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6200000012

第12章 被撕裂的婴儿(1)

张琴秋半倚在土炕上,身后垫着一卷破被絮,她脸色灰白,眼窝下陷,蓬乱的黑发遮住半边额头,在摇颤的枯黄色的油灯下,给人一种死神将临之感,把陈昌浩吓了一跳。他轻轻地走近她,张琴秋的眼睛微微张开,想给丈夫一个宽慰的笑,但没有成功,两颗晶莹的泪珠从眼角里滚落下来,重如铅水。

她又无力地合上了眼睛。她的双手搭在胸前,抖个不停。

这曾经是一双多么美的手啊,洁白,丰润,现在却沾满污秽,露着青筋。她颧骨微突,两腮凹陷,嘴唇干裂,但长眉秀目依然动人,只是了无生气,像一枝风霜摧折的枯萎的花,像一株雷电劈倒的树。

护士长杜丽珍守护着她。

“这是怎么了,出了什么事?”陈昌浩用目光询问护士长。

杜丽珍用手势回答他:病人刚刚苏醒,目前需要安静,没有生命危险,请放心,但不要问是什么原因。

陈昌浩只好在一条长凳上坐了下来,屏住呼吸,生怕一口气就把妻子的游丝似的生命吹断。

张琴秋是元月五日分娩的,那是初次进驻倪家营子后的第七天。

战火中生孩子,在平时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对于经过万里长征的女红军来说,并不是绝无仅有了。

战争并不排斥爱怀,就像百丈悬崖的石缝里仅靠一杯泥沙滋养,仅靠几滴夜露的浸润而开出的鲜花,它比在花圃里的繁花更可贵,更值得珍惜,因它备受折磨而散发着异香。

有多少个红军的孩子,生在雪山草地之上和风狂雨骤的行进途中?没人统计过。她们把这些呱呱坠地不曾吃一口妈妈的奶的婴儿留给当地群众,接着就踏上新的征途。

在分娩那天,陈昌浩曾向妻子开玩笑说:

“穆桂英在战马上生孩子,你比她有福分,生在咱们医院里。”

“那是小说家的虚构,他们不懂得刚生了孩子是不能骑马的,那会大出血而死……”

“生活中常有奇迹出现!”

“我是不大相信奇迹的,但我们再难再苦也不会失去信心,”张琴秋叹息道,“这是我们早在莫斯科时就选定的道路……用鲁迅先生的话说:‘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

“可是,没有想到有这样多的曲折和痛苦。”

两个人都没有想到,谈话是沿着这样一条干巴枯燥的河床弯曲着向前缓缓流淌。

张琴秋沉默了一会儿,好像对经历的痛苦咀嚼了一番,而后说:“那时候,我们的心比天高,血比火热,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我记得那时的一次学习会上,你引用前人的话说:‘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悲其国之衰。’……当时,我很佩服你这句话。”

“其实,那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劣根性,”陈昌浩自嘲道,“口头上理论上讲的多,听起来都是豪言壮语,实际上都是拾古人、名人的牙慧,还不如千百万工农的口号‘怕死不革命,革命不怕死’来得实在响亮。”

谈话绕了个大弯之后,张琴秋提出了令人揪心的难题:

“咱们的孩子怎么办?生下来我就不敢看他,也不敢喂他,人家说只要一喂奶,母子分开就难了……”

“只能留给当地群众抚养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带着一个婴儿是不堪设想的。”

“护士长告诉我,何成基家的侄媳妇来看过孩子,她想要,……她刚死了小孩,有奶喂。”

“何成基?”陈昌浩听说过这个名字,想了一想,“他不是何家屯的大户吗?我们一进驻,他就带着钱财逃跑了。”

“就是他家。”

“不,我们的孩子不能让他变成寄生虫……不能成为剥削者。”

“你怎么变得这样狭隘了?”张琴秋不无遗憾地反驳丈夫说,“地主养的儿子并不见得都是剥削者,在莫斯科大学的同学中,有几个是真正工农出身的?再说,眼前也只有他家敢要,生活条件也好一些。”

陈昌浩想想也对,如果没有一定的权势,收留红军的孩子能不能保全都成问题,再说,等孩子长大后,革命也就成功了,正像《国际歌》里所唱的——鲜红的太阳已经照遍全球了:

“也好,给孩子起个名儿吧,将来,我们再把他领回来。”

“我想好了,就叫秋平吧!”

“为什么叫秋平呢?”

“那是有多种含义的,”张琴秋笑笑说,“可是直接取意是来自王维《出塞》的名句:‘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那就把咱们的秋平托付给倪家营子吧!”陈昌浩以强做出的兴高采烈掩饰着心中的苦涩和酸楚。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儿子啊!

本来,病中的张琴秋重返倪家营子时,她是怀着见见儿子的强烈的愿望的,但她忐忑不安,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却又按耐不住那种兴奋的心情。“啊,秋平,你长大了吧?长胖了会笑了吗?你像谁?你生在战场上,将来也是一个革命战士吧?你爸爸说等你长大了,革命就成功了,我想不可能那么快……妈妈希望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张琴秋想入非非了,给儿子设计出千百种前程: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还是……她的心灵舒展着,歌唱着,种种幸福的渴望在她的心里萌芽、长叶、开花。

她是一个优秀的革命者,又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她是怀着美好的憧憬——见见儿子的欲望,走进倪家营子的!

她们仍住在原来住过的李家屯庄,这里一切她都是熟悉的。这是村苏维埃委员李明松的家,李明松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中年农民,红军政策的热烈拥护者。当她进入门廊时,马灯熄灭了,杜丽珍到供给处去添油,她请张琴秋打着手电(这是非到不得已时才用的)先早一点进屋坐下来喘口气。她已经累得站立不住了。

屋里很黑,她不舍得浪费电池,倚着门框等待眼睛适应了黑暗再走进去。这时她听到一种声音,是一种抓搔声,她想这是老鼠,可是又不像,她用手电向屋里扫了一下,不由地尖叫了一声。她看到李明松那高大的身躯躺在地上,血从他的左胸流了出来,好像已经干了。刀子从那里扎进去,竟然还有刀把露在外面。

她不想进去,倚在门框上等杜丽珍回来,一种立刻跑开的愿望抓住了她的心。她克制住自己,整个倪家营子都被部队住满了。她向哪里去呢?又有哪个地方没有血迹没有死人呢?

张琴秋不是神经衰弱的人,她也是一员能征惯战的女将,她不明白为什么这具尸体,给她带来那么严重的恐惧。

杜丽珍终于来了,她们喊来几个战士,把李明松抬了出去。这时,战士们才发现屋里还有两具尸体——李明松的老婆和儿子。

杜丽珍从尸体血污的胸口上揭下了一块牛皮纸,上面写着:“跟着共产党共产共妻去吧!”

屋里有一张桌子,两条凳子,桌上还有一些未吸完的烟蒂,说明凶手们在这里开过会,或者是凶手们对苏维埃委员全家进行过审讯,而后把他们杀了。

经过简单的清扫,张琴秋斜躺在土炕上,她累极了,很想睡,深深感到自己的虚弱,但她无法摆脱浓烈逼人的血腥味。

这时,墙壁上一张隐在暗影里的陈年旧画,《年年有余》里的抱着大鲤鱼的胖娃娃,引起她急于要见见孩子的欲望。何成基家的屯庄离这里不超过一百米,她要杜丽珍提着马灯,把儿子抱来给她看上一眼!她知道这并不是理智的表现,但她无力抵拒胖娃娃微笑的诱惑;他在画上向她眉目传情,她听到那小巧的嘴里吐出了“妈妈”的叫声,她闻到了婴儿的乳香……这一切是温馨的柔和的也是撼人心魄的,因为她是母亲。

张琴秋等待着。

一个披头散发神情恍惚的女人走进来,张琴秋没有认出她是谁,但她猛然从炕上站起来,忽然见到那个女人仆地跪倒:

“你那孩子叫他们给撕了,像撕一只鸡……”

那女人抱头大哭。

张琴秋竟然没有弄清出了什么事情,当她记起这女人就是何成基家的侄媳妇时,她犹如一株被雷霆摧折震裂的巨树,无力地晃了一晃倾跌下去。

杜丽珍跑进来,把那半疯的女人推出去,扶起张琴秋。她看见江子文进来,便催他去叫总政委。

那个疯女人继续用她的木棒,在废墟里去寻找她喂了将近五十天奶的婴儿。

四天前,那惨绝骇极的瞬间,李淑贞永难忘却。

红军突围而出的第二天早晨,何成基和逃亡的地主们,回到了倪家营子,他们首先是捕捉没有来得及逃离的村苏维埃委员们,把他们惨杀在村屯里。

何成基审讯杀害了李明松,带着满身血迹回到家里,听到侄媳妇屋里有婴儿的啼哭声,他推门进去,凶相毕露站在李淑贞面前:

“这是哪儿来的!”

何成基指着侄媳怀中的婴儿,觉得手里少了点什么,才想起那把腰刀留在李明松的胸腔里了。

李淑贞愣愣地看着叔公那一双血红的眼睛,僵立在炕前,把婴儿死死地抱住。

在李淑贞眼里,这位叔公本是一位忠厚长者,祥和的圆脸挂着温和的笑容,她不明白怎么忽然变成了另一个人,暴烈绝情,来势凶险。

“说……哪儿来的!”

“……”

李淑贞全身打颤,张口结舌,喃喃而语,连她自己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是不是共产婆留下的孽种!”

“……”李淑贞只是骇然地张大了嘴巴,睁大了眼睛。

她那怀中的婴儿哇哇大哭,声音洪亮,出奇地扯心抖肺。

何成基已经忘了平时推崇的伦常,忘了叔公侄媳妇之间的界限,一手抵住李淑贞的乳房,一手从她怀里揪出了婴儿,既快且猛,婴儿停止了哭声,在这个杀人凶犯的手里挣扎。

“孩子有什么罪?”

平时逆来顺受的侄媳猛醒过来,全身透射出冷厉森然之气,像一只母鸡为了幼雏而怒视着凌空扑下的鹰鹫。

何成基忽然眯眯笑了,这笑,比汹汹杀气更使李淑贞悚然而栗,他把婴儿拎在手里,像拎着一只鸡。

“给我!”侄媳妇竟然逼前一步,其架势悲极凄绝,就要拚死争夺。

“很好!”

同类推荐
  • 白马之恋

    白马之恋

    “花样美男”张皓天,在酒吧里偶遇名作家出身的文化公司女老板“大鱼”,大鱼要他陪她度过一个特殊的夜晚,张皓天犹豫再三,还是瞒着女友蓝小月,去赴那个特殊的约会。两人相拥而眠,大鱼觉得自己好像真的爱上这个美男子了,但他们还是签订了一份“不爱合同”。
  • 天亮就走人

    天亮就走人

    本书收录了《世上最美的脸》、《彼得的婚礼》、《板凳上的疑似白癜风患者》、《砂糖或毒药》、《不能回头》等6部中短篇小说。
  • 梨园风流

    梨园风流

    小说将历史与现实,舞台与主会统一完整的板块,着力刻画了众多个性鲜明人物群像,语方情新,故事生动,意味深长,发人警悟,是一部很文化品位的现实主义佳作。
  • 搬迁

    搬迁

    刚刚到东升市能源总局上任不久的温朴,是由首长贴身秘书升迁而来的实权人物。在立足未稳之际,就面临着能源部直属的烂摊子东北安装公司需要选址整体搬迁所掀起的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处理好的话就能平步青云,稍有差池就会身败名裂。以部里的领导总工程师水依为代表的三路人马,对于搬迁的选址问题各怀心事、各逞机谋,纷纷明里暗里支持自己属意的搬迁地点,并施展各种手段进行争夺。同时开拆迁公司的白石光和东北安装公司的经理鲁培明等人也纷纷奔走、四处活动。与所有人不同的是,温朴在这场争夺中则表现很低调,不仅不主动争取,甚至一度往外推,然而最后却是无心插柳,东北安装公司的搬迁地点恰恰选在了温朴坐镇的东升……
  • 幻梦(百花小说)

    幻梦(百花小说)

    百花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如果说先秦两汉乃至魏晋志怪,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为之前奏;那么唐传奇在文学史上一领风骚时,武侠小说即真正开始萌芽。
热门推荐
  • 赤源万象生

    赤源万象生

    苍穹之下,看似和平的九州大陆,实则风云暗涌。普通人不懂上位者的世界,上位神邸则将苍生视蝼蚁。是仇恨?是信念?是重生?是泯灭?“这并非复仇,这是我欠着万物苍生的一个责任。”——冥幽·夜
  • 花千骨之校园风波

    花千骨之校园风波

    花千骨死后轮回到了现代,身怀异香的她没有朋友朋友,因在上世死之前让所有人复活,让白子画不老不死,白子画找到了她,与所有人接连相遇,并且所有人合力帮她恢复记忆,重生后的她还会选择谁呢?
  • 雪花女神龙后传

    雪花女神龙后传

    大家都以为上官燕不喜欢欧阳明日,可是在本文中,上官燕绝对是喜欢欧阳明日的,可不过遇到了个情敌是自己的孪生妹妹,虽然剧情很狗血虽然,但是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更新不稳定还请大家见谅。
  • 风雨江湖三两事

    风雨江湖三两事

    江湖和庙堂从来都是两个世界。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庙堂有庙堂的法则。鸟飞蓝天,鱼游大海,飘萍无系,来去无踪,这是江湖的特征;而飞龙在渊,在野,在天,早朝晚宴,居有高堂,行有路线,则是庙堂的特征。正所谓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夜雨惊鸿

    夜雨惊鸿

    初见,他认错了她,她神情似笑非笑,揶揄道:“公子一路对奴家又是牵又是摸的,坏了奴家清白,当作何打算?”再次见到,她夺了他的长剑,架在他的脖子上,问:“你也要与我为敌?”从她挟持了他逃出重围的那刻起,他们的一生注定纠缠。她渐渐找回失去的勇气:“没关系的,这世间的千千万万的药,总会有一种可以救你的,哪怕倾尽所有,我也会找到它。这些逼迫你的人,伤害你的人……”她靠在他怀里,虚弱不堪,看向五派的眉梢眼角全是恨意,嘴角有鲜红血渍,衬得那倾城的面容更加妖娆,却给人一种森森的寒意。“我一个也不会放过。我夜雨薇以性命作赌,此仇必报,不死不休。”
  • 大唐妖僧

    大唐妖僧

    借梦重生,醒来却变成一个和尚佛说因果轮回,妖说我命由我道说天地不仁,魔说七情六欲大道三千,一眼万年这是西游?不,这只是一个俗套的穿越故事。
  • 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讲给孩子的人体使用手册

    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书,所以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它的语言轻松活泼,使深奥的人体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每一章都从孩子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开始引出话题,段落短小,形式多样,以减轻孩子的阅读负担,同时又做到内容全面,不失严谨的科学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其次,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阅读特点,本书还配有许多相关的图片和漫画,力求做到图文并茂,使单调的身体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最后,它加入了许多动手、动脑的小板块,让孩子从通常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
  • 黑与白的天使

    黑与白的天使

    白,生命与光明的象征,寓意着希望。黑,死亡与黑暗的象征,代表着毁灭。无论是几亿光年之外,几万年前,还是两人相对之隔,对眼瞬间。白与黑永远是相对的,是不可改变的。但就在这四眼相对的瞬间,黑白之间,我终于做出了选择。“愿我们来世依然相恋,依然挣扎在这黑白之间。”我会永远都出现在你之前,待我毁尽一切之后————我将会为你创造新的世界。
  • 《开在天上的百合花》

    《开在天上的百合花》

    海羽渃……这就是你说的等我吗……不要离开我……遥远的天空,你就像是百合一样,开在天堂,我往后只能仰望你……
  • 深海少女

    深海少女

    主要讲述了男主安梦的暗恋对象深海突然溺死而亡,一开始安梦对深海的死很悲伤,但通过种种启发,真相不断浮出水面·····