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7600000022

第22章 文事篇(5)

乙:是的,文学在今天的状态不言而喻。大文化之旗震天价响,流行的、流俗的、快餐的文化大行其道,娱乐化,搞笑性,名利之惑等等,遮蔽了应有的价值,往纯文学靠的东西,似乎只得我存在、我发展,像是一种内部待遇了。

甲:所以,这种情况下多来点选本,搞个“文学选秀”,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善事、美事呢?多多少少也表明,这个时代的文学并没有沉寂,文学人也在负重前行啊!

乙:所以,假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不辱文学之名,文学的选本生当逢时。况且,所选之作,多是本年度文学刊物或者报纸副刊上,大家们的精致之作,体现了一个作家本年度的较高水平。

甲:选本,其实张扬了一种主张。我们多年的标准是:一,既是名家但得名文;二,有创意之佳构;三,兼顾到一些作品内容的面和作家的代表性。比如,收有一些新生代散文作家的探索作品。让一册在手,可览全年的散文概貌,也可观察到一个年度的文学面貌。这样,就要有一个集中的主题,以见出这一文学样式,对于社会人生和思想文化所能开掘的东西。

乙:无论如何定位,作品的精英化和理性,是我们所力主的。换言之,文化的含量是我们看重的。文学,可以娱乐,可以通俗,可以时尚,但文学的流布长存,在于其精神性的文化芬芳,在于理性的养分充实,也在于涵养文心,葆有品质。

甲:所以,我们遴选的作品应当是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有相当的文化积淀,也高扬理性精神的篇什,当然,在写作上虽不拘一格,却富有创意。无论是抒写亲情,记述游历,还是纪怀往事,感悟人生,或者阅读哲思等等,都期望有思想文化和精神情感的因子,思考之箭放射出精神的光芒。这样的散文年选,可以作为一个文学年度的整体扫描。

乙:这个初衷可嘉。只是,现在的散文好像是一个创作的尴尬期。本来,她一直是体小神聚,轻松活泼文学,成为文学殿堂中一枝繁茂的、简洁、古雅而凝练的精致佳品,本不应是高蹈的黄钟、激烈的大吕,可是,当她可以或者必需担当起一个时期的文化精神,这多少有点勉为其难。然而,当面对文化多元杂芜,众多的文学取回避之态,散文还有随笔,却坚执地对文化历史进行深入地开掘,对文化精神进行多侧面地表现,对流俗的文化乱象,有着或曲折委婉,或直面对接的分析、描绘。散文可以说是最能保持了应有的文化清醒和文化自觉。文学提升时代文化的精神品位,散文之功,巨焉大焉。

甲:因此,我们在选编之时,就把本年度描写大事的作品,突出推介,是想让文学对于时代的生活和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是这一原因,在上一年度的编选中,我们曾以“散文何为”作为论题,对近期的散文成效,予以高度的期许,认为她可以有更大的担当。现在,这个说法仍然坚持。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有的文学难以自持,但我们所期待的散文,直言秉笔,应该留下许多思想和历史的精神文本。

乙:我充分理解你的说法。当文学连连被读者冷漠,被各方面诟病之时,散文的现状,似乎在某种程度上盖过了文学的其他品种。文学现如今,被多元的文化,多样的生活方式,以至多方面的阅读取向,挤掉了它应有的席位,而成为一些孤芳自怜或者自我表白者的工具,这不为怪,只是,市场的大手把文学应有的矜持弄得有些庸俗味、粗鄙化了。可怜的是,这种势头还有些发展。同样可笑的是,一些粗俗的行为文学也在堂而皇之地假文学之名屡屡现身。

甲:当然,无论从个案还是整体看,文学何为,已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而散文有幸,不少的作家把散文写作当成一个十分认真而执著的事。所以,我们的选本中,多半是一些成名的小说家,一些敏于思考社会人生的作家。

乙:如果把散文当做一种现代文体(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那么,自产生以来,她就有灵活的体式、隽永的内涵、优雅的语句,有一种跨文体意味的文学样式,与随笔、小品、特写等等,也有相近的血脉关系。有时,我们说文体的样式只是相对的独立,我们所看重的主要是精神内涵上,是否体现和表现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面貌,我们需要有文学的承担。

甲:再回到开始的话题,我们所选作品,当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品位。它们对世道人心,有着深入又凝重的表现,对时代文化,有着切近而独具的表达,对人情事理,也有着鲜活而生动的描绘,总之,让读者从中窥见一个年度的文学思索。

乙:赘述一句,感谢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文友作家。他们的支持,是年选的成功之本。谢谢作家们,也谢谢原发的刊物。

2006年11月2007:散文的人文坚守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散文是当今文学最为韧性、最为持久地表达人文精神的文本。这种文体也最能契合一个时代读者的审美精神,适应读者阅读趋向。

自上个世纪以降,人文精神、文学理想,是人们常提及的一个话题,人们不无担忧的是,市场化进程,商品经济的大手对社会生活强势地介入,特别是对于精神层面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直接。这种影响,积极的一面不必说,而从另一面看,对文学精神的坚守,对人文理想的高扬,带来一定困扰,也检视出文学在多大程度上能自持而坚守。因而有人指出,多年来文学难以赢得读者和社会,整体上缺失了面对时代文化变化的能量和力度。这不能不是人文的缺失和淡化所致。

为此,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对文学商品化的警惕,自然就有了从更高的期待中要求文学高扬人文的大旗,恢复人们对文学的信任。

应当说,嚷嚷了十数年,并没有出现人们期待的改观。甚而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为堂皇的借口和幌子。现实的文学,说气数、命运,都不好定位,也难以定位。领导和组织者,圈内贤明之人,大众和社会,都有自己的尺度。即便如此,对文学现状的不满,是社会共识。

当然,就从业者的数量,管理者的级别,经费的划拨等等看,庞大的文学系统肌体的运转裕如,不因大众的冷漠而自省,不因社会的冷落而愧疚,也更不会静心持守,常常也有急功近利的动静和声响。

君不见,近时期来,有热闹的评奖,有喧闹的首发式,有过程比目的重要、形式大于内容的研讨,也有用心良苦的数据统计,还有热衷于商业运作而做表面文章式的排行榜等等。这些,不能不说繁华,但繁华并非繁荣,不能不说热闹,但热闹并不都是光亮。稍事回想,一年内各种文学好不闹腾,从大小的各式纪念性的集会,到庆典式的活动,包括一些主题性的行为,留给人们可资的回味,又有多少?同我们偌大的文学社会系统相较,产出与投入成正比吗?也许初衷虽好,而效果未必佳。或者,初衷就未必见佳。浮华于众,喧嚣于市;取宠于人,招摇于外,如此一来,如今的文学,多有类似于行为艺术者流,而每遭有识者的诟病。

有人批评,习惯热闹而喧哗的庆典,少有冷静而认真的自省,难让文学有大的长进。也有人批评,喜好热闹而雷声大雨点小,视文学为行为艺术,或者假文学之名,浮华热闹,官僚衙门式的管理方式,并不能对文学有多少裨益。

这是从文学行为而言,反观文学自身,从文学的文体样式看,这种浮华和喧闹,虽没有德国批评家顾彬所谓“当代中国文学大多是垃圾”之严重,但却直接影响了大众对文学的信赖和期待。

无论是从文学历史还是从文学精神,我们期望的文学,应当对现实的人生热切地关注,对个体生命的热烈而切实的体察,对大众生存状态、生命情感激情的投入,对于弱者给予深情的凝视,有生命的体验,有灵魂的燃烧,又有生命的爱恨之后的痛感与激情。这样的文字,摒弃浅薄和陈腐,拒绝低俗。同样,针砭丑恶和不良。这样的文字,是激情丰沛的原创。

难能的是,散文创作却一直葆有这种文学精神,在承接优秀的人文传统,描绘宏阔的社会现象,抒发个体生命感受方面,显得更为自觉和活跃。无论从潜沉于古典精神的阐发,还是对现时人生的热情关注,散文更能体现对生命的讴歌,对于社会良心的热情褒扬。不一定是长篇掉书袋似的引证,子曰诗云,才是文化,更不是有了对现状的不平,敢做振臂之呼,抒发愤懑,才是人文精神,而对于人的感情世界和精神心态的真切体味和剖析,对于人本思想的充分尊重,就可以绽放思想的花朵,切合时代的文化精神,引发读者共鸣。

所以,每做一次年选,我们对洋溢着人文情怀的文本有特别的喜好,在本书中(也包括另一本随笔的选本中),是以此为一定标尺的。入选两本的百十篇文章,也可以看到作者们的这种追求。在怀人纪事中,感怀世事的变化,感悟世道人心的得失;在对过往的追忆中,有年代的大事要情,也有个体生命的情态;从大的主题看时代文化的走势,也可以在个人的经历中,感受社会前行消息。旅行途中,由物事而情怀,由景及人,也可以跳闪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即便是平凡人生、弱小人物,也有对亲情和友爱这一普泛性情怀的新的思索。写人绘事,记史述怀,忆往说旧,深挚的情怀,热烈的情致,蕴藉的文气,感怀体悟,浏亮透彻,让散文的体式不囿成法旧规,虽小巧却隽永,这些是选本中的总体风格。

是为序。

2007年11月

2008:有味道的文字

作为一个散文大国(如果这样说可以成立的话),每一年度的产量,如恒河沙数,恐怕是没有人能作精准统计的。更何况在其文体的界定上也有分歧。这就有了从泱泱的散文海洋中捞取几朵浪花,或者以一滴水反映太阳之光泽的难度。所以,编年选,无论如何,都不免会有遗珠之憾。

难度就是挑战。每一年度的这项工作,就是一种检视和盘点。从众多的文学期刊、文学读物中,找寻年度所谓最佳的散文随笔时,心里不免忐忑。这些篇什能反映出创作基本面貌,能够代表年度的最佳或最好的作品吗?

在完成了这项工作后,悬着的心,有些许的踏实。

散文,不论对她有多少界定,或者从哪个角度来界定,但,至少在这样的一个说法上,可以共识,较符合实际——她是一种较为快捷而自由地表达思想、袒露情怀,以至抒写人生状态的文本;是一种能够即时地追踪和捕捉社会世相,描绘人情风貌的文学。她有如新闻特写的轻快,却又比新闻特写凝重机趣,有如杂文随笔的理性,却又比杂文随笔灵动,有如报告文学的率真切实,却又比其沉雄而雅致。她在谋篇章法上,可以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总之,她是一种集情理、智识、机趣,以至情致之大成的集合样式,是一种显见识,重人文,有智慧,既典雅又灵动的文体。

近年来,我一直认为,在人们对文学期望值时有下降,文学不断边缘化之时,她实际上支撑着文学希望大厦,不能说是文学的宠儿,但至少是最能改变人们这种印象的一种文学。或者说,认知一个时代,了解一个社会的现实状态,如果从文学中寻找,离不开散文。所以,在当前,举目所及,各类报刊,各个出版社,各个不同的读物上,散文的行情仍如“牛市”,同时也是在各个年龄段和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作者们,所常用的一种文体。

检视今年的散文,也可以看到这一文学样式仍然占当前创作中的重要位置。天南海北的文学期刊,大大小小的报纸,还有各类出版的图书等等,都有散文如山花似的烂漫绽放,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从读者的评价看,信任指数也是高的。

具体到这一年的散文,社会的重大变化,生活的突发事件,都有及时而深厚的表现。描写大事,描绘社会之变故,不一定为其所长,但是,今年发生的众多大事情、大事件,催发了散文创作丰收。在这里选取了几篇,有记录北京奥运活动,观看大赛心境的;有记载年初发生的汶川地震举国同悲、感时伤怀的。还有一些是散文常有的题材内容,比如,三十年的改革历程,在作者心中形成一个特有的年代情结,恰逢这三十年的改革时间段,这就有了众多作家回忆那过往的历史,回望走过的岁月,描绘对今天的意义,几位作家的这类文字,写得细致而绵长,是很有史实而情致盎然的篇什。另外,怀念总是散文常写常新的内容,特别是文化名人,历经岁月的淘洗,新的感受和新的发现,激发了友人亲人们的思念怀想,就有了一些怀人寄情之作。还有,在这个文化多元,忙碌而丰富的现代生活面前,众多的作家们,有了较充裕的时间,以较为开阔和广博的眼光,比如他乡域外,历史现实,写旅游,写读书等等,换一角度看生活,也有众多的佳作出现。

题旨丰赡,题材繁多,乱花迷眼,颇费取舍,但是多年来选编的一个衡量标尺是,从作品的人文涵蕴上,从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启发读者的想象,满足阅读的快意上,好中选优。散文创作正因为她的兴盛,她的受宠,其影响无远弗届,其标准的把握难度就大一些,但是,为我所取,重要一点在于,她是有味道的,读了有阅读的兴奋,是快意文字,可亲近的文字。于此,这些既有时代风貌的凝聚,又是人文精神的汇合,还有好读而可亲、耐读的篇什,就可让选者满足了。但愿读者应如是观。

2008年11月2009:年度散文带给我们的

古人曾有过的感叹,大雅久不作,不知是在什么状态下的生发,却一句名言千古传诵。文坛期盼大作,读者青睐高雅之作是常理。是的,浸润文学中,“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每每年度“散文选秀”时,总有这样那样的感喟,既有苛求也有欣喜。

同样,编完今年的年度散文、随笔(与潘凯雄合作)两选本,突然有一种兴奋,或欣慰。自忖有点莫名其妙,按说,编纂这些,即使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不是自己的东西,再说你并非文坛的什么什么,这丰歉盈亏与卿何干?关你何事?这样一想,多少有点不自在,不免自作多情了!

的确,说兴奋中有欣慰,是因为一年一度的散文,体现了作家们为文的真诚,作品有力道,文气足,面对纷繁的生活,体现了应有的文化担当。在文学中,散文是最见性情,看斤两的,最来不得虚伪。说家事,聊故常,纪人叙事,无腻歪之态,不强欢忸怩,以真情实意与读者交心。即便是写花草虫鱼,芥子之微,由小见大,也描绘世相的真实和心灵的真实。所以,本真与诚实,是散文的特长,由此,无论是写世道人心,说家国大事,还是抒一已欣欢忧愁,都可以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留存。这可能说的大了些、虚了些,何尝不是如此呢?看看我们丰厚的文化典籍中,看看文学大家们的实绩,其散文的地位不是谁说了或不说了就可以改变了的。所以,无论是过往还是眼下,散文创作,不可小视。

同类推荐
  • 冬季恋歌

    冬季恋歌

    诗歌集《冬季恋歌》,全书共收集作者诗歌65余首。作者对家乡、对母亲、对童年、对爱情的深切怀念,每一丝都撩动着人的心绪,每一缕都触动着人的灵魂。特别是对爱情的描绘,由期待,到感受,到怀念,到疼痛,再到坚信,每一个细节都像铺在雪地上的丝绸,美丽而忧伤。
  • 废墟上的花朵

    废墟上的花朵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最沙漠》、《歌声的内心》、《往事的深度》等散文多篇。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与病魔抗争的日子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走过了漫漫12年对抗艾滋之旅。自从1983年孩子确诊之后,她便加入了刚刚起步的休斯顿艾滋病基金会。在本书里,她讲述了自己帮助他人的故事,以及做这些事情时,她是如何怀抱着希望,想要找到一种方式,应对自己无可避免的厄运。当然了,正如您将在本书中读到的,没人能够做好准备,接受如此巨大的打击。本书记叙了作者看护独子和其他无数艾滋病患者时,自身得到的成长。就连她的志愿者同伴们都不堪这种恶疾带来的重负,更加深切地体现了那种绝望和悲伤。 本书出版后仅5个月,作者就于2008年5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难度图书博览会上获得了银奖。
  • 文人的骄傲

    文人的骄傲

    卢一心编著的《文人的骄傲》内容介绍:天空上同样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银河或者天河。神通过这条河观看大地的原形。我猜想,那里附近应该同样也有草地和牛羊,包括青蛙和萤火虫等,反正大地上有的天空上也应该有。否则,神又如何生存,未来的人类又如何在上面安居?可见,天空原来也是大地的另一座家园,或者说,大地只是天空的一张床铺而已。但无论如何,神是从天上往下看,而人是从地下往上看。这样一想,神也是人,人也是神了,无论是从天上往下看,还是从地下往上看,人神都是一样的。一起来翻阅《文人的骄傲》吧!
热门推荐
  • 玄机衍魂诀

    玄机衍魂诀

    一段被尘封的往事,连带一股倾尽人间所有才封印的灵魂。多年以后,作为此灵魂容器的少年从边陲小城内走出,从此天下多事。“我没有错,干嘛要逼我?”“你这个恶魔,正道所不容的邪物,如果你没有错,那天下还有错存在吗?”“我不与你们打,你们还想怎样?”“桀桀,邪道也不会容许你这样的存在,你还是死了吧。”既然你们都要逼我,就不要怪我。正道邪道都摒弃的少年,该何去何从。只有从腥风中杀出一条血路,让你们看看,即便是天下也与我为敌,我也浑然不惧。
  • exo我们又见面了

    exo我们又见面了

    出生3个月的吴若馨因身体的异常被家人寄养在孤儿院。后来阴差阳错的认识了exo,但故事的情节总是不完美的,他们也一起经历了许多的坎坷。生离死别的考验也随之而来。第一次写文章希望大家支持,和关注。谢谢
  • TFBOYS之彼岸花的盛开

    TFBOYS之彼岸花的盛开

    他说过’我会陪你走过每一年的彼岸花花海‘她说过’我会陪你走到致死,此生认识你,我不后悔‘;美妙的初遇,美妙的接吻,美妙的牵手,美妙的回忆,可他终究会不会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十年,你是否还记得我?如今我已成名,你却告诉我我不认识你你走开,当时,你可否知道我心已经碎了......
  • 寻凶第一季

    寻凶第一季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生魔传

    生魔传

    善生与恶,光生与暗,仙生与魔,众生芸芸,皆信仙灭魔,一扫地道童却逆天诛仙,毁尽天下人。
  • 复仇后的我爱累了

    复仇后的我爱累了

    复仇的锁链摘下了,但是她的觉醒,他们的失忆,真的是好事吗。。。“。不是我不爱你而是我真的爱累了,”“没事,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真的等得起吗,哪怕是我变成另一个人,”“嗯我们会永远的”这本本是复仇女神的爱情,可是因为后面的剧情不再适合这个名字,于是零决定还是改一下名字吧,但是还是希望大家的支持呀!
  • 白川残雪

    白川残雪

    我不想输。若复仇算是罪恶的话,友谊算得上正义吗?一直一直在想,为了死而生的我,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希望和绝望互消为零,我会死掉吗?人类的本质从石器时代开始就一直没有进步。。。我的出生真的是件好事吗?现在的我终于理解了。
  • 闪婚成爱

    闪婚成爱

    “我清音柔体易推倒,大叔要不要试一试?”男友傍上富婆,还拿钱羞辱自己,夏南星赌气转身,就这样和陌生帅大叔闪婚了。婚后,帅大叔宠她入骨,狗粮撒了一地。可随着阴谋的接踵而至,所有人都说她心狠手辣,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当全世界都背弃她,避她如蛇蝎的时候,只有他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她的身后,坚定的握着她的手。“你可以一生猖狂,做我的混世魔王。”“大叔,你嫌弃我胸小吗?”“不嫌弃,我喜欢青梅竹马的感觉。”“什么意思?”“从小玩到大。”夏南星捂脸,大叔你太污了!
  • 三生劫缘自灭

    三生劫缘自灭

    三世情缘,爱与恨,伤和痛,缘自灭。眼神为我片刻燃烧,我便为你倾尽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