东西如果不去占领,乌七八糟的东西必然乘虚而。要让地里不长杂草,就要及时种上庄稼。同样的道理,要让孩子灵魂无纷扰、无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培养他的美德。一个人拥有了感恩、宽容、谦虚、诚信、同情、自律等美德,就会变得崇高。崇高和低俗是水火不相容的,高尚的东西先人为主了,消极的、阴暗的东西自然会远离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美德培养不尽人意,造成孩子是非观念不清甚至有一定的认知盲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孩子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天天在网上拼杀,经常和对手较量,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势思维:凡事总要占上风,处处要压倒对手。所以,孩子在学校违犯纪律、打架斗殴、欺负同学、搞恶作剧就不足为奇了。当然,孩子还有一种补偿心理:我学习没你好,拳头却比你硬。”

刘先生说:“我们自以为给孩子创造了一流的教育环境,自以为对得起孩子,结果是钱没少花,孩子的学习却一塌糊涂,还染上了一身坏毛病。回想起来,我们对孩子没尽到责任啊!我们亏欠孩子太多了。”

我说:“观念是第一位的,转变观念是最重要的。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一大进步。心里亮堂了,就能凝聚起改变自己的强大力量。

“我送你们一句话:堤外损失堤内补。只要你们能沉下心来,潜心研究教育规律,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就一定能挽救你的孩子。”

孩子母亲说:“贾老师,我们文化水平不高,凭我们教育孩子,恐怕难出效果。”

我说:“文化不高可以学习,人都是学而知之。当务之急,你们应该达成共识:不找任何借口,就是要帮助孩子。只要心劲儿高,就没有能难倒我们的事。”

刘先生夫妇认可了我的观点。

“对教育孩子而言,什么人都没你们靠得住,你们是万能的上帝,你们是有求必应的神仙,求人不如求己啊!”

我给他们讲了下面的故事。

有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遇到难事,到寺庙去拜求观音菩萨,希望观音菩萨给他指点迷津。他走进庙里,发现有一个人也在拜观音菩萨。他觉得这人好面熟,仔细一看,此人和观音菩萨长得一模一样。

佛教徒很好奇,问道:“你不是观世音吗?”

那人答道:“我是观世音。”

“你是万能的神仙,为什么还要拜自己呀?”

“神仙也有难事呀,我也一样。”观音菩萨笑着说,“可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刘先生夫妇被故事深深感染了,看得出来,他们从故事中汲取了力量,增强了信心和勇气。

最后,我又叮嘱他们,要帮助孩子,父母首先要有一种“空杯心态”,要完全倒空以前错误的家教观念之杯,建立新的、科学的观念体系。如果倒掉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就好比一只杯子中有些脏水,不管加多少纯净水,杯里的水仍然浑浊;若是一个空杯,只要倒进清水,它始终会清澈如一。当然,保持空杯心态,从头学起、从零做起,没有包袱、没有顾忌,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

刘先生夫妇表示了谢意,满意而归。回家后,他们立即采取了积极措施:第一,把孩子转回原籍,就近学,父母给孩子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第二,让孩子重读初一——用父亲的话说,缩回拳头是为了更有力地出击;第三,夫妻双双参加了“家教培训班”,刘先生购买了书柜,买回了一定量的教育书籍学习,他们要尽快成为家庭教育的内行;第四,刘先生认真学习了初中数学,妻子重新温习了初中英语,他们在为孩子提供动力之前首先给自己充电;第五,夫妻二人往学校去得多了,和各科老师沟通频繁了。看到家长如此重视教育,老师往孩子身上倾注的精力也多了。

观念决定行动。领悟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刘先生,按我的要求每天坚持写教子心得、成长日记,把和孩子共同成长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仅一个学期,他就写下了一百一十八篇家教随笔。刘先生对孩子的了解在逐渐加深,对家庭教育的感悟也在不断升华。

刘先生和孩子一起打乒乓球,携孩子一起郊游,同孩子一起读书,陪孩子一起做游戏。他扮演了孩子伙伴的角色,成了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他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在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孩子知识面拓宽了,人生目标明确了,学习劲头也足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助者,天助之。一个学期后,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进网吧的次数减少了,对网络小说也不那么迷恋了,学习成绩追至班上中上等水平。

看到孩子可喜的变化,刘先生在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孩子进步了,我们尝到了甜头,也看到了希望。我们夫妻商定,一定继续努力,陪着孩子成长,把孩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学生。”

多么道情达理的家长,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就不遗余力把它做好,这不是孩子的福气吗?家庭教育是教育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父母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角色,一个问题孩子能否实现命运转折,往往取决于家长的观念和行动。孩子最无助的时候,也是考验家长的关键时刻;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最好契机。这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最好机缘,也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绝佳良机。中国的父母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爱孩子的父母,如果遇到危难境遇,几乎所有父母都会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要求父母改变观念、提高素质以适应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父母的作用无人替代。平心而论,谁又能比我们自己更值得信赖呢?孩子和我们有割舍不断的血缘和亲情,有谁能替代这种关系呢?我们和孩子朝夕相处,我们看着孩子长大,有谁比我们更了解孩子呢?我们本来就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只是不善于利用罢了。其实,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的内行,能够在孩子的教育中发挥比老师、专家更重要更持久的作用。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成为家教专家,每一个家长都有责任成为家教专家。

十、家庭教育要有危机感

家庭教育的危机感在于,我们的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和变化,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水远都面临着潜在的各种诱惑和危险。没有一劳水逸的教育,作为家长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沟通,随时发现危险并引导他们避开危险。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实中,有一定比例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忧患意识。我认为,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

许多家长只看到孩子现在还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和偏差,就觉得暂时不需要操心。其实,这种观念非常危险,家庭教育和做人处事一样,同样需要居安思危。

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孩子们面对的诱惑特别多,成长环境也相当复杂。你的孩子现在没有出现问题,不代表他将来也不会出问题;孩子在小学比较优秀,不代表他到中学还是这样;孩子在初中阶段能顺利度过,你保证不了他到高中还能一帆风顺;孩子考上了大学,绝不能说明你的任务已经完成,大学生出现各种问题的还真不少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永远的老师。这个老师既不能失职,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旦在教育孩子方面出了问题,那可不是扣奖金、下岗的问题,有可能带给父母的惩罚是终生的,甚至是祖祖辈辈的。

商丘的龚先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可谓刻骨铭心。

龚先生是一个公司职员。儿子小乐在小学是优等生,龚先生以儿子为骄傲,在外人面前谈论最多的就是儿子。他认为孩子到了初中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为他争光了,然而教育孩子远远没有他想象得那么简单。

小乐上初中后,由于疏于管教,接触了电脑游戏,一款“梦幻西游”让他神魂颠倒。精力用在了电脑上,小乐的学习成绩不免要下降。龚先生和小乐谈了数次,没有解决多大问题。龚先生求过老师,老师也做了不少工作,小乐好像着了魔似的,和网络游戏难舍难分。到了初二,“梦幻西游”玩到了八十二级,小乐不交作业了;玩到了九十五级,小乐不想上学了。

事情来得太突然了,龚先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龚先生苦苦规劝,还请来了亲戚、同学说服小乐。小乐说,除了电脑他对什么也不感兴趣了。龚先生无奈,把孩子送到省城一所职专学电脑专业。小乐哪儿有什么心思学习电脑技术,天天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期末考试,小乐所有科目都不及格,还有三科成绩为零。

巨大的反差、接二连三的打击,使性格内向的龚先生精神崩溃了。伴随而来的是身体出现了症状,食不甘味、饭量骤减且不断呕吐。他到医院检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晾——胃癌中期,医生建议及早手术。手术前,龚先生的亲戚到数百里外把小乐接了回来。龚先生一见小乐,抱住儿子就哭,儿子冷冷地说:“哭啥哩!”儿子在病房待了一会儿,在母亲口袋内摸走了数百元钱,溜进了网吧。小乐不管龚先生死活,再也没有进过病房。祸不单行,一个月后,小乐钱花完了,到一家公司财务室行窃,被当场抓获。龚先生手术不久,听到这样的消息,出现了并发症。由于长期郁闷,病情加重,一年后龚先生离开了人世。

龚先生至死都没闹明白,原本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变成冷血动物了呢?

温先生的闹心事也是孩子引起的。

温先生的儿子兆阳初三没上完辍学在家。温先生动员儿子上技校或者去当兵,儿子说想休息一段时间,再决定做什么。温先生想,儿子不愿上学也罢,将来随便打个工、有个事做就行了,反正家里也不指望孩子赚钱。温先生简单地认为,自己的积累够孩子花一阵子了,只要孩子不惹是生非,过个平稳日子就可以了。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兆阳不仅不上学了,反而和社会上的人有了接触。

混混儿们看他家有几个钱,开始打他的主意,有意和兆阳交上了“朋友”。

他们请兆阳吃饭,带兆阳到娱乐场所消费,当然都是混混儿们买单。取得兆阳信任后,“朋友”带兆阳去了赌博场所。为了引兆阳上钩,他们故意让他赢一把。兆阳觉得这样来钱很容易,他庆幸自己交了几个好“朋友”,也庆幸自己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

兆阳天天泡在赌场里,其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到:输得多,赢得少。输了也不要紧,现场就有人放高利贷,背点利息不算啥,手气来了很快就能赚回来。兆阳赌红了眼,天天梦想着发大财,赌注越下越大,自然是越输越多。

庄家和放贷者不担心兆阳没钱——他老子有的是钱!

不到半年,兆阳连本带息共欠外债一百五十多万元,赌徒们认为是该摊牌的时候了,纠集几个打手找到了兆阳家。打手们理直气壮:“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温先生说要报警,打手们冷笑一声:“到底是钱重要还是人重要?好好想想吧!给你五天时间,如果耍小聪明,你就等着给儿子收尸吧!”临走时,为首的给温先生撂下几句话:“为了你家安全,留两个弟兄给你当保镖。”

两个无赖在温先生家里,穿着鞋睡在床上,吐痰在大厅地板上,饭做好了他们先去盛,凌晨两点电视机还在哇哇响。闹腾了两天,温先生招架不住了,就给了他们五十万元,破财消灾、息事宁人——谁让咱没把孩子教育好呢?

同类推荐
  •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本书作者谈的教育经验: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正面教育为主;好孩子都是管出来的——这点体现在以引导启发为主。“放”是指家长要及早敢于放手,使孩子尽早融入到社会中去接受历炼,使孩子尽早自立成才。
  • 心灵绿洲

    心灵绿洲

    本书是广州市协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新成果,内容涉及:人格心理、学习心理、生活心理、发展心理四方面。
  • 好妈妈,你会教女孩吗

    好妈妈,你会教女孩吗

    本书结合女孩的生理与心理特点,从女孩要富养、让女孩经受点儿挫折、培养女孩的自立能力、好好和女孩沟通、提高女孩的交际能力、培养女孩的良好品质、帮女孩养成好习惯、教女孩学会理财和提高女孩的学习成绩九个方面入手,对“怎样教好女孩”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着重讲解了教好女孩的方式方法。
  • 拯救独生子女

    拯救独生子女

    本书是从独生子女父母的角度来写的,向广大独生子女父母揭示了当代独生子女的诸多个性以及形成这种个性的原因。从独生子女的现状出发,引导父母改变固有的错误教育观念和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体系,让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从而帮助父母了解独生子女的问题、特点,分享独生子女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以及针对自己的独生子女施以最好的教育,进而让自己的家庭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体例清晰,十一章相互呼应又彼此各自独立。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到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从挖掘孩子的潜能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让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不用再为怎样教育孩子而犯难。身为妈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
热门推荐
  • 元无殇

    元无殇

    一个暗夜佣兵之王,一个舞出风采的舞蹈者,一个歌唱之王,一个传奇医者,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她?她回头一笑,所有人都为之倾倒!她是沐府最宠爱的傻女儿,却性格怪异,但独独吸引了他,可他和她刚相见便相爱相杀。他是一个落魄王爷,表面痴傻,内则腹黑闷骚无比,是个可上的厅堂下得厨房的帅锅。某女勾勾唇“虽然你跟我是一个世界的人,不过,你还嫩了点!”她潇洒转身,某男勾了勾唇,从后拥住她
  • 救赎救赎

    救赎救赎

    民国文,不CP,不同人,不发糖,轻虐,结局不定,可能BE.
  • 萌妻进攻

    萌妻进攻

    她不就是去参加了个婚礼吗?最后怎么莫名的就变成了新郎大大的小蜜蜜?喂,这事儿她怎么不知道?"你是谁?"白小沐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我是你的亲亲老公。"白小沐……两次逼婚,一次偶然。白小沐这个傻白甜,掉入“骗婚”的陷阱中,还浑然不知的帮别人数钱。就在二人郎情妾意之时,总裁失踪,傻白甜怀孕。生下小总裁,还带着小总裁去找亲亲小爸爸。试看白小沐如何二次逼婚成功?
  • 穹顶极巅

    穹顶极巅

    强者怒,山河破。父母,家人,红颜,怒发冲冠。武道,天道,圣道,最终大乘。天地人神鬼,神佛仙魔妖,万族来朝。大千世界,吾为主宰。
  • 穿越王者大陆:大神假正经

    穿越王者大陆:大神假正经

    除地球在内的宇宙以外,另一个平行世界中的一块神秘大陆——“王者大陆”,大唐、三国、楚汉之地、秦等各国势力分散在大陆中,王者大陆总会流传着一些神秘的创奇故事……
  • 徐徐途之

    徐徐途之

    都市准金领陈安琪由于一时冲动,踏入了修真界,被迫远离亲人朋友,修真本是逆天,带着自厌心理,又怎么能得证大道?庆幸的是,在她自厌时,有良师益友相伴。一次偶然的事件,心境发生了变化的她如凤凰涅槃般,一步步努力强大起。PS:一直很喜欢看女主修真文,可是这类文实在太少,无奈之下,只好自己动手,所以,这是一本写给自己看的小文,以期在茶余饭后,打发下时光,如果你也恰好喜欢,那我十分欢喜。
  • 五方洗尘录

    五方洗尘录

    重生竟然拥有前世的记忆,出身大宗族,实力却无法精进。在神州历练闯荡,慢慢揭开自己身世的秘密,是黄粱一梦!还是另有玄机,一切的一切!都故事中一一展开。
  • 三世仙狐恋

    三世仙狐恋

    她,仙狐一族却由于人类的贪婪与自私仙狐一族后人寥寥无几年幼的她被猎人所伤他救了她从此展开了三世情缘----------------------------------既然是在漓林遇见的你我便唤你阿漓吧
  •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人文精神与现代性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的本质、人文意识、人文主体与个性、人文学科的方法、人文学科与人文知识分子等内容。
  • 神剑少年录之无锋重剑

    神剑少年录之无锋重剑

    本书为神剑少年录系列的第二部。魔教已灭,神剑归隐。武林正派为选领袖,举办武林大会,胜者担任盟主,号令武林。二十年后,落梅公子如一颗流星般骤然降落在这江湖之中。他以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先后打败各大门派的高手,后来更是将两大名门之一的正气帮帮主刘天击败,同为两大名门的清风门对其选择避而不战,整个武林无人可撄其锋。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落梅公子会成为下一任的武林盟主,可就在武林大会前夕,落梅公子却又如流星般悄然消失,人间蒸发。他到底是谁?他突然出现和突然消失的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秘密?这次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